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9757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docx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考察地点:

陕西省博物院、须弥山石窟、雷台晋墓、武威博物馆、西夏博物馆、嘉峪关城关、悬臂长城、榆林石窟、莫高窟、月牙泉、鸣沙山、丹霞地貌、塔尔寺、白塔山公园、麦积山石窟、法门寺、青铜器博物馆、西安美术学院

考查重点:

石窟寺、博物馆、佛寺建筑、青铜器、美术学院等人文景观

考察指导过程:

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佛教石窟寺艺术与汉藏佛教寺院建筑艺术、秦汉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河西走廊历史、甘肃历史文化地理与自然地理、陕西历史文化地理与自然地理、青海历史文化地理与自然地理、西周史与周原青铜器

考查作业: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

饮食、建筑、服饰、风俗、旅游产品等,不仅拍照,还有部分手绘

行程路线:

起始站:

洛阳→西安→固原→武威→嘉峪关→瓜州→敦煌→张掖→西宁→兰州→天水→宝鸡→西安→洛阳

第一站:

西安

西安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年多的建都史,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

我们参观的是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陕西省博物馆内,陈列出华夏文明一路出现的历史,时光也跟随博物馆一步步的前进倒退了几千多年,现在回味一下历史的长河。

真的很难想象,以前的技术可以制作出这么精巧细致的东西。

古人能够依靠精细的技术,专制的细心做到堪称完美,我们设计中也是如此,不能缺少古人的细心,和有那么两手的技术,古人也在设计理念上有很多创新,使得博物馆不是那么枯燥乏味,更像是随时会有精细出现在你面前,这更是值得我们艺术设计学习的地方。

 

第二站:

固原

固原的须弥山石窟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继续营造,以后各代修葺重装。

这里是丝绸之路西出长安之后的第一座佛教石窟圣地,也是著名的古石门关遗址所在。

清《甘肃通志》载:

“州北九十里须弥山上有古寺,松柏郁然,即古石门关遗址。

”石门关,是隋唐前后著名的七关之一,为西北通往都城长安的要冲。

 

这尊弥勒佛高达20.6米。

身披袈裟,头流螺髻,脸如满月,双耳垂肩,神情十分庄重。

是全国最大的造像之一。

这完全是完整的罕见巨石雕刻而成的,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雄伟气魄。

在须弥山现存的石窟中,题刻和墨迹虽然数量不算太多、但却是唐“大中三年吕中万”,宋“绍圣四年三月二十二日收复陇干姚雄记”、“崇宁癸未”、西夏“奢单都四年”、金“大定二十一年”等,各个时期的题记和碑刻。

这些碑刻、题记,不仅能使我们对石窟的历史有更多的了解、还为今人研究唐、宋、金、西夏各代佛教传播,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第三站:

武威

这是一处东汉晚期的大型砖石墓葬,这里出土了中国的旅游标志——铜奔马,又叫“马踏飞燕”。

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7.15公斤,马呈飞奔状,三足腾空,昂首扬尾,右后足下踏以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飞燕。

铜奔马符合力学平衡原理,蕴含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之极品。

1985年,铜奔马被中国国家旅游局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西夏博物馆位于甘肃武威文庙门前,座东向西,为"回"字型仿古框架结构建筑,占地面积约3570平方米,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

展览用大型浮雕、文物图片、壁画、背景画相结合的手法,真实生动了反映了西夏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站:

嘉峪关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

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

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戏台是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嘉峪关游击将军袋什衣主持修建,为当时百姓、官员的娱乐场所。

内城

城墙之上

悬壁长城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

 

同样,这里也是丝绸之路地段一个重要的地方。

第五站:

瓜州、敦煌

榆林石窟壁画榆林窟始建于北魏,以后的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都有建造。

现存壁画5000多平方米,彩塑100多身。

榆林窟古代属于敦煌郡管辖,因此无论从洞窟形制还是壁画内容、艺术风格,都与莫高窟有着密切关系。

作为莫高窟的姊妹窟,它们同属敦煌艺术。

很遗憾的是,出于对文物的保护,榆林石窟和莫高窟不允许拍照。

 

精美的壁画赋予了榆林窟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

在其丰富多彩的壁画里,你可以看到面貌各异的佛和菩萨画像,场面宏大的佛教故事画,种类繁多的花卉禽兽,各个领域的科技史画,以及精致至极的装饰图案。

自唐至元,历代都留下了不少佳作,而其中二十五窟的盛唐壁画,则是世间罕见的珍品。

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

另有一说为:

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

莫高窟全球动感影厅门票

这个影厅是每个去往莫高窟的游客都要去的地方,其内不论是影院的规模、还是影片的剧情,都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

尤其是其中的球幕影厅,更是让人犹如身临其境;影片的剧情更是跌宕起伏,深刻的描绘出了当时莫高窟的修建、历史,以及神秘的藏经洞的发掘!

当我知道藏经洞被发现的时候,清廷没有重视起来,反而被西方的一些人给抢去的时候,心中甚是难活恼火!

这是多么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啊,就这么被白白的破坏、消失、流散了!

九层塔楼

月牙泉、鸣沙山

月牙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澈”。

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

月牙泉泉形逼肖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

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

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故又有“药泉”之称。

 

鸣沙山已经形成3000多年,而鸣沙的记载也由来已久。

东汉《辛氏三秦记》:

“河西有沙角山,峰愕危峻,逾于石山,其沙粒粗色黄,有如干躇。

”这里沙角山即为敦煌鸣沙山。

魏晋《西河旧事》中记载:

“沙州,天气晴明,即有沙鸣,闻于城内。

人游沙山,结侣少,或未游即生怖惧,莫敢前。

 

月牙泉远看图

 

第六站:

张掖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公里,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之—,是中国彩色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

而著名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就是在张掖丹霞地貌公园进行取景拍摄的。

遗憾的是,我们去的时候,有两个观景台在进行修复维修,我们只看到了其中三个观景台。

第七站:

西宁

塔尔寺是中国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

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另外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

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

塔尔寺的酥油花雕塑也是栩栩如生,远近闻名。

藏传佛教在我心里一直很神秘,在这里才第一次有了正面的接触。

我不是信徒,对于藏传佛教更是知之甚少,可这并不妨碍我对塔尔寺的赞美与欣赏。

大金塔寺的门外有好多信徒面向屋内的金塔等身膜拜,他们心中只有神圣的佛祖,他们或还愿,或祈求保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听说长头必须磕够十万次,一个也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

你知道这10万个礼要拜多长时间吗?

身强力壮的人每天最多行1000到1500个,要2-3个多月完成,身体虚弱的,要一年啊!

一辈子磕头的个数是你修行的表现啊,这是不需要别人来监督的,都在自己心中自我监督着。

我由衷地钦佩他们的坚毅,为了心中的信念,他们克服了怎样的体力和精神上的压力?

或许,就是信仰的支撑让他们彷佛看到了佛的光辉和美好的世界,指引他们完成自己一生的心愿!

第八站:

兰州

白塔山公园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北部,因山头有一座白塔寺而得名。

该寺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朝,寺平面呈长方形,白塔居中,塔身为八面七级,高约十七米,上有绿顶,下有圆基,通体洁白,挺拔秀丽。

塔南是三大寺楼,北面是准提菩萨殿,东西各有配殿数间。

登白塔山顶,可俯视兰州市容,集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精湛的雕刻艺术于一身,充分显于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

白塔与黄河上的铁桥构成雄浑壮丽的画面,成为兰州市的象征之一。

现存塔为明景泰年间(1450-1456)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在旧址上重建。

 

晚上我们几个去了中山桥。

中山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

全部建桥材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

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施工负责人为天津人刘永起。

施工人员以德商聘来的69名洋工华匠为主。

另外,我们也吃到了正宗的兰州牛肉面。

兰州牛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清真风味小吃。

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

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誉“中华第一面”。

第九站:

天水

麦积山石窟是麦积山风景名胜区重要景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因山形酷似农家麦垛之状,故名。

麦积山石窟窟龛凿于高20~80米、宽200米的垂直崖面上。

存有窟龛194个,其中东崖54窟,西崖140窟,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800余尊,最大的造像东崖大佛高15.8米,壁画1000余平方米。

不过石窟之中所修的栈道都是依山崖而建,大约离地面有一二百米左右,站在最高处,往下面望去,不仅有一些头晕目眩之感!

麦积山石窟在东崖保存有洞窟54个,西崖140个。

东崖的石窟以涅槃窟、千佛廊、散花楼上的七佛阁等最为精美。

在涅槃窟前有四根粗短的石柱,柱头有莲瓣形的浮雕,柱顶不用斗拱,而代之以浮雕的“火焰宝珠”,设计构思极其巧妙,这座崖阁是北魏晚期建筑的,是石窟寺建筑中的珍品。

千佛廊长32米,崖壁上分两层整齐地排列着258尊石胎泥塑的神像,神情各异,栩栩如生。

西崖聚集着万佛堂、天堂洞、121窟、123窟、127窟、165窟等最有价值的洞窟。

万佛堂又叫“碑洞”,跨进门,迎面是一尊3.5米高的接引佛,双目微合,双手作接引之姿。

窟内现存泥塑30多件。

前壁的左上侧留有影塑的千佛千余身。

窟龛中有许多制作精巧的弥勒、沙弥、供养人的雕塑。

天堂洞是两崖上最高的石窟,窟内全是大型的石刻造像,中间一尊,高1.95米,左右两尊,高1.28米,每尊像约有二、三吨重。

不过这个石窟大部分的雕像都裸露在外面,有很多的雕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有的被一些工作人员给修复了,但是有的一些是怎么也无法修复的,不免有些痛心。

这是多么瑰丽的文化财富,但是由于一些自然、人为的因素,却是永远的无法让我们在看到了,真是令人痛心和失望。

 

第十站:

宝鸡

法门寺,又名“真身宝塔”,位于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宝鸡市。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木塔4层,塔下设有地宫,地宫中存放着用紫檀香木做成的棺椁,内以金瓶盛放佛祖指骨舍利。

木塔名叫“真身舍利宝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

释迦牟尼佛灭度后,遗体火化结成舍利。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始建于2004年,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策划设计。

塔高148米,呈双手合十状,中间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宝塔型建筑,塔内供奉着举世闻名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舍利。

2009年5月9日举行佛指舍利安奉大典。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之下,来到了合十舍利塔的最顶端,俯瞰了整个法门寺的全景。

感受到了新建法门寺的恢弘大气,这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与塔尔寺不同的是,法门寺是通过视觉的震撼,而塔尔寺是通过心灵的震撼。

法门寺地宫是迄今所见最大的塔下地宫。

宝鸡法门寺地宫其出土了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铜浮屠、八重宝函、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等佛教至高宝物,法门寺珍宝馆拥有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两千多件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寺庙之最。

法门寺唐代地宫于1987年发现,是世界上发现时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

地宫所保存的大批文物,不仅等级高,品种多,有的甚至完好如初。

是研究唐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种学科提供了实物证据,对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门寺地宫文物代表了唐文化的金字塔尖。

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为中国最大且是唯一的青铜器博物馆,地处“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社火之乡”陕西省宝鸡市。

全院由青铜之乡、周礼之邦、帝国之路、智慧之光等部分组成。

馆藏有何尊、折觥、厉王胡簋、墙盘、秦公镈、卫鼎等一千多件青铜器。

馆内现有青铜器‘何尊’是属于限制出国展出的国宝级文物.器内底有铭文122字,残损3字,现存119字.何尊独特的价值在于,‘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这是我们做为中国人应该记住的一件大事.

 

第十一站:

西安

为期十二天的行程,已经接近了尾声。

重回西安,我们去了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简称“西美”,位于世界历史名城古都西安,是中国西北唯一一所高等专业美术学府,陕西省重点建设的10所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之一,是拥有美术学、设计艺术学、艺术评论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国内重点美术院校。

晚上,我们终于吃到了正宗的西安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简称羊肉泡、泡馍。

古称"羊羹",西北美馔,尤以陕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馍盛名,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留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诗句。

它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

因它暖胃耐饥,素为西安和西北地区各族人民所喜爱,外宾来陕也争先品尝,以饱口福。

牛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食的“总代表”。

经过这次可以说是对我的人生很有意义的一次美术考察,使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和提高。

看着古人们的一件件的美而精致的艺术品让我是那么的沉醉与流连忘返,为什么古人能够创造的出至今连我们现代人都无法超过的境界呢?

我有时在想,在某些方面我们是不是落后于古人了,还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