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4398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79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docx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分析及策略》

 

Ø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的一般过程。

Ø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学原理和科学方法,能设计合理方案,初步实践科学探究。

一.制备实验类

(一)无机物制备:

1.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

1原料廉价易得,用料最省即原料利用率高。

2所选用的实验装置或仪器不复杂。

3实验操作简便安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或污染较小。

4仪器装置的选择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实验方案设计的注意事项:

1实验中反应物或产物若易吸水、潮解、水解等,要采取措施防止吸水。

2易挥发的液体产物要及时冷却。

3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需在反应装置中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导管、竖直的干燥管、冷凝管等)。

4注意防止倒吸的问题。

5仪器、药品要准确描述,如无水硫酸铜(CuSO4),坩埚、研钵、100mL容量瓶。

6实验装置改进,如为防止分液漏斗中的液体不能顺利流出,用橡皮管连接成连通装置;为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可在发生装置中的漏斗末端套一支小试管等。

3.四种气体发生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氨气可以选用装置A。

2若用H2O2分解来制取氧气,可以选用装置C。

3实验室制取氯气,可以选用装置D。

4装置B可以制备的最常见气体有CO2和H2。

(二)有机物制备:

1.实验方案设计的原则

1原料廉价易得,用料最省。

2副反应、副产品少,反应时间短,产品易分离提纯。

3反应实验步骤少,实验操作方便安全。

2.有机物制备实验中常用的仪器:

1

制备装置。

2蒸馏装置。

3.有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方法

适用条件

实例

说明

萃取

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分离CCl4和水等

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蒸馏

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溶的液体,沸点相差较大

分离酒精和水

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4.有机物制备的解题流程

有机物的制备是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物质制备为背景的实验图,涉及知识面广、题型多变、思维发散空间大,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倍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解答此类试题的一般流程是:

【第一步】明确实验目的。

通过分析合成目标产物的有机反应方程式确定反应原理,分析反应的特点(如可逆反应等),并分析可能发生的副反应。

【第二步】确定实验装置。

依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合适的反应容器,并控制合适的反应温度。

根据反应原理及装置特点,确定每个装置的作用。

【第三步】设计除杂方案。

根据产品和杂质的性质差异(如溶解性、熔沸点、密度大小、物质的状态等)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方法。

根据有机反应中反应物的挥发性及有机副反应较多的特点,分析除杂步骤、试剂及除杂装置。

【第四步】产品产率(纯度)计算。

根据题目提供的反应原理和试剂的用量,利用有机反应方程式或

实际产量

关系式,计算产品的理论产量,则产品产率为×100%。

理论产量

(三)制备实验类解题流程

1物质制备流程

2实验操作流程

3操作先后流程

1装配仪器时:

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2加入试剂时:

先固后液。

3实验开始时:

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药品,后点酒精灯。

4净化气体时:

一般先除去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后除去无毒、无味的气体,最后除水蒸气。

5防倒吸实验:

往往是最后停止加热或停止通气。

6防氧化实验:

往往是最后停止通气。

二.实验方案设计类

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2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3实验方案设计的步骤

①明确目的、原理

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目的,弄清题给信息,结合已学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等明确实验原理。

②选择仪器、药品

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反应是否需要加热及温度是否可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等,选择合理的仪器和药品。

③设计装置、步骤

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完整的实验操作步骤。

④记录现象、数据

观察实验现象,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⑤分析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定量实验类

1.测量沉淀质量法:

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过滤、洗涤、干燥后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

称量固体一般用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g,但精确度高的实验中可使用分析天平或电子天平,

可精确到0.0001g。

2.测量气体体积法:

1量气装置的设计:

下列装置中,A是常规的量气装置,B、C、D是改进后的装置。

2读数时先要将其恢复室温后,再调整量气装置使两侧液面相平,最后读数要求视线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平。

3.测量气体质量法:

一般有两种方法:

一种方法是称反应装置在放出气体前后的质量减小值;另一种方法是称吸收装置前后的质量增大值。

4.滴定法:

即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反应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相关计算。

三.实验方案评价类

1.从可行性方面进行评价

1实验原理(如药品的选择)是否正确、可行;

2实验操作(如仪器的选择、连接)是否安全、合理;

3实验步骤是否简单、方便;

4实验现象是否明显,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2.从规范性视角进行评价

⑴仪器的安装与拆卸;

⑵仪器的查漏、气密性检验;

⑶试剂添加的顺序与用量;

⑷加热的方式方法和时机;

⑸温度计的规范使用、水银球的位置;

⑺冷却、冷凝的方法等。

3.从“绿色化学”视角进行评价

⑹实验数据的读取;

⑴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

⑵反应速率是否较快;

⑶原料利用率以及合成物质的产率是否较高;⑷合成过程中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4.从实验设计的安全性方面进行评价

1净化、吸收气体及熄灭酒精灯时要防液体倒吸;

2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如H2还原CuO应先通H2,气体点燃前先验纯等);

3防氧化(如H2还原CuO后要“先灭灯再停氢”,白磷切割宜在水中进行等);

4防吸水(如取用、制取易吸水、潮解、水解的药品,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达到实验目的);

5冷凝回流(有些反应中,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需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冷凝管等);

6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若为蒸气的要及时冷却;

7实验方案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从防污染、防氧化、防倒吸、防爆炸、防泄漏等角度考虑);

8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顺序、实验方法使用顺序等)。

5.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1经济效益指原料的获得成本,转化率、产率等;

2社会效益指对环境的污染分析。

四.实验探究类

1.解题思路

解答变量探究类试题关键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只改变一个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规律。

注意:

选择数据要有效,且变量统一,否则无法作出正确判断。

【思路总结】

2.解题策略

物质性质递变规律的探究也是中学化学实验探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研究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如置换反应)规律,物质的酸(碱)性强弱规律,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规律等,都是开展有关规律探究的重要素材,也是高考命题的经典情境。

解决有关规律探究问题的实验设计,其常用方法示例如下:

1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一般通过设计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实验来完成,如通过让金属单质与相同浓度的非氧化性酸反应产生H2的速率快慢来判断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推断元素金属性强弱,从而找出相应的性质递变规律。

2物质的酸(碱)性强弱的判断。

3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规律探究。

可以通过控制所含的杂质是否与空气接触、所接触的

电解质溶液的酸碱度、钢铁在腐蚀过程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等角度设计实验,找出规律。

五.实验题答题模板

1.定量实验答题模板

2.检验实验答题模板

1检验沉淀洗涤是否完全的答题模板

①模板:

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滴入少量……溶液(试剂),若……(现象),表示已经洗涤完全。

②说明:

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四个得分点:

取样+试剂+现象+结论。

a.取样:

要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滤液。

b.试剂:

选择合理的试剂。

c.现象:

需有明显的现象描述。

d.结论:

根据现象作出结论。

2实验现象的准确、全面描述答题模板

1答题要素

a.现象描述要全面:

看到的、听到的、触摸到的、闻到的。

(陆海空三方面)b.现象描述要准确:

如A试管中……B处有……

c.按“现象+结论”格式描述,忌现象结论不分、由结论推现象、指出具体生成物的名称。

2得分点及关键词:

针对不同状态可按以下模板回答。

a.溶液中:

颜色由“××”变成“××”,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溶液变浑浊,生成

(产生)“××”沉淀,溶液发生倒吸,产生大量气泡,有液体溢出等。

b.固体:

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逐渐溶解,体积逐渐变小(变细),颜色由“××”变成“××”。

c.气体:

生成“××”色(味)气体,气体由“××”色变成“××”色,先变“××”后“××”(加深、

变浅、褪色)等。

3滴定终点的判断答题模板

①模板: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变成“××”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

颜色。

②说明:

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三个关键点。

a.最后一滴:

必须说明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

b.颜色变化:

必须说明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

c.半分钟:

必须说明溶液颜色变化后“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来的颜色”。

3.试剂的作用答题模板

①答题要素:

a.试剂的作用是什么?

b.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

②得分点及关键词

a.作用类:

“除去”“防止”“抑制”“使……”等,回答要准确。

b.作用—目的类:

“作用”是“……”,“目的”是“……”。

回答要准确全面。

4.试纸使用答题模板

1模板:

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

纸上,等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2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三个得分点和关键词:

蘸待测液+点试样+对比读数。

a.蘸取待测溶液: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b.点试样:

点在试纸上。

c.对照:

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5.气密性检查答题模板

1答题要素

a.适用的方法:

微热法或液差(封)法。

b.形成封闭体系。

c.操作方法。

d.现象及结论。

2关键词和得分点

a.解答此类题目必须明确的关键词:

(ⅰ)微热法检查:

封闭、微热、气泡、水柱。

(ⅱ)液差(封)法检查:

封闭、液差。

b.答案必须按“操作+现象+结论”要点回答:

(ⅰ)操作:

如何形成“密闭体系”,如何“加热”。

(ⅱ)现象:

观察气泡或液面变化,指出相关实验现象。

(ⅲ)结论:

通过……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6.气体检验答题模板

1模板:

将气体……(操作)……溶液(试剂),……(现象)。

2说明:

解答此类题目注意三个得分点:

操作+试剂+结果。

a.操作:

要有明显的动词,“加入”“通入”等,“倒入”不正确,也可采用“点燃”

等其他操作。

b.试剂:

选择试剂要准确。

c.结果:

需有明显的现象或结论、判断。

1.【2019全国II】咖啡因是一种生物碱(易溶于水及乙醇,熔点234.5℃,100℃以上开始升华),

有兴奋大脑神经和利尿等作用。

茶叶中含咖啡因约1%~5%、单宁酸(Ka约为10−4,易溶于水及乙醇)约3%~10%,还含有色素、纤维素等。

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流程如图所示。

索氏提取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时烧瓶中溶剂受热蒸发,蒸汽沿蒸汽导管2上升至球形冷凝管,

冷凝后滴入滤纸套筒1中,与茶叶末接触,进行萃取。

萃取液液面达到虹吸管3顶端时,经

⑶提取液需经“蒸馏浓缩”除去大部分溶剂,与水相比,乙醇作为萃取剂的优点是:

“蒸发浓缩”需选用的仪器除了圆底烧瓶、蒸馏头、温度计、接收管之外,还有(填标号)。

A.直形冷凝管B.球形冷凝管

C.接收瓶

D.烧杯

⑷浓缩液加生石灰的作用是中和和吸收

⑸可采用如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分离提纯咖啡因。

将粉状物放入蒸发皿中并小火加热,咖啡因

在扎有小孔的滤纸上凝结,

该分离提纯方法的名称是。

2.某校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探究CaS脱除烟气中的SO2并回收S。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称取一定量的CaS放入三口烧瓶中并加入甲醇作溶剂(如下图所示)。

步骤2.向CaS的甲醇悬浊液中缓缓通入一定量的SO2。

步骤3.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步骤4.从滤液中回收甲醇(沸点为64.7℃),所得残渣与步骤3的滤渣合并。

步骤5.用CS2从滤渣中萃取回收单质S。

1图中用仪器X代替普通分液漏斗的突出优点是。

2

三口烧瓶中生成硫和亚硫酸钙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口烧瓶中最后残留固体中含一定量的CaSO,其原因是。

3步骤4“回收甲醇”需进行的操作方法是

4步骤5为使滤渣中S尽可能被萃取,可采取的操作方案是。

5请设计从上述回收的S和得到的含Na2SO3吸收液制备Na2S2O3·5H2O的实验方案:

称取稍过量硫粉放入烧杯中,

用滤纸吸干。

已知:

①在液体沸腾状态下,可发生反应:

Na2SO3+S+5H2O

Na2S2O3·5H2O。

2硫不溶于Na2SO3溶液,微溶于乙醇。

3为获得纯净产品,需要进行脱色处理。

4须使用的试剂:

S、Na2SO3吸收液、乙醇、活性炭。

参考答案(1.05期:

实验操作-多次萃取)

1.【答案】 

1增加固液接触面积,提取充分;沸石

2乙醇易挥发,易燃;使用溶剂少,可连续萃取(萃取效率高)

3乙醇沸点低,易浓缩AC

4单宁酸、水

5升华

2.【答案】 

⑴能使漏斗与三口烧瓶中的气压相等

⑵2CaS+3SO2=====2CaSO3+3SCaSO3被系统中O2氧化

3蒸馏,收集64.7℃馏分

4加入CS2,充分搅拌并多次萃取

5加入适量乙醇充分搅拌,然后加入Na2SO3吸收液,盖上表面皿,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在不断搅拌下,反应至液面只有少量硫粉时,加入活性炭并搅拌,趁热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用乙醇洗涤

1.【2015全国I】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

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

②能证明草酸晶体分解产物中有CO

的现象是。

3设计实验证明:

1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

2草酸为二元酸。

2.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其沸点为-5.5℃,易水解。

已知:

AgNO2微溶

于水,能溶于硝酸,AgNO2+HNO3===AgNO3+HNO2,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Cl2和NO制备ClNO并测定其纯度,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

3实验室可用图示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K2,再打开K3,通入一段时间气体,目的是:

,然后进行其他操作,当Z中有一定量液体生成时,停止实验。

4已知:

ClNO与H2O反应生成HNO2和HCl。

①设计实验证明HNO2是弱酸:

(仅提供的试剂:

1mol·L-1盐酸、1mol·L-1HNO2溶液、NaNO2溶液、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②通过以下实验测定ClNO样品的纯度。

取Z中所得液体m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样品溶于锥形瓶中,以K2CrO4溶液为指示剂,用cmol·L-1AgNO3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亚硝酰氯(ClNO)的质量分数为

(已知:

Ag2CrO4为砖红色固体;Ksp(AgCl)=1.56×10-10,Ksp(Ag2CrO4)=1×10-12)

参考答案(2.07期:

实验设计-设计实验—酸性)

1.【答案】

1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冷凝(水蒸气、草酸等),避免草酸进入装置C

反应生成沉淀,干扰CO2的检验。

2①F、D、G、H、D、I;CuO(氧化铜);

②H中的粉末有黑色变为红色,其后的D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3①向盛有少量NaHC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草酸溶液,有气泡产生。

②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溶液,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草酸的两倍

2【答案】

-△Mn2++Cl2↑+2H2O

⑴A(或B)MnO2+4H++2Cl=====

(或2MnO4-+10Cl-+16H+===2Mn2++5Cl2↑+8H2O)

2f→g→c→b→d→e→j→h

3①随开随用,随关随停②排干净三颈烧瓶中的空气

4①用玻璃棒蘸取NaNO2溶液,点在pH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的比色卡对照,若溶液

呈碱性,说明HNO2是弱酸

1310c

②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生成砖红色沉淀,且半分钟内无变化%m

1.三氯化硼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易水解生成硼酸(H3BO3),可用于制造高纯硼、有机合成催化剂等。

实验室制取三氯化硼的原理为:

B2O3+3C+3Cl2===2BCl3+3CO。

1甲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不用收集)。

2乙组同学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C和下列装置(装置可重复使用)制取BCl3并验证

反应中有CO生成。

1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

A→B→C→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D→I。

2能证明反应中有CO生成的现象是

3开始实验时,先点燃

4硼酸是一元弱酸,其钠盐化学式为Na[B(OH)4],则硼酸在水中电离方程式是:

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下列装置和药品制备无水氯化铁晶体,该物质极易潮解,100℃左右时升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不加热条件下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为

2制备开始时A装置烧瓶中产生的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

按气流方向连接完整装置:

a→→→→

(填仪器接口字母编号)。

4装置F的作用是,

若无E装置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①添加药品 ②连接仪器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④点燃A处酒精灯

⑤点燃B处酒精灯 ⑥使B中硬质玻璃管内充满黄绿色气体

⑹实验完毕后该组同学将B装置玻璃管内的残留物溶于水,对所得溶液中的阳离子提出

以下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相关证明,完成横线上的内容。

提出假设

加入试剂及操作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假设1:

含__________

溶液先无明显变化,后变为红色

含Fe2+

假设2:

含Fe3+

滴入几滴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含Fe3+

假设3:

含Fe2+和Fe3+

取A、B两等份溶液少许,往A中加入

B中加入KSCN溶液

A溶液__________,

B溶液变为红色

二者都存在

参考答案(2.11期:

实验设计-仪器连接)

1.【答案】

1①饱和食盐水 干燥氯气 

2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2①E H J H 

2装置F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装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A ④H3BO3+H2O

[B(OH)4]-+H+

2.〖答案〗

1将导管口a封闭,向分液漏斗中注入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水的液面不下降,证明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2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烧瓶内充满黄绿色气体

 MnO2+4H++2Cl-=====Mn2++Cl2↑+2H2O

⑶h i d e f g

4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 防止固体粉末堵塞导管口 未反应完的Cl2污染空气、空气中的

H2O可使无水FeCl3水解

5②③①④⑥⑤

6假设1:

Fe2+ 取所得溶液少许,先滴入几滴KSCN溶液,然后再滴入几滴氯水

(或其他合理答案) 假设3:

少量高锰酸钾溶液 紫色褪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