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2545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docx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训练含答案1

一、选择题

1.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2.0%,,当一个国家CPI节节攀升,专家发出了通胀预警,这时就会引起部分居民的恐荒,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①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外汇汇率必然升高

③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人们的存款数量增加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专家认为:

“当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就要加息;当通货紧缩时,物价下降,就要降息。

”这是因为

①加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②加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

③降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④降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假定N国2012年的待售商品数量为10万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为4元,货币流通速度为5次。

由于生产的发展,2013年N国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了50%,但是实际发行量为15万亿。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N国纸币();物价();原来标价6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A.贬值25%下跌25%40元B.贬值20%上涨25%75元

C.升值80%上涨25%75元D.贬值25%上涨20%72元

4.2015年12月16日,美联储宣布开启货币加息模式,这也是美国近10年来首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增加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①不利于我国产品对美国的出口

②不利于我国对美国产品的进口

③不利于我国更好地吸引外资

④不利于我国公民出国留学、旅游和消费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5.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

产能利用率不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4.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从2.5%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

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  )

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 

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 

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 

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

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

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

6.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两者都()

①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压力增大 

③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 

④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②

7.2016年6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通货紧缩压力仍然较大。

下列政策或行为可以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有

①扩大有效需求提高居民购买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国家深化改革,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用新兴需求引导生产

③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刺激社会总需求

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

依据材料推断合理的是

(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

PMI高于50%,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总体收缩。

①生产性需求扩张,供给需求更趋于活跃

②实体经济提速,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③春节后企业集中开工,生产经营活动加快

④宏观调控显效,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以下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手段和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序号

政策名称

手段1

手段2

目的

扩张性财政政策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

减少税收

刺激总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增长

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货币供应量

提高存贷款基推利率

抑制总需求,给经济“降温”

扩张性货币政策

增加货币供应量

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

刺激总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增长

紧缩性货币政策

减少信贷

增加税收

抑制总需求,给经济“降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假如在2017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5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货币的发行量应该为(),如果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元,会引起()。

A.80000.5通货膨胀

B.40000.2购买力下降

C.16000.2纸币升值

D.2000.3购买力提高

11.下图反映的是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跌幅情况,对图中信息推断正确的是()

注:

按国际惯例,当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l)增幅连续超过3%时,有通货膨胀的风险;CPI增幅低于1%时,则有通货紧缩的风险。

A.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预期加大

B.物价持续下跌,经济衰退风险加大

C.经济总体平稳,物价水平处于合理区间

D.产能过剩严重,供大于求趋势加剧

12.2009年11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6%,由负转正。

有专家发出了通胀预警。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发生时

①物价上涨②居民购买力提高

③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④外汇汇率升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某国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1500亿元,货币平均流通5次;假如该国政府当年实际货币供应量为360亿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会导致()

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③货币升值④货币贬值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受疫情影响,北京租赁市场成交量下降,部分区域甚至出现了租金下跌的情况。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5月份,北京租房月平均租金为4592元,环比下跌了2.3%。

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材料中的“4592元”执行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②租赁房屋使租赁者暂时获得了房屋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③市场供过于求就会导致通货紧缩,价格下降

④租赁市场价格下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5.10月24日,国家发改委发文称。

“我国居民消费运行总体平稳,消费升级的大势没有改变。

9月核心CPI降至近两年低点经济运行无通胀风险。

下列关于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纸币发行量不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普遍上涨

B.物价上涨总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是通货膨胀

C.只要增加纸币量,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引导物价上涨

D.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增加纸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

16.假如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

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A.价值量降低B.价值量提高C.价格下跌D.价格上涨

17.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

①物价持续上涨,纸币持续贬值

②纸币发行量超过上一年的发行量

③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④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18.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下图为我国金融机构近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图。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从M1到M2,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

②从M1到M2,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③从M3到M4,有助于缓解融资难的问题

④从M3到M4,可能是应对经济下行风险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委内瑞拉当前处于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并认为该国通胀水平将在未来突破百万个百分点。

当前委内瑞拉可能出现的情形是

①工薪阶层处于有利地位

②纸币的购买力降低

③商品的物价水平下降

④居民储蓄愿望下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关于纸币的发行()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②由国家规定人民币的面值与购买力

③每种面值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发行量过多会引起物价下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是5000件,平均价格是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的流通次数为5次。

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    )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 16000亿元纸币,这可能会引起(    )

A.8000  通货膨胀B.1000  通货紧缩

C.8000  通货紧缩D.1000  通货膨胀

22.据国家统计局网站7月15日讯,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

预防通货膨胀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下列措施有助于预防通货膨胀的是

①稳定物价总水平

②增加货币的供应量

③增加商品的有效供应

④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3.下列对“通胀”和“通缩”的认识正确的是

A.“通胀”好于“通缩”,它对生产发展有利

B.“通胀”好于“通缩”,它对人民生活有利

C.“通胀”“通缩”对社会经济运行都有很大危害

D.“通缩”好于“通胀”,它有利于增加就业

24.某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一商品价格总额增长20%,货币流通次数增加100%,纸币发行量不变,则该国1元纸币的购买力等于原来________元的购买力。

在这个时间段,该国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

A.2.4 物价下跌B.0.6 物价上涨

C.0.2 物价上涨D.1.2 物价持续下跌

25.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在数字货币方面积极探索,构建并成功测试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我国正朝着发行数字货币的方向迈进。

数字货币发行后将在统一的平台上运行,交易信息可查询,不可删除和篡改。

发行数字货币能够

①降低发行和使用传统纸币产生的成本

②丰富货币形式,增加现金货币的需求

③增加货币周转的次数,避免通货紧缩

④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详解】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货币供应量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故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①③适合题意;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上涨,人们生活支出会增加,存款数量减少;外汇汇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必然升高”说法绝对,②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A。

2.C

解析:

C

【详解】

①正确②错误,加息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膨胀。

③错误④正确,降息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抑制通货紧缩。

故选C。

3.B

解析:

B

【详解】

2012年该国需要发行货币量为10×4÷5=8万亿元;2013年货币需求量增加50%,此时需要发行的货币量为8×(1+50%)=12万亿元;实际发行量为15万亿元,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2013年纸币贬值(15-12)÷15=20%,物价上涨为(15-12)÷12=25%。

原来标价为60元的商品,现在的价格为60×(1+25%)=75元。

该题选B。

4.D

解析:

D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民币贬值的正确认识与理解。

人民币贬值,是我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我国出口,同时使得等量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有利于吸引外资,吸引过往游客在华旅游和消费,故①③错误;人民币贬值,等量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进口相同的美国产品需要更多的人民币,不利于我国对美国产品的进口,不利于我国公民出国留学、旅游和消费,故②④正确。

故选D。

【点睛】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的影响

(1)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国内就业压力增大,失业率会上升;有利于出国旅游观光购物留学消费,但不利于外国来华旅游购物观光购物消费留学等。

外商对华投资成本增加,不利于引进外资,但是有利于对外投资;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外汇储备缩水,但有利于偿还外债。

(2)人民币贬值的影响:

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有利于增加就业和提高人民的收入;有利于吸引外国来华旅游观光购物留学消费,但出国成本增加,不利于出国旅游观光购物留学消费;人民币贬值,外商来华投资成本降低,有利于引进外资,但是对外投资成本增加,不利于对外投资。

有利于创汇,外汇储备增加,但不利于偿还外债。

5.A

解析:

A

【详解】

①:

依据材料信息,产能利用率不足意味着产能过剩,故①应该排在第一位。

④:

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利润下滑,会使企业投资减少、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下降,故④应该排在第二位。

②: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减少使消费低迷、消费品价格走低,故②应该排在第三位。

③:

消费低迷使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引发通货紧缩,故③应该排在第四位。

因此,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①→④→②→③。

故本题选A

6.B

解析:

B

【解析】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两者都会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④项符合题意;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通货紧缩则不然,①项说法错误;通货膨胀会刺激经济发展,而通货紧缩则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压力增大,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①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②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③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抑制通货膨胀,防止通货紧缩,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7.A

解析:

A

【解析】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国家深化改革,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用新兴需求引导生产,能够缓解通货紧缩。

通过扩大有效需求提高居民购买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缓解通货紧缩。

①②项符合题意;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不利于刺激社会总需求。

③项说法错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而不是增加社会总供给。

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①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②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③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抑制通货膨胀,防止通货紧缩,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8.C

解析:

C

【解析】依据图中的数据显示,采购经理指数(PMI)始终高于50%,反映经济总体扩张,表明春节后企业集中开工,生产经营活动加快,生产性需求扩张,供给需求更趋于活跃,故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实体经济提速依据表中数据,PMI高于50%,反映经济总体扩张,有可能导致经济过热,而不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故排除;题干并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故④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点睛】图表题的答题方法要注意掌握。

看图表标题,表格名称中的相同、相近或相关联的中心词,往往就是本题所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图表内容,要横向比较(通常比差距)、纵向比较(通常比变化);不同表格之间的关系。

是因果关系,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等等。

这可能也会是后面的设问要求回答的问题。

看图表的图例、注释。

具体作答时还要做到五忌:

一忌离开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不知图表所云;二忌离开对图表的分析作答,答了一些与图表无关的书本知识;三忌审题不严,答题要点不全,观点不准;四忌词多意少,言语啰唆;五忌字迹潦草,概念出错。

9.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从材料的表述可以看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手段和目的是正确的,①③项符合题意;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手段,不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②项说法错误;增加税收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不属于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手段,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B。

【点睛】

①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

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②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

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③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反之,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10.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2017年货币的发行量应该为5000*8/5=8000亿元;如果货币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8000/16000=0.5元,会引起通货膨胀,故A项正确;BCD项均错误;正确选项为A。

【点睛】

货币的供应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商品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11.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CPI增幅基本稳定在1%——3%,由此可推出C正确。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物件水平基本稳定,不能得出通货膨胀预期加大的结论,A不符合题意。

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价是在上涨的,且不能得出经济衰退风险加大的结论,B不符合题意。

从图中不能得出产能过剩严重,供大于求趋势加剧,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D

解析:

D

【详解】

①③④:

一般来说,通货膨胀发生时,会出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升值,本国货币贬值,①③④符合题意。

②:

通货膨胀发生时,由于纸币贬值,物价上涨,会导致居民购买力降低而不是提高,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3.B

解析:

B

【详解】

①④:

根据材料,该国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

1500亿元÷5=300亿元,而该国政府实际发行货币360亿元,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60亿元。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会导致通货膨胀,该国货币贬值,①④正确。

②③:

货币发行超过实际所需不应导致通货紧缩和货币升值,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

14.B

解析:

B

【详解】

①:

北京租房月平均租金为4592元,此时的“4592元”执行了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故①入选。

②:

租赁房屋使租赁者暂时获得了房屋的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租赁者对房屋没有所有权,故②错误。

③:

通货紧缩的实质是供大于求,但市场供过于求不一定会导致通货紧缩,价格下降,故③不选。

④:

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租赁市场价格下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故④入选。

故本题选B。

15.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B选项错误,物价上涨有可能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不是通货膨胀;C选项错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才可能引发通货膨胀;D选项错误,表述颠倒了物价上涨与增发纸币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纸币发行量不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普遍上涨。

故本题选A。

【点睛】

纸币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叫做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是指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

16.D

解析:

D

【详解】

依据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公式:

该国当年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10000亿元/4=2500亿元,而该国同期发行纸币5000亿元,这表明该国出现通货膨胀,会引起该国商品价格上涨。

故选D。

17.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

通货膨胀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因此,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纸币的发行量是否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否出现物价持续上涨,纸币持续贬值的现象,①④正确;纸币发行量超过上一年的发行量不一定会引发通货膨胀,②错误,排除;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会引起通货紧缩,不会引起通货膨胀,③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18.D

解析:

D

【详解】

从M1到M2,存款准备金率在上升,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规模减少,会导致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纸币升值,物价水平下降,①②错误;从M3到M4,存款准备金率下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规模扩大,可供企业的贷款量增加,有助于缓解融资难的问题,③正确;在经济下行时,往往采用扩展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从M3到M4,存款准备金率下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规模扩大,可见,这可能是应对经济下行风险,④正确。

故选D。

19.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材料显示该国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在通胀情况下,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

①:

通胀情况下,如果工薪阶层收入不变,纸币贬值,对他们不利,①说法错误。

②:

通胀情况下,纸币贬值,购买力降低,②符合题意。

③:

通胀情况下,商品的物价上涨,物价水平下降是通货紧缩的表现,③错误。

④:

通胀情况下,纸币贬值,人们都不愿意储蓄,应该增加现期消费,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点睛】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物价总水平全面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

(2)通货膨胀的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的本质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3)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是引发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4)通货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