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07451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第四节氮硫及其化合物同步拔高教案设计有答案

第四章氮、硫及其化合物综合提高

【知识总结】

1、SO2的化学性质

检验SO2和CO2同时存在的一般流程:

流程设计

检验SO2⇒除去SO2⇒检验SO2是否除尽⇒检验CO2

选用试剂

品红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品红溶液

澄清的石灰水

预期现象

褪色

褪色

不褪色

变浑浊

二、漂白剂的三种类型

漂白类型

漂白原理

特点

举例

氧化型

利用其氧化性氧化有色物质而使之失去原有的颜色

不可逆,褪色后不能恢复原来颜色

HClO、Ca(ClO)2、

Na2O2、H2O2等

结合型

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新的无色物质

可逆,在一定的条件下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SO2使品红褪色

吸附型

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吸附有色物质而使之失去原有的颜色

部分吸附剂可重复使用

活性炭、胶体

三、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1.反应原理

3NO2+H2O===2HNO3+NO①

2NO+O2===2NO2②

反应①×2+②⇒4NO2+O2+2H2O===4HNO3③

反应①×2+②×3⇒4NO+3O2+2H2O===4HNO3④

2.计算类型

(1)NO2(或NO2与N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反应①):

利用气体体积差法进行计算。

(2)NO2与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反应③):

设V(NO2)∶V(O2)=x

x<4∶1

x=4∶1

x>4∶1

反应情况

O2过量并剩余

恰好完全反应

NO2过量,剩余NO

(3)NO与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反应④):

设V(NO)∶V(O2)=y

y<4∶3

y=4∶3

y>4∶3

反应情况

O2过量并剩余

恰好完全反应

NO过量并剩余

四、SO42-的检验

检验SO42-的正确操作方法:

被检液

取清液

有无白色沉淀产生(判断有无SO42-)。

【典型例题】

例题1、SO2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褪色或变浅,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的组合是(  )

①酸性KMnO4溶液 ②溴水 ③碘水 ④氯水⑤Fe3+溶液

A.①⑤B.②③C.全部D.都不是

例题2、将VmLNO和NO2的混合气通过水吸收后,得得amL无色气体A,将此无色气体A与等体积O2混合,再通过水充分吸收后,收集到5mL无色气体B。

试回答:

(1)A气体是________,B气体是________;

(2)A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

例题3、38.4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硝酸可能是(  )

A.1.0molB.1.6molC.2.2molD.2.4mol

例题4、有一瓶Na2SO3溶液,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对此实验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证实Na2SO3已部分氧化

B.实验中加入Ba(NO3)2溶液后的沉淀一定是BaSO4

C.实验中加入足量硝酸后的沉淀是BaSO4和BaSO3的混合物

D.此次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

例题5、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解合金时收集到NO气体体积为2.24L(在标准状况)

B.加入合金的质量可能为9.6g

C.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50mL

D.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

①CuS ②FeS ③SO3 ④H2S ⑤FeCl2

A.①③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全部

2.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①品红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⑤含I2的淀粉溶液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⑤D.③④

3.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b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强

B.亚硫酸是比氢硫酸更弱的酸

C.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1

D.ab段反应是:

SO2+2H2S===3S↓+2H2O

4.用1L1.0mol·L-1NaOH溶液吸收0.8molSO2,所得溶液中的SO

和H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1∶3B.1∶2C.2∶3D.3∶2

5.对3NO2+H2O===2HNO3+NO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N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D.在反应中若有6molNO2参与反应时,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6.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装有NO和NO2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经过足够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体积缩小为原体积的

,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气体的体积比是(  )

A.2∶3B.3∶2C.3∶5D.5∶3

7.下列现象或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A.浓硝酸和氯水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B.硫化钠和亚硫酸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C.常温下,铁和铂都不溶于浓硝酸

D.SO2和Na2SO3溶液都能使溴水褪色

8.将含有mmLNO和nmLNO2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然后通入mmLO2,则充分反应后量筒内气体的体积可能为(  )

mL ②

mL ③0mL ④

mL ⑤

mL

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②⑤D.③④⑤

9.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一个容积为15mL的试管充满NO2后,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相同条件下再通入O2,若要使试管内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则应通入O2体积为(  )

A.3.75mLB.7.5mLC.8.75mLD.10.5mL

10.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

A.1∶4B.1∶2C.2∶1D.4∶1

11.某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则图③的试管中的现象是(  )

A.无明显现象,因稀H2SO4不与铜反应

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

12.下列四种溶液中一定存在SO

的是(  )

A.向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向乙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C.向丙溶液中加入盐酸使之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向丁溶液中加入硝酸使之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13.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

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

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SO2和NOB.肯定只有NO

C.可能有Cl2和O2D.肯定没有Cl2、NO2,可能有O2

1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Mg与稀硫酸、CO2均能反应,但其反应类型不同

B.浓硫酸与铜反应既体现了其强氧化性又体现了其酸性

C.铁在纯氧中燃烧或高温下和水蒸气反应均能得到Fe3O4

D.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15.把6mol铜粉投入含8mol硝酸和2mol硫酸的稀溶液中,则标准状况下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

A.2mol B.3mol   C.4mol   D.5mol

16.某金属单质根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后,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

当参加反应的金属单质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可能为(  )

A.NO2  B.NO  C.N2O   D.N2

17.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

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微小的NH4Cl晶体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D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性气体

18.将磁性氧化铁放入稀HNO3中发生如下反应:

3Fe3O4+28HNO3===9Fe(NO3)x+NO↑+14H2O,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

A.Fe(NO3)x中的x为2

B.稀HNO3在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C.磁性氧化铁中的所有铁元素全部被氧化

D.反应中每还原0.3mol氧化剂,就有0.9mol电子转移

19.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现有Cu、Cu2O组成的混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其组成情况,取35.2g混合物加入0.5L3.4mol/L的稀硝酸,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4.48L(标准状况)的NO。

向所得溶液中加入aL2.0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沉淀完全。

(1)Cu2O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中,n(Cu)=________;n(Cu2O)=________。

(3)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a=________L。

2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和其他必要的仪器用品,完成下列实验:

 

证明氨气具有还原性。

已知:

2NH3+3CuO

N2+3Cu+3H2O。

(1)装置Ⅰ中NaOH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NH3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Ⅳ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装置Ⅳ有一不当之处,请在下面线框中画出改进部分的装置图。

 

21.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

且已知A为正盐。

(1)推断A、B、C、D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①②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实验室用装置A制备SO2。

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打开A的分液漏斗活塞后,漏斗中液体未流下,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E制备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有8mol的HCl参加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总数为________。

(3)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通气后B、D两个试管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

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________,D:

________。

(5)另一个实验小组的同学认为SO2和氯水都有漂白性,二者混合后的漂白性肯定会更强。

他们将制得的SO2和Cl2按1:

1同时通入到品红溶液中,结果发现褪色效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

请你分析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明为验证NO2的氧化性和NO的还原性,设计了如下装置制取NO2和NO,并验证其性质,装置图如右图:

(1)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_,可证明NO2的氧化性;在丙中鼓入空气后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可证明NO的还原性。

(2)

实验前丙中充满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反应方程式和简要文字回答)。

(3)小华对小明的实验设计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乙中的现象不足以证明NO2的氧化性,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怎样才能证明NO2的氧化性?

______________(简要回答出原理和现象即可)。

参考答案

【典型例题】

例1D

例2

(1)NOO2

(2)20mL

例3C

例4D

例5A

【巩固练习】

1-5ACDAA

6-10ACACB

11-15DCAAB

16-18CDD

19.

(1)Cu2O+14HNO3(稀)=6Cu(NO3)2+2NO↑+7H2O

(2)0.1mol0.2mol

(3)0.75

20.

(1)溶于水放热,增大氢氧根浓度,有利于氨气的产生和逸出

(2)装置III中固体逐渐由黑色变为红色

(3)吸收多余的NH3,防止污染

(4)

,改为倒置的漏斗

21.

(1)(NH4)2CO3NH3BaCO3CO2

(2)Ba2++CO32-===BaCO3↓NH4++OH

NH↑+H2O

(3)BaCO3+2H+===Ba2++CO2↑+H2O

22.

(1)分液漏斗活塞未打开

(2)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3)吸收尾气

(4)溶液褪色变为红色无明显变化

(5)SO2+Cl2+2H2O===2HCl+H2SO4

23.

(1)Cu+4H++2NO3-===Cu2++2NO2↑+2H2O溶液变浑浊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2)制取NO,并用排水法收集

(3)是NO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Na2S产生硫单质,使溶液变浑浊

可将干燥的NO2与干燥的H2S气体混合,若有淡黄色固体产生,即可证明NO2的氧化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