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1674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docx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

[微生物群落结构]群落的结构

篇一:

[群落的结构]七年级海底世界手抄报

七年级海底世界手抄报

七年级海底世界手抄报1

七年级海底世界手抄报2

七年级海底世界手抄报3

七年级海底世界手抄报4

七年级海底世界手抄报5

海底信息

1、海底大陆架

大陆架是陆地向海的自然延伸。

原来沿海的平原被海水淹没了,就成为大陆架浅海。

大陆架浅海环绕陆地像一个花环,但它总的面积有275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非洲大陆的面积。

中国的渤海、黄海及东海的大部分,都在大陆架上。

我们吃的鱼虾等海产品,主要是从大陆架浅海捕到的,大陆架浅海的水产品占整个海洋水产品的80%。

大陆架海底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约占全世界的1/3。

而陆地上许多石油矿,也是在大陆架海底环境中生成的。

秀美的浅海风光。

2、海底扩张

到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家们才能用先进的技术测绘出海底世界。

测绘结果显示:

海底有座相当高耸的海洋“山脊”,形成了一道水下“山脉”,绵延约83683.6千米,穿过世界上所有的海洋,海洋底部的“山脊”也叫断裂谷,断裂谷里不断地冒出岩浆,岩浆冷却后,在大洋底部造成了一条条蜿蜒起伏的新生海底山脉,这个过程就叫海底扩张,而这些新生的海底山脉则称为海岭。

由于断裂谷里添了新岩石,断裂谷两边的岩石就逐渐远离了洋脊中央。

所以,距离“山脉”越远的岩石就越古老。

当海岭和新的海底平原形成后,断裂谷的岩浆还会继续喷出,它们起着“传送带”的作用,把一条条新海岭从地壳岩层中推送出来,同时又把它们慢慢地从地壳岩层中推落下去,重新熔化到地幔中去,达到新生和消长的平衡。

海底生物

海洋中几乎到处都有生物,但不同的环境,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以及各种群数量、个体大小、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都很不同。

海洋生物分布的格局是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协调进化的。

一般常按生活方式将海洋生物分为浮游生物、游泳动物和底栖生物3类。

1、浮游生物

无游泳能力或游泳能力弱,悬浮于水中随水流移动,包括细菌、浮游植物(如硅藻、甲藻等)和浮游动物(如水母、腹足纲软件动物的翼足类、异足类,许多海洋动物的幼虫等)。

多数终生营浮游生活,称为永久性浮游生物;少数种类仅于生活史的某个阶段营浮游生活,称为阶段性浮游生物,如许多海洋动物的幼虫;也有些原非浮游生物,被水流冲荡而出现在浮游生物中,如某些低等甲壳类的介形类、涟虫类等,称为暂时性浮游生物。

浮游植物只能生活在有光的水层;浮游动物则不然,有的可以生活在千米以下的深水中,而且多数能在水中作垂直移动。

浮游生物一般体重轻(外壳重量轻、体内脂肪含量高,富有黏液)、沉降阻力大(身体相对面积大,体表多刺毛、突起,群体连成片)或者具有纤毛、鞭毛而有一定的运动能力。

2、游泳生物

指那些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而游泳能力强的动物。

包括鱼类、哺乳动物(如鲸、海豚、海豹)、爬行动物(如海蛇、海龟)、软件动物(如乌贼、章鱼)和一些大型虾类(如对虾、龙虾)等,它们的游泳能力、速度和方式也有很大差异。

有些种类能横跨大洋作长距离的洄游,如金枪鱼等;有的游泳很快,如剑鱼每小时速度达70公里以上。

海鳗以整个身体弯曲摆动向前游动,乌贼和章鱼则从漏斗口向外喷射水流以推动身体反向运动。

它们有时生活在上层水域(如太平洋鲱鱼),有的生活在中层或底层水域(如小黄鱼、真鲷、牙鲑)。

游泳动物除了有发达的游泳器官外,身体大多呈流线型,以减小阻力,提高游泳速度。

3、底栖生物

生活在海洋水域底部和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种生物,包括底栖植物(几乎全部大型藻类和红树等种子植物),底栖动物(海绵、腔肠、环节、线形、软件、甲壳、棘皮、脊椎等门类均有底栖种)。

底栖生物按其与底质的关系,又可区分为底上、底内和底游3大生活类型;在岸边还存在潮间带生物。

4、底上生物

生活于硬质海底。

包括在各种底质上营固着生活(如海葵、水螅、藤壶、牡蛎、柄海鞘)、附着生活(如紫贻贝、附着硅藻、大型藻类)以及匍匐海底(如马粪海胆、刺参和红螺等)的动物。

固着生活的动物运动器官退化,但触觉器官发达,被动取食,幼体营浮游生活,靠海流扩大其分布区域。

固着或附着在船底、浮标、工厂排污管道、海上石油平台和海上其它设施的生物被称为污损生物(包括微生物、藻类和动物)。

它们对交通、军事和生产均有危害。

5、底内生物

生活于软质海底。

有的分泌黏性物质形成管子或用分泌物黏结沉积颗粒成管子而栖身其中(如巢沙蚕、磷沙蚕等);有的具有发达的挖掘器官,将身体埋于泥沙中(如黄岛长吻柱头虫、中国蛤蜊、文昌鱼等);有的钻木(如船蛆)、凿石(如波纹沟海笋)。

6、底游生物

有一定的运动能力,能在水底缓慢地行动(如梭子蟹)。

7、潮间带生物

一类特殊类型的底栖生物。

经过长期的进化,底栖生物对潮汐的涨落、海浪的冲击、阳光的暴晒、温度的变化等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由于潮间带生态位的差异,生物在潮间带的分布很有规则,群落结构比较清楚。

海底生物发光奥秘

每当夜幕降临在大海时,人们常常可以看到海面上闪闪烁烁的光芒像一条条火舌。

海洋发光主要是由发光细菌引起的。

在这些发光细菌的生物体内,有一种荧光素和氧结合、生成氧化荧光素,其化学反应所产生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因此就发出了光。

海洋发光细菌多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洋中。

它们大多是以寄生、共生或腐生的方式生长在鱼、虾、贝、藻等生物体上,为这些鱼、虾、贝等提供了新的光源,使它们更有利于觅食和驱敌。

一个瓜水母发出的光可让人在黑暗中看清人的面孔;长腹缥水蚤发的光能力也很强,可以利用它的光在轮船甲板上读报。

除了发光细菌外,许多真菌、甲壳类动物、昆虫以及海鸟等都会发出生物光。

在非洲的沼泽上,就有一种会发光的荧乌,其头部长着一层会闪闪发光的硬壳,其亮度相当于两瓦灯泡的亮度,当地居民把这种乌捉来养在鸟笼里,夜行时当手电筒用。

海上水生物发出的光都是“冷光”,在发光的同时,没有辐射热能的消耗,因而生物发光的效率是很高的。

普通电灯泡(白炽灯)通电时,灼热的钨丝约把7%-13%的电能变成了可见的光,其余电能成了不可见的光和热。

而生物光几乎能将化学能百分之百地转变为可见光,为普通电光源效率的几倍到几十倍。

长期以来,人们就巧妙地利用这种生物光为自己造福,比如:

渔民们利用海光寻找鱼群,识别暗礁、浅滩、沙洲和冰山等。

由于生物光源没有电流不会生磁场,因而人们可以在这种光流的照明下做着消除磁性水雷等工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奇妙的生物冷光将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

有朝一日大规模应用冷光,各种各样不辐射热的发光墙或冷光发光体会相继诞生,必将引起人们生活领域的一场伟大变革。

海底资源类型

海底包括了国际海底区域和部分国家管辖的陆架区(包括法律大陆架)。

深海的战略地位根植于其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资源。

深海底资源包括:

(1)分布于水深4,000~6,000米海底,富含铜、镍、钴、锰等金属的多金属结核。

(2)分布于海底山表面的富钴结壳和分布于大洋中脊和断裂活动带的热液多金属硫化物。

(3)生活于深海热液喷口区和海山区的生物群落,因其生存的特殊环境,其保护和利用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

(4)现今主要发现于大陆边缘的天然气水合物,其总量换算成甲烷气体约为1.8-2.1某1016m3,大约相当于全世界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总储量的两倍,被认为是一种潜力很大、可供21世纪开发的新型能源。

深海将成为21世纪多种自然资源的战略性开发基地,可能形成包括深海采矿业、深海生物技术业、深海技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门类的深海产业群。

过去几十年来,有关深海底资源的知识迅速发展,不但将显著地增加世界的资源基础,而且有可能为世界未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新发现的资源大多是在国家管辖范围之外的国际海底,其中一些比任何陆地矿床都更丰富。

为此,组织和管理国际海底区域勘探与开发活动的国际海底管理局正致力于有关规章的制订工作。

管理局已于2022年通过了国际海底区域内多金属结核探矿和勘探规章,目前正在为多金属硫化物和富钴结壳制定一套类似的探矿和勘探规章。

海底生物种类

经过几十年来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调查研究,已在我国管辖海域记录到了20228种海洋生物。

这些海洋生物隶属于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

其中动物界的种类最多(12794种),原核生物界最少(229种)。

我国的海洋生物种类约占全世界海洋生物总种数的10%,数量占50%。

我国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况大致可以分为水域海洋生物和滩涂海洋生物两大类。

在水域海洋生物中,鱼类、头足类(例如我们常吃的乌贼,也叫墨鱼)和虾、蟹类是最主要的海洋生物。

其中以鱼类的品种最多,数量最大,构成了水域海洋生物的主体。

水域海洋生物种数的分布趋势是南多北少,即南海的种类较多,而黄海、渤海的种类较少。

根据最新的调查资料,分布在我国滩涂上的海洋生物种类共有1580多种。

其中以软体动物(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贝类)最多,有513种,其次是海藻358种,甲壳类(主要是平常我们所说的虾、蟹)308种,其他类群种类很少。

我国沿海滩涂生物的种数与海域生物一样,也是自北向南逐渐增多。

全世界的科学家正在进行一项空前的合作计划,为所有的海洋生物进行鉴定和编写名录。

海洋里到底有多少种生物?

一项综合全球海域数据的调查报告出炉了。

已经登录的海洋鱼类有15304种,最终预计海洋鱼类大约有2万种。

而已知的海洋生物有21万种,预计实际的数量则在这个数字的10倍以上,即210万种。

科学家正在进行的这个计划叫做海洋生物普查,预计要花上10年时间,至少需要花10亿美元的经费,共有来自53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参与到这个史无前例的合作计划中来,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海洋科学家可以一起合作。

从2022年开始,平均每星期就有3个新的海洋物种被发现。

根据这个研究计划的估计,大约还有5000种海洋鱼类以及成千上万种其他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还没被发现。

这个普查计划希望能够评估各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地理分布和数量,并且解释上述情况如何随着时间而改变。

这个计划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海洋生物的普查可以找出目已经濒危的生物以及重要的繁殖区域,可以帮助渔业管理机构发展出有效的连续经营策略。

而随着成千上万的新种海洋生物被发现,科学家将开发出新的海洋药物和工业化合物。

海洋生物普查科学委员会主席、美国路特葛斯大学的弗雷德里克·格拉塞尔说:

“这是21世纪第一场伟大的发现之旅的开始。

更重要的是,这是第一个全球性的努力,去测量海洋的各种生物,也让我们知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去防止海洋生物继续消失。

”海洋至今依旧是未被探勘的领域,我们对于海洋孕育的生物所知极为有限。

海洋生物普查首席科学家罗纳尔德·多尔说:

“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不只是海洋状况的重要指针,同时也是保护海洋环境的关键。

海洋植物

在辽阔而富饶的海洋里,除了生活着形形色色的动物之外,还有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的海洋植物。

海藻是海洋植物的主体,是人类的一大自然财富,可用作食品的海洋藻类有100多种。

科学家们根据海藻的生活习性,把海藻分为浮游藻和底栖藻两大类型。

1、浮游藻

浮游藻的藻体仅由一个细胞所组成,所以也称为海洋单细胞藻。

这类生物是一群具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并生产有机物的自养型生物。

它们是海洋中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又是养殖鱼、虾、贝的饵料。

已在中国海记录到浮游藻1817种。

浮游藻的运动能力非常弱,只能随波逐流地漂浮或悬浮在水中作极微弱的浮动。

它们有适应漂浮生活的各种各样的体形,使浮力增加。

例如:

有的浮游藻细胞周围生出一圈刺毛;有的长有长长的刺或突起物,这些附属物增加了与水的接触面,可以产生很大的稳定性,使其能漂浮在有光的表层水中;有的结成群体来扩大表面积便于漂浮,而且它们本身个体很小,也是对漂浮生活的一种很好的适应形式。

浮游藻身体直径一般只有千分之几毫米,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它们的模样,但其形状各有特色,几乎是一种一个样子。

它们多数是单细胞的,也有许多是由单细胞结合起来的群体,有纺锤形、扇形、星形的,有椭圆形、卵形、圆柱形的,还有树枝状的。

2、底栖藻

科学家们将栖息在海底的藻类称为底栖藻。

它们在退潮时能适应暂时的干旱和冬季暂时的“冰冻”等环境,只要海水一涨潮,它们便又开始正常的生长发育。

底栖藻大部分是肉眼能看见的多细胞海藻。

小的种类成体只有几厘米长,如丝藻;最长的可达200米~300米,如巨藻。

底栖藻的形态奇形怪状:

有的像带子,如海带;有的像绳子,如绳藻;有的是片状,如石莼、紫菜;有的像树枝状,如马尾藻。

底栖藻的藻体有的只有一层很薄的细胞,如礁膜;有的有两层细胞,如石莼;有的中空呈管状,如浒苔;还有的藻体可分为外皮层、皮层和髓部,如海带、马尾藻。

底栖藻的颜色鲜艳美丽,有绿色、褐色和红色。

科学家们根据它们的颜色,把海藻分为三大类:

绿藻类、褐藻类和红藻类。

3、绿藻

绿藻的藻体呈草绿色。

绿藻约有6000种,其中90%产于淡水,只有10%生活在潮间带或潮下带的岩石上。

绿藻有单细胞的,有群体的;有丝状的,还有片状的。

最常见的海洋单细胞绿藻是扁藻,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海洋中小型动物的良好饵料。

最常见的多细胞绿藻有石莼、礁膜(我国沿海渔民称之为海菠菜或海白菜),它们是人们喜爱的海洋经济蔬菜;还有浒苔,它可用来制作浒苔糕,味道十分鲜美。

此外,还有羽藻、蕨菜、刺海松、伞藻等。

海底世界作文

暑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北京游玩,而且,我们还去了海底世界呢!

那天,我们坐着出租车来到了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的大门很漂亮,门是一艘木制海盗船。

船上有桅杆,海盗旗、船舵等。

不仅如此,海盗船上还有船长和船员的雕像呢!

走进大门,我们就站在了传送带上。

传送带一点点地把我们传送进海底遂道。

在遂道里,鱼儿总是在我们的头顶上掠过,或者是从我们的身边游过。

这时,魔鬼鱼也来了。

但是,魔鬼鱼的出现却吓到了一个小女孩。

小女孩立刻大声尖叫。

也许是魔鬼鱼看到了小女孩的异样举动,迅速地游走了。

我们慢慢地穿过遂道,途中,我们还看到了拥有锋利牙齿的鲨鱼,行动缓慢的海龟,像刺猬一样的刺豚。

等等。

穿过了遂道,我们去了海狮表演厅观看海狮表演。

训练员让海狮顶球、投蓝、跳水、敬礼、还有招手。

表演十分精彩,也很有趣。

观众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一声表演让我觉得眼前一亮。

最后,我们去了“海底沉”船。

整艘船都处于倾斜状态。

我们刚走进去,感觉到头目眩晕,但过了一会儿就没事了。

船很大,像一个迷宫一样,而且还在一些小机关。

我们在船上绕了很长时间,才走了出去。

因为我们刚进“沉”船的时候就乱走,乱走走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我们才出去了。

这时,我们要走了,我很是依依不舍,愿意离开这里。

我下定决心,我以后如果还会来北京玩的话,我就一定要再来海底世界!

绮丽的珊瑚

在海底观赏千姿百态的珊瑚群,是一件十分奇妙的趣事。

说起珊瑚,人们并不陌生。

在海南的市场上,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销售的珊瑚,它洁白如玉形态优美,是广为人们喜爱的工艺品。

有人以为它是矿物,或是植物,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其实它是一种活的海洋生物,属腔肠动物门,学名软珊瑚,俗称珊瑚虫,因其种类繁多通称为珊瑚族群。

而市场上见到的珊瑚,则是从它们身上分泌出的一种石灰质物质所形成的骨骼。

珊瑚是一种极珍贵的海产资源,精美的珊瑚装饰品可与金铂、珠宝相媲美。

它们通常生长在热带清澈晶莹的浅海中,过着群体生活。

每个虫体都由体壁和体腔构成,触手长在口旁,流动的海水把食物带进消化腔,完成其不断地生长繁殖的功能。

随着岁月的流逝,珊瑚不断新生和死亡,留下大量石灰质骨骼,堆积在海底,所说的珊瑚礁和珊瑚岛,就是这样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

游船款款而行,两边珊瑚群的形态看得一清二楚,它们的色彩十分艳丽,形态更是变化万千:

有的像荷花,有的像芍药花,有的像灵芝草;有的像梅花鹿角,有的像飞鹰的翅膀,有的像狮头、虎尾。

红的、黄的、橙的、紫的,构成了色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画面,让人感到如梦如幻,非常可爱。

我们从玻璃船底望去,只见那千姿百态的身影在海浪中摇曳,似仙女踏歌,似龙吟蛇舞,仿若置身于奇妙的仙境之中。

这使我想到古人的一首咏海诗:

“银流万里海云东,只泛灵槎上碧空;仙女踏歌星影里,老龙吹笛浪花中。

”不禁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美丽的鱼群

海底世界中,最活跃最有生气的是色彩艳丽的热带鱼。

它们喜欢群聚,经常成群结队地在海中漫游。

“看啊,那片美丽的鱼群!

”一位女士的叫声把人们的视线引向了前方。

只见迎面游来一队五颜六色的鱼群,前仆后拥,浩浩荡荡席卷而来。

它们的成员中有蓝色的燕尾鱼,金黄色的蝴蝶鱼,银头蓝体的小鲭鱼,圆尾巴、背上带着红斑的小虎鱼。

其中有的披着各色美丽的鳞片,在碧蓝的海水中闪着光芒,形成一道道水下彩虹,令人眼花缭乱,大有赏心悦目之感。

让人们最感兴趣的是小小“美人鱼”的表演。

有一种红红的小鱼,体长仅有7-8毫米,最喜欢成群结队地迎浪而行,远远望去,如同在水中嬉戏的小美人,人们叫它小小“美人鱼”。

它们在由珊瑚礁堆积而成的盆地、峡谷之间不停地穿梭着,游来游去,变幻出千万种花样,形成许多神奇的图案,煞是好看。

在那里我们见到一种会飞的鱼,它的胸鳍特别发达,像鸟翼似的,能从水里钻出凌空飞出三四米高,速度极快,但过不了一会儿,又要人海,稍息再飞,人们叫它“飞鱼”,学名叫燕鹞鱼。

还有许多奇形怪状的鱼,如:

背上长着一面满是针刺旗子的旗鱼、头顶一根又扁又平又长吻针的剑鱼、眼睛长在体侧的比目鱼、体表呈五颜六色的鹦鹉鱼、穿着厚硬盔甲体如龙形的海龙鱼、像一头奔驰战马的海马鱼、形似蝴蝶像鲜花一样美丽的蝴蝶鱼,等等,这些难得一见的热带海鱼,都给游客平添了无穷的乐趣。

五彩的海贝

在海滩上散步,最吸引人的是那些五光十色的贝壳。

那么,活着的海贝在大海里又是怎样的呢?

在游船走过的海底,无论是山坡、沟谷、“绿洲”,还是珊瑚礁旁,都卧着大量的海贝,它们如同镶嵌在蓝色大海中的五彩斑斓的宝石,给人们平添了许多奇妙迷离的感觉。

海贝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十几万种,最大的贝有2米多高,重达2500公斤;而最小的贝只有2毫米高。

它的形状更是多姿多彩,有形似唐朝帽状的唐冠螺,有状似号角的海螺,有像人耳的耳鲍,有如蛇盘曲状的陀陀螺,有形状像鸭嘴的鸭嘴螺,还有像彩色扇面的扇贝,等等。

在海底藻林中,我们见到一种以海藻为食的夜光螺,它的外壳大大的,表面暗绿带有翠色光斑,色彩鲜艳夺目,螺壳内部为银白色,有很厚的珍珠层,晚上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古人对它早有描述:

“光含白露生琼海,色似明霞接绛河”,多么生动美妙的赞誉啊!

海贝的生活方式很奇特,一般喜欢在海藻繁茂的礁石缝壁上安家落户,我们就是在那里看到了它们精彩的表演:

鲍鱼和海螺有发达的足,正在岩礁上缓缓的移动;牡蛎不能移动,只好把自己的一面贝壳紧紧吸附在岩石上,靠鳃来滤食海水中的食物;扇贝、贻贝把足丝“抛锚”到其他物体上,张开两扇贝壳,让海水灌人肚内,然后迅速关闭贝壳,使肚内的水高速向后方喷出,靠反作用力使自身向前移动,也有的利用海流的作用在做着随波逐流运动;蛤蜊、泥蚶、缢蛏利用发达的足和水管,背着硬壳逍遥自在地行走着;海星行走时,先将腕拱曲,支撑住身体,然后从腕沟里伸出管足,吸附在海底,继后收缩,如此重复缓慢向前移动。

真是海洋之大,无奇不有也!

篇二:

[群落的结构]高二生物的教学计划

导读:

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下面是高二生物教学计划。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二生物学期教学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为根本,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为指导,夯实基础,活化能力;抓实训练,讲求效果;加强协作,优化氛围,努力提高学生成绩。

二、基本要求:

(一)立足双基、夯实基础

生物必修3的教学要做到“立足双基、夯实基础、单元过关、梯度性提高。

以基础为主,注重书本基础知识的讲解,尽量把每个章节中的重点的知识点讲清讲透,,配以课堂练习和单元练习进行巩固,做到“堂堂清,节节清”夯实理论基础,训练学生基本技能,以讲带练,理清生物学知识,为全体学生的学业测试打好基础,为部分学生选修作准备。

(二)改善教学方法

1、按照学校教学常规,认真开展各项活动。

2、按照学校教学要求,深入研究教材教法,认真备课,把时间花在备课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效果落实课堂上。

3、坚持互听课活动,每人每期互听课不少于20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每周一次集体备课。

备课内容包括下周所有教学内容,主备人预先备课,人人发言,并有记录。

5.坚持落实组内公开课活动。

全员参加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6、做到全组“两统一”,即教学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

7、同心协力,互帮互学,信息、资料共享,教学研究气氛浓厚。

8、注重教学中兴趣、情感和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挥好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动力作用,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9、向课堂要质量。

力争上好每一节课,要加强备课,防止复习中的主观随意性,减少盲目性。

课堂教学做到:

一节课一个中心;抓重点带一般。

重点知识要抓住基本要素,提高课堂效率,再现和归纳知识结构

10、向辅导要质量。

一要依据教学目标适当留作业;二要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发现问题,为辅导提供依据;三要及时辅导,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另外要结合各类过关考试,进行考后分类辅导推进。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体目标及要求

1、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描述基本的生物学现象、概念和原理。

2、初步学会理解、分析生物学中以图表、图解等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现象和实现结果。

3、了解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部分与整体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能理解生物个体、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的问题。

4、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理解探索性实验的一般方法

5、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四、参考资料《45分课堂作业》、《生物必修3同步导学》

五、建议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读书背书

2.树立生物学基本思想

3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教给学生一点联想

5.有选择的精做、精批、精讲习题

高二生物学期教学计划篇二

新的学期我们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端正的教学态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课时内更快更好落实教学进度,以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一、设计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大课堂、大容量、低难度、主动参与、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会的不讲、“先学”已经掌握了的不讲、内容太偏或者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今后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不讲,给学生的支配的时间多了,就给了学生主动性。

)、真正使生物课成为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的模式:

预习检测——情景引入——目标展示——学案导读——自主学习——思考体验——合作探究——迁移应用及反馈;

二、强化基础知识教学

高一学生所学生物知识应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为教学目标,适当提高学生生物知识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要使学生做到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清晰地熟悉某个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知道使用这些知识的条件和步骤,引导学生学会组织相关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加强学法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