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4006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38 大小:19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8页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8页
亲,该文档总共1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1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docx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

市政道路施工组织设计3

第一章前言

一、编制说明

二、编制依据

三、编制原则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一、工程特点

二、工程目标设计

三、总体施工部署

第四章施工管理组织及人员安排

一、施工指导思想及组织原则

二、施工管理组织

三、施工人员组织及安排

第五章施工机械设备等资源配备及布置

一、施工机械配备计划及保证措施

二、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配备计划

三、人员及设备进场时间和方法

四、材料供应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六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一、临设布置原则

二、施工临设总平面布置

三、施工场地布置说明

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和保证措施

一、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原则和依据

二、工程总工期目标控制

三、阶段性工期安排和节点控制

四、施工进度横道计划及衔接

第八章道路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一、施工测量

二、路基填方施工

三、回填区路床施工

四、道路土石方开挖施工

五、特殊路基处理

六、水泥稳定碎石层施工

七、沥青砼面层施工方案

八、挡土墙工程结构

九、人行道系施工

十、标志标线施工

第九章桥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测量方案

三、挖孔灌注桩施工

四、桥台施工

五、墩柱施工

六、移动模架连续箱梁施工

七、预应力施工

八、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

第十章管网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一、给排水工程施工

二、电气照明工程施工

第十一章季节性施工等措施方案

一、雨季施工措施方案

二、夏季高温施工措施方案

三、防汛施工措施方案

第十二章工程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

一、质量目标及质量承诺

二、质量保证体系及管理机构

三、质量控制程序

四、质量保证措施

第十三章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与措施

一、安全生产目标

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三、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第十四章标准化工地建设及环保措施

一、标准化建设

二、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三、环境保护措施

附图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图

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前言

一、编制说明

我方经过认真研究招标文件,仔细考察重庆市涪陵区江东滨江路连接道路及管网工程现场,对工程所处位置交通、沿线构筑物和地上地下管线进行调查,结合我公司多年施工经验和目前施工技术,组织了拟任项目经理及主要项目管理人员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在本工程组织设计编制中,充分考虑了各关键工序和重点工序及相互间衔接与协调可行性,及其实现施工技术方案和工艺操作方法,对工程现场地质条件、地上地下构筑物和交通情况可能对本工程产生影响,作了充分估计和准备。

我方确保在业主要求总工期内完成本工程施工,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施工验收规范一次性合格标准。

一旦中标,我方将在本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对现场各种情况作出充分调查研究,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并编制各重要部位施工作业指导书和计算书、详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构筑物和地下管线保护方案,经业主和有关部门批准后严格执行。

二、编制依据

1、重庆市涪陵区江东滨江路连接道路及管网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2、重庆市涪陵区江东滨江路连接道路及管网工程相关图纸。

3、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现场踏勘所获得有关地形、水文、地质、交通、电力等资料。

5、我方实际施工经验能力,机械设备装备能力,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以及多年来工程实践中积累施工及管理经验。

6、国家、重庆市发布实施相关法令、法规及行政命令。

7、招标文件图纸中明文要求技术规范、规定和标准,以及国家现行技术规范、标准及有关市政工程技术资料。

三、编制原则

(一)确保满足及响应招标文件原则

遵循招标文件中各项条款,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质量、安全、文明、工期、环境保护和工程造价等各方面工程目标。

(二)确保工期原则

严格按业主对本工程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制定适度缩短工期进度计划,实施网络控制,确保工程1、2、3号道路工程180日历天,4号道路工程300日历天内完成。

(三)合理优化、优质高效原则

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以“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施工方法可靠,施工组织科学,重信誉守合同,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为指导思想。

合理安排各项工程项目施工,加强领导、科学组织、优化管理,确保优质高效施工。

严格贯彻ISO-9001标准,依据ISO-9001:

2000、ISO-14002:

1996、OHSAS-18002:

2007编制三位一体管理文件和程序文件汇编。

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工程一次验收

合格率100%,优良率95%以上,争创“巴渝杯”、市政金杯奖等优质工程奖项。

(四)安全第一原则

严格遵照、遵守国家、重庆市政府关于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员安全、劳动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安全工作是搞好生产重要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和防止各类伤亡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五)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相结合及实事求是原则

根据我项目部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地履行合同,不留后患。

(六)一切忠实于业主、服务于业主原则。

(七)坚持项目法管理原则__通过对劳动力、设备、材料、资金、技术信息优化配置,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和社会信誉预期目标效果。

(八)坚持积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原则

在各项工序中,对于能提高或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新技术、新工艺积极采用,发挥科技在施工中先导作用。

(九)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相结合原则

在施工组织方面,以专业化作业队为基本作业形式,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专用设备优势,同时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目。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述

项目地处重庆市涪陵区江东片区长江、乌江汇合口处,滨临长江、乌江,分属涪陵江东城区。

是涪陵区总体规划确定“一城两区五片”之一,是涪陵区跨乌江向东发展重要区域。

主要以正在建设涪陵区长江、乌江汇合口东岸防洪护岸综合整治堤防工程为路基,两端和现有涪丰公路相接。

江东片区地处涪丰过境公路进入涪陵主城区咽喉地带,也是连接涪陵主城区和江东、江北片区核心地带,拟建江东堤防滨江干道工程周边有涪丰公路、渝建公路(重庆-湖北建始,重庆S105线)、石板沟长江大桥、乌江一桥、乌江二桥等干线公路和重要交通设施,另有涪焦路(涪陵-焦石)、涪天路(涪陵-天台)、涪菜路(涪陵-菜场村)等区内等级公路,并规划有重庆-安康高速公路出口一处。

江东片区两条主干道为2条平行滨江路和涪清路,由于江东片区地理条件受限,两条主干道横向联系较少,随着滨江路逐步实施,此矛盾日益凸显。

本次项目为加强滨江路和涪清路联系4条次干道。

其中1#号路长867.039米,2#号路长153.737米,3#号路长413.884米,4#号路长670.760米,总长2105.42米。

(一)建设条件及工程地质概况

1、交通条件

项目所在江东片区及周边有涪丰公路(涪陵-丰都,城区段也叫涪清路)、渝建公路(重庆-湖北建始,重庆S105线)、石板沟长江大桥、乌江二桥等干线公路和重要交通设施,另有涪焦路(涪陵-焦石)、涪天路(涪陵-天台)、涪菜路(涪陵-菜场村)等区内等级公路。

片区通过已建涪丰公路和乌江一桥、乌江二桥和石板沟长江大桥分别连接江南片区和江北片区。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2、气象水文

勘察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具冬迟春早,夏长秋短,夏热秋凉,秋雨连绵,无霜期长特点:

----降雨量:

区内多年平均降雨量919.7mm,最大年平均降雨量1363.4mm(1973年),最小年平均降雨量是800.5mm(1955年),最大降雨量113.1mm/d(1958年),降雨主要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2/3,大雨暴雨较多。

----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17.5℃~18.5℃,极端最低气温-2.7℃(1977年),极端最高气温42.2℃(2008年6月)。

----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绝对湿度17.6毫巴。

----霜冻期:

一般为10~20天,雾日数多达20~35天,日照数达1384.2~1542.8小时。

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28.4m/s(1958年5月10日),实测极大风速27.0m/s(1961年8月4日),最大静风频率7%(1月份),平均风速1.0m/s。

3、地形地貌

根据现场踏勘,勘察段道路区1号连接道、2号连接道和4号连接道平面上呈南-北走向,总体为北高南低,3号连接道呈东-西走向,东高西低。

勘察区原始地貌为构造剥蚀丘陵岸坡地貌,由于地处城区,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场地原始地貌已基本被破坏。

建筑场地大部地段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局部基岩出露。

涪陵长江与乌江交汇口(距勘察场地约1Km)天然河流水文资料统计资料如下:

历年最高洪水位:

173.77m(1870年),历年最低枯水位:

136.13m(1979年),频率5%高水位为165.50m,98%保证率低水位:

137.50m。

历年最大流量:

68000m/s,历年最小流量:

3150m/s。

根据三峡工程运行情况: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00m(吴淞高程),防洪限制水位145.00m(吴淞高程),枯季消落水位155.00m(吴淞高程)。

2008年9月三峡水库正常蓄水完成时(拟建场地)涪陵站回水位为175.30m(吴淞高程),水位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则为173.58m(可视为本场地最高水位)。

4、地层岩性

据地面调查和钻探揭示,勘察区地层由人工填土(Q4ml)素填土和下伏中生界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砂岩、页岩和泥岩组成。

现对各地层按新老顺序分述如下:

①素填土:

褐黄色,主要成份为粉质粘土夹砂岩碎块石,结构松散,为建设开挖时回填,回填时间约1~5年,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地。

②砂岩:

灰白色,属中细粒砂状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和石英,泥钙质胶结,区内均有揭露。

砂岩层未见强风化带,中等风化层岩芯呈柱状。

③页岩:

灰色、灰黑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

强风化层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完整性差,岩质极软;中风化层岩芯呈柱状,一般节长10~20cm,岩质软。

③泥岩:

紫红色、暗紫危,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

强风化层岩芯破碎,呈碎块状,完整性差,岩质极软;中风化层岩芯呈柱状,一般节长10~20cm,岩质软。

5、工程地质构造及地震

路段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珍溪场向斜东翼。

勘察区内多被第四系土层覆盖,局部陡坎见基岩出露,岩层产状为330°∠12°,层面结合程度差。

岩体中见两组构造裂隙:

L1产状为250°∠79°,微张~闭合,无充填,延伸5~15m,间距1~4m;L2产状为170°∠80°,微张~闭合,无充填,延伸约2~6m,间距3~5m,裂隙面结合程度差,面微张,无胶结。

层面裂隙和两组构造裂隙均未见泥化夹层分布,结构面较粗糙,均属硬性结构面。

勘察路段区内岩体裂隙不发育,地质构造简单。

三峡地区属弱震区,库区仅发生过二次大于Ms=5.0级地震,两次地震在岸坡地段烈度均小于6度。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涪陵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6、水文地质条件

沿线素填土层属孔隙水含水层,页岩强风化带和砂岩属裂隙水含水层,页岩、泥岩中风化带为隔水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向地形低洼处排泄,最后泄入长江。

工程区地下水可分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①孔隙水:

主要赋存坡残积层和填土层中。

②基岩裂隙水:

赋存于砂岩及强风化带基岩中。

据各钻孔观测勘探深度范围未见地下水,场区地下水贫乏,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小。

据调查场区周边无污染源,土层未污染,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_C20-2011)附录K.0.2规定和取水样判定,地下水和土体对建筑材料(砼及砼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7、不良地质现象特殊性岩土

据工程地质测绘和钻探揭露,支路1道路末端A0+440~A0+564.026段外西侧为下渡口滑坡,由于防护大堤修建开挖,该滑坡已不存在。

1号连接道沿线及附近地段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断层破碎带、地下洞穴等不良地质现象,道路沿线及周边斜坡现状稳定。

据查访,2号连接道B0+000~B0+440.000m位于上渡口滑坡体上,3号连接道全线位于师专-群沱子滑坡体中下部,4号连接道D0+000~D0+114段们于师专-群沱子滑坡体下部。

根据钻探揭露及地表地质测绘,场区及附近周边地段无断层通过,未见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下伏基岩为页岩、泥岩和砂岩,连续稳定,未见泥质软弱夹层,西侧长江岸边已作防护堤坝支挡处理,2号连接道、3号连接道位于已治理滑坡体上,工程建设对滑坡影响小,拟建场地现状稳定;道路按设计高程平场后拟建道路两侧存在人工填方边坡,当对各边坡处理稳定后,拟建场地整体稳定,适宜道路工程建设。

4号路路线走线受收江东文化广场及高速连接道影响,进行了调整。

4号路后段地勘重新进行了评价。

具体详见地勘报告

(三)技术标准

根据重庆市涪陵区江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按城市支路设计。

其中1#、2#、3#号路采用16米路幅(4.5米人行道+7米车行道+4.5米人行道),4#号路采用20米路幅(3米+14米+3米)。

本合同段采用主要技术指标标准值详见下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支路段

1

道路等级

城市支路Ⅱ级

2

设计速度

Km/h

20

3

路基宽度

m

16/20

4

路线长度

Km

2108.813

5

行车道宽度

m

2×3.5/4×3.5

6

路面结构类型

沥青混凝土

7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m

70

8

设超高最小半径

m

20

9

凹形竖曲线半径极限值

m

100

10

凸形竖曲线半径极限值

m

100

11

竖曲线长度极限值

m

20

12

路拱横坡

%

1.5

13

人行道横坡

%

2.0

14

地震烈度

Ⅵ度

注:

项目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属山地城市,主要技术指标依重庆地方标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DBJ50-064-2007)执行。

本工程路面结构方案如下:

路面结构组合(结构层总厚度50cm)

序号

结构层位

厚度(cm)

混合料类型

1

抗滑表层

4.0

改性沥青AC-13C

2

中面层

6.0

改性沥青AC-20C

3

封层

0.6

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ES-2

4

基层

20.0

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4.0PMa)

5

底基层

20.0

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级配碎石(3.0PMa)

(四)工期目标

1、2、3号道路工程180日历天,4号道路工程300日历天,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工程师开工令为准。

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

一、工程特点

(一)本工程有已建道路,故场外道路基本通畅。

进场后,我方将立即修筑施工便道和排水沟渠,以保证施工机械设备材料顺利进场,确保工作面迅速展开,这是施工组织中需解决首要问题。

(二)根据本工程工期、工程量和工程分布情况,整个工程应合理安排各节点施工顺序,分区、分段组织工序平行作业,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是本工程中需解决问题之二。

(三)拟建工程周边有众多生产企业以及电力设施。

合理组织人员、设备以及施工材料,按工程进度调度人员以及展开更多工作面,为实现工程节点工期以及总工期目标争取时间,是本工程需解决问题之三。

(四)工程有城市道路等众多交通干线,车流量大,交通干扰大并且安全隐患多。

桥梁支架系统合理选用类型以及搭设方式等选择,交通合理组织。

是本工程需解决问题之四。

(五)本工程跨线计划采用门式支架搭设满堂支架,跨线部分采用组合型钢支架,须对支架地基用塘渣填筑和砼浇筑地坪后方可实施,确保其稳定性和沉降量满足规范和施工要求,是本工程中需解决问题之五。

(六)本工程施工范围广、工作强度大,合理选择桩基施工设备、数量和平面布置,充分考虑施工工艺,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为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更有利形势,是本工程需解决问题之六。

(七)本工程施工范围狭窄,合理布置作业面、线,安排施工进度,保护好既有交叉管线,是本工程中需解决问题之七。

(八)协调好施工与当地居民关系,以及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采取必要保护措施,是本工程中需解决问题之八。

(九)根据招标文件要求,1、2、3号道路工程180日历天,4号道路工程300日历天完成本工程所有工程量。

施工中对桥梁施工必须进行合理周密安排,确保全部施工项目在规定施工期内优质完成。

针对该工程建设特点,我方计划投入足够机械设备和人力、物力及技术力量,精心组织、合理安排,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环环相扣,尽量多地组织平行作业、交叉作业和流水作业,圆满完成施工任务,为重庆建设再添新功。

二、工程目标设计

(一)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生命所在,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首要条件,我方确定本工程质量目标是:

确保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并达到合格标准。

争创“巴渝杯”、重庆市政金杯等优质工程。

(二)工期目标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以及我方在类似工程施工中所积累成熟经验和投入本标段人员、设备计划,我方确定本工程工期目标是:

1、2、3号道路工程180日历天,4号道路工程300日历天,具体开工日期以监理工程师开工令为准。

(三)安全目标

在本工程实施和缺陷修复期中,确定本工程安全目标为:

“三杜绝二控制一创建”。

“三杜绝”即“杜绝施工安全伤亡事故,杜绝火灾事故、杜绝场内交通事故”;“二控制”即“年负伤率控制在3‰以下,重伤率控制在0.05‰”;“一创建”即“创建重庆市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

(四)文明目标:

做整洁、有序工地,创双标化工地,建绿色工程。

(五)施工环境保护目标:

项目实施时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建设和防护并重”原则,严格按照环保及水土保持部门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控制水污染,减少粉尘及空气、噪声等污染,防止水土流失,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在施工过程和工后采取有效措施恢复环境,全面达到环保标准。

三、总体施工部署

(一)施工部署规划

根据业主招标文件规定,本工程要求1、2、3号道路工程在180日历天,4号道路工程在300日历天内完工。

为了确保按期完工,我们将抽调精兵强将,配备足够性能良好设备,合理安排各道工序,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成施工任务。

为了确保按期完工,有效地利用时间,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平行作业、流水作业和交叉作业相结合施工方法,使工程施工按照制定目标进行。

我方对本工程总体组织思路是:

以道路为主、高架桥为辅,齐头并进,按流水作业,分区、分面进行组织施工;地下管线及排水穿插进行。

施工准备工作组织:

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在业主协助下进行临时用地租用,签订用水、用电和商品砼协议,马上组织三通一平工作,进行前期临时设施建设。

一旦条件符合,施工队伍马上进入现场,对工程全线进行控制点复核,建立施工控制网、按桩放样,对临时工程和桩基施工全面展开。

临时工程组织:

先组织人员为出水口开挖排水沟,东侧和西侧各修建一条南北向排水主沟,各作业点开沟支沟通过主沟汇集,借以降低区域内地表含水量。

搭建临时房屋、组建项目部,布置临时水电线路并接至各个施工作业点和生活区。

由于本工程路线长、范围广、综合管线复杂、工程量大、工期紧,故进场后必须积极主动地配合业主首先做好前期工作,并修好临时道路,进行交叉路段改道和围护,组织好各相交路段过往行人、车辆交通组织。

在现浇箱梁(板梁)每联下部结构完成后,及时对梁体下投影地面进行地基处理施工,以保证增强现浇箱梁(板梁)满堂支架搭设地基承载力要求。

桥面工程施工,防撞墙模板、伸缩缝、泄水管材料等及时准备、只要有工作面及时组织施工。

土石方、边坡防护、强夯、排水和综合管线施工总体上穿插进行。

(二)总体施工技术方案

1、道路工程总体施工技术方案

清表并采用排水措施后,土层及强风层采用挖掘机直接挖装,中风化岩层需要爆破,爆破按相关规范报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爆破措施,确保在作业过程中对周边建构筑物、设备、过往车辆及行人安全。

最终形成土石方开挖、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装运、推土机推平(外运)、人工整平、碾压机碾压密实一条龙机械化施工作业方案。

道路基分层填土、碾压,每层厚度不大于30cm,直到路槽标高。

路基施工完成后,进行路面施工,施工时按照设计要求分层施工垫层、水泥稳定层、粗、中、细沥青砼面层。

路面施工采用机械化施工,自卸汽车运输,摊铺机摊铺,碾压机碾压密实一条龙机械化施工作业方案。

2、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采用挖掘机开挖沟槽、人工修底,弃土外运至指定地点。

沟槽开挖前作好排水和支护措施;大型管道采用吊机配合人工安装。

闭水试验按规范要求进行,合格后分层回填、碾压密实。

3、桥梁总体施工技术方案

(1)桩基础施工

全部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法,人工成孔、清孔,进口现场制作钢筋笼,手链葫芦吊装入孔,泵送商品混凝土灌注。

(2)承台(桥台)施工:

挖孔灌注施工完成并对桩身进行检测确认合格后,根据地质情况对基坑采取适当排水和支护措施,然后开挖基坑。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施工、人工修坡。

破桩头,铺设承台垫层砼,绑扎承台钢筋。

模型采用组合钢模、钢管支架支撑;混凝土采用商品砼,一次性泵送浇筑混凝土成型。

(3)墩柱施工:

承台施工完毕后,接长预埋钢筋、搭设支架,分节采用慢速卷扬机安装墩柱模型。

所有墩柱模型均采用装配式厂制定型钢模,对高墩柱增设缆风绳交叉固结。

盖梁模型均采用装配式厂制定型钢模。

混凝土均采用商品砼泵车输送入仓,分层、连续浇筑成型。

(4)现浇连续箱梁施工:

①钢筋和模型

钢筋在制作场内加工,现场绑扎。

为了减少连续箱梁在施工期间对内环高速行车干扰,避免交通组织问题,对于主线桥,由于墩高,跨径大,线形顺直,采用移动模架施工。

搭设门架现浇施工工艺,采用大块覆膜竹胶合板,以确保外观质量,内模均采用钢模,刚度和强度符合要求。

②支架施工

采用移动模架施工工艺,模架一体,无需钢管支架或其他桁架等。

匝道现浇箱梁(板梁)采用满堂门式支架,地基处理采用30cm塘渣碎石和20cmC20素砼垫层。

跨越内环高度部位采用高速路中间设立临时墩,搭门架先交施工工艺。

在立底模时采取相应预拱度措施。

③混凝土浇注

钢筋绑扎结束,模板安装完成后,即可进行箱梁砼浇注。

连续箱梁砼浇注全断面一次成型浇筑,张拉压浆完毕后移动滑模架,完成第二段施工,一次循环至最后一跨箱梁分。

匝道箱梁浇筑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浇注底板及腹板,形成槽形梁。

第二阶段浇注箱梁顶板形成箱梁,同时形成一整联连续箱梁。

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预应力张拉作业。

(5)移动模架施工:

桥两侧上部构造为连续预应力箱梁,采用移动滑模架施工工艺成型预应力箱梁,移动模架委托有资质专业厂家加工。

按工艺要求依次完成牛腿、支撑托架、支撑台车、主梁、横梁、外模、内模安装就位。

待完成移动模安装后进行箱梁混凝土一次成型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张拉要求后进行张拉压浆作业。

而后循环移动架模、安架模、浇筑混凝土、张拉压浆作业。

(6)桥面及附属工程施工:

在现浇箱梁强度到要求后,进行桥面和其他附属设施施工。

防撞栏杆采用定制装配式钢模。

(7)混凝土工程:

全线所有砼统一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采用混凝土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