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39899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A卷(含答案)

 

 

————————————————————————————————作者:

————————————————————————————————日期: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A卷)

班级:

姓名:

成绩: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卷首寄语------同学们,经过近三年初中语文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

下面的题目会让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评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你就会有出色的表现,相信自己的实力,祝你成功!

A卷(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

(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惩(chěng)罚追溯(sù)霎(shà)时镂(1òu)空

B.比较(jiào)刊载(zài)允(yún)许畸(jī)形

C.祈(qǐ)祷强(qiǎng)迫氛(fēn)围处(chǔ)理

D.分泌(mì)惊诧(chà)恣睢(suī)胆怯(què)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遨游顷注拮据变本加利

B.聚拢恍惚妖娆再接再厉

C.自诩潦亮栈桥首屈一指

D.闲遐寂寞舞弊一代天骄

3.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故乡》——《呐喊》——鲁迅——现代

B.《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莫泊桑——法国

C.《陈涉世家》——《史记》——司马迁——西汉

D.《唐雎不辱使命》——《三国志》——陈寿——晋朝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来

A.我们政府工作就要互帮互助,决不能各行其是。

B.李警官在办案过程中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真可谓明察秋毫。

C.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因为自己的不足而盲目悲观。

D.经过认真的准备,张亮终于在演讲比赛中拔得头筹,真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填入下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来

不生病是所有人的最大愿望和追求,是我们在这世上活得自在、潇洒,活得有意义的最基本保障。

对待健康,人普遍有两种心态:

一种是“求”;另一种是“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保”健康的状态下,人对待身体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义不容辞,持之以恒。

②在“求”健康的状态下,人是没有自我、毫无尊严的。

③而这时只要去学习“保”的知识和技巧就能活到天年。

④面对疾病的威胁,人往往无能、无助、无知,只能听天由命。

⑤这时,所有外在力量都能决定你的命运,你不得不盲从于别人对你的生命所做的任何处置。

A.④⑤②①③B.①③④⑤②

C.②④⑤①③D.①③②④⑤

6.请用古诗文文原句填空。

(8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2),燕然未勒归无计。

(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鬓微霜,又何妨!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语泪先流。

(6)了却君王天下事,。

(7)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愁的名句,请你调动积累写出一句。

,。

(8)紧张而繁重的初三生活虽然让许多同学意志更坚、信心更足,但的确也让一些同学感到身心疲惫、心灰意冷,请你用古诗词中表达乐观、豪迈之情的句子来鼓励他们

,。

7.综合性学习(8分)

某校初三

(1)班同学对初中全体同学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00份,并针对影响同学课外阅读的因素这一问题进行了随机采访,调查与采访结果经同学们的汇总整理,分列如下:

材料一:

我校初中部同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抽样调查结果

 

 

如有自由支配时间以课外

阅读为首选活动的人数

平均每人每天可用于

课外阅读的时间

初一年级30人

15人

35分钟

初二年级35人

12人

24分钟

初三年级35人

8人

15分钟

 

材料二:

当被问及影响自己在课外阅读方面保有兴趣和投入时间的因素时,回答“课内作业多,每天自由支配时间有限”的占30%,“课外班学习所占时间过多”的占25%,“自己考试不理想,需大量做模拟题以弥补,故没有多余时间”的占20%,“觉得看课外书很累,不如上网看电视来得轻松”的占10%,因“家长认为课外书是闲书,根本不支持”的占8%,因“自己没兴趣认为没必要”的占2%。

(1)请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3分)

(2)针对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请你为改善该校同学的课外阅读现状,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化建议,要求建议有针对性,合理可操作。

(2分)

(3)为推动校园读书活动,初三

(1)班将向全校同学发出“读好书,读书好”活动的倡议,请你为这个活动写一段宣传语,要用上“满载而归”“脍炙人口”这两个词语。

(3分)

二、阅读理解(2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2题(15分)

我的叔叔于勒(节选)

(1)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

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他低声向我母亲说:

“这真奇怪!

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2)母亲有点莫名其妙,就问:

“哪个于勒?

(3)父亲说:

“就……就是我的弟弟呀。

……如果我不知道他现在是在美洲,有很好的地位,我真会以为就是他哩。

(4)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

“你疯了!

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5)可是父亲还是放不下心,他说:

“克拉丽丝,你去看看吧!

最好还是你去把事情弄个清楚,你亲眼去看看。

(6)母亲站起来去找她两个女儿。

我也端详了一下那个人。

他又老又脏,满脸皱纹,眼光始终不离开他手里的活儿。

(7)母亲回来了。

我看出她在哆嗦。

她很快地说:

“我想就是他。

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可要多加小心,别叫这个小子又回来吃咱们!

……

(8)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

“啊!

啊!

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

……谢谢您,船长。

(9)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

母亲赶紧对他说:

“你先坐下吧!

别叫他们看出来。

……

(10)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

“出大乱子了!

(11)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

“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现在把钱交个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

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就热闹了。

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12)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

“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13)他回答道:

“两法郎五十生丁。

(14)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15)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劳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16)我给了他是个铜子的小费。

他赶紧谢我:

“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8.选文是对父亲哪方面的描写?

描写中表现人物怎样的心态?

(3分)

 

 

9.联系上下文,分析第(4)段中母亲说话“吞吞吐吐”,并指责父亲“胡说八道”的原因是什么?

(2分)

 

 

10.第(7)段写母亲眼见穷水手于勒浑身哆嗦,但她为什么还要让父亲去跟船长打听证实一下?

(2分)

 

 

11.联系全文分析第(11)段“母亲突然暴怒”的原因是什么。

并指出

(2)(4)(6)(7)(11)段是对母亲哪方面的刻画描写,从中你看出母亲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特征。

(6分)

 

 

12.第(15)段中加点的“亲”字可否去掉?

为什么?

(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9分)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节选)

对此我完全赞同。

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

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

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

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

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

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

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

“是不是可以在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制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印出印花来呢?

”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

1971年的一天,不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

“光看太没意思了。

把电视接收器作为实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

”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13.选文论证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1分)

 

 

14.为了证明这个中心内容,作者采用论证的方法,一是

二是 (3分) 

15.创造性的思维有哪些必须的要素呢?

(3分)

 

 

16.文中加点的词“素材”是什么意思?

(1分)

 

 

17.文中第二段“由此”的“此”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1分) 

   

 

 

三、作文。

(50分)

18.在成长的道路上,尝试是人生的必修课。

比如,尝试着举手发言,尝试着参加竞赛,尝试着克服困难,尝试着宽容待人……每一次尝试不一定都成功,但一定会有收获。

在尝试中,我们的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人性得到升华。

勇于尝试吧,让我们在尝试中成长。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以《在尝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为《在尝试中成长》2.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B卷(50分) 

 

四、现代文阅读。

(1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

“我很想学好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

”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

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

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

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

“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

哪有这么快?

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

学习是急不来的。

为什么?

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

比方学游泳。

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

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

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

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

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

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

知道是知道,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

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

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了一万字。

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

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

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

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

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

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

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

错别字怎么来的呢?

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

不见得。

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

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

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功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19.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答:

 

20.请根据选文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

(3分)

选文第①段先针对——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为例,论证了——的观点。

21.选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3分)

答:

 

22.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

(4分)

答:

 

 

 

 

五、文言文阅读。

(16分) 

阅读[甲][乙]文段,完成23—26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时先主(刘备)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日:

“君与俱来。

”庶日: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失败),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隆中对》)

23.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将军宜枉驾顾之

B.时先主屯新野发闾左逋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C.遂许先帝以驱驰高可二黍许

D.咨臣以当世之事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2)下列句中的“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咨臣以当世之事B.遂许先帝以驱驰

C.扶苏以数谏故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指代的对象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本布衣(诸葛亮自称)B.遂许先帝以驱驰(刘备)

C.孤不度德量力(刘备自称)D.君谓计将安出(徐庶)

24.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2分)

“卑鄙”:

古义:

;今义

“感激”:

古义:

;今义

25.甲、乙两段叙述了同一件事,但内容侧重点不同,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大意。

(2分)

甲文:

乙文:

26.

(1)从文中提炼出一个成语是。

(2分)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分)

(3)请写出诸葛亮任意两例事迹:

,。

(2分)

六、诗词默写。

(12分) 

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名句,完成27——31题。

27.潇洒是什么?

陶渊明说,潇洒是“,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刘禹锡说,潇洒是“斯是陋室,”的自信;陆游说,潇洒是“,只有香如故”的优雅;孔子说,潇洒是“,不亦君子乎”的旷达。

28.王之涣《凉州词》中“羌笛何须怨杨柳,”和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西出阳关无故人”都抒发了边塞生活的寂寞孤独之感。

29.乡村景色常常入诗入词,请写出描写乡村景色的诗(词)名句:

(写出连续两句。

30.《增广贤文》中有一句古训“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诗句“,。

”描绘的景物与这句古训意思相近。

31.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来突出劳动艰辛的句子是:

“,”。

  

七、综合性学习。

(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32——34题:

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一次在美国俄亥俄洲大学演讲时,一个美国老太太问他:

“你们为什么要侵略‘西藏’?

”李肇星一改往日之态,没有直接反击,在得知老太太是得克萨斯州人后,他说:

“你们得克萨斯州1845年才加入美国,而早在13世纪中叶,西藏已纳入中国版图。

您瞧,您的胳膊本来就是你身体的一部分,您能说您的身体侵略了您的胳膊吗?

”老太太一听就乐了,她热烈地拥抱住李肇星,连声说:

“谢谢您,谢谢您让我明白了历史的真相。

32.李肇星的讲话表达了哪两层意思(每层15字以内)?

为什么他能成功说服老太太?

(4分)

(1)表达的意思:

①。

②。

(2)成功说服的原因

33.某同学为校广播站写了一则消息,交稿前,请你做些修改。

(3分)

 ①为了活泼毕业班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九年级

(一)班最近组织了毕业晚会活动。

②同学们踊跃参与,认真准备,各逞其能。

晚会内容丰富,节目形式多样,③有歌舞、朗诵、合唱、相声、小品等。

活动中,大家增进了友谊,展望了未来。

晚会过后,该班同学又精神饱满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

 

(1)句①中,有词语搭配不当,可将“     ”一词改为“     ”。

 

(2)句②中,词语“     ”使用不当,应改为“   ”。

 (3)句③中,有词语并列不当,应删去“        ”。

34.晚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

第二天上学路上,邻班一位同学问你:

“学习这么紧张,花那么多时间搞活动,划得来吗?

”请你用一两句得体地话回答他的提问,表明你的看法。

(2分)

                                                                                

                                                                                

 

 

 

参考答案A

A卷(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C(2分)

2.B(2分)

3.D(2分)

4.D(2分)

5.C(2分)

6.(略)

7.

(1)①某校初中部同学的课外阅读,②在保有兴趣和投入时间方面③随年级升高而呈降低趋势。

(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结论每个要点1分,共3分)

(2)答案示例:

①向老师反映调查结果请老师适当减少作业量或加强作业的针对性以使同学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②举办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提升同学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热情;③印发宣传资料或举办家长讲座改变部分家长对课外阅读的错误认识;④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纳入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应试评价方式。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要求回答有针对性,可操作,答满两条即可得分)

(3)答案示例:

亲爱的同学们:

请大家积极参与即将举办的“读好书,读书好”活动,读一本好书,犹如参加一次愉快的旅行,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一定会让你满载而归;读书真好,那脍炙人口的美妙诗文,一定会让你沉醉其中,乐而忘返。

(活动主题词1分,使用两个词语1分,语句合理通顺1分,共3分)

二、阅读理解(24分)

(一)(15分)

8.神态、动作、语言。

表现人物惊恐不安的心态。

9.发财梦使她不愿相信水手就是于勒的消息。

10.发财梦使她不愿承认眼前的事实,对于勒仍存有一线希望。

11.想起于勒从前占用过他们应得的一部分遗产,而以后又给过他们发财的希望,现在发财的希望成了泡影,于是旧怨新恨一齐发作。

神态、语言、动作。

自私、冷酷、唯利是图。

12.不可以去掉。

“亲”字把讽刺的语言加深一步,深沉地表达了“我”对于勒叔叔的同情,对父母不认亲情的做法的困惑、苦闷和不满。

(二)(9分)

13.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14.举例。

约翰将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罗兰通过看电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游戏机。

15.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16.这里是从广泛的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的。

17.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

三、作文(50分)

18.作文略,按中考标准评分。

(能正确运用本册学过的好词汇,引用名言、美句或恰当运用其它修辞手法的,可另加1——5分;卷面整洁、字迹清楚、美观的,可另加1——2分)

B卷(50分)

四、现代文阅读(13分)

19.(3分)学习语文不能速成,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答成“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也可得满分)

20.(3分)有些人学习语文急于求成;(1分)学游泳;(1分)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

(1分)(意思对即可)

21.(3分)强调学好语文没有秘决,只能下功夫。

(意思对即可)

22.(4分)示例一:

课外阅读;我从小就养成了课外阅渎的好习惯。

这一习惯,使我阅读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词汇量,提高了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多得。

示例二:

写字潦草;因为平时不认真写字,我逐渐养成了写字潦草的坏习惯,以致影响了语文考试成绩,我为此感到苦恼。

五、文言文阅读(16分)

23.

(1)C

(2)C(3)D(4)C

24.古义: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今义:

思想或行为恶劣。

25.甲文:

诸葛亮自述经历乙文:

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26.

(1)三顾茅庐

(2)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时候奉命出使。

(3)如:

赤壁之战、借东风、草船借箭、挥泪斩马谡等。

六、诗词默写(12分)

27—31(略)

七、综合性学习(9分)

32.

(1)表达的意思:

①西藏早就是中国的领土;②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成功说服的原因:

说话得体,用类比和比喻从老太太身边熟知的事情说起。

33.

(1)活泼 活跃  

(2)各逞其能 各显其能(或:

各尽其才)(3)合唱 

34.示例:

①你可以有不同看法,不过我感到得到的比失去的多。

②你的也有道理,不过我觉得有一个好的心态更重要。

③复习时间是受到影响,但我和很多同学都觉得这类活动挺好的。

(答话顶撞对方,语气过于生硬的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