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风声》与小说《风声》比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1224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风声》与小说《风声》比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影《风声》与小说《风声》比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影《风声》与小说《风声》比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影《风声》与小说《风声》比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影《风声》与小说《风声》比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电影《风声》与小说《风声》比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影《风声》与小说《风声》比较.docx

《电影《风声》与小说《风声》比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风声》与小说《风声》比较.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影《风声》与小说《风声》比较.docx

电影《风声》与小说《风声》比较

电影《风声》与小说《风声》比较

  [摘要]小说改编电影,因叙事媒介不同,其生成过程研究才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以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风声》及由此改编的同名电影为研究个案,就二者的故事情节、主题、叙事、人物、场面进行比较,品衡小说改编电影的得失,由此考量小说改编电影这一艺术再创造过程的无穷兴味。

  [关键词]小说;电影;改编;《风声》

  

  一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小说与电影并不具备实质的可比性,因为二者的叙事媒介不同,小说是语言艺术,电影是视听艺术。

也正因为二者的媒介不同,改编才有了必要。

如果一部影片改编自小说,那么立足于文学改编的角度,这两种艺术类型还是有可比之处,并且这种比较也是有意义的。

  2009年10月,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麦家同名小说改编,号称“华语第一谍战巨制”的电影《风声》,响彻国庆档影坛,票房和口碑双赢。

正如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所言:

“影片《风声》在谍战片类型的包装下,正面的内核价值被成熟的类型模式所包裹,获得了观众的普遍好评。

”[1]从纸端到银幕,“风声”响过,摧枯拉朽。

这股强劲的“风”从何而来?

显然,小说《风声》之力量来自作者生花之妙笔,电影借力发势,就小说进行电影艺术再创造,其生成过程值得考量。

  二

  1.故事。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在时间的序列中完成叙述;电影是空间的艺术,在空间的转换中完成叙述。

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毫无例外地要做减法,减去一个电影的物理长度所容不下的长篇小说历经时间的跨度所叙述的内容。

那么,小说丰富的内蕴,复杂的情境,驳杂的情节,无不要遭受被删减的命运,这就使得原小说的故事节律被打乱。

如果要尊重原小说的故事情节,最重要的就是对原小说故事基调的把握。

小说《风声》的故事重推理,重逻辑;电影《风声》的故事重惊悚,重悬疑。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风声》都有两条重要的情节推进线索:

一是谁是“老鬼”?

二是身处密室的“老鬼”如何传递情报?

  小说中的“老鬼”是李宁玉,她在重重锁链囚禁下凭智力和信念完成了职责。

而“老鬼”传递情报的方式在小说中有两种说法:

按潘老的说法,是李宁玉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借遗物传递情报;按顾小梦的说法,是她帮助李宁玉传递了情报。

至于小说作者为何在传递情报的方式上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有两种可能:

一是若非如此,作者也无法“自圆其说”;二是或许作者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情报如何传递,而在于传递情报者的信念和牺牲。

  电影《风声》改变了“老鬼”的面目――顾小梦取代李宁玉成为“老鬼”。

这种更改显然出于一种电影“策略”,如果“老鬼”的设置与原著小说系同一人,那么电影就不具备“悬念”这一商业卖点。

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因谁是“老鬼”的改变,其他人物的身份和传递情报的方式也随之改变:

小说中阴鸷霸气的伪军事参谋部部长吴志国在电影中成为“老鬼”的上级“老枪”,与“老鬼”顾小梦争相牺牲自己传递情报,最后“老鬼”以死作掩护,重伤的“老枪”在医院接受抢救时通过唱《空城计》改变唱腔把情报传递出去,并且顾小梦尸体的内衣上也缝有情报密码,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吴志国对不明就里的李宁玉所做的解释,也是对观众的交代。

显然,因媒介的不同,小说与电影的内容分别受其形式支配。

  小说与电影的故事各有牵强之处,但两相比较,电影故事的真实性偏低,抑或说破绽较多一些。

如果从客观方面论,这是电影艺术自身的局限性造成的,电影因时长及叙事方式等原因无法做到小说那样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展示人心的莫测;如果从主观方面论,显然是电影创作者对小说的故事基调把握不准,故事深度挖掘不够。

  2.主题。

从主题方面来看,二者虽“形不似”而“神似”。

小说与电影都具有相同的“信念”主题,这是小说与电影双赢的根本所在。

  小说多次以全知的视点让“老鬼”吐露心声:

“老鬼望着窗外,心里像夜色一样的黑。

他/她并不担心自己的生死,因为他/她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她担心的是老K和同志们的安全……”电影《风声》的结尾处有一段“老鬼”顾小梦的独白:

“我不怕死,怕的是爱我者不知我为何而死。

”“我身在炼狱留下这份记录,只希望家人和玉姐能原谅我此刻的决定,但我坚信你们终会明白我的心情。

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

我的肉体即将陨灭,灵魂却将与你们同在。

敌人不会了解,老鬼老枪不是个人,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小说与电影中的“老鬼”虽不系同一人,可是她们在关键时刻,做出了同样的抉择:

牺牲生命完成任务!

人性的光辉,信仰的力量,是小说与电影的共同主题,也是当下社会所缺失的。

《风声》作为一部国产商业谍战大片,尊重原著小说的主流价值主题,这一点对小说改编电影而言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乔治•布鲁斯东说过:

“一位电影工作者并不是一位有成就的作家的翻译者,他是另外一位有自己的意志的作家,而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作家。

”[2]68这段话我们可以理解成小说改编成电影意味着电影工作者对作家作品的再创作,这种创作是要有电影工作者个人的意志的,这种意志与高屋建瓴的全局掌控有关,与匠心独运的艺术审美有关,与始终坚持的电影责任有关。

  3.叙事。

小说的叙事工具是语言文字,电影的叙事工具是声音影像。

小说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文字,电影的基本构成单位是镜头。

同样一个故事,文字和镜头的叙事方式显然不同。

小说《风声》分“东风”“西风”“静风”三部分,分别是共产党、国民党和“作者”对历史上同一个故事的三种不同的述说,是典型的“罗生门”式叙事结构,这种结构造成了小说悬念迭出,而结局又是开放性的,小说的故事愈发传奇。

电影《风声》舍弃了“罗生门”式叙事结构,线性叙事一叙到底,结尾处用了几分钟的倒叙借老枪之口揭秘,将影片引向了封闭式的结局。

这种方式虽不讨巧,但是相当保险,辅之以节奏掌控和细节铺陈,一部商业类型片呼之欲出。

可以说这两种叙事方式各有所长,而又是与各自的艺术方式配合默契。

  4.人物。

小说使用语言文字对人物细腻感受的描写、心理意识的铺排是电影镜头所无法深入表现的。

但是电影也有优势,电影的视觉效果所营造出来的身临其境的感觉,看起来更接近现实,而这是小说无法体现的。

另外,演员节制而又精致的表演可以弥补电影画面的直观性造就的与小说文字细腻描写的差异。

这一点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小说与电影,被送进“密室”接受拷问的都是五个人,这里重点分析“老鬼”这一人物的塑造。

小说对“老鬼”这一人物塑造最大的特征就是“真实”――人的真实和人性的真实。

李宁玉,作为共产党打入敌人要害部门的谍报人员,放弃女性正常的情感与家庭生活,与亲哥哥假扮夫妻为身份作掩护,完成了一次又一次重要的任务。

当最大的危险来临时,绝境斗智,杀机重重,她不但要保全自身,还要把重要的情报在几乎不可能的情况下传递出去,这需要何等的胆识和谋略!

时间一分一秒迫近,她又承担着多么大的焦灼与煎熬!

小说既表现了“老鬼”李宁玉心思缜密、处乱不惊、智勇双全、视死如归,也表现了她的紧张、无助、神经质和几近崩溃。

这是一个真实可信的共产党女谍报工作者的形象。

  相比之下,电影里的“老鬼”顾小梦形象更完美一些,因而也更程式化――符合主旋律影片对共产党人的要求:

永远无畏、永远机智、永远大义凛然。

这样的人物形象是崇高的,崇高到她已不是某个具体的人,她就是道义、信仰、力量的化身,她是完美的、令人景仰的,因而也是单薄的、失真的,但是“老鬼”顾小梦的扮演者周迅精湛的演技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也增加了影片的可看性。

  5.场面。

小说《风声》的亮点在心理描写,以语言为工具,给读者营造可以无限遐想的空间;电影《风声》的亮点在场面展现,以声音和画面为工具,给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空间。

  小说《风声》是谍战智力小说,是让人大脑紧张的悬疑之作;电影《风声》是谍战英雄剧,是让人身体紧张的商业大片。

既然是主流商业大片,就要有卖点,就要有新奇的桥段,就要有电影元素的出人意料,等等。

因此电影增加了很多小说中没有描写到的大场面,罗列了种种刑具,展现了种种刑法,刑具之血腥,刑法之残暴,逼供手段之惊悚,令观众不寒而栗。

当然,这种商业元素我们也可以理解为电影试图通过革命者在酷刑面前的坚贞不屈来展现革命者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但电影《风声》过分依赖场面、酷刑、血腥而冷落了小说的智力博弈,某些桥段也因此失去了缜密的逻辑性,影片虽然能暂时控制观众的思维,但出了影院,观众也就回过味来,这是典型的商业电影技巧。

  综合以上种种,相比小说,尽管电影《风声》有遗憾有瑕疵,但是在整个华语大片故事缺失情怀缺失的电影语境下,电影《风声》能够赋予一个惊悚悬疑的传奇故事以信仰的情怀、信念的力量,其自身也成为华语谍战类型片史上的传奇。

  三

  任何文艺体裁都有自己无法逾越的界限:

小说无法逾越语言文字的抽象,电影无法逾越镜头画面的具象。

语言文字的抽象性给读者留出了更多的想象空间;电影以其声音和画面的综合表述,其直观性较少留下想象的空间给观众。

小说改编成电影是从文字语言转化成视觉语言的工作,这个工作过程正如乔治•布鲁斯东所指出的:

“小说与电影像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在交叉的那一点上,小说和电影几乎没有区别,可是当两条线分开后,它们就不仅不能彼此转换,而且失去了一切相似之点。

”[2]69

  这就促使我们思考:

从一部优秀的小说到一部优秀的电影,电影工作者们要做的究竟是什么?

小说在为电影提供了成熟的故事母本之后,一位优秀的电影创作者如何尽展电影艺术领域特有的艺术手法就小说故事进行勾勒与渲染?

或许,从小说《风声》到电影《风声》,其得失可以成为一种借鉴。

  “如果一位艺术家是真正名副其实的艺术家而不是个劣等工匠的话,那么他在改编小说为舞台剧或改编舞台剧为电影时,就会把原著仅仅当成是未经加工的素材,从自己的艺术形式的特殊角度来对这段未经加工的现实生活进行观察,而根本不注意素材所已具有的形式。

”[3]这应该是理想的改编:

源于小说又高于小说的改编。

事实上,完全“忠实”于原著的改编,对电影来讲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

小说改编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发挥小说与电影各自的优势,在二者之间,找到各自长项和强项的连接点,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但又是一个很深长的作为。

  

  [参考文献]

  [1]童刚.回眸2009中国电影,献礼片社会和经济效益双丰收[OL].http∥2010-01-08.

  [2][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M].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

  [3][匈]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

247.

  

  [作者简介]张芸(1971―),女,内蒙古通辽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08级电影学博士研究生,内蒙古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

影视理论与现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