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37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8.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

《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9路基试验段方案6队文档格式.docx

路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方案

1、编制依据

(1)《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10118-2006)

(2)《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手册》

(3)《试验与检测工作质量控制手册》

(4)广西沿海铁路黎塘至钦州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图站前工程设计原则》及相关图纸

2、工程总述

(1)概述

本段路基起讫里程DK67+830—DK84+100,全长16.27km。

位于钦州境内,该段有1座中桥3座大桥及83座涵洞,把本段路基分成88段。

本试验段计划通过10层填筑试验,完成试验任务,填筑量约为2550m3。

填料利用K82+500取土场可利用的填方料,在此试验段内将进行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压实工艺试验及基床底层路堤填筑压实工艺试验。

(2)试验段的设置

根据本段整体填筑高度,考虑到本段的实际施工情况,我们选择K83+900—K84+100段路基土方做路基填筑试验段,该段路基填筑高度3.1米,全长200m。

3、人员、设备和仪器

(1)主要技术人员

序号

姓名

文化程度

职务

1

李飞远

本科

项目总工程师

2

刘余良

大专

路基队队长

3

覃振柱

专科

路基队技术负责人

4

测量工程师

5

路基队技术员

6

7

毛鹏辉

试验室主任

8

(2)主要机械设备

压路机2台

徐工IXSM220振动压路机1台,其工作重量20t,激振力:

高振幅时35≥KN,低振幅时24≥KN;

振动轮宽2.15m;

振动频率:

弱振33HZ,强振28HZ;

振幅:

弱振0.95mm,强振1.9mm;

行驶速度5---10km/h,工作速度0---5km/h。

徐工XS202J振动压路机1台,其工作重量20t,激振力:

平地机:

GR180型平地机1台,平地机铲宽4m,工作速度500m/h

推土机:

TS16推土机1台,铲宽4.2m,工作速度300m/h;

装载机:

ZL50E型装载机1台。

(3)主要试验检测仪器及检测方法

K30检测设备1套、重型动力触探仪器N63.5、轻型动力触探仪N10、灌水法。

4、试验目的

(1)确定经济合理的机械组合;

松铺厚度、松铺系数、碾压遍数、方式、碾压组合及碾压速度。

(2)总结出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以指导后续大规模施工;

(3)验证试验施工工艺,确定适宜的填筑施工工艺。

5、施工准备

(1)施工测量

清表试验复核设计及规范要求后,由测量队进行施工复测,并恢复线路中线桩位,加密水准点,测量路基横断面。

(2)填料选择及技术指标

试验段路基填料来K82+500取土场的C组细砂,由自卸汽车运至施工现场。

最大粒径控制在100mm以内,小于0.075mm的细粒含量宜控制在15%以内。

6、试验方法

为取得充足的试验数据,保证工艺试验目的得到验证,因土源情况满足B组条件,拟定进行路基基床以下填筑工艺性试验后,进行路基基床底层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根据规范要求指标进行检测。

工艺参数表

填筑部位

摊铺厚度

碾压次数

基床以

下路基

35cm

静1+弱1+强4+静1=7n

静1+弱1+强5+静1=8n

静1+弱1+强6+静1=9n

40cm

基床

底层

40cm

7、施工工艺

施工采用机械化作业,按试验方法组织施工及检测。

(1)对线路的平面和高程进行复测,布置和设置施工用平面控制网,测量放线,放好护桩和水准点;

测绘出线路横断面。

现场按设计宽度每侧加宽50cm(保证边坡压实),放边线点,用白灰沿边线点撒出两条路基填筑的边线。

(2)对料场的填料进行取样试验,测定填料的含水量,筛分、击实等指标,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

同时做好试验段各种试验数据记录。

(3)提前施作两侧的排水沟,同时在填筑路基时做好4%的横向排水坡,以防路基面积水。

(4)分层填筑:

根据试验拟定的施工工艺进行,松铺厚度用车数及现场高程控制,根据摊铺厚度及每车运量计算得出摊铺面积,设长方形布料网,撒灰线标明网格,以控制摊铺厚度;

每个长方形布料网内倒料车数=长方形布料网面积×

摊铺厚度/每车运量。

填筑压实试验工艺流程图

在施工中始终坚持“三线四度”,三线即:

中线、两侧边线,且在三线上每隔20米插一小红旗,明确中线、边线的控制点;

四度即:

厚度、密实度、拱度、平整度。

(5)整平:

填筑完成一层填料后,采用推土机粗平,人工配合平地机精平,做到摊铺面在纵横向平顺均匀,并做4%的横坡,每层进行压实时不断地进行整平,保证均匀一致的平整度。

(6)洒水晾晒:

填料碾压前,进行含水量检测,控制好含水量进行碾压。

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采取洒水措施。

当含水量过大时,可采取晾晒的方法以降低含水量。

(7)碾压:

碾压按照既定的碾压次数进行碾压,强振自第3遍后开始进行试验检测,至合格为止。

压路机碾压速度控制在2~4km/h。

各区段交接处要互相重叠压实。

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米,横向碾压重叠不小于0.4米,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m。

为保证路肩压实度,边缘处多碾压1遍,最后静压一遍。

(8)断面及高程控制:

填方断面坡脚边线按超填宽度进行控制,为保证断面几何尺寸准确无误,直线段边桩设置间距20m,曲线段边桩设置间距10m,每隔20~50m用标竿和红色施工绳作成标准几何断面进行量测控制。

每层摊铺后和碾压合格后分别布点进行高程测量,计算高差得出压实系数。

(9)检测:

每层填筑压实后,自第3遍碾压后开始进行检测。

其中基床以下检测地基系数K30和孔隙率n。

基床底层检测地基系数K30、孔隙率n。

同时测量人员每遍进行高程测量以得出沉降量计算压实系数。

记录压路机相应工作参数。

基床以下路堤检测频率为:

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检验孔隙率n值6点,其中:

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

每压实层检验K304点,其中:

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1点,路基中部2点。

基床底层检测频率为:

每压实层检验K304点,其中:

8、施工注意事项

①施工中认真作好原始记录、积累资料,对路基施工中要认真进行变形观测,控制和指导施工。

②施工中注意天气变化,提前做好雨季施工工作的安排和准备。

当天路基填筑的填料,当天应摊铺并碾压成型。

③在A、B填料填到设计高度后,按路基宽度、预留边坡土的厚度及坡率清刷边坡,清刷多余填料并运走,使边坡整齐美观。

边坡整修要与边坡防护相结合进行,及时修建排水系统,并保证沟渠排水畅通。

9、质量控制设计指标

路基基床以下部位填料压实标准表

层位

填料类别

压实标准

砾石类

路基基床以下部位

地基系数K30(MP/m)

>110

孔隙率n(%)

<32

10、路堤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基床以下路堤顶面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

顶面高程

±

50mm

中线至边缘距离

宽度

不小于设计值

横坡

0.5%

平整度

不大于15mm

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

20mm

不小于设计

11、数据采集

为保证试验段施工期各项拟定数据采集的及时、准确性,并且考虑施工影像资料的留存需要,要成立施工测量组、沉降观测组、试验检测组、质量检验组、摄影及接待组,负责试验期各种数据的测设、记录、整理、汇总,以及工序质量自检、检验批报验工作。

12、统计分析及试验总结

该项工作由架子队技术负责人负责。

施工期间每天组织施工生产组、施工测量组、沉降观测组、试验检测组统计、分析、小结,安排第二天试验计划。

在试验期如遇施工、数据异常情况,及时组织原因分析,制定处理措施,必要时暂停施工。

试验段结束后及时总结,提交总结报告。

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

(1)松铺系数测定:

根据附件3:

填层松铺系数测定记录表统计数据,采用平均法计算。

(2)绘制压实遍数与松铺厚度关系曲线图、压实遍数与压实质量检测数据关系曲线图(样表见附件3),分析18T与20T机械组合条件下各自达到路基不同部位压实标准时合理的松铺厚度、压实遍数,然后再比较分析总结最适宜的机械配置、最经济合理的填料松铺厚度、压实遍数等施工控制参数。

(3)通过各填层工艺试验施工,总结适用于广西沿海铁路各项要求的路基填筑施工工艺。

(4)沉降观测及数据采集,分析:

根据地基观测桩观测数据录入表采集的数据,每观次计算沉降量,判定地基的稳定性及需采取的措施。

13、安全保证措施

(1)安全工作由工艺试验小组人员主抓。

(2)临近既有线施工设置警戒线,绝对保证临近既有线的施工安全。

(3)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开工前进行系统安全教育,开工后抓好“三工”教育和定期培训,增强职工、民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4)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全过程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消除隐患,使整个施工过程完全处于受控状态。

(5)施工现场内各种机械设备、临时道路必须合理布置,并且符合安全技术规则。

积极开展建设安全标准工地活动,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品。

(6)加强机械设备检修维护,不带故障作业,运输道路交叉口及陡坡路段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

交通道口及转弯处设专人值班,严禁酒后驾车。

(7)抓好现场管理,坚持文明施工,保障人身、机械和器材的安全,上公路的机动车辆限速行驶,不侵道,不抢行,做到弯道鸣笛,文明礼让,确保行车安全。

14、环保措施

(1)保护铁路用地范围之外的现有绿色植被。

(2)在土方运输车辆斗部周边加焊钢板,避免土石方运输中洒落,防止造成道路与农田污染。

(3)尽早施作防护工程、排水工程。

施工场地的排水始终保持良好状态,避免积水或冲蚀,防止施工造成水土流失。

(4)路堤修筑从开挖、运料、填筑和压实均依次进行,每层填土的表面应设4%的横坡,不致造成积水。

(5)防止施工占用的土地或临时使用的土地以及河流、灌溉或排水系统的床底、沟底或堤岸、沟坡的土壤受到冲刷。

(6)防止施工中开挖或冲刷产生的材料在任何河流、水道、灌溉或排水系统中产生淤积。

(7)填筑的土质路基边坡及时铺设草皮或其它类型的防护,防止雨季到来时水流对坡面的冲刷而造成对排水系统的影响,减少对附近水体的污染。

(8)施工营地和施工场地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定时消毒处置。

(9)施工中废弃的易漂浮物品,及时收集清理,防止随风飘扬,使自然环境不受侵害。

(10)取土场排水工序先行,并安排在开工之初或雨季之前全部竣工,保证施工质量,满足挡护、排洪的要求。

(11)取土时先推除0.3米左右范围内的地表耕植土放置一边,再根据地下水的埋深程度确定取土深度,取土完毕后将耕植土均匀摊铺表面,以利复耕。

取土坑边坡不小于1:

1,坑底纵坡一般不小于0.2%,坑底高出附近水域的常年水位或附近桥涵进水口标高,以便取土坑内积水能及时排走,保证取土作业面上没有积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