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工笔画敦煌壁画反弹琵琶装饰性的模仿与创作.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35965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现代工笔画敦煌壁画反弹琵琶装饰性的模仿与创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现代工笔画敦煌壁画反弹琵琶装饰性的模仿与创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现代工笔画敦煌壁画反弹琵琶装饰性的模仿与创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现代工笔画敦煌壁画反弹琵琶装饰性的模仿与创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现代工笔画敦煌壁画反弹琵琶装饰性的模仿与创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现代工笔画敦煌壁画反弹琵琶装饰性的模仿与创作.docx

《论现代工笔画敦煌壁画反弹琵琶装饰性的模仿与创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现代工笔画敦煌壁画反弹琵琶装饰性的模仿与创作.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现代工笔画敦煌壁画反弹琵琶装饰性的模仿与创作.docx

论现代工笔画敦煌壁画反弹琵琶装饰性的模仿与创作

论现代工笔画敦煌壁画反弹琵琶装饰性的模仿与创作

D

艺术风韵。

工笔画造型严谨、色彩细腻、画面

工整,体现了传统工笔画师理性、宁静的艺术思维。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单方面秉承传统的工笔画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当今的多元的视觉需求。

慢慢的,随着艺术观念的不断拓宽、更新,极富创造力的艺术风格促使着一批新的工笔画家崭露头角。

他们不断地冲破传统画论的束缚,勇敢地开创出中国工笔画一片崭新的天地。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国家民政部审批注册,并由文化部主管的国家一级社团“现代工笔画院”成立。

三、《伎乐图——反弹琵琶》的装饰性元素对现代工笔画的影响

(一)绘画中的装饰性元素

装饰性在传统工笔画中一直都存在着,从造型设定的夸张、多变,到线条运用的精道、极致,再至色彩赋和的纯净、玉润,都展示出了传统工笔画中夸张、变形、象征、寓意、抽象等装饰性元素。

当今社会各文化领域之间不断碰撞,使得现代工笔画的装饰性特征也日趋明显。

现代社会是多元的,文化艺术也是多元的,敦煌壁画《伎乐图——反弹琵琶》就是多元化艺术的佳作,现代工笔画从中必定受益匪浅。

(二)解析《伎乐图——反弹琵琶》的装饰性元素

1.人物造型上的体现

反弹琵琶中伎乐飞天没有西方天使那样的翅膀也没有中华羽人那样的羽毛,而是用两条随风飘舞的肩带展示出凌波飞舞的意象……这是造型上最显著的装饰性特点,可以说是将顾恺之所提出的“以形写神、神形兼备”发挥得淋漓尽致。

2.线条用笔

《伎乐图——反弹琵琶》这一时期的壁画在人物造型上充分掌握了“骨法用笔”的精髓。

应和着不同人物的形态特征,线条也不断的变化,注重主与辅、疏与密、虚与实、浓与淡的对比关系,抑扬顿挫、富有节奏与韵律。

中国画描线技法有三大类共十八描,“兰叶描”归属“十八描”里的第二大类。

形似兰叶,常用于丰富衣服褶皱向背。

“兰叶描”是《伎乐图——反弹琵琶》这幅画最突出的描线特征。

在画面运用时候,行笔力度的把握是兰叶描的关键所在。

完整的“兰叶描”运笔由“顿”到“提”至“收”;每一段线条运用侧峰入笔,中锋行笔,露锋出笔一波三折一气呵成。

“兰叶描”所勾勒出的人物形态,粗壮与精细兼并、挺拔与委婉齐聚。

伎乐飞天,轻衣飘飘,颇有“深思飞扬”之感、“吴带当风”之韵。

3.色彩感觉上的冲击

除了在人物造型、线条用笔两方面,现代工笔画中色彩的搭配也充满了装饰感。

敦煌壁画的色彩金碧辉煌、绚丽夺目,其中矿物色的运用非常关键,所用的矿物颜料共有30余种,最重要的是这些颜色基本上都是天然矿物制成,只有极少部分是通过人工合成加工的颜色。

颜色质地渗透力强、存色效果佳。

现代工笔画所使用的矿物色颜料必然是在古代矿物色颜料的基础上继承、演变而来。

现代工笔画矿物色颜料的质地与古代相比,因为受到需求量加大,环境也有所影响,很多都不是天然形成而是人工合成的矿物质化学颜料。

这样色彩的效果就大打折扣。

巧用云母色、银箔、金箔等新型材料可以使得画面更加响亮、独特。

新型矿物质颜料的研制的作品画面色彩的表现力大幅度的提高,中国现代工笔画也带给了人们焕然一新的冲击效果。

四、《伎乐图——反弹琵琶》装饰性元素的突破

(一)颜色与技法的选用

在创作中应多采用稳定、自然、饱和的矿物色,如石绿、朱砂、土红、赭石、石黄、同时兼用植物色藤黄、花青。

以先勾、后染的传统步骤开始渲染,结合分染、接染等手法,罩染、烘染来调整画面。

染的时候需要层层添加,由淡至深、不能一步登天,避免画面呆滞、平板的误区。

(二)增强画面的厚实感

与敦煌壁画原作相比,进行现代工笔画绘制毕竟在熟宣纸上,这与在墙壁上设色的区别还是非常明显的。

纸张的物质结构所呈现出来色彩效果本身就有轻快、明朗之势。

但是,这对所需要表现出敦煌壁画那种厚实、沉着的效果还是有着一定阻碍。

摆脱这一困惑,或许可以加大颜料的使用量、并根据形态用画笔直接在画面上擦出多种调子,在丰富画面色彩层次的情况下对比出画面的厚实感。

敦煌壁画在这上千年的岁月里饱经沧桑,或是阳光暴晒、或是风沙侵袭、或是潮湿霉变。

尽管我们不断研究试图还原壁画原型,人物造型也好设色使用也罢,哪怕是工笔大师张大千所掀起的敦煌风,引领大量画师试图对敦煌壁画再现,也已经无法再完全还原壁画当年的风采。

(三)新技法、新材料的尝试

传统技法需要继承,但也不能一成不变。

就像当代重彩画家唐勇力教授在一遍遍临摹、研究,最后达到创作的高峰,形成自己独居特色的现代工笔画的新技法——脱落法。

应用这种技法正适合模拟壁画经受岁月流逝剥落的自然效果,我们在创作中也可以体验新的技法来营造出古今之间的迷茫气氛。

在大众的记忆中,作品最后才需要裱画。

其目的是让作品完整地呈现给欣赏者。

其实装裱作品之后二度创作,也是可以体现现代工笔画新技法的一个重要环节。

装裱之后多了一个图层,我们就可以对基础图层刮、提出新的轮廓,层次。

材料的多元化也使现代工笔画更加丰富。

当代工笔画的工具、颜料、溶剂、材料都发生了很大的改观,金箔等一系列新材料横空出世。

这些都值得现代工笔画家去尝试。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唐朝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

中国现代工笔画需要不断在技法上突破、创新的同时,抒发画家内心精神的寄托、内心的情感以及对社会事物的感悟,去绘制那些能激起共鸣、让人流连忘返的佳作。

参考文献

[1]艾绍强.绝版中国:

永远的敦煌[M].北京:

工人出版社,2008,4:

23-26

[2]许俊.敦煌壁画:

分类作品选[M].江西:

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11

[3]郭巍赵芳.中国重彩画材质与表现[M].云南:

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08:

32-34

[4]石虎.石虎重彩[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08:

24-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