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73574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35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docx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

 

管道液化石油气工程劳动安全卫生

 

预评价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建设项目概况

1.1.1工程建设内容

本工程是在**市**区建设一座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和在**区建立环形液化石油气输送管道。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选址于**市**区新兴二路棉纺厂西侧小思磨冲,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液化气输送管网由环网及一些支管组成,输送管道总长度为30公里。

该项目建成后年供气量达11250吨,日供气量为30.1吨,可满足37500户居民的使用。

该项目总投资为1540.8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54.45万元,流动资金86.36万元。

1.1.2自然条件

**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多年平均气温21.1℃,7月最热,极端最高气温39.7℃,1月最冷,最低气温-3℃。

最热月平均气温33.9℃,最冷月平均气温11.9℃,年平均降雨量1500毫米。

上平均日照1815小时,最少1516小时。

年均无霜期331天,年均风速1.6米秒,最大风速17米秒,风向NNE,历年风向以无风为最多,次为东北风。

场址内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局部少量上层滞水。

地下水埋藏于人工填土层、卵石层及基岩构造裂隙带。

主要透水层有填土透水层、卵石层含水层、基岩裂隙含水层。

其余地层的透水性微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市的地震基本烈度定为6度。

1.1.3供气范围及气量分配

一期工程建设总规模按37500户供气能力考虑,供气范围可覆盖整个**区新兴二、三路一带的新建居民住宅小区;本项目建设区域内主要耗燃气的对象为居民住宅用户的炊事及生活热水耗热使用,以及酒家、饭店、学校、幼儿园等。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资料,该工程日总供气量为30.1吨,其中居民用气量占全部用气量的98.6%,公共福利、事业用户及小型工业用户用气量占全部用气量的1.4%。

日用气量分配见表1-1-1。

日用气量分配表表1-1-1

序号

用户名称

日耗气量

比例

1

居民

29.68吨

98.6%

2

公共福利、事业等

0.42吨

1.4%

3

总计

30.1吨

100%

 

1.2编制说明

1.2.1评价目的

根据原劳动部令第3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本次评价的目的是分析预测**市**区管道液化气一期工程项目存在的职业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程度及影响范围,避免事故发生而提出合理可行的劳动安全卫生技术和管理措施,使工程建成后实现安全运营,提高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水平,获得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从而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

并可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和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

1.2.2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劳动部令第3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劳动部第10号《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劳动部部颁标准(LDT106-1988)《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导则》

●《****市**区管道液化气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1年7月

●《**市**开发区液化气气化站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001年8月

●《**市**开发区管道液化气石油气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94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3836.1—8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

●《钢质管道及储罐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0470—2000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93

●《油气管道焊接工艺评定方法》SY4052—92

●《阀门的检测与安装规范》SYT4102—95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验收规范》CJJ33—89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93)

●《输油(气)埋地钢质管道抗震设计规范》SYT0450—97

●《钢质压力容器》GB150—1998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8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7—94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装置设计规定》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液化石油气管道供应技术》

1.2.3评价范围

本次预评价的范围包括:

该项目的总体布局、储配气化站、燃气输配管网工程、职业安全卫生等。

1.2.4评价程序

本次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程序如图1-2-1所示。

评价工作大体可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收集有关资料,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选择评价方法,编制评价大纲;第二阶段为实施评价阶段,对工程安全情况进行类比调查,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提出职业安全卫生对策措施;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的编制阶段,主要是汇总第二阶段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综合分析提出结论与建议,完成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第二章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分析

2.1工艺流程及配套系统介绍

2.1.1站址选择

经过建设单位及建设局、规划局、地矿局、环保局、公安消防支队等有关部门现场勘察,本项目工程气化储配站选址于**棉纺厂西北侧后背山地。

场地分两块,一块选于小思磨冲,规划作储配罐区生产用地。

另一块选于天岭冲,作生活、营运区用地(本期工程暂不考虑建设)。

储配站生产区域占地面积约20亩,场址东西北三面环山,其中东西两面坡度较平缓,场地相对较开阔,南面为工厂、居民生活小区,有足够的防火安全距离。

2.1.2工艺流程

2.1.2.1工艺流程概述

液化石油气由槽车运入站内,利用压缩机将液态液化气卸入站内地面卧式贮罐中储存,然后经过气化、加压送至站外输气管道。

气化系统设有二条供气系统向站内站外干线供气,当用气量大时,采用等压强制气化系统供气;当用气量小时,采用贮罐自然气化系统供气。

等压强制气化是利用贮罐内的液化石油气送入气化器中,进行等压吸热气化,气化器采用热水循环式,热水由燃气快速热水器供给。

液态液化石油气进入气化器换热后吸收管间热水的热量而气化。

气态液化气自气化器导出,经一级调压器调压至0.17Mpa(绝)后送入集气管,经气液分离器捕集液滴和固体杂质后送至站外输气管道。

自然气化系统是利用贮罐内液化气本身的显热和吸收外界环境的热量而气化,其气化能力随温度和换热过程的变化而变化。

气化液化气由贮罐导出,经分离器后的强制气化系统汇合送至站外输气管道。

供气站的工艺流程见框图2—1—1。

 

.

 

供气站工艺流程图2—1—1

 

2.1.2.2供气站主要设备

供气站主要设备见表2—1—1。

 

主要设备表表2—1—1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液化石油气贮罐

PN1.8MpaV=50m3

6

地下式

2

残液罐

PN1.8MpaV=20m3

1

地下式

3

气化炉

VWP1500Q=1500kgh

4

三开一备

4

调压器

高中压1.6-16Q=1500kgh

4

三开一备

5

压缩机

ZW—0.510—16Q=0.5m3min

2

一开一备

6

即热式热水炉

AF—105Q=5400lh

4

三开一备

7

热水循环泵

SLR50—160Q=46.7m3h

3

二开一备

8

空压机

L—2045Q=20m3h

3

二开一备

9

水箱

V=2×1.5×1.5m3

1

10

手摇油泵

SB—3

2

2.1.3总平面布置

站区总平面布置主要遵循工艺顺畅,布置紧凑集中,符合消防安全规范的原则,生产区功能分区主要分为主要生产区和辅助生产区两部分,两区间处在不同的位置,之间由围墙隔开。

主要生产区包括罐区、气化间,循环压缩机房、汽车装卸台、仪器间;辅助生产区设有综合楼、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机修间、空压机房、锅炉房和消防水池。

主要生产区环绕储罐区、气化间、循环压缩机房、汽车装卸台、仪器间周围设环形消防车道,罐区内地面按不发火地面设计。

2.1.4管网布置

**市管道石油液化气工程遵循全面规划、分区建设、逐步联网的方针。

本工程第一阶段实现华洋、恒祥等生活小区管道化;第二阶段继续向其它小区供气,使小区与小区之间逐步联网,实现环状供气。

管材采用聚乙烯,管道设计压力按0.2Mpa设计。

室外干管管网线路为:

小思磨冲气化站→新兴二路(两广市场)小区→白垢小区→恒祥花苑→京梧小区→小思磨冲气化站

高层建筑管网布置采用上环下行式,是指市政干管分支进入大楼,并让供气总管直上顶层楼顶,然后分若干单元下降管,沿塔楼从上而下向每家每户供气。

2.1.5公用工程

2.1.5.1给、排水

全站区生产、生活、消防最高日用水量100立方米,年用水量25000立方米由市政自来水网管提供,并考虑通过设置提高生产区内的供水压力,站区内给水管网不环形管网敷设,给水管不应少于两条。

站内清洗储罐的污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污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站内雨水通过雨水管排入市政排水系统,站区周围山体的雨水考虑在山顶上修砌环山引水道流入市政排水系统。

2.1.5.2供电

气化站为一级用户,应有双路独立电源供电,以确保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主电源由里湖变电站提供,年用电量为120000千瓦时。

本站自备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

机组设有自动启动装置,以保证在主电源断电后机组能在7—15秒内自动启动供电,而在外电源恢复供电后机组自行停机,重新处于备用状态。

2.1.5.3消防

设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地面消火栓和贮罐固定喷淋装置等,消防供水管网采用环形管网。

站内设置2支消防水枪,单个水枪用水量为20升秒,按规范规定:

消防水池的容量按着火6小时计,其用水量共需864立方米。

考虑使用∮50的水管作连续补水用,则消防水池储水量需432吨。

现本站的消防水池拟建1000立方米,完全可满足消防水需要。

2.1.5.4仪表和通讯

1.仪表检测点

(1)各液化石油气储罐均设有压力、温度及液位指示仪表及液位二次仪表,并设高低液位报警。

(2)汽车装卸台液、气相出口管设压力指示。

(3)液化气泵进出口设压力指示。

(4)调压器前后设压力指示。

(5)气化间、压缩机房、罐区等处设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6)液化气出口总管设流量计和压力表。

2.通讯

站内设有线电话,电话接入**市电话网。

站内部或站区与小区的通讯还可适当设无线电对讲机。

2.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2.1液化石油气

该项目的液化石油气主要来源于国内深圳、茂名、湛江等地,在标准状态下(0℃,760mmHg)气态液化气重度2.39kgm3,25℃状态下液态液化气重度为551kgm3。

其爆炸极限:

下限为1.9%,上限为9.3%。

其组分见表2—1—2。

液化石油气组分表表2—1—2

组分

丙烷

丙烯

异丁烷

丁烯

异戊烷

氧+氮

合计

百分比%

13.42

24.17

27.59

33.67

1.04

0.11

100.0

由表中可以看出,液化石油气的主要组分为丙烷、丁烷、异戊烷、丙烯、丁烯等,它们都是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并且这几种物质都有轻度麻醉和刺激作用,吸入之后可出现粘膜刺激症状、血压升高,高浓度吸入可引起窒息、昏迷。

因此,一旦发生泄漏将对人体产生很大伤害,一是其泄漏后在一定时间内使人窒息而中毒死亡;二是因其泄漏后遇上火源而发生火灾或达到爆炸极限而引起爆炸,从而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1.液化石油气泄漏

在液化石油气的集输、储存、管输和应用各个过程中,因设计、施工的缺陷、所用设备器材不良、生产运营和操作失误或因麻痹大意、人为过失及第三者的破坏都会导致液化石油气的泄漏,从而造成火灾、爆炸和人员伤亡事故。

2.液化石油气窒息中毒

由于其组分都有轻度麻醉和刺激作用,这类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影响,泄漏后高浓度吸入可引起窒息、中毒死亡。

如异戊烷有麻醉及轻度刺激作用,可引起眼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皮炎,重症者有麻醉症状,甚至意识丧失。

但这些物质在正常情况下都是在密闭的管线和设备中运行,对上岗职工危害不大。

3.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

气态液化气重度较空气大1.8—2.0倍,泄漏后易在低洼、沟槽处聚积,而液化气爆炸下限很低(爆炸极限为空气中体积的1.9—9.3%),极易与周围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气体,遇到明火将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

一旦遇火爆炸,其事故特点是对人员、设备及设施危害大,波及范围广,难以控制。

4.液化石油气冻伤危害

液态液化石油气从贮罐等容器或管道中泄漏后将迅速气化,需吸收充足的热量。

这将导致漏孔附近材料及周围大气温度急剧降低,与人体皮肤接触甚至会造成冻伤。

这也对容器的选材及制造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2.2.2工程建设中主要部位的危险性

由于站内的设备密封性能不好,法兰和丝扣连接处垫片、填料不当,或过期甚至老化,管道腐蚀穿孔都会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而引发爆炸、火灾和人身伤亡事故。

现将工程建设中主要部位及危险性列表如下:

2.2.3物理爆炸

序号

部位

危害物质

危险危害性

1

站内设备和阀门

液化石油气泄漏

爆炸、火灾

2

中压输送管线外防腐质量不合格

液化石油气泄漏

爆炸、火灾

3

中压输送管线所选阀门不良

液化石油气泄漏

爆炸、火灾

4

中压输送管线搭接质量不合格

液化石油气泄漏

爆炸、火灾

5

站内防静电设施不良

电火花、液化石油气

爆炸、火灾

6

站内防雷电设施不良

电火花、液化石油气

爆炸、火灾

7

施工现场

吊物

坠落砸伤

当管道及气化站内的安全阀失效、阀门开关错误,都会造成设备管线憋压,如不及时处理就有发生爆炸或爆裂的危险。

由于液态液化气随温度的变化较大,如丙烷在0~50℃范围内的体积膨胀系数是水的13倍左右。

因此除在设计容器时必须有安全泄压装置外,在灌装液化气时必须在容器内保持一定的气相空间,过量灌装是造成容器爆裂损坏、导致重大事故的隐患。

在施工过程中,管道及相关的配套设备因受撞击、洪水冲击、管道里外腐蚀、地层压力及不规范施工都会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2.2.4触电

在气化站、高中压调压站的电气作业必须严格电气作业的各项规程。

如电气线路及设备的安装质量不符合要求,也易造成触电事故。

在线路施工和检修时,如有设备破损、保护装置失灵或电缆绝缘磨损漏电都有发生触电伤人事故。

2.2.5机械伤害

施工过程中起吊作业多,如有不慎易砸伤人,在气化站、高中压调压站在大检修时如防护不好也会发生砸伤人的危险。

管道施工必然要开山挖沟,如处理预防不到位,就可能有沟墙塌方事故发生。

另外施工便道和巡线道路缺陷会造成翻车或机动车陷入泥坑事故。

2.2.6噪声

气化站内的高中压调压器当处在较高负荷下运转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实践证明,在调压室内因噪声过大,互相间通话都很困难,人所能承受噪声80分贝。

操作人员如经常处在90分贝以上环境下,可能出现听力下降、头痛、烦燥不安甚至失眠,噪声还有可能引发高血压。

2.2.7高温危害

气化站内有热水炉及热水循环装置,设计温度为气化系统40℃、热水系统80℃,则在生产中发生泄漏后将能烫伤人体。

第三章预评价方法的选用和评价单元的划分

3.1预评价方法的选用

3.1.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

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HazardAnalysis,简称PHA)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系统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避免考虑不周所造成的损失。

常用的预先危险性分析表如表3-1-1所示。

预先危险性分析表表3-1-1

事故

阶段

触发事件

形成事故的原因

影响

可接受程度

措施

注:

危险性程度的判定主要依据危险评价指数矩阵,确定是安全的、临界的、危险的还是会造成灾难性的事故,从而为设计、施工、生产运行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其评价指数矩阵如下表所示:

危险事件严重性等级表3-1-2

等级

等级说明

事故后果说明

灾难性的

人员死亡或系统报废

严重的

人员严重受伤、严重职业病或系统严重损坏

轻度的

人员轻度受伤、轻度职业病或系统轻度损坏

轻微的

人员受伤和系统损坏轻于Ⅲ级

危险事件可能性等级表3-1-3

等级

等级说明

单个项目具体发生情况

总体发生情况

A

频繁

频繁发生

连续发生

B

很可能

在寿命期内会出现若干次

频繁发生

C

有时

在寿命期内可能有时发生

发生若干次

D

很少

在寿命期内不易发生,但有可能发生

不易发生,可预期发生

E

不可能

很不容易发生,以至于认为不会发生

不易发生,但有可能

 

危险评价指数矩阵表3-1-4

严重性等级

可能性等级

Ⅰ(灾难的)

Ⅱ(严重的)

Ⅲ(轻度的)

Ⅳ(轻微的)

A(频繁)

1

2

7

13

B(很可能)

2

5

9

16

C(有时)

4

6

11

18

D(极少)

8

10

14

19

E(不可能)

12

15

17

20

危害指数危险接受准则表表3-1-5

等级

危险程度

18-20

安全的,不需评审即可接受

10-17

临界的,处于事故状态边缘,暂时尚不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是有控制接受的危险,应予排除或采取措施

6-9

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是不希望的危险,要立即采取措施

1-5

会造成灾难性事故,不可接受的危险,必须立即进行排除

3.1.2事故树评价法(FTA)

3.1.2.1方法概述

事故树分析(FaultTreeAnalysis,缩写FTA)又称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演绎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一直分析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将特定的事故和各层原因(危险因素)之间用逻辑门符号连接起来,得到形象、简洁地表达其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的逻辑树图形,即事故树。

通过对事故树简化、计算达到分析、评价的目的。

3.1.2.2事故树分析的基本步骤

(1)确定分析对象系统和要分析的各对象事件(顶上事件);

(2)确定系统事故发生概率、事故损失的安全目标值;

(3)调查原因事件;

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直接原因和各种因素(设备故障、人员失误和环境不良因素)。

(4)编制事故树

从顶上事件起,一级一级往下找出所有原因事件直到最基本的原因事件为止,按其逻辑关系画出事故树。

每个顶上事件对应一株事故树。

(5)定性分析

按事故树结构进行简化,求出最小割集,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及次序。

(6)结论

从求出的最小割集着手研究降低事故发生的所有可能方案,通过重要度分析确定采取对策措施的重点和先后顺序;从而得出分析、评价的结论。

3.1.3事件树分析法(ETA)

事件树分析(ETA,EventTreeAnalysis)是从一个初始事件开始,按顺序分析事件向前发展中各个环节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和结果。

任何一个事故都是由多环节事件了展变化形成的。

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节可能有两种情况,或者成功或者失败。

如果这些环节事件都失败或部分失败,就会导致事故发生。

事件树分析步骤为:

(1)确定初始事件。

(2)找出与初始事件有关的环节事件。

(3)画事件树。

(4)说明分析结果。

3.1.4DOW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法

DOW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法也称为道氏指数法,它是美国道化学公司1964年提出并在应用过程中得到不断修改和补充的一种指数评价法。

主要适用于化工过程、化学试验以及化学品的储存、运输等情况。

该方法根据单元物质系数MF、工艺条件(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F2),通过一系列系数计算(单元火灾爆炸指数F&E、影响区域、破坏系数DF计算)确定单元火灾爆炸危险程度(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及采取安全措施后的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最大可能损失日MPDO和停产损失BI),并与安全指标比较、判定事故损失能否被接受的评价方法。

主要用于评价生产、贮存、处理易燃易爆、化学活泼性物质的化工过程和其他有关工艺过程(如污水处理、公用工程、整流、变压、锅炉、发电等设备和中试装置等)。

其评价程序如图3-1-1所示。

 

 

图3-1-1道化学公司法评价程序框图

3.2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

(1)以危险、危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

1)按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和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对建设项目(系统)的影响等综合方面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和评价,宜将整个建设项目(系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2)将具有共性危险因素、危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单元。

①按危险因素类别各划归一个单元,再按工艺、物料、作业特点(即其潜在危险因素不同)划分成子单元分别评价。

②进行劳动卫生评价时,宜按危害因素(有害作业)的类别划分评价单元。

例如,将噪声、辐射、粉尘、毒物、高温、低温、体力劳动强度危害的场所各划归一个评价单元。

(2)按装置和物质特征划分

1)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

2)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3)按工艺条件划分;

4)按贮存、处理危险物质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质的数量划分;

5)按事故损失程度或危险性划分。

3.3评价单元的划分

因本项目涉及危险危害因素多,范围和空间跨度大,在单元划分原则的基础上,依据项目内容和现场实际情况,决定按照评价方法并结合设备、工艺性质进行单元的划分。

拟建**市**区管道液化气一期工程共分为以下五个单元。

3.3.1事故树分析单元

气化站和主干管网存在着火灾爆炸危险,其原因主要有管线失效、管道穿孔、管道开裂等。

将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单元按照事故树法进行分析、评价。

3.3.2预先危险性分析单元

含设计的主要设备、设施,即管线、阀门、清管装置、计量装置、分离除尘装置、放空等,包括消防、自动控制、电力及通讯。

3.3.3事件树分析单元

分液化石油气汽车运输和液化石油气贮罐两个单元。

3.3.4道化学分析法单元

  分液化气贮罐区、气化混气间、液化气压缩机、埋地管道等四个部分对系统危险性进行分析。

3.3.5职业卫生评价单元

包括拟建项目中可能造成的噪声、毒物等。

第四章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

4.1预先危险性分析

4.1.1热水炉

触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