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42243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docx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docx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

徽州古道徽州文化形成、扩散的通道

  摘要:

徽州古道是古徽州地域及其周边地区近代以前、采用传统技术修建的道路,这些道路遗迹反映了当时的人们迂徙路线和相互交往状态。

徽州古道是徽州移民、徽州人对外开拓和徽州文化形成与扩散的道路,特别是徽商经商路线的见证,可以说徽州古道的形成历程是徽州社会发展的缩影,具有移民文化与商道文化的双重特征。

  关键词:

徽州古道:

概念:

现状;遗产构成;保护利用

  一、徽州古道的概念及历史变迁

  1、徽州古道的概念及命名

  徽州古道是古代徽州人为突破山环水绕的地域限制而开发的交通线路,历时近千年。

广义的徽州古道包括水、陆两种交通形式,狭义上仅指徽州古代陆路交通,本文界定的徽州古道指的是古徽州地域(一府六县)及其相邻地区存在的近代以前、采用传统技术修建的陆路交通体系。

这些道路遗迹能反映当时人们的迁移路线和相互交往状态,遗迹包括道路的本体及与道路相关的附属设施。

现存徽州古道遗迹包括了唐、宋、元、明清各时期道路遗迹、建筑及碑刻等,以明清时期的古道为主。

  徽州地区各段古道在命名上较为混乱,缺乏统一名称,既有用山岭、关隘命名,也有采用古道始发地和目的地两地的地名来命名。

如徽州府到饶州府称之为徽饶古道、徽州府到杭州称为徽杭古道、徽州府到安庆府称为徽安古道、徽州府到宁国称为徽宁古道、徽州府到池州称为徽池古道、徽州府到浮梁称为徽浮古道等。

作为驿道,以两地命名并无不可,但从古道的角度来看,这样命名似乎有不当之处。

一是“古道”的表述有其物质性的要求,这些徽州古驿道的大部分路段都被现代公路所覆盖,仅小段残留,古道仅存的部分在古驿道中的比值较小。

二是以起点与终点来命名不能准确的概括线路的族群特点,以徽杭古道为例,徽杭古道应泛指古代徽州地区去往浙江杭州之间的古道,从线路上讲有多条,如从歙县经昱岭关去杭州、从绩溪经逍遥岩去杭州就是比较经典的两条线路,如果以两个区域名来命名,并不能概括每条古道准确的位置;又如习惯上所称徽安古道、徽池古道,以及徽饶古道、徽婺古道两类古道大部分的路段是重合的,只是终点不同,如何区分也是问题。

三是过去便无“徽杭古道”、“徽青古道”等说法,当地人们一般也以岭、关来命名道路。

如绩溪的“徽杭古道”,当地多称逍遥岩古道或江南第一关,为了旅游开发而重新命名道路名称需要慎重。

  因此,在徽州古道概念的界定上,将徽州古道作为“古道群”的概念进行使用,徽州古道是古徽州地区所有古道的统称,而对徽州的各段古道则尽量以所在山岭、关隘命名,这样的表述更能准确了解徽州古道的位置。

  2、徽州古道的形成与地位

  徽州陆路交通开发起源早,三国时已有陆路开凿的史料记载,先秦至隋是陆路交通的形成期,唐宋时徽州陆路交通干线网形成,南宋至明清时期徽州的陆路交通设施进一步完善,陆路交通成熟。

“隋末汪华起兵时,开岭路,达太平县。

今为通衢”;“元和中令路曼凿石为盘道”,徽州与江西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明万历《歙志》记载:

古道出入谷间,无跬步夷旷,险绝处高则架木为栈,低则垒石为塘(路)……弘治《徽州府志》记载:

‘自睦州青溪县界至歙州路皆鸟道萦纡’……明清时陆路经商贾捐资,陆续铺砌石板,路况日臻改善。

”受徽州地区多山的环境影响,徽州陆路交通的形态以“山路”为主,多为翻山越岭的羊肠小道。

因此,“徽州古道”具有持续时间长、地域范围广、文化影响力大的特点,体现出跨文化的因素并且产生了跨文化影响,在连接不同文化人群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首先,徽州古道是徽州移民的通道,历史上中原地区三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最终促成了徽州文化的形成,史载“邑中各姓以程、汪为最古,族亦最繁。

其余各大族,半皆由北迁南,略举其时,则晋、宋南渡及唐末避黄巢之乱,此三朝为最盛”。

中原士家大族来到徽州后不仅改变了徽州人口的数量与结构,更主要的是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较高的文化水平带入了徽州地域,促使了中原文化与山岳文化的交融与提升。

其次徽州古道是徽州人外出经商的主要通道,徽商雄踞商界三百余年,交通的顺畅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除了传统的水路运输外,徽州陆路交通在徽商经商线路中比重较大,《士商类要》中列举的17条徽州出入境线路中,其中14条与陆路交通相关,可见陆路交通在徽商发展中作用之突出;当徽商发迹后,徽商又将资金用于徽州的社会公用事业,其中一部分捐资于道路桥梁的建设中,一座座明清古桥、徽州古茶亭体现了徽商乐善好施的人文关怀。

三是徽州古道是徽州文化向外传播的主要通道。

作为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州文化在封建社会晚期被誉为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典型标本,全息包容了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它以徽商的经济条件为基础,发展起新安理学、新安医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新安画派、徽派篆刻、徽派版画、徽州工艺、徽派建筑……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社会各方面,不仅影响了徽州本地,对邻近区域乃至全国产生极大影响。

因此,从文化线路的角度看,我们可以将三者角色归结为一点:

徽州古道是徽州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播和扩散的途径。

  二、徽州古道的保存现状及主要线路

  徽州古道历史悠久,境内古道以府城歙县为中心,官道、乡道纵横交错,这些古道通往辖境属县及相邻的杭州、淳安、池州、安庆、宁国、浮梁、饶州等地,构成一条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网,呈放射状。

(参见《徽州地区主要古道示意图》)

  徽州古道现存的古道数目难考,一是因为徽州地域范围较大,境内外线路较多,且多深藏在深山老林之中,不易发现;二是对古道的标准,特别是长段如何界定暂时并无规范。

从2013年起,黄山市社科联、地方志办和当地文物部门对境内的徽州古道的人文遗存进行摸排、梳理、登记建档,初步统计结果约124条(段)(不包括婺源、绩溪在内),其中保存较完整的古道主要有50条,总长度442公里,其中黄山区10条,徽州区1条,歙县6条,休宁县16条,黟县13条,祁门县4条。

遗存的古道大多地理位置偏僻,处于群山幽谷地带,因翻建公路难度较大,且远离村落而得以保留。

在形态上,徽州古道多为石板、石阶古道,利用石板、石条铺筑路面,形成石板路或石阶路,路面宽度1~3米不等,石材以青石、麻石为主,部分路面有护栏、护坡、石档等设施。

  时过境迁,上述古道大部分已为现代公路所替代或失去实用功能,仅存的古道大多居深山或两县、数县的交界处。

  徽州古道中现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两条(榉根关古道、徽杭古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条(大洪岭古道)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数条。

徽州古道线路遗产总体上呈现点一轴(线)空间分布,大部损坏、小段残留,完整的线路遗产随着时间发展和近现代交通建设已变得支离破碎;中小尺度的古道则以连续的线形空间展示,古道空间完整,道路遗迹连续,道路附属设施保存较好。

徽州古道各县均有分布,其中逍遥岩古道、榉根关古道、箬岭古道、色岭古道、浙岭古道、大洪岭古道、白际古道等长度在5~10公里不等,古道连续,沿线路亭、关隘、碑刻丰富。

  三、徽州古道的文化遗产构成

  古道作为线形文化遗产,从微观上看,除道路本体外,还包括沿线古关隘、路亭、古桥、碑刻、古建筑、摩崖石刻、历史村镇等,同时也包括了沿线山水格局及民俗文化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包容了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概念。

它以道路本身为线索,通过古道本身所具备的文化意义串联起各类文化遗产,反映了历史时期人们迁徙和交往的状况。

  1、古道的物质文化遗产

  路亭。

路亭是徽州古道中广泛存在的道路附属设施之一,是道路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州地区山多路远,受陆路交通条件和运输工具的限制,一地至另一地通行全靠步行,路途花费时间长,往往数日才能抵达目的地,在这些山区中又少有驿馆、旅店等服务设施,这也是徽州地区乃至福建、湖南、江西、粤北地区茶亭众多的原因。

为方便行人旅途歇脚,人们在道路旁修建各种各样的“亭”,这种亭初始只是供行人休息、避雨。

后来在一些路亭中施茶,始有茶亭,后在路亭的基础上又有茶庵的出现。

从陆路交通运行的角度来看,“茶亭在促进、服务商道的发展和繁荣过程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也反映出茶亭在为商贾、行人养身修性,协调旅途环境,和谐人际关系,激发人们勇往直前……都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选址上,“茶亭多建在桥头、渡口、分叉道口等过往行人较多之处,或山顶、山腰、荒村僻径等人迹罕至之地,或因人来人往多有需求;或因人迹罕至,唯求一饮。

”但无论何地,路亭与茶亭皆倚路或跨路而建,呈开敞式空间。

倚路亭三面围合,临路一侧开敞;若为跨路亭,则两面围合,沿路方向两侧开敞。

建筑风格简洁、朴素,以古朴大方为主,少有装饰,路亭中少见斗拱。

在选材上,徽州路亭多用麻石、青石板或石块,石料选自当地,经久耐用。

徽州茶亭具有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建筑类型有拱洞式、民居式、亭式等。

  关隘。

关隘在军事防御、控制人员往来、检查违禁物品、缉拿罪犯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古代关隘一般具有军事防御(关防)、疆域分界(关界)、道路管理(稽查行旅、缉拿罪犯、征收关税)等三大功能。

徽州地区关隘多处两个行政区域交界之处,大部分为界关,叠加了道路的管理功能,部分关隘派兵戍守。

无论何种功能,关隘建筑都是与道路联系在一起,是中国古代道路交通体系中的重要设施之一。

在建筑方法上多以砖石、石条砌墙,条石基础,墙面较少采用夯筑法,多用石块垒砌而成,中间用碎石或三合土填充,墙面整体较为平整。

徽州地区的关隘通常由山体、关墙、关门、炮台、门房等组成。

现存的遗迹中保存较好的有关墙、关门。

现存的徽州古道的关隘遗迹主要包括:

逍遥岩古道上的江南第一关,榉根关古道上的榉根关,箬岭古道上的箬岭关、色岭古道上的天星洞,保存基本完好。

  碑刻。

除了关隘、路亭等道路附属设施外,徽州古道现仍存许多石刻、古碑等物质遗存,涉及道路的修建、保护等。

根据其功能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反映道路修建及捐资情况。

此类古碑刻、物质遗层数量最多,包括捐资修路、捐资修桥、捐资修亭(庵)等。

如绩溪宋宝佑丁巳年(1257年)伏岭《逍遥岩古道石刻》,记载了逍遥岩古道修建的情况;又如大洪岭古道上碑亭中立有多块捐资碑,修路的碑刻有6块,其中4块记录了大洪岭古道捐资情况,不仅有祁门本地的商贾绅士,还有黟县、歙县、休宁、太湖、殷汇等地的募捐。

又如榉根岭上的《杠梁?

~记》,虽只为5米左右的长石桥,但捐资修桥的人达87人,从中可窥视徽州民众积极从事公益事业的热情。

(2)有关道路保护、护桥、护林等。

明清徽州的古道保护类的碑刻,“一般先由所在地村落及其宗族主要成员集议,形成详细的书面文字材料,然后报请当地县及县级以上官府(以县正堂审批为主)审批,由知县或知府签字钤印批复,最后形成以县或县级以上官府名义颁发的告示。

”大洪岭古道有块清道光二年(1822年)十一月十二日立的“示禁碑”,内容为禁止棚民开垦山林种植苞芦侵害道路。

榉根岭古道清道光八年(1828年)的输山碑记载:

“募修岭路,挨路上下之山,必先禁止开种,庶免沙土泻流壅塞……自岭头至岭脚,凡崎岖之处,不论公私,永远抛荒;平坦处,挨路,上输三丈、下输二丈,永禁开挖……”在榉根岭古道的圆通庵遗存也有4块碑,其中主要内容是蓄养山林,禁止开荒种植苞芦。

在齐云山登山古道登封桥上有清徽州府正堂“峻示”禁碑一块,“严禁推车晒打,毋许煨曝秽污,栏石不许磨刀,桥脚禁止戳鱼,倘敢故违有犯,定行拿究不饶。

”(3)古道两侧除上述两类碑刻外,还有一些涉及徽州民众宗教、日常生活的碑刻。

榉根岭古道上有一座《普祭孤魂之墓》碑刻,立于民国丙寅年间(1926年),石碑是当地民众为祭奠历史上古徽道上的死难者而立。

  类似的护桥、护路碑刻在徽州古道中数量很多,通过这些大体可以看出徽州民众对于保护道路、桥梁的重视,因为他们明白在深山峻岭中修桥铺路的不易,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徽州民众为了突破重重山岭的围困,意识到道路在民众生活中的作用与价值,自觉维护道路桥梁的通畅。

  2、古道具有的重要精神意义

  

(1)徽州古道是“徽骆驼”精神的重要见证

  山是徽州的主体,分布于徽州四境,这种丛山环峙、高台城垒的环境是不利于陆路交通的修建和通行的,但徽州仕、商、民众踊跃捐资捐物,积极参与道路建设,在悬崖峭壁之上修建了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网,这本身就是人类面对大自然做出的积极应对。

一代完成不了,数代完成。

处于徽杭古道的逍遥岩段,凿山体成路,形成了1400多级的石阶路,修建难度极大;又如大洪岭古道,其在大洪岭北坡上的麻石板和石条巨大,笔者曾测量了数块麻石板,长、宽、厚度为200×70x13厘米,一块石板的数量就达数千斤,这样的石板在大洪岭古道上数量很多,因石板较大、较重,古道虽历经数百年,但很少发生道路滑坡,在一个非机械化的时代,修建这样的道路难度可想可知。

清道光七年(1827年)所立的大洪岭岭头的“修路碑”曾这样描述大洪岭的修建之难:

“上下绵长,蔽日遮云,高难仰视,漫天雪飞,汗流如雨,重阴则冰积,础润若酥,行人苦之”,这次修路从募集资金到工程完毕,历时6年,终于将“斯岭开山凿石改曲为直,化险为平”。

  道路修通后,穿越连绵的高山也并非易事。

康熙《徽州府志》中载:

“担顶荷之,夫沿崖陡岭,虽隆冬暗寒而汗雨行;水则溯流推挽,从急湍石濑中负舟以上。

”大洪岭古道的碑刻记载:

“山崩水浅,石磴剥蚀,岭路倾危,肩挑负贩者常以性命为忧”。

除了道路陡峭难行之外,徽州民众在出入境的过程中经常遭遇盗、抢等不安定因素的影响,在明清方志等资料中多有记载。

  什么精神支持着徽州民众去开拓陆路交通?

积极进取、不畏艰辛、勇于开拓……我们把这样的精神品质集中到一起,便是人们常说的“徽骆驼”、“绩溪牛”精神。

  

(2)“乐善好施”――积极投身道路的维护与保养

  道路离不开日常的维护,古道沿途村落的村民们经常自发对道路进行修葺和维护。

徽州六县大都保存有自发修路的传统,祁门县“建国前,本县乡村素以修桥补路为善举,乐于为此出钱尽力。

乡村也多有此乡规民约,有些地方还有桥会、渡会,有山田地产供修桥、渡所需。

每年7月15日,村(族)长组织村民钹路,腊月30日修路,此规沿袭至解放初期。

”同样的修路风俗在黟县的地方志中亦有记载,修路已成族规,“农村历来都有修桥补路的‘族规民约’,每年农历七月半前后割路,一村接一村;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除夕)修路,大村设有‘桥会’,负责筹资修桥。

”在绩溪的徽杭古道上,形成了固定民间组织――路会,分别有祝三路会、黄茅培路会、绿景路会,其中以祝三路会保存最为完整。

“(祝三路会)是目前徽杭古道路会中组织形式最为完好、最为系统的一个,现有会员43人,其中年龄超过60岁的路会老成员22人。

祝三路会负责维护的岩口亭至施茶亭的盘山石阶小道,是徽杭古道保存最完整的一段。

据村民口述,当地从宋代开始一直保留修路习俗。

”除了日常的维护外,徽州当地官府还颁布了一些告示保护道路与桥梁的法规,宗族也利用宗族力量提倡保障道路的乡规民约,如前述的示禁碑、输山碑等,保护道路两边的生态和水土。

  四、加强徽州古道的整体保护与利用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交通的发展,徽州古道的整体性被破坏,现存路段大多为小段道路残存,且多处于行政区划的交界地带,缺少跨地区遗产保护沟通协调机制,古道保存状况堪忧,亟待加强对古道的调研与保护。

基于徽州古道保存的现状,笔者提出了如下几点保护意见:

  1、着力打造“徽州古道”品牌

  相对于茶马古道、蜀道、丝绸之路等,徽州古道的知名度较小,人们对徽州古道的概念尚不清晰。

特别是徽州各条古道间相互竞争,或以“徽杭古道”、“徽安古道”等进行宣传,弱化了徽州古道的整体概念。

统一古道概念不仅有利于消除目前徽州古道命名较为混乱的情况,同时有利于古道的保护、统一宣传及品牌价值的提升,实现其整体价值。

徽州古道在形态、内涵上具有一致性,现存古道数目多,保存情况基本良好,特别是古道处于徽文化的核心区,以古道为线索,串联起沿线、城镇、聚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构建徽州古道文化生态空间。

  2、加强对古道实体景观的保护力度

  古道的实体类景观主要包括古道本体和古道上的附属设施两部分。

对保存状态良好、能够继续发挥其交通功能的路面等,应适当采取防冲刷处理措施,实现古道路面排水的畅通;对缺损的路面进行适当修复,从而方便行人行走,对缺损路面的修复尽可能使用原有材料和工艺,保持与原貌的和谐与统一;对古道上受自然风化影响较为严重的石质构筑物(如护坡、自然岩体、石质路亭、古桥)、摩崖石刻等,应采用一定的防风化措施;对古道上已损毁的建筑物采取遗址保护,一般不建议重建;对于仍在损毁的石质建筑物应采取抢救性的修复措施,采取有效的修缮和加固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损毁。

  3、重视徽州古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

  从物质文化遗产角度看,徽州古道是一条有形之路,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徽州古道又是一条“无形之路”,它是不同文化交流、不同民族交往之路。

古道充满了丰富历史信息,一座茶亭叙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座关隘反映了一个重要的政治事件,沿途楹联、碑记、石刻、习俗、传说、名人活动遗迹从不同侧面见证了徽州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徽州古道也是红色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当前应加大对徽州古道相关历史传说的整理,加大对徽州古道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力度,特别是对沿线宗教、习俗以及徽州古道文化内涵的研究。

  4、利用徽州古道开展科学研究、遗产旅游等,充分发挥古道的社会功能

  徽州古道大多处于风景优美的山区,适合开展登山旅游、徒步旅游、古道探寻、古道探险等体验性旅游活动。

目前徽州的逍遥岩古道、榉根关古道已处于开发利用阶段,但利用方式仍有待深入,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把旅游与战争、自然灾害和重大工程定为对世界遗产的四大主要威胁,可见文化遗产的不当使用对文化遗产保护影响之大。

因此,开展古道旅游应尊重文化传承,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市场化的今天,切忌将遗产资源完全作为资产经营,过度强化古道遗产的经济功能,而应坚持保护是利用的前提。

  5、各条古道积极申报不同层次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加强保护

  作为一种线形文化遗产资源,由于线路长、范围广、路数多,以及因对遗产认知不清、遗产级别不高,人为破坏的事件时有发生,大量的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正不断消失。

因此,各条古道应积极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做好古道遗产的调研、登记、整理,适时申报更高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待条件成熟后,将徽州古道作为整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使徽州古道的保护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6、成立跨地区的保护机构和研究机构,编制保护规划,强调整体保护

  徽州古道上各段多处于行政区划的交界地带,大的区划涉及到皖、浙、赣三省,而具体到每条古道也多处于两县或数县交界地带,古道保护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制定专项保护法规,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建立协调机制;成立省级研究机构,进行徽州古道遗产资源调查,建立多学科参与的体系,开展科学研究。

鉴于徽州古道的规模及对保护管理的客观需要,在编制徽州古道整体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各条线路的详细保护规划,既统一又分散,明确保护管理措施和要求,为古道保护利用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

  7、通过徽州古道串联不同类型的文化遗产,构建徽州古道文化线路保护体系

  目前古徽州地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安徽乃至全国属于文物密集区。

以徽州古道为线索,串联起沿线的城镇、村落、古桥、古亭、古关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个体遗产价值融入古道整体之中,强调线路的整体性和完整性,不仅有利于理解单体文化遗产的整体价值和关联性,而且丰富了古道的文化内涵。

  在交通便捷的今天,徽州古道的实用功能下降,道路功能从实用性的“弱”逐渐过渡到遗产性的“强”,如何对其保护值得深思。

目前徽州地区古道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保存现状不清,亟待加强古道调研;缺乏保护意识,道路损毁、环境污染,屡狡出现盗抢等人为破坏;古道的市场化经营又破坏了古道的文化意境……“徽州古道”是一条极具特色的文化线路,运用文化线路理论,将古道沿线文化遗产、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串联起来,避免就“遭”论“道”,构建古道文化遗产立体保护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