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39029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 人教新课标版.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强化精练人教新课标版

1、新闻两则

一判断题(2分,每小题0.5分)

1.

(1)消息用来及时报道最新发生的事实。

(  )

 

(2)消息的特点之一是让事实说话,但有时根据需要也可以作一定的虚构和夸张。

(  )

  (3)消息的标题由引标、主标、副标三部分组成,其中主标是必须有的,其他的则可有可无。

(  )

(4)“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个标题全面叙述了消息的主要事实,其中“百万”、“横渡”两个词气势雄浑,洋溢着胜利的豪情。

(  )

二选择题(14分,每小题2分)

2.下面的“通知”格式有误的一项是

[  ]

A.标题位置      B.正文开头

C.通知对象的位置   D.署名和日期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B.他的观点和我的看法基本一致。

C.我国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万里长城。

D.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能否学好功课的前提。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新闻(也叫消息)是报纸、广播中常用的一种文体,它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

B.新闻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实效性。

C.新闻的标题包括正题、引题和副题。

D.新闻要求以事实说话,篇幅短小,语言精练。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的背景是在主体中出现的,结语则在篇尾。

B.每条新闻都必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C.新闻通常用副题来交代背景。

D.正题是标题的核心,用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

6.下列语句分析有误的一项

[    ]

  A.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主语:

我35万大军和西路军)

  B.国民党反动政府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和平协定。

(主干:

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协定)

  C.山头上插着我军的战旗。

(主语:

山头上)

  D.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意识到”的宾语:

你在幸福之中)

7. 对下列加粗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政府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泄气”使用了口语,反映了国民党广大官兵的厌战情绪。

  B.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突破”表示经过战斗所取得的进展;“渡至”仅表示“抵达”之意。

  C.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余部”军事术语,剩下的部队,这里指还未渡江的部队。

  D.战犯汤恩伯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丝毫”指作用极小或很少,勾画了汤恩伯捉襟见肘的狼狈相。

8.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

  A.新闻多采用记叙的手法,因此写新闻要注意记叙的要素。

  B.新闻也叫消息,它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准确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

  C.标题、导语、背景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D.新闻主要是“用事实说话”,但也可以插入简要的议论。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9.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________敌阵,________长江。

10.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________(消灭,歼灭,击溃)及________(击溃、击败、击退)一切抵抗之敌,________(占领,占据,拿下)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________(把握,攻下,控制)江阴要塞,________(封锁、锁住、控制)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________(控制,封锁、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1.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读音。

  

(1)锐不可当(  ) 当(  )真  恰当(  ) 当(  )机立断

    A.d1ng        B.d4ng

  

(2)塞(  )外   塞(  )责  塞(  )住  阻塞(  )

    A.s1i    B.s4i     C.s8

12.

(1)新闻要求以事实说话,它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2)一条新闻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尾五个部分。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作者是________。

它写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文章题材重大,语言凝练,气势雄浑。

四阅读题(共分)

13.(10分)

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白崇禧经常说:

“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他是怕对了。

我们在所有江淮河汉区域,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了。

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在去年下半年的一个极短时间内,我们在这一区域曾经过早地执行分配土地的政策,犯了一些策略上的“左”的错误。

但是随即纠正了,普遍地利用了抗日时期的经验,执行了减租减息的社会政策和各阶层合理负担的财政政策。

这样,就将一切可能联合或中立的社会阶层,均联合或中立起来,集中力量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势力及乡村中为最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

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

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之下,困守各个孤立据点内的敌人,如像开封、南阳等处,不得不被迫弃城逃窜。

南阳守敌王凌云统率的军队是第二军、第六十四军以及一些民团,现向襄阳逃窜。

襄阳也是国民党的一个所谓“绥靖区”,第一任司令官康泽被俘后,接手的是从新疆调来的宋希濂。

最近宋希濂升任了徐州的副总司令兼前线指挥所主任去代替原任的杜聿明。

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了葫芦岛。

王凌云到襄阳,大概是接替宋希濂当司令官。

但是从南阳到襄阳,并没有走得多远,襄阳还是一个孤立据点,王凌云如不再逃,康泽的命运是在等着他的。

  

(1)在导语中有两个集中表明新闻内容的词语,它们是:

(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怕共产党凶,只怕共产党生根。

”这是什么修辞方法?

________。

它暗示了当时的形势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你是怎样理解“不仅是树木,而且是森林”一句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广大群众所痛恨的少数恶霸分子”前为什么加“最”,去掉可以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一策略,是明显地成功了,敌人已经完全孤立起来”,这一政策具体指什么内容,请写在横线上。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分)中国代表团在国庆日举行升旗仪式

  本报广岛10月1日电(记者罗京生 陈志江)  第十二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今早8时整在广岛运动员村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

  在亚运村村长佐雅之致欢迎辞后,中国代表团团长袁伟民代表全体中国健儿宣誓:

“今天是我们祖国的生日,中国体育代表团肩负着祖国人民的重托和希望,中国健儿将顽强进取,奋勇拼搏。

  今天是建国45周年纪念日,中国乒乓球女队总教练张燮林说:

“我们今天特意把仪式搞得很隆重,一想到在国庆节升旗,我们都非常激动。

  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袁伟民,副团长徐寅生、李富荣,教练蔡振华、徐益明、周明等和运动员马文革、王涛等共200余人参加了升旗仪式。

  

(1)本则新闻的标题是________,“电头”是指________。

(2分)

  

(2)请用“________”标出本则新闻的“导语”部分,并说明它从哪几方面概括了这篇新闻的主要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如果将“中国代表团在国庆日举行升旗仪式”定为副题的话,请你为这篇新闻拟定一个正题。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10分) 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4月22日2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20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毫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

不到24小时,30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用“‖”将消息的导语和主体分开。

(2分)

  

(2)本段文字感情色彩鲜明,请举例说明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第一句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去?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写一则消息报道你校“开学典礼”的情况。

结构完整,语言简练,不少于300字。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3分)雨后津城如诗如画

  昨天傍晚的一场飘泼大雨,________将入伏后的暑热驱赶得无处可躲。

________给津城也痛痛快快地洗了一个凉水澡。

大家发现,沐浴后的津城真是美丽。

  晚上近10时,记者乘车从南开区福安大街驶向海河,远处百货大楼新厦的四个高耸的塔楼亮着灯,在飘飘洒洒的雨雾中就像大海中的四柱灯塔,别有情趣。

海河里的水位虽没有明显上涨,但是经过雨水的洗礼,好像河水也清澈了许多,倒映着两岸的灯光,使人不由得想起朱自清先生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来。

车行到了解放北路上,两旁的荫荫树木刚让雨水冲刷过,绿绿的,显得格外地干净。

路两旁的风格独特的各式建筑,在浅黄色的路灯灯光之下,这雨后的景致是那样的和谐完美。

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和车辆使这里的气氛既不喧闹又不清冷。

清爽的空气中微微含了树木的幽香,让人仿佛来到了又一处“桃花源”。

  汽车拐上了南京路,雨后的南京路比平日要繁华热闹。

大雨冲刷过的路面像一面镜子,将五彩缤纷的南京路几乎原原本本地映照在里面了。

道两旁的霓虹灯,高大齐整的路灯、成百上千辆汽车时红时黄的尾灯将南京路映成了一个五颜六色的世界,煞是好看。

一辆辆汽车也早已是锃亮如新,挂着簇簇的雨珠。

记者观察到,在路旁陆陆续续地有不少市民都出来乘凉,他们扶老携幼,尽情地呼吸着这暑热伏天难得的清新爽神的空气。

交警们仍身披雨衣坚守在岗位上,他们和许多在雨中工作的人们一起构成了雨后津城里最靓的一道风景线。

  

(1)新闻的标题常用多行形式,分为(  )、(  )、(  )。

本文标题《雨后津城如诗如画》是(  )题,其作用(  )。

“飘飘洒洒的雨雾中,河水、灯影……”是(  )题,其作用(  )。

(7分)

  

(2)指出文章的导语和主体部分的起止。

(2分)

   导语部分:

   主体部分:

  (3)在文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分)

   ________  ________

  (4)“沐浴后的津城真是美丽”,选文哪些方面体现了“美丽”,具体指出来。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句话(不超过10个字)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38分)[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21日下午5时,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在文中用“//”划分导语和主体部分。

(1分)

  

(2)“不含”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导语中找出两个表现我军英雄气概和强大力量的短语:

________;________。

(2分)

  (4)主体部分为何先写中路军的渡江情况?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有何作用?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千余华里的战线”的起止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7)对这段文字所报道的新闻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1分)

[  ]

  A.交代渡江战役的情况。

  B.交代渡江战役的时间、地点。

  C.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

  D.简要说明渡江战役的区域。

  (8)这段导语的特点是什么?

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果将“百万大军”改为“百万军队”好不好?

为什么?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横渡”写出我军具有怎样的气势?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议论部分,并说说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2分)

  (12)指出这段消息的五要素。

(2.5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结果:

 

  (13)文中“此种情况”指代什么?

(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亦”字照应的是哪一句?

(1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余部23日可渡完”中的“余部”能否换成“剩下的”,为什么?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与中路、西路军不同,课文详写了东路军的战况,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加粗的一组动词,形象的写出了我军的________和________。

(1分)

 (18)填空。

(2.5分)

   ①“那一天”指的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

   ②“东面防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③“同日同时”指的是________日________时。

  (19)(1分)“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下列对“预定计划”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东路军与西路军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B.我军已突破安庆、芜湖线,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C.东路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

   D.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20)简答。

(6分)

   ①本段第一句中,战犯汤恩伯对长江防线作了两点判断,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歼灭”与“击溃”、“占领”与“控制”这两组词在句中能互换吗?

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本报杭州1月12日专电(记者万润龙)①没有“立正”、“稍息”的口令,只有抑扬顿挫的音律。

②杭州采荷中学创造的“音控广播操”使中学生课间操别开生面。

③这种被认为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的新形式,已在杭州一半以上中学推广。

④昨天,记者亲身体验了这一使中学生感到欢欣鼓舞的“音控广播操”。

上午9时40分,下课铃响了,广播喇叭中随即响起钢琴协奏曲《黄河》。

在这乐曲声中,学生全都走出教室。

3分钟后,《黄河》乐曲骤停,《骑兵进行曲》响起。

已经排列整齐的学生队伍随着乐曲的节奏,起步,慢跑,三个年级六支长队,分六路进入操场。

那情景,宛若大型团体操的入场式。

仅一分钟,学生们已经全部进入操场,《骑兵进行曲》恰到好处地戛然而止,广播操音乐响起,学生们按照节拍整齐做操。

  操毕,广播中传来了钢琴独奏曲《秋日的私语》。

乐曲声中,孩子们全部下蹲,解下缚在双腿上的“健力腕”沙袋,转而绑在双手的手腕上。

轻松欢快的迪斯科舞曲《浪漫电波》响起,全校学生随即做起了健力腕操。

在最后一个动作结束时,《骑兵进行曲》再次响起,学生们踏着乐曲,慢跑出操场。

  记者看表,9时53分。

13分钟时间内,没有听到一句口令,没有听到一声哨子。

13分钟内,有的是音乐的转换和学生们整齐优美的操姿。

下课铃响后的老师拖课,学生下课后的喧哗,体育教师集队时的呵斥,一概全无。

身临其境,果然不亚于经历一次艺术享受。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2分)

   载(  )体  戛(  )然  手腕(  )  呵(  )斥

  

(2)上文内共使用成语(1分)

[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3)这则消息的导语是(1分)

[  ]

   A.①句

   B.①②句

   C.①②③句

   D.①②③④句

  (4)填空。

(3.5分)

   ①在13分钟内,共播出________种乐曲,其中学生体操的乐曲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播放《黄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播放《骑兵进行曲》的作用是________。

   ③播放时间最短的乐曲是________,原因是□□□□□□□□。

(不超8个字)

  (5)简答。

   ①作者说,音控广播操解决了教师拖课、集队的呵斥和喧哗。

除此以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好处?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为这则消息拟个标题。

(0.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练笔(10分)

19.新学年开始了,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变化,如课室不再是以前那个课室了,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等。

请你就其中的一两样变化,写一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新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