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3248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docx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

景区安全事故处理技巧

安全:

旅游的生命线

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

任何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重大的人身财产损失,而且会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甚至会演化为较为严重的旅游危机,阻碍旅游业的正常发展。

随着旅游活动规模的急剧扩大,以及散客自助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形式的蓬勃发展,影响旅游安全的因素日趋复杂化,传统的旅游安全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旅游安全事故呈现出高发态势。

尤其是在黄金周期间,由于旅游设施、从业人员均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旅游安全事故更是频繁发生,使得旅游安全成为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因素。

旅游业的特点决定了安全问题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始终。

旅游活动的综合性,使得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需要频繁使用交通、游乐等各类服务设施,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设施安全问题。

如,2005年海南发生的游艇倾覆事件和近期河南商丘境内发生的特大旅游交通事故等。

旅游活动的异地性,使得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需要付出高于日常生活的体力消耗,存在着一定的健康安全问题。

如,重庆某旅游团在湖北赤壁发生的老人猝死事件等。

旅游活动的野外性,使得游客脱离了原来熟悉的生存环境而进入较为陌生的环境,存在着一定的环境安全问题。

如,2006年“五一”黄金周期间,42名北京游客被困内蒙古库布奇沙漠而导致一名游客死亡事件等。

旅游活动的外部性,使得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容易与当地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发生利益冲突,存在着一定的治安安全问题。

如,前不久发生的三亚景区商贩围殴四川游客和丽江导游伤人事件等。

此外,旅游活动中还广泛存在着食品卫生安全、消费安全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使得旅游安全管理工作错综而复杂。

总体而言,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个方面。

二者在旅游安全管理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主动安全,主要是指通过各种预防措施来主动防范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包括旅游安全教育、旅游安全设施与制度的完善、旅游安全检查与监管等;被动安全,主要是指一旦发生旅游安全事故,就要通过各种有效而及时的补救措施来使安全事故损失最小化,包括旅游保险、紧急救援、危机处置等。

经过长期实践,我国目前的旅游安全管理工作基本上已经涵盖了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两个方面,但从近期连续发生的旅游安全事故来看,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旅游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庞杂的系统工程,针对目前旅游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除了继续抓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外,重点要在教育、设施与机制三方面下工夫:

首先,要高度重视旅游安全教育。

要通过举办旅游安全指导培训、免费发放专门的旅游安全手册、及时发布旅游安全警示、在各类旅游宣传手册和广告中强制推行安全提示内容等措施,不仅使旅游系统,而且使全民都树立起“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意识,主动防范各类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要不断加强与完善旅游设施安全与旅游安全设施。

要在现有各项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旅游活动的特点,专门出台各类旅游服务设施安全使用规定和旅游安全设施配置标准,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最后,要转变以往重视主动安全而忽视被动安全的做法,尽快建立与完善旅游安全应急处置机制,通过建立统一的旅游救援与处置中心,整合部门职能、加快反应速度、提高处置能力。

一、重大安全事故处理

案例1桂林漓江两船相撞事件

【案情陈述】

2007年10月6日晚7:

00,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发布:

10月2日14:

30左右,桂林漓江发生两船相撞事故,导致4名游客落水,1人死亡。

【案例分析】

漓江,是中国锦绣河山的一颗明珠,是桂林风光的精华。

漓江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430余公里。

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

到桂林旅游,大多数游客要选择乘船游览漓江的风光。

旅游旺季每天在漓江上的渡船数以百计,乘船的游人数以千计,水上安全尤为重要。

本寨中的撞船事故发生在十月的“黄金周”,两船相撞事故,导致4名游客落水,1人死亡。

事故反映了在旅游旺季时交通部门水上交通管理的漏洞,反映了渡船工作人员的失误与大意,反映了危急事件急救与处理的缺陷。

假如我们的管理邵门严格有效的管理,并有完善的危急事件处理机制;假如两船的驾驶人员、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也许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没有假设,事故发生了。

【游客心理需求解剖】

如果你是游客,你在人身和财产遭受威胁的意外情况发生时心理是怎样的?

(1)恐惧心态,并伴随着头脑空白,无法进行正常思考。

(2)求生意识,导致未经充分考虑危险系数的高低而盲目自救。

这两种心态都是旅游过程中发生突发状况时正常人的正常表现。

但这种突发状态下的正常表现,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旅游过程的顺利进行的。

因此,旅游工作人员在突发状态时需要冷静思考,克服自身的恐惧心态和盲目自救行为,要在惊慌的游客面前担当起指挥和引导游客行为、最大可能地保护好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疑难提醒】

一旦发生抢劫、落水等事件时,盲目的“求全”心态是不可取的。

应该本着保大失小、避轻就重的原则,游客的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游客的财产安全是第二位的。

此外,能与主管部门、救护部门保持联系时,听从这些部门的调遣安排;当与主管部门失去联系时,盲目的“勇敢”是鲁莽,应该见机行事。

案例2北京市密云县元宵灯会游客踩踏事件

【案情陈述】

2004年2月5日19:

45,正在北京市密云县密虹公园举办的密云县第二届迎春灯展中,因一游人在公园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造成踩死、挤伤游人的特大恶性事故。

据悉,从农历正月初十开始举办的密云县第二届迎春灯展,计划举办10天,2月5日是第6天。

平时每日观灯的游人约3000人,但5日这天是农历正月十五,观灯人数骤增至3万多人,造成游人拥挤,最终因一游人在举行灯展的密虹公园一座桥上跌倒,引起身后游人拥挤,从而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伤的特大恶性安全事故。

【案例分析】

“密云踩踏事件”的主要原因:

其一,未能有效管理和控制入园的游人流量,平日观灯游人约3000人,但5日是农历正月十五,观灯人数骤增至3万多人,公园管理人员缺乏经验;其二,在事发现场“彩虹桥”没有控制上桥人数,使得超过千人挤在一座宽只有3~4米的桥上,10多名目击者指出,有人在桥上跌倒,造成“骨牌效应”,从桥边望去只见一排一排的人倒压下来,致使人踩人,许多人跌到桥下的河里;其三,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缺少大型公共活动组织的经验,从而导致37人死亡,15人受伤的特大恶性安全事故。

“密云踩踏事件”向旅游界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在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中避免事故。

首先,各级政府部门、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旅游企业等,要树立旅游安全意识,形成有效的安全危机的防范体系,提高社会整体防范公共危机事件的能力。

其次,从长计议,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宣传,积极引导,有效管理,使游客树立安全、有序、文明、礼让的良好旅游习惯。

第三,将文化娱乐、旅游服务等行业的安全管理纳入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管理范畴。

把大型旅游节庆活动的安全管理单列出来,既不完全属于生产安全,也不完全属于社会安全,可由这两方面的安全管理部门共同参与管理,由政府进行协调。

第四,建立健全旅游危机预警和应变系统,建立旅游安全紧急救援体系,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危机事故,应有预案。

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及时进行有效处置;尽可能避免推诿扯皮等低效率、不负责现象,导致事态扩大。

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各种世界级、洲际级的重要国际活动在中国举行的机会越来越多。

例如,将在北京2008年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上海2010年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广州2010年举办的第16届亚运会等,如何在大型节庆活动中避免

事故,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有研究人员指出:

紧急状态时人员疏散问题已成为城市公共安全首先应该考虑的环节。

虽然每一种灾变的成因和特点不同,但从危机管理出发,灾害一旦降临,其状态都是类似的。

所以要研究各种危机事件的关联性,研究单一事件转化为复杂事件的特点,制定综合的防范战略、政策和管理计划,作出综合的组织和资源安排。

紧急状态时的人员疏散问题是城市公共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

回顾“密云踩踏事件”,假如有应急安全疏散的机制和能力,及时疏散和引导游人,或许就可以避免和减少人员的伤亡。

【游客心理需求解剖】

遭遇危险、紧急状态时人员疏散中的游客心理:

(1)从众心理。

别人都这么做,我也跟着做总不会错。

(2)唯恐落后。

大家都争先恐后去抢,我落后了就吃亏了。

(3)骑虎难下。

这么做不一定好,可后面那么多人跟着,我不想这样也难了。

【疑难提醒】

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人员应根据以上各种游客心理,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措施,主动控制局面,防止事态失控。

(1)对有带头行为的游客,要率先做好劝导工作,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强制措施,以确保其他大众游客的安全疏散。

(2)对从众的游客,要公开做好引导工作,及时告知最新信息,组织游客有秩序地疏散。

(3)对游客中的弱势群体要做好安抚,主动提供帮助,协助其离开险境。

案例3贵州省兴义市马岭河峡谷缆车坠落事件

【案情陈述】

1999年10月3日,上午10:

20左右,广西南宁天马等3家旅行社组织的游客,陆续聚集在贵州省兴义市马岭河峡谷谷底唯一的缆车乘坐点。

此时,等候上车的游客多达200余人,由于从上游漂流归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各旅行团的游客为了早点上山,争先恐后地往索道观光车上挤,场面混乱。

11:

30,索道观光车下到谷底停下来,在一阵难以想象的拥挤后,面积仅有五六平方米、核定限载10人的缆车厢,竞满载了35名乘客缓慢上升。

10多分钟后到山顶平台停了下来,工作人员走过来打开缆车的小门,准备让车厢里的人依次走出来,上面接车的工作人员也开始着手接车,打开平台护栏铁栅门。

一个8岁男孩一只脚已迈出,然而就在这一瞬间,缆车竟不可思议地慢慢往下滑去。

有人惊叫起来:

“缆车失控了!

”工作人员见此情形大吃一惊,立即跑进操作室猛按上行键,但控制开关已失灵。

他又想用紧急制动,仍然无效。

不得已拉下电源开关,以为可以让缆车停下来,但缆车还是不断地向下滑去。

缆车缓慢滑行了30米后,机房内卷扬机发生爆炸、牵引钢丝绳断裂,从而导致缆车如箭一般快速向山下坠去,一声巨响后撞在110米下的水泥地面上,断裂的缆绳在山间四处飞舞……

几秒钟之前还是一片欢腾的马岭河畔顿时惨不忍睹,缆车里的35名游客全部摔到底板上,横七竖八扭作一团,不少人腿骨断裂,血肉模糊,有的人当场昏死,有的举着双手,晃着脑袋喊救命。

20多平方米的平台上躺满伤员和死者,鲜血染红了地面。

在事发当时,善良的人们无序地拉扯和抢救着伤员,有5人当场死亡,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又有2人死去。

从10月3日至5日,虽经兴义市3家医院全力抢救,先后又有7人在医院的病床上停止了呼吸,而其余21人全部重伤或轻伤,不得不住院治疗。

山顶平台上的一名工作人员也被飞出的缆车钢绳打得头破血流。

最后造成14人死亡,22人受伤的特大安全事故。

【案例分析】

事故发生后,经事故调查组对现场反复进行勘查和认真取证,并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索道安全检测中心专家论证,这起旅游观光车坠落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该索道未按国家标准《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GBl2352—90)设置紧急制动器,制动失灵造成飞车,同时吊厢严重超过设计规定的载客量。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马岭河峡谷风景区旅游观光缆车从立项报批、设计建造、竣工验收、营运管理各个环节都存在若干重大问题,而且长期没有改进,因而事故的发生可以说是必然的。

1.项目的立项、审查、批准和验收不符合规定

早在1991年原劳动部就颁布了《客运架空索道安全规范》,要求所有客运索道的设计图纸必须经国家索道检验中心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设备建成后,经营单位需向省级劳动部门提出营运申请,省劳动部门经过初步审查后,转交国家检验中心审批,最后由国家主管部门发给经营单位安全使用许可证。

马岭河峡谷风景区管理处,于1994年7月实际开工建设旅游观光缆车,同年10月,以旅游观光车项目名称填报建设选址审批书,兴义市、黔西南州建设局签署意见后报贵州省建设厅,贵州省建设厅风景园林绿化处,于1995年7月6日签署“同意暂按临时设施建设”。

这里的错误:

一是该项目由兴义市建设局批准立项建设,报告的是建设旅游观光车的选址,没有报告和批准项目建设的工程内容、设计和预算等。

报告的是选址,批复是“同意暂按临时设施建设”,报告和批准内容不一致。

二是风景园林绿化处是贵州省建设厅内设机构,不应越权审批。

三是项目设计、建设、审查、验收没有执行国家“三同时”的有关规定,没有劳动等安全监督部门参加,没有执行国家关于架空索道的有关安全技术规范。

四是该项目建成后,没有严格执行和对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组织审查验收,没有验收结论。

2.项目的设计和建造者资质均不合格

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客运架空索道的设计、安装应由具有专业资质的设计单位来进行。

根据规定,天生桥分局下属工程队不能接纳本单位之外的工程。

但是马岭河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和兴义市建设局却将旅游观光车的设计、安装委托给不具备资质的水电九局天生桥分局第二机电工程队,更没有组织有关部门对观光车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认真进行充分论证和组织验收,便投入运营。

机电工程队明知自己不具备设计和安装资质,竟接受甲方委托,且指派没有设计资格的人员进行设计、安装,致使观光车在设计结构上就存在严重的不安全技术隐患。

3.旅游观光车的营运管理混乱,“以包代管”

马岭河峡谷风景区管理处内部管理混乱。

首先,观光车建设后,管理处“以包代管”,即采取收取承包费、发包给个人经营管理的方式。

先后将观光车承包给管理处职工徐某、宋某个人管理;更为严重的是,1999年1月1日,又将运行长达4年且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的观光车承包给根本不懂技术、无管理能力的兴义市某村民胡某。

承包人只顾眼前经济利益,忽视设备的技术改造和维护保养,给这次事故埋下直接的祸根。

其次,操作人员均没有进行任何严格的安全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培训就上岗作业,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应急处理知识。

第三,管理处和承包人未执行劳动行政部门下达的设备隐患整改及限载10人等指令。

第四,没有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没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和严格的安全信号指令及事故应急措施。

经营人员严重缺乏安全意识,以致吊厢严重超载也照样启动缆车。

4.安全监督不到位

客运架空索道工程竣工后,应由索道站向省级劳动部门申办“安全使用许可证”,经省级劳动部门预审同意后,索道站再向索道安全中心提出验收申请,由索道安全中心进行检测验收,检测验收合格,报国家劳动部批准发放“安全使用许可证”后,方准予正式运营。

而在马岭河峡谷旅游观光车建设过程中,黔西南州和兴义市的劳动安全监察部门没有参加“三同时”审查和提出意见,对违规建设负有失察责任。

项目建成后,1995年6月15日,兴义市建设局、马岭河峡谷风景区管理处,请黔西南州劳动部门进行观光车的安全检查,劳动部门提出了需要补充的资料和解决的问题,但是没有验收结论。

同年12月12日,黔西南州劳动部门又组织检查,在提出需要整改的问题后填发了“安全使用许可证”。

但是州、市劳动部门本身并不具备检验索道安全的规定资质,其检验工作也没有执行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而且州、市劳动部门无权发放许可证,越权发证更是严重的行政违法违纪行为。

5.旅游管理混乱。

工作不到位

1999年10月3日,马岭河峡谷观光车下站游客较多,由于旅游设施不完善,不能及时将游客疏散,旅游秩序混乱,广西天马、阳光、中旅广西分杜等旅行社在带团过程中,没有引导好游客,对拥挤的游客没有承担起妥善疏导的责任。

广西天马等旅行社作为此次旅游活动的组织者和经营者,均缺乏起码的安全意识,事先对旅游线路安全性疏于考察,对缆车明显存在的隐患一无所知,未对游客履行人身安全保障承诺。

【实战修炼】

索道及游乐设施安全保障措施要求如下:

(1)参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国家推荐标准(GB/T16767—1997)。

其中客运索道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技术标准。

(2)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配备必要的、充足的和有效的安全设施,确保运转安全;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维修、保养制度,有专人、专职负责,以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4)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建立安全工作档案,有历次检查的原始记录并由负责人签字。

(5)员工应具有相关的专业技术上岗证;员工要按规章作业。

(6)在游客游乐活动开始前,应当让游客了解安全注意事项,掌握安全要领;特殊项目要有相应要求。

如,年龄限制、健康要求等,要有公示牌。

工作人员也要随时提醒和有效控制,如果发生意外事故,要按照规定程序采取救援措施。

(7)安装报警电话、灭火器、避雷装置、急救设备等安全设施设备。

(8)索道和游乐设施一律不得超载和带险运转,严禁在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下运转。

二、景区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什么是旅游业的危机?

世界旅游组织(WTO)把旅游景区的危机阐述为:

影响旅行者对一个目的地的信心和扰乱旅游目的地继续正常经营的非预期性事件。

国内学者则定义为:

由于不确定的、突发的重大事件的发生,而对旅游业造成重大破坏和后续不良潜在影响的状态。

案例1夜游日突然停电了

【案情陈述】

2007年7月18日晚8:

18,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赣江市民公园的“南昌之星”摩天轮,正在运转时突然停止,现场随即一片漆黑,一阵阵尖叫声从摩天轮上传来。

两三分钟后,摩天轮才恢复缓慢转动,出现了微弱的灯光。

在售票窗口,一名外地游客正在询问售票员是否仍能卖票,售票小姐说,由于停电,现在是自发电,暂不卖票。

从摩天轮下来的外地游客陈先生说,停电时他和女朋友都很害怕,也没有广播说明情况,当时有些忐忑不安。

【案例分析】

突然停电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设备故障或人为原因。

设备故障,是由电路出现故障引起的,也有电路被雷电击坏或配电箱发生故障引起的,等等;人为故障,有电力系统维修停电或使用不当损坏电路的,也有是人为破坏的,等等。

对于突发停电事件,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尽快找到停电的原因。

并尽快恢复

【疑难提醒】

遇到景区停电采取如下措施:

(1)一旦遇到突然停电,游客必须保持镇静,及时拨打报警电话。

(2)停电时,景区工作人员应沉着冷静,及时与游客保持联系,用各种方法提醒游客保持镇静,迅速查清报警点位置和数量,切断电源。

(3)景区管理者应启动紧急照明系统,并通过广播,温馨提示游客“不要惊慌,不要乱跑乱挤,以免引起踩踏事故”,及时疏散游客,同时注意防火、防盗等意外情况的发生。

(4)设有双回路供电的,或有自备发电机的景区,应及时开启备用电源。

(5)事后组织人员检修,消除隐患。

案例2惊!

游客山上突发心脏病

【案情陈述】

2007年5月×日下午,一名外地老年游客突发心脏病倒在青岛市崂山上。

崂山风景区工作人员对病人进行了紧急救治,并及时将老人送往医院。

下午1:

30,年近七旬的上海游客陈先生与家人一起随旅行社来崂山风景区旅游。

当来到华严寺附近时,因旅途劳累,加上天气炎热、走得太急,陈先生突发心脏病,晕倒在通往景区的山路上。

由于老人身上未带急救药品,其家人顿时不知所措了,随团导游员急忙到崂山风景区棋盘石管理处求助。

棋盘石管理处立即组织救护员带上急救药品和担架来到了事发现场,让大家给老人让开通风透气的通道,接着将准备好的速效救心丸放进了病人的口中,并用手掐病人的人中穴。

几分钟后,病人苏醒过来。

之后,工作人员用担架把病人抬下了山,并安排车辆将病人送往医院,为接受进一步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稳定了老人的病情。

【案例分析】

老年人,特别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身体比较脆弱,是疾病的多发期,所以,在旅游过程中,要特别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根据身体变化状况,参加一些身体力行的旅游活动。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老人旅游时更要量力而行,在进行爬山等运动量较大的旅游活动中,最好随身携带应急药品,以免发生意外。

若发现某种疾病的征兆,须采取有效措施,保养自己的身体,未雨绸缪,预防疾病于未然。

否则,平时不注意,一旦疾病发作,猝不及防,不但造成身体受苦,同时经济上也会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景区工作人员要学习急救知识,更好地为游客服好务。

景区工作人员往往是游客发生疾病或遭受意外伤害时的“第一目击者”,如何在第一时间,采取最适当的急救措施,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或将机体损伤减轻到最低,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急救知识。

如心肺复苏技术及创伤急救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技术,使工作人员能及时科学地处理紧急情况,为游客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面对危机,旅游景区怎么办?

1.树立正确的旅游业危机观

危机与旅游业同生并存。

旅游业的特点,是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关联度高、脆弱度高。

因此,各种形式的安全危机、政治危机、形象危机、复合型危机都可能影响到旅游业。

因此,旅游业要积极面对危机、勇于化解危机,减少危机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

2.建立危机管理的快速反应机制

(1)危机的早期预警——其目的是快速识别、准确判断危机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以便为旅游业下一步将采取的宏观战略及企业的行动提供决策依据。

(2)危机的中期挽救——其工作中心将集中于高效率、全方位地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对旅游业造成的损失,缩短旅游业恢复的时间。

(3)危机的晚期修复——其核心是全面修复旅游业已遭受危机创伤的相关业务领域和整体形象,逐步恢复公众对旅游业的消费信心与信任关系。

3.增强风险意识

在制定发展战略和管理策略时,要考虑“危机管理”,要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和机制能力。

4.健全危机预警和应变系统

旅游企业要健全危机预警和应变系统,改变传统观念,重新认识旅游和旅游产品,调整游旅产品,开拓创新旅游产品系统,整合旅游资源,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营效益,使旅游企业又好、又快地多元发展。

三、环境管理

案例1垃圾换早餐

【案情陈述】

游客小王来到云南省丽江地区老君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在他拿着门票排队等候进入景区时,景区管理人员向每位游客发放了一个塑料袋,并不断地向过往游客宣传承诺:

凡是在景区内捡满一塑料袋垃圾,并交回到景区出口处回收点的游客,即可获得一张价值10元的早餐券。

游客既可以凭早餐券享用早餐,也可凭此券兑换10元现金。

原来,具有滇省“众山之祖”的老君山旅游区,经过10多年的考察开发,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原始森林风光为主的生态旅游风景区,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然而,一些环保意识差的游客随手丢弃垃圾,给风景区造成了环境污染。

景区管委会此前也实施了一些环保措施,如在景区增加垃圾桶,安排清洁人员沿途收集垃圾等,但投入较大,收效甚微。

自2000年起,风景区管委会在全国首创并实施了“垃圾换早餐券”的环保措施。

小王拿到塑料袋后,随便将它塞到了包里,看到美丽的风景,便把垃圾袋的事情忘在了脑后。

他一路陶醉在美丽的丹霞地貌中,正当其想将喝完矿泉水的瓶子扔掉时,看到身边有位游客正在将自己制造的垃圾放进挂在背包上的垃圾袋里,小王猛然想起了自己也有只环保垃圾袋,于是,也将自己的垃圾放在了垃圾袋中,顺手捡起了旁边的垃圾,并挂在了背包上。

当他回到出口处时,背后的垃圾袋已经是满满的了。

其中不仅有自己的垃圾,也有路上捡来别人丢弃的垃圾。

小王将其送回到出口处的回收点,并如景区承诺所言换到了一张早餐券。

当他看到很多游客像自己一样捡垃圾时,内心的高兴劲远远胜过了得到一张早餐券。

同时,他也决定以后旅游不论走到哪里,自己都要准备一个环保垃圾袋。

据悉,老君山此举实施后,游客很配合,风景区内也一天比一天干净。

如今,想捡垃圾兑换早餐或现金,反成了不易之事。

丽江有关部门对老君山旅游风景区的环保措施给予充分肯定,准备在其他风景区加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