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1122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3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docx

水泵房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

我公司自接到XX小区水泵房的施工任务,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研究和仔细探讨,结合公司近来承建同类工程中积累的经验,精心组织,安排技术人员根据相关要求以及XX一期、二期各楼(系我公司承建)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相关条款,认真细致地编制了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依据:

①甲方要求

②施工图纸

③主要法规文件

表格1-1

类别

名称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理

行业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地方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保卫消防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卫卫生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规定

企业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手册,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

④主要规程,规范

 

表格1-2

类别

名称

编号

国家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199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国家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50326-200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02版

钢筋砼用热扎带肋钢筋

GB1499-1998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1999

砼外加剂

GB8076-1997

砼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0119-200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

行业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T8-199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1988

冷轧带肋钢筋砼结构技术规范

JGJ95-1995

普通砼用砂

JGJ52-1992

普通砼用碎石和卵石

JGJ53-1992

普通砼拌和用水

JGJ65-1989

普通砼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55-2000

砼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1995

回弹性检测砼抗压强度技术规范

JGJ/T23-200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199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

JGJ33-2001

⑤主要图集

表格1-3

类别

名称

编号

国家

砼结构施工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11G101-1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GB29-1~9

地方

建筑构造通用图集

J系列

⑥主要标准

表格1-4

类别

名称

编号

国家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砼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1992

砼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1987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1990

行业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02

2.编制原则:

严格遵守业主的要求及规定。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与顺序,从实际出发,作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组织均衡施工。

实施目标管理与施工项目管理相结合。

贯彻多层次技术结构的技术政策,因时,因地制宜地促进技术进步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用流水作业法安排进度计划,用统计评定法进行数理统计。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XX小区,东临5#楼15m,三层公共建筑,建筑总高度12.6m。

水泵房建筑面积1143.48平方米,占地面积499.5平方米,由北京千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

水泵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标高±0.000与5#楼标高±0.000相同。

第三章施工部署

3.1施工准备

项目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和相关的规范标准,做好图纸会审和交底的准备。

讨论初编的施工组织设计,修改后进行完善,经业主监理审核后,确定施工程序和操作方法。

根据水泵房的设计平面图,对现场平面布置进行调整,并对新增的施工区域进行设档围护。

根据钢筋模板翻样单和混凝土配合比单,及时进行钢筋、模板等材料的采购工作,并进行商砼厂家的认定工作。

3.2施工安排

3.2.1总体施工

3.2.2基础施工流程

3.2.3主体施工流程

3.2.4装饰施工流程

3.3总进度计划

总体进度目标:

2013年春节前完成主体结构,水池蓄水,进行土方回填,室内粉刷和地面在春季后进行。

分部分项工程工期计划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计划工期(d)

计划开始时间(d)

计划完成时间(d)

基础工程

主体工程

装饰工程

安装工程

第四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依据安馨家园小区现场总平面图

第五章项目管理组织

按一期、二期原有管理班子及管理模式运作本工程的管理工作.

第六章资源配备计划

一期、二期住宅楼现有机械设备及班组人员,完全能够满足施工要求,模板全部重新购置,钢管根据需求已留置。

第七章工程测量

本工程的北外墙与5#楼北外墙齐平,东外墙与5#楼西外墙平行,距离15m。

所以定位测量根据总平面图,参照5#楼的基准点,采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标高测量根据±0.000线,利用塔尺向下传递.。

第八章主要施工方法

8.1降排水

8.1.1根据工程已知条件,选择井点降水方法.

本工程±0.000与5#楼±0.000相同,室内外高差0.3m,坑底标高为-5.2m,地下水位线埋深为0.5m,则降水深度为5.7m,基坑底部土为粉土。

根据以上条件,采用深井点降水法并配合潜水明沟集水井降水法。

明沟宽度为400mm,深度为400mm,使用大粒径石子填充。

集水坑1000*1000*1500mm。

8.1.2操作注意点:

使用时,应保持连续不断的抽水,并配备双电源,正常出水规律“先大后小,先混后清”.

降水时,派专人巡视观察,及时调控,对降水情况和周围变化作好记录(特别是在其抽水影响半径内的5#楼、6#楼、7#楼的沉降观测),发现问题及时汇报解决.

正常条件下,应保持土层相对于干的状态。

待土方回填后,方可结束降水.

降水结束后,及时将设备和井点管拆除,以便于建筑物周围环境的整理.

8.2土方工程

8.2.1挖土方案

1、本工程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施工的方法进行.边坡系数控制在1:

1。

根据土方体积及土层含水量计算,计划降水7天后开始挖土。

2、因施工期的1/3都处于地下进行,为防止边坡土体变形,边坡的防护采用防水布覆盖并设置挡水台。

3、为防止雨水冲刷基坑表面,距边坡上口外边500mm处做排水明沟,并形成里高外低的坡向。

4、挖土时,严格控制挖土标高。

当接近底板位置时,留足基坑底面上200mm土层,由人工随时扦挖清理,防止超挖。

5、施工时,配备专职测量员用水准仪随时控制基地标高。

每5扇形挖土工作面内,用白灰撒成的标高点不少于两个。

6、挖土过程中,配备足够的人员跟随施工。

随时进行清土修坡,将土送至挖土机开挖半径内。

7、为防止暴晒和雨水浸刷,破坏基坑的原状结构,等相关单位验槽后,立即进行垫层施工。

8、为防沙尘,挖出土方必须及时覆盖。

8.2.2安全措施

1、挖前要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现场施工机械必须定机定人定指挥,挖土机驾驶员应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机械严禁违章作业。

3、夜间施工时,施工现场应有足够照明设施。

危险地段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和栏杆。

4、当挖土机后退及视线不清时,要有人配合驾驶员以信号引号。

5、严禁有故障的机械带病运行,特别是刹车开关失灵者绝对不能使用。

6、挖掘机工作结束后应停放在平整面安全的场地上,并注意避免因塌方造成的事故。

7、不允许挖掘机在倾斜面上进行回转工作及挖掘工作。

8、挖掘机向运输车辆卸土时,必须平稳,尽量放近车底减少冲击,严禁将铲斗在卸土车辆司机顶上移动。

9、车辆进出大门处铺设草袋,并在侧面设置冲洗台,派专人冲洗车胎、清扫路面,确保场内外车流畅通,路面清洁。

10、基坑开挖后及时做好周边防护栏(基坑周边用钢管扣件做成高度900mm的栏杆)及进入基坑的防护爬梯,用红黄相间的油漆涂刷,并架设安全行灯,挂设安全警示牌,确保行人安全。

8.3钢筋工程

8.3.1原材料及特殊作业要求

钢筋进场必须具有质保书,应按规定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进场后分类堆放,挂牌编号。

露天堆放时,为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钢筋下加垫木或砖砌脚墩,离地不少200mm。

焊接接头与机械连接接头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并按规定先做焊接试验,合格后方能投入正式施工。

机械连接、搭接焊、立焊、对焊接头依据规范随机取样、送检。

8.3.2钢筋连接方法(除锚入支座或允许搭接区域)

钢筋竖向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

钢筋水平连接采用搭接

无论采用何种连接方法均必须满足图纸设计与规范要求。

8.3.3钢筋加工

钢筋采用集中下料制作成型,加工安排在现场进行。

1、项目部派专业钢筋翻样技师,负责工程所需钢筋的翻样任务。

钢筋翻样前,要充分熟悉和理解设计图纸及意图,配料要同时满足图纸规定和规范要求。

对钢筋的布法、搭接顺序、均需在料单中标注清楚。

翻样单复核无误后,交现场加工成型。

2、由于钢筋规格较多,所以从钢筋配料成型,到现场绑扎,分别由专人负责,设置成品分类规格标牌,服从钢筋工长的统一调度,使施工有条不紊。

8.3.4钢筋绑扎顺序

8.3.4.1基础钢筋绑扎顺序

8.3.4.2墙柱钢筋绑扎

8.3.5钢筋连接主要施工方法

8.3.5.1电渣压力焊

1、操作流程:

(1)、检查设备、电源,确保处于正常状态,严禁超负荷工作。

焊接接头宜采用BX2-1000型焊接变压器。

焊接大直径钢筋时,可将同型号同功率的几台焊接变压器并联。

(2)、钢筋安装之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150mm区段内)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除干净,钢筋端头应平直,不得有马蹄形、压扁、凹凸不平、弯曲歪扭等严重变形。

如有严重变形时应用手提机切割、矫正,以保证钢筋端面垂直于轴线。

(3)、选择焊接参数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参数主要包括:

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通电时间,参见下表: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压力参数表

钢筋直径(MM)

焊接电源(A)

工作电压(V)

焊接时间(S)

电弧过程

电渣过程

电弧过程

电渣过程

16

200~250

40~45

22~27

14

4

18

250~300

40~45

22~27

15

5

20

300~350

40~45

22~27

17

5

22

350~400

40~45

22~27

18

6

25

400~450

40~45

22~27

21

6

28

500~550

40~45

22~27

24

6

32

600~650

40~45

22~27

27

7

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按较小直径钢筋选择参数,焊接通电时间延长10%。

(4)、将夹具夹牢在下部钢筋上,并将上部钢筋扶直夹牢于活动电极中。

加剧需灵巧,上下钳口同心,使焊接接头上下钢筋的轴线应尽量一致。

(5)、上下钢筋间放一钢丝小球或导电剂,再装上药盒并装满焊药。

接通电路,用手柄使电弧引燃,然后稳定一段时间,使之形成渣池,并使钢筋熔化。

(6)、随着钢筋的熔化,用手柄使上部钢筋缓缓下送,稳弧时间的长短视电流、电压和钢筋直径而定。

(7)、当稳弧达到规定时间后,在断电同时用手柄进行加压顶锻,以排除夹渣和气泡,形成接头。

(8)、待冷却一定时间后(约20~30S),即拆除药盒,回收焊药,拆除夹具和清理焊渣。

2、质量要求

(1)、接头不得有裂纹和明显的烧伤缺陷,轴线偏移不大于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得超过2mm,接头弯折不超过4°。

(2)、每3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300也为一批),切取三个试件做拉伸试验,如有一根不合格,则在双倍取样,重做试验,如仍有一根不合格,则该批接头不合格。

(3)、操作可在负温条件下进行(不低于20℃),雨雪天不宜施焊。

8.3.6钢筋绑扎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8.3.6.1作好钢筋绑扎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绑扎、穿插或安装的顺序和钢筋接头位置的排列。

(2)、按施工总平面规定位置平整钢筋堆场,疏通排水,绑扎安装的先后顺序分批组织钢筋进场,分号堆放,堆放时应垫垫木,不得使钢筋污染,如有锈,应先进行除锈处理。

(3)、核对成型钢筋。

按图纸核对配筋单,按配筋单核对料牌;核对成型钢筋牌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清点实物,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4)、准备好保护层垫块或塑料卡环、20-22号绑扎铅丝、钢筋支架、马凳、操作架搭设用料、临时支撑、电焊机具及焊条和必要的操作工具,如铅丝钩、小扳子、撬棒等。

(5)、清扫垫层,划(弹)线。

划(弹)线主要划(弹)轴线、中线、墙柱、孔洞及坡道的边线。

划(弹)线宜用墨线。

划(弹)线完毕后应进行复核。

(6)、同有关工种协调操作先后顺序,并密切配合。

8.3.6.2底板钢筋绑扎安装

(1)、底板下有梁时,先绑扎梁底筋,应按梁绑扎操作工艺进行绑扎或预制绑扎成型,然后安装。

(2)、用色笔从中间向两边划出底板钢筋纵横分挡标志,摆下层钢筋,先下后上,摆放钢筋宜从中间向两边顺序进行。

(3)、进行下层钢筋绑扎。

双向受力的钢筋相交点均应绑扎,单向受力钢筋,靠底板四周外围两行相交点全部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

绑扎方法宜采用一面顺扣,适当加一些十字花扣;一面顺扣绑扎,相邻点进丝扣方向应转90°,即相邻绑扎扣成八字形,十字梅花扣1m左右加一个为宜。

以避免松扣和位移。

钢筋为圆钢时,弯钩应朝上。

(4)、绑扎保护层垫块,宜一平方米一块,绑在纵横筋交点下面。

(5)、摆放钢筋支架,支架的间距应根据上层钢筋直径和密度计算确定,一定用钢筋或型钢制作,间距不宜大于2m。

摆上层两个方向的定位钢筋,在定位钢筋上用色笔划出分档标志,然后穿放纵向(下面)钢筋,再放横向(上面)钢筋,绑扎方法同下层。

上层钢筋使用圆钢时弯钩应朝下。

(6)、底板上下层钢筋有接头时,应按不超过25%的要求错开。

其位置和搭接长度均应符合设计或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接头方法,一般有绑扎接头、对焊接头。

采用绑扎接头时,应在钢筋接头的两端和中间用铅丝扎牢。

8.3.6.3墙、柱钢筋绑扎安装

(1)、清扫、划(弹)线。

凡要划(弹)线的地方都必须清扫干净,以后才能进行划(弹)线。

在底板上或浇出的墙上划(弹)出墙的中(轴)线或边线。

(2)、立定位钢筋和绑扎钢筋。

先立2-4根竖筋,在下部和齐胸处各绑一根横筋定位,竖筋固定时应吊线,竖筋下部接头应搭接绑扎牢或焊牢。

然后在竖筋上划好横筋分档标志,在定位横筋上划好竖筋分档标志,按分档标志摆放、绑扎其余竖筋,最后绑扎其余横筋。

双排钢筋的墙体,先绑扎靠已立模板一侧的钢筋。

墙体钢筋应逐点绑扎,绑扎方法宜用一面顺扣,相邻点进丝方向要变换90°,即相邻点绑扎扣成八字形。

每隔1m左右应加一个缠扣。

(3)、竖筋与伸出筋(插铁)接头应错开,其位置和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或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4)、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扎拉筋或支撑,其间距宜保持1m左右,相互错开排列。

(5)、在双排钢筋外侧绑扎保护层垫块或卡塑料卡环,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保护层交错排列。

(6)、配合其他工种安装预埋铁管件,预留洞口,其位置、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7)、各节点的抗震构造钢筋及其锚固长度和弯钩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

8.3.6.4顶板钢筋绑扎安装

钢筋绑扎安装应先低后高,有梁时,先梁后板。

(1)、清扫模板上的垃圾,如刨花、碎木块、电线管头等杂物,核查模板尺寸。

(2)、弹(划)线。

用墨线或粉笔在模板上弹(划)好主筋和分布筋的间距。

(3)、摆放下层钢筋。

先摆受力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线管、预留孔及时配合。

(4)、绑扎同底板。

(5)、垫保护层垫块,加钢筋支架(凳),间距1m左右,并和上下层钢筋联成整体,以保证上层钢筋的位置。

(6)、负弯矩钢筋,要每个扣绑扎。

8.3.6.5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方法

钢筋保护层的控制,采用1:

2水泥砂浆制作成小方块,其厚度分别为15、25、40,50mm,用于构件侧面的带有铁丝,以便扎在钢筋外侧,对双层钢筋网用钢筋撑脚(板),钢筋拉钩及点焊(墙),以确保钢筋不变形和在构件中位置准确。

8.3.7质量检验

钢筋绑扎安装完毕,经“三检”合格后报请监理、业主代表验收,其允许偏差应合规范规定,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

8.3.8保证钢筋施工质量措施

8.3.8.1钢筋翻样

钢筋放样时,应做到理解设计意图、设计特殊规定,下料要同时满足图纸设计要求、规范规定,对主次梁的摆法,钢筋的搭接顺序,在下料单中标注清楚。

8.3.8.2强化交底,强化过程控制

钢筋绑扎前必须进行统一的技术质量交底,施工过程中,质检人员应全面检查,尤其是钢筋接头摆放,在绑扎过程中必须逐一检查。

8.3.8.3柱钢筋位置控制

柱、地梁钢筋绑扎均必须搭设支架,保证钢筋不变形。

柱为保证不滑移需采取点焊,基础钢筋在垫层上划线定位。

8.3.8.4钢筋保护层控制

1、底板钢筋保护层采用100×100×50细石混凝土预制块斜坡处垫块予制块制作时加插18号铁丝。

2、柱钢筋垫块严格按规范设置,支模时专题验收,支模严禁敲箍,封模时质检人员要逐一检查。

3、柱头、钢筋保护位置控制采取点焊固定。

8.4模板工程

模板及支撑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良好稳定性,满足不漏浆,确保混凝土构件几何尺寸准确,方便拆卸。

8.4.1支模施工与技术措施

8.4.1.1底板支模

底板外围及地梁采用标准砖M10水泥砂浆120厚砌筑砖胎模。

砌筑前砖应浇水湿润,砌筑时灰缝应饱满,砖胎模内侧用水泥砂浆压光抹平,在砖胎膜下部阴角水泥砂浆抹出圆弧状。

8.4.1.2集水坑支模

集水坑支模措施如图a、图b所示:

图a集水坑吊模示意图

图b

集水坑吊模示意图

 

8.4.1.3柱、墙模板

1、矩形柱:

采用18mm胶合板、钢管围楞、扣件固结,楞距450-500mm,考虑到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柱模应用Φ12螺栓拉紧,中间加一根Φ12拉紧螺栓构造见图a。

柱子模板安装垂直度误差≯3mm,柱子基础轴线位移≯5mm。

2、柱模板安装顺序:

配模与整理、刷隔离剂→施工放线→焊限位短筋→模板就位→安装柱箍→就位固定→对拉螺栓就位→模板纠偏→支撑加固→质量验收

8.4.1.4梁、板模板

1、支撑搭设:

采用钢管作支撑体系,梁下竖向支撑间距@600,顶板支撑间距@800,每跨中间纵横方向各设置剪刀撑一道,保证支撑体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2、梁、板模安装,梁模用组合胶合板,梁底18厚胶合作底模,平台板模用50×100木垫楞楞距为@300。

模板安装顺序为:

梁底模→梁侧模→板底模。

当梁截面高度大于500mm时,在截面二分之一处,每隔600设一根Φ12拉紧螺栓。

跨度大于4m的梁板均考虑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1.5/1000,梁板模见图a。

图a梁模与支撑示意图

900≥h≥500设一道ф12螺杆@600;1200>h>900设二道ф12螺杆@600;h>1200按混凝土墙板支模。

8.4.2模板拆除

现浇结构的模板及支架拆除必须遵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规范第4.3.1~4.3.5条规定执行。

1、拆除梁侧模、墙和柱模时,混凝土强度必须不低于1.2Mpa,并且能确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

2、拆除梁、板等承重结构底模时,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时方能拆除。

混凝土强度以同条件下制作、养护的试块强度为准。

承重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见下表:

结构名称

结构跨度

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百分率%

≤2m

50

﹥2m

75

≤8m

75

﹥8m

100

悬臂构件

﹥2m

100

8.4.3模板质量标准及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8.4.3.1进场模板质量标准

1、模板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

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

(1)任意部位不得有腐坏、霉斑、鼓泡。

(2)公称幅面内不得有板边缺损。

(3)每平方米单板脱胶≤0.001m2。

(4)每平方米污染面积≤0.05m2。

(5)每400mm2最大凹陷深度≤1mm,且≤1个。

3、规格尺寸标准

规格尺寸标准

序号

项目

偏差标准

1

厚度δ=18mm

±1.0mm

2

长、宽

±3mm

3

对角线长度差

≤5mm

4

翘曲度

≤1.0%

8.4.3.2模板安装质量标准

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相关规范、规程要求。

1、主控项目

模板及其支架、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一般项目

(1)接缝宽度≤1.5mm。

(2)模板表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漏刷脱模剂。

3、其它

(1)安装在结构中的预埋件,预留洞等按图纸和变更不得遗漏,且安装必须牢固。

(2)阴阳角必须方正。

8.4.3.3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1、质量控制程序

模板成型交验班组内实行“三检”制,合格后报木工施工员检验,合格后依次报项目质检员进行核定,并填写预检记录表格,质量评定表和报验单,向监理报验。

每个环节检查出质量问题(不符合方案质量、技术及相关规范),视性质、轻重等查处一环节责任,并由上一环节负责人负责改正问题。

2、质量控制注意点

(1)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

(2)混凝土吊斗或泵管不得冲击模板,造成模板几何尺寸不准。

(3)所有接缝处加粘海绵条(包括墙柱根部,梁柱交接处等容易漏浆部位)。

(4)安装前仔细检查脱模剂是否涂刷均匀。

(5)柱、墙模下部加垫软塑料管,以防漏浆。

(6)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垂直度、水平高度反复核对。

3、质量控制措施

(1)定位措施

在组装柱、墙模板前,按照地面弹出的轴线,距地面150mm焊φ12钢筋作定位筋。

柱、墙模板高度上下三处@1.5m设三道斜拉撑杆,利用浇地面混凝土时埋设的φ48钢管固定点,作为模板垂直抗倾覆措施。

(2)防胀模措施

计算各连接点,各夹具、夹件要保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经得起混凝土浇筑下料、振捣时的冲击荷载和侧压力。

措施一:

柱、墙、梁背楞木方断面均为48×100mm可与φ48钢管配合使用,@≤160;

措施二:

夹具间距加密,上段为460×460mm,下段为230×460mm;为防振捣时螺母松动或滑丝,螺栓两头均用双螺母。

(3)防漏浆措施

胶合板模板侧边拼缝,经细刨、试拼处理合格后,涂刷专用封口漆,再胶贴3mm厚软质泡沫,组装时挤压密实;上下层接槎,在浇筑好的混凝土接头处,贴3mm软质泡沫;柱、墙根部地面严格找平后,于模板周边埋设高压缩性海绵;柱、梁、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