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2447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5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5页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5页
亲,该文档总共7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docx

高考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语文版鹤壁市培红高中葛万涛

文言文第一轮复习教材知识整合

(语文版)

鹤壁市培红高中  葛万涛整理

必修一

《赤壁赋》苏轼

通假字

  1、举酒属客(“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盘绕,环绕)

4、举匏樽以相属

(“尊”通“樽”,盛酒的器皿)

  5、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古今异义

  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

内心所思慕的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事物的象征。

  今义:

美貌的人。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

越过

  今义:

欺辱,欺侮。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古义:

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今义:

儿子

词类活用

  1、歌:

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咏)

  2、羽:

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3、空明:

击空明兮溯流光

(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 

  4、舞:

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5、泣:

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6、正:

正襟危坐(使动,整理,端正) 

  7、南、西:

乌鹊南飞……西望夏口(名作状,朝南、往南;朝西,往西) 

  8、下:

下江陵(名作动,攻下) 

  9、东:

顺流而东也(名作动,往东)

  10、渔樵: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①名词作动词,打渔砍柴②可以认为无活用,渔、樵本身就为动词) 

  11、侣、友:

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12、舳舻(连接)千里:

(省略谓语)

《陈情表》李密

通假字

  1.夙遭闵凶。

闵,通“悯”,可忧患的事。

  2.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4.常在床蓐。

蓐,通“褥”,垫子。

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

向上。

  2.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

像犬马一样。

  3.则刘病日笃。

日:

一天天。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

在家外。

  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

在家内。

  6.躬亲抚养。

躬:

亲自。

  

(二)使动用法

1.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闻:

使……闻,使……知道。

  2.无以终余年。

终:

使……终。

  3.保卒余年。

保:

使……保全。

  (三)形容词作名词

  1.夙遭闵凶。

闵凶:

忧患不幸的事。

  2.猥以微贱。

微贱:

卑微低贱的身份。

  3.凡在故老。

故老:

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四)形容词作动词

  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远:

远离。

  2.则刘病日笃。

笃:

病重。

  (五)名词作动词

  1.臣少多疾病。

病:

生病。

  2.且臣少仕伪朝。

仕:

做官。

3.历职郎署。

职:

任职。

特殊句式

  

(一)介宾短语后置

  1.急于星火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二)被动句

  1.而刘夙婴疾病

  2.则告诉不许

  (三)省略句

  1.拜臣(为)郎中

  2.且臣少仕(于)伪朝

  3.但以刘日薄西山

  (四)判断句

  1.今臣亡国贱俘

  2.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古今异义

  1、九岁不行:

不能走路

  2、举臣秀才:

优秀人才

  3、除臣洗马:

授予官职太子随从

  4、臣欲奉召奔驰:

奔走效劳

  5、臣之辛苦:

辛酸苦楚

  6、则告诉不许:

申诉 

  7、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形容感情恳切。

8、至于成立:

至于:

一直到.......成立:

成人自立。

9、急于星火:

古义-流星的光,比喻急迫;今义-微小的光

一词多义

  1、行:

①行年四岁(动词,经历)

  ②九岁不行(动词,走路)

  ③余嘉其能行古道(动词,施行)

  2、矜:

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②不矜名节(动词,顾惜)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动词,怜悯)

  3、至:

①至微至陋(副词,极其)

  ②无以至今日(动词,到达)

4、见:

①慈父见背

(见用在动词前,表示他人行为及于自己)

  ②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动词,看见)

  ③臣诚恐见齐于王而负赵(被)

  5、亲:

①躬亲抚养(代词,亲自)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名词,亲戚)

  6、日:

①日薄西山(名词,太阳)

  ②报养刘之日短(名词,日子)

  ③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

  7、当:

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②死当结草(副词,应当)

  8、薄:

①日薄西山(动词,迫近)

  ②门衰祚薄(形容词,微薄,少)

  ③薄微细古(微小)

  9、拜:

①拜臣郎中(动词,授官)

  ②谨拜表以闻(动词,奉上)

  10、于:

①州司临门,急于星火(介词,比)

  ②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给)

  11、夙:

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②夙夜忧叹(名词,早晨)

12、区区:

①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②何乃太区区(短浅的)

  13、卒:

①保卒余年终

  ②卒成帝业终究

  ③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士兵

  ④卒然边境有急突然

《项脊轩志》归有光

古今异义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古:

原来的今:

老,与新相对)

  2、南北为一(一,古:

整体今:

数词)

3、室仅方丈

(方丈,古:

一丈见方今:

庙宇里的住持)

  4、往往而是(往往,古:

到处今:

经常)

  5、凡再变矣(凡,古:

总共今:

平凡;再,古:

两次今:

第二次)

6、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古:

桌子今:

案件)

  7、久不见若影(若,古:

你今:

像)

  8、日过午已昏(昏,古:

暗今:

昏沉)

  9、或凭几学书(几,古:

书桌今:

数词;书,古:

写字今:

书本)

10、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杂,古:

交错今:

杂乱)

  11、比去,以手阖门(比,古:

等到今:

比较)

12、亦遂增胜

(胜,古:

佳景,引申为光彩今:

胜利)

13、吾妻来归

(归,古:

旧时指女子出嫁今:

回来)

14、始为篱,已为墙

(已,古:

后来、不久今:

已经)

  15、三五之夜(三五,古:

即农历十五)

16、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竟,古:

整今:

竟然)

  17、且何谓阁子也(且,古:

那么今:

并且)

  18、余稍为修葺(余,古:

我今:

剩下的)

  19、雨泽下注(下注,古:

向下,名作状)

21、余自束发

(束发,古:

表示成童今:

扎头发)

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1)乳二世(乳,抚养)

  

(2)客逾庖而宴(宴,赴宴)

  (3)执此以朝(朝,上朝)

(4)吾家读书久不效

(效,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

  (5)或凭几学书(书,写字)

  2、名词用作状语

(1)雨泽下注。

使不上漏

(下,朝下,上,从上面)

(2)前辟四窗

(前,指阁子北面,因阁子是向北的)

  (3)又北向(北,朝北)

  (4)东犬西吠(西,朝西,行为方向,指西家)

  (5)室西连于中闺(西,在西面)

  (6)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自)

  (7)内外多置小门窗(在内外)

  (8)垣墙周庭(用垣墙)

  (9)时至轩中(不时)

  3、形容词用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多,许多事)

  4、数词用作名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一,一体,整体)

通假字

1、以当南日(“当”通“挡”)

2、而母立于兹(“而”通“尔”)

3、以手阖门(“阖”通“合”)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此吾祖太常公宣德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2)轩东故尝为厨

  用“……也”表示判断。

如:

  3)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4)妪,先大母婢也

  2、省略句

  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

如:

  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省主语“余”)

  2)()借书满架(省主语“余”)

  3)吾儿,()久不见若影(省主语“吾”)

  4)使()不上漏(省兼语“之”)

  5)明月()半墙(省谓语“照”)

  6)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介词“于”)

  7)垣墙()周庭(省介词“于”)

  3、倒装句

  介词结构后置。

下列各句状语(下划线)放在动词、形容词(粗体)之后。

翻译时,一般将状语前移。

如:

  1)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庭院里种兰桂竹木)

  2)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在这里居住)

  3)室西连于中闺(与中闺相连)

  4)鸡栖于厅(在厅里栖息)

  5)其制稍异于前(跟以前不同)

  4、被动句

  1)得不焚意念被动句

《兰亭集序》王羲之

古今异义

  1.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

把……作为。

如:

引以为流觞曲水。

  今义:

认为。

  2.列坐其次

古义:

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今义:

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3.是日也

  古义:

代词,这。

如:

是日也。

  今义:

判断句

  4.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物品,物类。

文中指天地万物。

  

今义:

物品的种类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

①表凭借,用来。

如:

所以游目骋怀;

  ②……的原因。

如:

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

低头抬头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

低头、抬头。

  7.或取诸怀抱

  古义:

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8.向之所欣

  古义:

过去,从前。

  今义:

对着

  9.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

文雅;文化或文人。

特殊句式

  判断句

  修禊事也

  死生亦大矣

  其致一也

  倒装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

  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

  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省略句

  映带(于)左右

  列坐(于)其次

  悟言(于)一室之内

  放浪(于)形骸之外

  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词类活用

  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少,年龄轻的人。

长,年龄大的人。

贤,贤德之人。

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

齐,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④死生亦大矣,大事

  ⑤映带左右环绕名词作动词

  ⑥一觞一咏喝酒名词作动词

⑦所以游目骋怀,

使……纵展使……奔驰动词使动

⑧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使(怀)兴,使感叹产生动词使动

⑨足以极视听之娱穷尽,形容词作动词

必修二

《鸿门宴》

通假字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不者(“不”通“否”读fou三声)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通“骖”)

  沛公奉卮酒为寿(“奉”通“捧”)

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霸上(驻军)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告诉)

  不可不语(告诉)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吾得兄事之(侍奉)

  范增数目项王(示意)

  刑人如恐不胜(惩罚)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若入前为寿(走上前)

  沛公奉卮酒为寿(祝寿或者敬酒)

  名词用状语

  项伯乃夜驰之(连夜)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四人持剑盾步走(徒步)

  道芷阳间行(抄小路)

  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

使……停步,内:

使……进来)

  拔剑撞而破之(使……破)

  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使……回去)

  樊哙侧其盾以撞(使……侧过来)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为王)

  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

  形容词用作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小的方面)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急事)

  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

  项伯乃夜驰之(在夜晚)

  动词用作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后续者)

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

崤山以东今义:

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古义:

结为儿女亲家今义:

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

意外的变故今义:

副词,很、非常)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古义:

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今义:

河南省,河北省)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古义:

小人离间之言。

今义:

仔细说来)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

现在别人,指刘邦。

今义:

现在的人)

  沛公已去(古:

离开;今:

从自己一方到另一方)

  所以遣将守关者(古:

之所以。

..是因为...今:

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沛公奉卮酒为寿(古:

敬酒;今:

岁数大)

特殊句式

  判断句

  ①用“……也”表示判断

  此天子气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②用“……者,……也”表示判断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③用“为”表示判断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④无标记表示判断

  此亡秦之续耳。

  

(2)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

  今日之事何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客何为者?

  籍何以至此?

  ②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贪于财货

  具告以事

  长于臣

  因击沛公于坐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得复见将军于此

  被动句

  ①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无标记

  珍宝尽有之。

  省略句

  沛公欲王(省介词宾语“于”)关中

  沛公军霸上

  为(省介词宾语“之”)击破沛公军

  则与(省介词宾语“之”)一生彘肩

  旦日(省主语“你”)不可不蚤自来谢(省介词宾语“于”)项王

  欲呼张良与(省介词宾语“之”)俱去,曰:

“毋从(省介词宾语“之”)俱死也。

  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上

  将军战(省介词宾语“于”)河北,臣战(省介词宾语“于”)河南

  置之(省介词宾语“于”)坐上

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军中无以为乐(“……无以……”,……没有……的)

《段太尉以事状》柳宗元

古今异义

  纵士卒无赖古:

横暴今:

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古:

钱财和货物今:

指货物

  请假设草具古:

假,借用。

设,置,安排。

今:

姑且认定

  段公,仁信大人也古:

指长者今:

指成年人

  一夕自恨死古:

羞愧今:

怨恨

  朱泚幸致货币古:

财物今:

  折人手足。

古义:

指手和脚。

今义:

比喻弟兄,或指举动、动作。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古义:

①“生民”,避太宗之讳,指老百姓。

②单音词连用。

今义:

①陌生人。

②指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正确道理。

通假字

  1.不嗛,辄奋击。

嗛(qiè),通“慊”,满足,快意。

  2.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3.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恭。

4.出入岐周邠斄间。

斄,通“邰”,今陕西武功。

词类活用

  1.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坏:

使动用法,使……坏。

2.晞一营大噪,尽甲。

甲:

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

3.乃我困汝。

困:

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4.遇不可,必达其志。

达:

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5.裂裳衣疮。

衣:

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

6.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败:

使动用法,使……败坏。

《崔杼弑其君》

通假字:

  ①遂取之“取”通“娶”

  ②反队,遂弑之“队”通“坠”

  ③不说弁而死于崔氏“说”通“脱”

  ④干掫有淫者“干”通“捍”

古今异义:

  

(1)君之臣杼疾病

(古:

病得很重;今:

病的总称)

(2)臣君者,岂为其口实

(古:

吃喝;今:

可以被人利用的借口、话柄)

词类活用:

(1)东郭偃臣崔武子(名作动,做……家臣)

(2)见棠姜而美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

  (3)公鞭侍人贾举(名作动,鞭打)

(4)侍人贾举止众从者而入,闭门。

(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5)死乎(为动用法,为……而死)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齐棠公之妻,东郭偃之姊也。

  ②独吾君也乎哉?

  ③吾罪也乎哉?

  ④非其私昵。

  ⑤民之望也。

  2、变式句:

  

(1)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欲弑公以说于晋。

  ②莒子朝于齐。

  ③请自刃于庙。

  ④近于公宫。

  ⑤盟国人于大宫。

  

(2)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句。

  ①君死,安归?

  ②将庸何归?

  (3)加助词“是”,让非代词宾语前置句。

  ①社稷是主。

  ②社稷是养。

  ③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

  (4)宾语后置句。

①且人有君而弑之。

虚词:

  1、其

  

(1)代词,第三人称。

  A、作定语。

例:

  ①其人曰:

“死乎?

”②叔孙还纳其女于灵公。

③崔杼弑其君。

④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B、作小主语。

例:

  ⑤又以其间伐晋也。

  

(2)作指示代词:

那。

例:

  ⑥岂为其口实?

  (3)作语气副词,作反诘。

例:

  ⑦不为崔子,其无冠乎?

  2、之

  

(1)结构助词。

  A、的,定语标志。

例:

  ①齐棠之妻,东郭偃之姊也。

②以崔子之冠赐人。

③君之臣杼疾病,不能听命。

④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

B、用于主谓间,取消其独立性。

例:

①民之望也。

②叔权宣伯之在齐也。

  

(2)代词。

  A、人称代词,作宾语。

例:

  ①见棠姜而美之,遂取之。

②公鞭侍人贾举,而又近之。

③公逾墙,又射之……遂弑之。

④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君为社稷亡,则亡之。

⑤且人有君而弑之。

⑥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

⑦必杀之!

  B、指示代词,这。

例:

  ①莒为且于之役故。

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3、而

   连词:

  A、表承接关系。

例:

  ①见棠姜而美之。

②公登台而请。

③三踊而出。

④枕尸股而哭。

⑤门启而入。

  B、表转折关系。

例:

  ①欲弑公以说于晋,而不获间。

②公鞭侍人贾举,而又近之。

③且人有君而弑之。

  C、表修限关系。

例:

  ①公拊楹而歌。

  D、表选择关系。

例:

  ①若为已死而为已亡。

  E、表结果,致使,导致。

例:

  ①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F、表并列关系。

例:

  ①吾焉得死亡,而焉得亡之?

  G、表递进关系。

例:

  ①崔杼立而相之。

  4、是

  结构助词,助非代词宾语前置。

例:

①君民者,岂以陵民?

社稷是主。

②臣君者,岂为其口实?

社稷是养。

必修三

《阿房宫赋》杜牧

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毕,完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骊山,从骊山,名作状)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

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精英,动词作名词,皆译为金玉珠宝等物)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

名词作状语。

铛、石、块、砾,看做铁锅,看做石头,看做土块,看做沙砾。

名词作动词。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10.廊腰缦回(腰、缦,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11.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2.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13.蜀山兀(兀,形容词作动词,山高而秃,指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光了)

  14.日益骄固(日,名词作状语,天天地)

  15.秦人不暇自哀(哀,为动用法,为……哀叹)

  16.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动用法,使……尽)

1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

18.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极,副词作动词,极尽)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被动句

  1)输来其间

  2)函谷举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