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3195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91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教版科学 九上 第二章 物质的转化.docx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物质的转化

物质的转化综合

一、金属的冶炼

1.金属冶炼是指将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的过程。

通常在金属氧化物中加入还原剂,夺取金属氧化物中的氧,从而使其还原成全属单质。

可以作还原剂的物质主要有碳、一氧化碳和氢气。

2.铜的冶炼

(1)木炭和氧化铜粉末在高温下的反应:

原理:

C+2CuO

2Cu+CO2↑

实验现象:

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氢气还原氧化铜

【实验】

原理:

H2+CuO△Cu+H2O

现象:

黑色粉末状固体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注意事项:

a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了避免反应中生成的水倒流而炸裂试管。

b氧化铜要铺在试管底部,为了增大反应物的受热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c通氢气的导管应插到试管底部的氧化铜上方,一是为了避免氧化铜粉末堵塞导管口,二是易把试管里的空气赶净,加热后不致发生危险。

d实验之前

先通氢气再加热,为了排除试管内的空气,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

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氢气,直到试管冷却为止,为

了防止生成的铜在温度较高时再次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铜,使实验失败。

即气体通入顺序:

早出晚归;酒精灯点燃顺序:

迟到早退。

e在进行计算时,因为要先通氢气,实验结束后还要通氢气,实际所用氢气的量要远大于理论用量。

3.铁的冶炼

铁矿石的冶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它的主要反应原理是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主要是一氧化碳)从铁矿石里把铁还原出来

【实验】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CO+Fe2O3

2Fe+3CO2

特别提醒:

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实验时应该先通—会一氧化碳,以排除试管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

多余的一氧化碳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应对着火焰烧掉。

4.还原反应与还原剂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能从氧化物中夺取氧的能力叫做还原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可作还原剂。

如碳、一氧化碳和氢气。

5.有关纯度问题的汁算

(1)根据混合物质量及其纯度,计算纯净物质量:

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纯度

(2)根据纯净物的质量,求出其中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组成元素的质量÷纯净物的质量

(3)求工业产品中的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即混合物质量)

混合物质量=纯净物质量÷纯度

2、各物质间转化

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化合物,如:

S+O2点燃SO2;C+O2点燃CO2;C+2S△CS2。

(2)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如:

CO2+H2O=H2CO3;SO2+H2O=H2SO3;SO3+H2O=H2SO4。

2.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1)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或金属氧化物。

如:

Fe+S△FeS;2Fe+3Cl2△2FeCl3;3Fe+2O2点燃Fe3O4。

(2)某些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碱。

如:

CaO+H2O=Ca(OH)2;Na2O+H2O=2NaOH;K2O+H2O=2KOH。

3.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相互之间转化的规律

(1)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

如:

Ca→CaO→Ca(OH)2→CaCO3。

(2)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盐。

如:

C→CO2→H2CO3→Na2CO3。

(3)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如:

2Na+Cl2点燃2NaCl。

(4)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盐。

如:

Na2O+CO2=Na2CO3。

(5)酸+碱→盐+水。

如:

HCl+NaOH=NaCl+H2O。

(6)盐+盐→新盐+新盐。

如:

NaCl+AgNO3=AgCl↓+NaNO3。

(7)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如:

Fe2O3+6HCl=2FeCl3+3H2O。

(8)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如:

SO2+2NaOH=Na2SO3+H2O。

(9)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如:

Fe+CuSO4=Cu+FeSO4。

(10)金属+酸→盐+氢气。

如Fe+2HCl=FeCl2+H2↑。

4.常见的转化关系

碳三角

 

金属三角

 

酸碱盐三角

 

题型一:

还原氧化铜实验题

1、如图,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相同之处在(  )

A.都能说明氢气和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

B.都能通过观察试管、玻璃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都应先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再通入气体,以防止发生爆炸

D.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2、甲和乙分别是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实验中,氢气和一氧化碳都将氧化铜变成游离态的铜,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B.乙实验只能通过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C.甲、乙两实验中,都应先使试管、玻璃管均匀受热,再通入气体,以防止发生爆炸

D.甲实验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反应生成的水倒流

3、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可以选择图中的  (填“A”或“B”)。

若改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还能用上述你所选的装置吗?

请说出理由  。

请写出CO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  。

 

4、金属冶炼就是要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使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如图为有关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装置乙中的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请回答与该实验有关的问题:

(1)实验时,从甲装置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铜样品10g(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列两组数据:

反应前

氧化铜完全反应后

Ⅰ组

洗气瓶和石灰水的质量为185g

洗气瓶和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87g

Ⅱ组

玻璃管和氧化铜样品的质量为57.9g

玻璃管和玻璃管内物质的质量为56.1g

关于这两组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填相关的字母)

A.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B.利用这两个数据都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C.装置乙中石灰水增重的质量与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不相等

D.如果实验称量很准确,则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应等于装置乙中石灰水增重的质量

(4)通过计算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5、Cu可以形成化合价为+2和+1的化合物.其中+1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氢氧化铜  ,氧化亚铜  。

(2)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利用这一性质可检验氮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图所示),判断氮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  。

6、下面是三套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通过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丙图实验是否完成的最佳实验现象是:

  ;

(2)甲装置中通氢气的导管插入到试管底部氧化铜粉末的上方,其目的是:

  ;

(3)乙图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不足是:

  ;

(4)若要将乙装置改装成H2还原灼热氧化铜的实验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你的改装方法是:

  .

题型二:

还原氧化铁实验题

1、小陈在进行CO与Fe2O3反应的实验时,观到如下现象:

红色粉末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硬质玻璃管内固体质量减小,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质量增加。

对于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生成的黑色物质能被磁铁吸引

C.本实验如果要制得5.6gFe,则通入CO的质量要远大于4.2g

D.硬质玻璃管内减小的质量等于装有澄清石灰水装置增加的质量

2、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B.实验结束,玻璃管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

C.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D.反应结束,玻璃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

3、某实验小组模拟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装置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写出两种)  ,  。

(2)B处化学方程式是  。

(3)实验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

 

4、钢铁是生活之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如图为实验室炼铁的装置图.

(1)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  (填Ⅰ或Ⅱ)

Ⅰ.加热Ⅱ.通一氧化碳

(2)A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变为银白色,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装置B和C,收集较纯净的CO并循环使用,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浓溶液。

(3)有同学提出,灼烧可使钢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钢样品的质量会减轻。

但是他们将一定量的钢样品灼烧后,发现质量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  。

5、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就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作了绿色化改进后制取单质铁如图

(1)关闭K1、开启K2,可以验证CO还原Fe2O3的产物.

①在装置连接完成后,实验的第一个步骤是  。

②老师指出装置存在安全隐患,应如何改进?

  。

(2)关闭K2开启K1,将d连接a,①已知c瓶装浓硫酸,b瓶中应装  (填序号)。

A.澄清石灰水B.氢氧化钠溶液C.石蕊溶液D.碳酸钠溶液

②d连接a的目的  .

6、钢铁是生活之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如图为实验室炼铁的装置图.

(1)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  (填Ⅰ或Ⅱ)Ⅰ.加热Ⅱ.通一氧化碳.

(2)赤铁矿粉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装置B和C,收集较纯净的CO并循环使用,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浓溶液.

(3)有同学提出,灼烧可使钢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钢样品的质量会减轻。

但是他们将一定量的钢样品灼烧后,发现质量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  。

题型三:

金属冶炼

1、图甲是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图乙是木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实验。

(1)在上述两个实验中,氢气和木炭表现出相同的化学性质是性。

(2)实验步骤的先后次序非常重要,比如甲实验中,反应前必须先通氢气然后点燃酒精灯,否则易发生爆炸;反应结束后必须先后,否则生成的红色的铜会变成黑色。

(3)某同学正确操作做完乙实验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中粉末全部变为黑色,取少量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振荡,但她惊讶地发现黑色粉末没有溶解,试管中也未产生预期的气泡,这说明该反应并没有生成。

(4)该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关于铁的氧化物的信息如下表所示:

铁的氧化物化学式

Fe2O3

Fe3O4

FeO

颜色

化学性质

可溶于酸

常温下不溶于稀酸

可溶于酸

根据以上信息,试写出乙实验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经分析后,该同学试着提高反应温度,实验出现了预期的现象。

2、某校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探究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

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实验中澄清石灰水作用是  。

(3)图甲中第①个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  。

实验时应先点燃第  个酒精灯。

(4)图乙与图甲相比,它的主要优点是  。

 

3、金属冶炼就是要把金属从化合态变成游离态,使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如图为有关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装置乙中的溶液为澄清石灰水,请回答与该实验有关的问题:

(1)实验时,从甲装置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铜样品10g(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列两组数据:

反应前

氧化铜完全反应后

Ⅰ组

洗气瓶和石灰水的质量为185g

洗气瓶和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87g

Ⅱ组

玻璃管和氧化铜样品的质量为57.9g

玻璃管和玻璃管内物质的质量为56.1g

关于这两组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选填相关的字母)

A、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B、利用这两个数据都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C、装置乙中石灰水增重的质量与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不相等

D、如果实验称量很准确,则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应等于装置乙中石灰水增重的质量

(4)通过计算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  。

4、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某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氢气反应),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

准确称取15g干燥样品进行实验。

装置丙

装置丁

反应前

48.8g

161.2g

反应后

46.5g

163.9g

 

(1)该实验中,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

(2)准确称取完全反应前后装置丙和丁的质量如表:

小明根据装置丙减少的质量就是氧元素质量,求得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g,氧化铜的纯度为_____%。

(3)小丽想根据装置丁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请帮小丽求出氧化铜样品的纯度。

(写出计算过程)

(4)比较小明和小丽的计算结果,请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B. 空气中的水分被丁处浓硫酸吸收

C. 通入的氢气量不足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丁处浓硫酸吸收

5、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

他们取了7.2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

请计算:

(1)该样品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该样品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6、兴趣小组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进行拓展研究。

【查阅资料】I.MgCO3+Zn

MgO+ZnO+CO↑

Ⅱ.用氯化亚铜溶液吸收CO时,产生红色固体:

2CuCl+2CO+2H2O═Cu2C12(CO)2•2H2O↓

【设计方案】根据上述资料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固固定装置路,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步骤】①打开弹簧夹,通入适量氮气;②关闭弹簧夹,点燃A、B两处酒精灯;③观察实验现象;④熄灭两只酒精灯。

【实验分析】

(1)步骤①的目的是  ;

(2)步骤③时,B处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变黑,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处现象是  ,D处出现红色固体。

(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处固体质量逐渐减小B.D处现象证明A、B处发生了反应

C.必须在E处加一只点燃的酒精灯D.步骤④后,应继续通氮气至玻璃管冷却

(4)已知A处参加反应的MgCO3质量为1.68g,C处得到沉淀质量为1g。

从环保角度考虑D中CuCl2质量最少需  g.(精确到0.001)

题型四、金属氧化物还原及相关计算

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目前使用量最多的金属材料仍然是钢铁

(一)铁材料的有关知识

1.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钢铁材料通常分为生铁和钢.如图1是我国1997年发行的纪念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的邮票.邮票通常密封保存在聚乙烯塑料袋中

①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的材料是  (选填序号).

A.合金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合成材料

②以赤铁矿为原料冶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钢铁露置在空气中易生锈,请提出防止其生锈的一种措施  .

(二)铁及其化合物的实验

1.将Fe粉溶于稀H2SO4,此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用点燃法检验生成的H2前必须  .

2.向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白色Fe(OH)2沉淀,随后沉淀变为灰绿色.

①生成Fe(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的原因之一是部分Fe(OH)2接触空气生成Fe(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生成的Fe(OH)3分解为Fe2O3.

③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灰绿色固体,其组成为2FeSO4•2Fe(OH)2•Fe2O3〔相对分子质量为644].能证明固体已洗净的方法为  .

(三)灰绿色固体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6.44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如图2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

①Fe(OH)2在150℃~200℃时完全分解为FeO;

②FeSO4在450℃~500℃时完全分解为Fe2O3,2FeSO4

Fe2O3+SO2↑+SO3↑.

1.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N2,加热前通N2的目的是  .

2.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A中样品加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B装置中浓硫酸只能吸收SO3和H2O,当加热到t1℃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  .

①图3中E点对应的m1=  .

②图3中F点对应物质中Fe2O3的质量为  g.

③科研人员将F点所得剩余固体隔绝空气,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400℃,得到纯净的磁性Fe3O4.已知加热过程中发生两个反应,且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不变.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工业炼铁的原理,并探究CO与Fe2O3反应后的产物.所用装置如图所示.

(1)如果实验成功,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  .

②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为保证安全和实验成功,该实验的操作步骤:

  .(填序号)

a.点燃A处酒精喷灯b.通入CO气体c.停止通入CO气体d.熄灭酒精喷灯.

④该装置设计有一个明显缺陷,你认为是  .

(2)兴趣小组用上图装置想计算12克赤铁矿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他们收集了以下两组数据(假设所有能发生的反应都反应完全,矿石中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数据A:

玻璃管和固体样品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了ag;

数据B:

整个实验中,实际通入玻璃管中的一氧化碳质量为bg.

你认为他们应该选用了  (填“A”或“B”)组数据来计算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不选用另一组数据计算的原因  .

(3)实验时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纯净的Fe2O3固体和相关装置的质量按上图进行实验,当固体全部变黑后,继续通入CO直到玻璃管冷却.将得到黑色的固体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但无气泡产生.实验测得部分数据如下:

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

装置B试管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前

32g

300g

反应后

28.8g

308g

(4)实验分析

查阅资料:

a.铁的氧化物在足量的稀盐酸中均能全部溶解.

b.Fe2O3与CO反应的固体生成物可能情况如下:

Fe2O3

Fe3O4

FeO(黑色)

Fe

分析推断:

①装置B试管中增加的质量一定小于理论产生的CO2质量,可能原因是  (填写字母代号).

A.未参加反应的CO通过B时带走了水蒸气;

B.石灰水浓度小没有将二氧化碳完全吸收;

C.石灰水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②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反应后的固体中  存在Fe(填“一定”或“一定不”或“可能”).理由:

  .

(5)实验结论:

根据可靠实验数据计算出反应后的固体的成分.

过程:

  

成分:

  

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学习完《金属的冶炼和利用》这一章后,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围绕工业炼铁的相关知识展开研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固体产物成分与反应的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有关。

②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的部分性质如表所示:

性质物质

氧化亚铁

四氧化三铁

颜色

黑色

黑色

能否被磁铁吸引

不能被磁铁吸引

能被磁铁吸引

能否与稀硫酸、硫酸铜溶液反应

都能与稀硫酸反应,但无气体放出;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实验设计】同学们选用一氧化碳与纯净的氧化铁反应。

他们分别称取4.80g氧化铁粉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甲、乙两组对比实验,探究影响该反应产物的一种因素以及该反应固体产物的成分。

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图示装置还应该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②实验时,应先注水片刻后加热,目的是  。

【探究过程】待完全反应后,甲、乙两组装置的硬质玻璃管中所得的固体均变为黑色(且均为纯净物),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

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同学们猜想黑色粉末可能为铁粉或四氧化三铁或氧化亚铁,其猜测依据是  。

他们用磁铁分别靠近两组黑色粉末,发现两组黑色粉末均能被磁铁吸引,证明黑色粉末不是  。

为进一步确定生成的黑色粉末的成分,他们分别用甲、乙两组生成物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

操作

甲组实验记录

乙组实验记录

1

称量所得黑色粉末质量

m1

m2

2

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全部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

全部溶解,但无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

①化学反应条件  是影响反应产物的一种重要因素。

②甲、乙两组实验中产生的黑色粉末分别为  、  。

试根据探究结果写出乙组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反思】

①经过称量,若m2恰好为  g,也能确定乙组实验中得到的黑色粉末的成分。

②欲验证甲组实验中所得黑色粉末的成分,除使用酸溶液外,还可以采取的化学方法是  

(写出具体的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拓展延伸】资料显示:

纯净Fe2O3可用于生产某种工业催化剂,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2O3+C

4FeO+CO2↑。

现将焦炭和过量的Fe2O3混合均匀,按该原理充分反应。

如图为固体混合物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

①由图可知:

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  g。

②计算反应后固体混合物中FeO的质量分数。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4.如图是利用H2还原CuO并测定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的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a  b  ;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  被氧化;

(3)主要操作(已省去部分操作步骤)有:

①通入氢气;②给试管加热;③撤去酒精灯,停止加热;④分别称量反应前盛有药品的玻璃管和U型管的质量;⑤继续通入氢气,直至玻璃管和U型管冷却;⑥分别称量反应后盛有药品的玻璃管和U型管的质量。

请写出正确的操作顺序:

 

 ;

(4)上述实验操作结束后,若发现CuO未能全部还原,则测得的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选填“偏高”、“偏低”、“不受影响”。

下同);若在玻璃管右端有少量水蒸气冷凝,则测得的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若没有D装置,则测得的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

(5)在消除上述影响后,实验实测数据见下表,

实验前

实验后

CuO+玻璃管

65.60g

59.20g

CaCl2+U型管

100.80g

10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