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68062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时事政治通货紧缩的知识点总复习有解析5Word下载.docx

③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收入减少→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④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实际收益减少→居民增加消费贷款→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7.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两者都()

①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压力增大 

③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 

④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②

8.2017年,我国将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这意味着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以致闹“钱荒”。

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

A.可以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

B.是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

C.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利润

D.有利于增加储户的收益

9.2016年6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4.6%,通货紧缩压力仍然较大。

下列政策或行为可以缓解通货紧缩压力的有

①扩大有效需求提高居民购买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②国家深化改革,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用新兴需求引导生产

③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刺激社会总需求

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二者都会()

A.使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B.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

C.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D.造成货币不断升值

11.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下列能计入我国社会总供给的是

①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汽车出口89.1万辆

②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812亿

③海关总署召开新闻发布会显示,2017年中国进口铁矿砂达10.7亿吨

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数据显示,2017年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609万套

12.流通中的纸币量与实际需要的纸币量不协调,会导致()

A.通货膨胀B.通货紧缩

C.钱不值钱D.经济波动,影响人民生活

13.假设在一年里全社会待售商品为5000亿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纸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_亿元。

而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这时的1元钱在实际购买中相当于____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_。

A.8000、0.5、纸币贬值

B.4000、0.25、纸币的实际购买力降低

C.2000、3、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提高

D.16000、2、通货膨胀

14.2020年6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5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数据:

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17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102亿美元,升幅为0.3%。

由此可以推断出()

A.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调节国际收支能力增强

B.人民币会贬值,不利于我国企业对外还债

C.人民币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不断增强

D.必然导致国内物价下跌,我国陷入通货紧缩的境地

15.据苏州市价格监测中心调研发现,今年1﹣8月,市区监测的10个蔬菜品种,较去年同期上涨8.77%,今年供应苏州市场的主要蔬菜产地汛期水灾严重,导致当期的蔬菜较去年同期减产90%左右。

材料表明导致苏州市区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A.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必然结果

B.纸币的发行量,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少于实际需要量

C.供求影响价格,蔬菜产地的自然灾害导致蔬菜供应量减少

D.价格决定价值,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消费品成本提高

16.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B.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D.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17.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

①物价持续上涨,纸币持续贬值

②纸币发行量超过上一年的发行量

③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④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1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表示,委内瑞拉当前处于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并认为该国通胀水平将在未来突破百万个百分点。

当前委内瑞拉可能出现的情形是

①工薪阶层处于有利地位

②纸币的购买力降低

③商品的物价水平下降

④居民储蓄愿望下降

19.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是5000件,平均价格是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的流通次数为5次。

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 

 

)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 

16000亿元纸币,这可能会引起( 

A.8000 

通货膨胀B.1000 

通货紧缩

C.8000 

通货紧缩D.1000 

通货膨胀

20.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共性是

A.表现为消费需求膨胀B.表现为物价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

C.影响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D.表现为居民购买力下降

21.假设某一年里货币发行量为8000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元,这就会引起

A.0.5通货膨胀B.0.2购买力降低C.2纸币升值D.3购买力提高

22.据国家统计局网站7月15日讯,2019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预防通货膨胀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下列措施有助于预防通货膨胀的是()

①上调存款准备金率②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

③增加商品的有效供应④增加货币的供应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3.假定一国2019年全社会使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00亿单位,平均价格水平为10美元/单位,在这一年里单位货币平均周转5次。

那么,2019年该国货币发行量应为_____亿美元。

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2000亿美元,这时1美元相当于原来的______美元,会引起_______.(  )

A.20001币值稳定B.50002.5通货紧缩

C.10000.5通货膨胀D.40002币值升值

24.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全国货币金银工作会议指出,稳步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发。

数字货币是国家法定的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货币形态。

其结算、存储等环节都可以在没有人工核准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并保存所有路径信息。

数字货币的推出(  )

①在信息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实现金融数字化,有利于提升交易活动的便捷性

②伴随着全球金融基础设施的变革,优化支付体系,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③丰富和完善货币的职能,有利于人民币“走出去”

④有利于降低货币供给、流通的成本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5.假如在2017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5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周转5次。

那么,这一年里货币的发行量应该为(),如果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元,会引起()。

A.80000.5通货膨胀

B.40000.2购买力下降

C.16000.2纸币升值

D.2000.3购买力提高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B

解析:

B

【详解】

①③:

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发行储蓄国债,这说明国家发行国债可以弥补国家财政赤字,促进供求平衡,用于国家建设投资,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故①③正确。

②:

发行国债有助于缓解通货紧缩,但并不能避免通货紧缩,故②错误。

④:

题干体现的的是财政政策,而④选项属于货币政策,故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D

D

AC错误,图1表示商品供大于求,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会下跌,出现通货紧缩;

B错误,D正确,图2表示商品供不应求,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会上涨,出现通货膨胀,经济过热。

故选:

D。

3.A

A

ABCD:

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0000亿件需要的货币量为:

30000*1/5=6000亿,而此时发行了12000亿元,多发行了6000亿,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0.5元货币的购买力,出现了通货膨胀经济现象。

故A正确,BCD错误。

故本题选A。

4.B

2012年该国需要发行货币量为10×

5=8万亿元;

2013年货币需求量增加50%,此时需要发行的货币量为8×

(1+50%)=12万亿元;

实际发行量为15万亿元,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2013年纸币贬值(15-12)÷

15=20%,物价上涨为(15-12)÷

12=25%。

原来标价为60元的商品,现在的价格为60×

(1+25%)=75元。

该题选B。

5.B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经济过热,需求过旺,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故B符合题意,C错误。

A错误,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过度的通货膨胀会使经济秩序混乱,居民生活水平下降,阻碍经济发展,而通货紧缩严重阻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不利于经济发展。

D错误,通过膨胀是指全面持续的物质上涨的经济现象,如果仅有少数部分商品物价上涨,则不是通货膨胀。

【点睛】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经济过热,需求过旺,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国家应采取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抑制社会总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而通货紧缩是指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经济萧条,经济衰退和危机,通货紧缩的危害性极大,严重影响企业生产和居民就业,阻碍国家经济发展。

因此,宁可有适度的通货膨胀,不可有通货紧缩。

6.A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的宏观调控。

一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时,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贷款成本下降,使企业增加贷款,从而扩大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①正确且符合题意;

存款基准利率下调,存款收入减少,居民可能增加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贷款基准利率下调与本币贬值没有直接关系,②说法错误;

存款基准利率下调不一定存款实际收益减少,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A。

7.B

【解析】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两者都会导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④项符合题意;

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通货紧缩则不然,①项说法错误;

通货膨胀会刺激经济发展,而通货紧缩则导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就业压力增大,②项说法错误;

正确选项为B。

【点睛】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①如果货币的实际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②与通货膨胀相反,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

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③国家通过宏观调控,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抑制通货膨胀,防止通货紧缩,实现经济平稳发展。

8.B

A错误,通货膨胀的根源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但避免不了通货膨胀的出现;

B符合题意,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

C不合题意,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与商业银行利润没有直接关系;

D不合题意,储户的收益与利率有直接关系,与保持货币的适度流动性没有直接关系;

故选B。

货币的供给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量×

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

(货币流通规律: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9.A

【解析】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的现象,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国家深化改革,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用新兴需求引导生产,能够缓解通货紧缩。

通过扩大有效需求提高居民购买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缓解通货紧缩。

①②项符合题意;

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不利于刺激社会总需求。

③项说法错误;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债,扩大财政支出,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而不是增加社会总供给。

④项说法错误;

正确选项为A。

货币供应量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10.C

C

【解析】此题考查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共同点。

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是两种不同的经济现象,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

通货膨胀表现为物价的全面持续上涨,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的全面持续下跌,它们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故C正确;

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贬值,会使人们手中的钱不值钱;

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通货紧缩情况下,会造成货币不断升值,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故ABD不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的共同点,排除。

故选C。

11.D

【解析】

①应计入进口国的总供给,而不是我国的总供给,故阿劈出;

②形成社会总需求,不符合题意;

中国进口铁矿砂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会增加我国的总供给,故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答案为D。

12.D

D: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如果流通中的纸币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通货膨胀,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如果流通中的纸币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通货紧缩,造成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经济滞缓。

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都会造成经济波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

由此可见,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ABC:

选项观点都比较片面,故ABC不能入选。

故本题正确答案是D。

13.A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单个商品价值量*数量)/货币流通速度。

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如果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通货膨胀,如果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通货紧缩。

待售商品价格总额是5000亿件,价格为8元,价格总额=5000*8=40000(亿元),流通次数为5次,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40000/5=8000(亿元)。

纸币贬值率=(纸币的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的发行量*100%=(16000-8000)/16000*100%=50%,纸币贬值了50%。

A符合题意,纸币发行量应为8000,这是1元纸币贬值了50%,实际购买力为0.5元。

纸币的购买力下降。

B不合题意,纸币的发行量应为8000。

C不合题意,纸币的发行量应为8000。

D不合题意,纸币的发行量应为8000。

故选A。

14.A

A:

截至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31017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102亿美元。

这表明我国外汇储备充足,调节国际收支能力增强,A项符合题意。

B: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相对升值,我国偿还外债的能力增强,B项说法错误,排除。

C:

材料强调的是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没有涉及人民币国际化问题,C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人民币会相对升值,但不意味着国内物价必然下跌,也不意味着一定会陷入通货紧缩境地,D项说法错误,排除。

15.C

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不一定会引发价格上涨,A选项中的“必然结果”表述错误,排除;

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少于实际需要量会导致通货紧缩,物价下降,B说法错误,排除;

价值决定价格,D说法错误,排除;

蔬菜产地发生自然灾害,会导致蔬菜供应量减少,引起供小于求,物价上涨,故C正确。

16.B

AD错误,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说明其物价过高,货币购买力下降,工薪阶层实际收入减少,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会导致居民生活质量下降;

B正确,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通货膨胀率会大大超过储蓄的收益率,居民储蓄所得利息变少,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错误,发生通货膨胀时,物价较高,短时间内生产者所获得利润会增加,进而提高生产者的投资欲望,居民投资渠道会更加多元化。

17.C

此题考查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

通货膨胀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因此,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纸币的发行量是否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否出现物价持续上涨,纸币持续贬值的现象,①④正确;

纸币发行量超过上一年的发行量不一定会引发通货膨胀,②错误,排除;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会引起通货紧缩,不会引起通货膨胀,③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C。

18.C

材料显示该国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在通胀情况下,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

①:

通胀情况下,如果工薪阶层收入不变,纸币贬值,对他们不利,①说法错误。

通胀情况下,纸币贬值,购买力降低,②符合题意。

③:

通胀情况下,商品的物价上涨,物价水平下降是通货紧缩的表现,③错误。

通胀情况下,纸币贬值,人们都不愿意储蓄,应该增加现期消费,④符合题意。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物价总水平全面持续下跌的经济现象;

(2)通货膨胀的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的本质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

(3)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是引发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

(4)通货膨胀往往伴随着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通货紧缩则往往伴随着物价下跌,经济萧条。

19.A

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因此,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是5000件,平均价格是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的流通次数为5次。

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5000×

8)÷

5=8000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表明纸币发行过多,这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故A正确,BC排除。

根据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可以计算出,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5000×

5=8000亿元,故D排除。

20.C

消费需求膨胀是通货膨胀的特征,不是通货紧缩的特征,A错误。

物价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属于通货紧缩,不是通货膨胀的特征,B正确。

无论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危害国民经济的发展,这是二者的共性,C正确。

居民购买力下降是通货膨胀时候发生的情况,通货紧缩时并不是,D错误。

21.A

假设某一年货币发行量为8000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0.5元,这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纸币贬值,纸币购买力降低,A符合题意。

BCD:

其它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22.A

通货膨胀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因此,要防止通货膨胀需要实现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够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抑制社会总需求;

增加商品的有效供应,能够增加社会总供给,可见,这两个选项能够预防通货膨胀。

①③符合题意。

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是宏观调控手段,是预防通货紧缩的手段,②不符合题意。

增加货币的供货量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④不符合题意。

23.C

根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

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可以计算出2019年该国货币发行量=500×

10÷

5=1000亿美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2000亿美元,这时1美元相当于原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