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3710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字中的文化信.docx

汉字中的文化信

汉字中的文化信息

提要:

汉字是汉文化的活化石,汉字中蕴藏丰富的汉民族文化信息,特别是汉族古代的方方面面的文化信息。

我们认为汉字中主要蕴藏汉民族认识世界及世界万事万物的方式,蕴涵有汉民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审美和价值观等。

探究汉字中的文化因素,可以了解汉族先民的世界观、认识观、思维方式、审美价值观等等,可以让汉字教学富有文化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汉字文化信息意义

1导论

汉字是汉文化的活化石。

人类的文字都起源于图画,只是世界上其他文字由于受到别的文字的影响而走上了拼音化的道路,“汉字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受其他文字的影响,完全是沿着自身轨迹而产生、而发展的一种纯粹的文字形式。

”[1](P181)因此,汉字在世界文字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再加上汉字作为一种“语素—音节文字”或称“意符音符记号文字”,[2](P18)是公认的最能准确记录汉语的文字。

因此,一些汉字中蕴藏丰富的汉民族文化信息。

我们认为汉字中主要蕴藏汉民族认识世界及世上万事万物的方式,蕴涵有汉民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等。

2探究汉字中的文化信息的意义

2.1据上文可知,探究汉字中的文化因素,可以了解汉族先民世界观、认识观、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等。

也就是说,通过活化石——汉字蕴藏的文化信息,我们可以探究在那遥远的古代,汉族先民怎样认识时间,认识宇宙,认识自然,认识动物,认识植物,认识人自己等等。

这个意义在后文的论述中可以见到,在此不再详述。

2.2探究了解掌握汉字中的文化因素,还可以让汉字教学富有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因为笔画部件多,结构纷繁复杂,声旁不一定表音,汉字确实难记、难认、难写,一般的汉字教学确实枯燥乏味。

进行汉字教学时揭密汉字中的文化因素,让学生体会汉族先民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一定程度克服因为汉字难导致的枯燥乏味。

例如“姓”这个形声会意字来自“天子赐姓”,“姓”是指天子是女人所生,所以从“女”从“生”,“生”亦声;天子的母亲某一天与天神感应,受孕而生下天子,天子因生而赐姓。

“姓”字可以告诉我们如下一些古代的文化信息:

姓是怎么来的;天子是怎么出生的和身份的高贵:

非凡夫俗子,乃上天的儿子,是天帝派来管理人间的,具有至高无上的威权;统治者是怎样神化自己忽悠百姓的;曾有一个时代是以母性为尊和把母亲作为家庭的核心的母系社会等文化信息。

再如“监”,其繁体字的左上部分的“臣”是“目”的变形,右上部分是“人”的变形。

字形表示了一个人睁大眼睛看有水的“皿”,表示照视,也就是照镜子的意思。

这反映了远古时代没有镜子,一直是把水当作镜子的文化信息。

《尚书·酒浩》引古人言: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体现了“监”字的原意。

“监”字后来有监察、监临等意思,后来用“鉴”字延伸了“监”的本义,因此“鉴”也有照镜子的意思。

如果这样在汉字教学中贯通古今,揭示汉字的文化信息,相信汉字教学不会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情趣,“汉字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而且,这样的汉字教学既开发了学生的智慧,又增长学生的知识,而非机械灌输和死记瞎抄。

3“汉字中的文化信息”的界定

八十年代以来,有关汉字文化的研究文献大量出现,或挖掘汉字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或讨论汉字与文化的关系,或从文化的视角探究汉字的方方面面。

本文只就“汉字中蕴含的文化信息”谈点粗浅的看法。

“汉字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是指汉字自身所携带的、通过构形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信息。

谈“汉字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也可以各种方面进行。

比如可以从字族、单个字、异体字等方面进行。

4字族和异体字的文化信息

先简单谈谈字族和异体字的文化信息。

关于字族,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程荣在《中国汉字文化大观》中说:

“汉字是自成系统的文字体系,它的系统性既体现在造字方式上,也体现在字形发展中的分化、类化上。

”[3](P52)归纳起来,字族是指汉字在造字方式上或者在字形发展中的分化、类化上的系统性。

请看下面一组甲骨文:

上面的甲骨文对应的现代汉字是:

女(甲骨文像一个人交叠双臂跪坐着的姿势,造字本义指在室内安静跪坐着的妇人)→母(甲骨文在“女”的胸部位置加两点指事符号,表示妇女因生育而发达的两乳。

造字本义:

婴儿的生育、哺乳者。

)→乃(“奶”的本字,甲骨文象女子胸膛上两个隆起的乳房,造字本义为女子的乳房)→身(像一个人隆起的腹部内怀着一个胎儿,造字本义指妇女腹部隆起,怀胎孕子)→孕(甲骨文像一幅怀胎妇女的透视图,在圆隆的人的腹部里有一个胎儿(子)。

造字本义:

女子怀胎)→包(甲骨文像胎膜里有个小人儿,造字本义:

裹着胎儿的胞衣)→每(甲骨文

=

(生,产育)+

(女),造字本义:

妇女生育。

)→毓(是“流”和“毓”的初字:

上部是头朝下的“子”,下部是“水”,造字本义:

胎儿伴随大量羊水移出母体。

作为单纯字件后,金文加“每”(生育)另造“毓”代替的“生育”本义;加“水”另造“流”,代替的“大量羊水排出”的本义。

)这一字族生动地揭示女人成为母亲、怀孕、生育的文化信息过程。

字族也可以指表示意义相同的部首。

比如宀部,广部,从“屋”省的尸部,门部,户部都是关于宫室方面的部首,属于这类部首的字本义都与宫室有关。

如家、宅、室、宫、宗、宇、安、定、宴、官、宿、寝、宽、客等都从宀部,本义都与宫室有关。

[4](P663-664)这说明汉族先民住宅的种类很多,并对各种住宅及与住宅有关的行为分得相当详细。

字族当然包括同属于相同部首的字。

《说文解字》收录了120个(含新附字)“马”部的字。

如駒、馼、騏、駁、騅、骄、笃、駫、驳、骄、笃、骇、驚等等。

这说明马在先民的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说文解字》收录89个(含新附字)“禾”旁的字,说明我国远古时期就有发达的种植业。

如秀、私、秋、税、稳、香、兼等等。

有些汉字的形体演变,凝结着先民对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认识。

这就是我们马上要说的异体字的文化信息。

下面先以“灾”的异体字来说明。

这些异体字体现先民对灾难的各种认识:

“灾”、“菑”、“災”、“烖”

“灾”:

造字本义是火烧宫殿。

房屋是古人最重要的财产,粮食等生活所需都放在房子里,不小心一把火烧掉了,这就是天大的灾难。

“菑”:

本字“甾”,后来加上草字头,造字本义是田地荒芜,长满毛草(“巛”在这里作头发讲)。

田地荒芜,颗粒无收,要忍饥挨饿,发生饥荒,肯定是灾难。

“災”:

造字本义是水灾和火灾。

这两种灾难给先民带来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

“烖”:

造字本义是火灾和兵灾。

这个字说明先民视火灾和兵灾为最大灾难。

再来看看“炮”的异体字:

“砲”和“炮”。

“砲”产生于前,指战争中使用的抛石机,后来发明用火药燃放的火炮,抛石机退出了历史舞台,“砲”也就变成了“炮”,意符由“石”变成了“火”。

这对异体字保存了不同时期“炮”的不同性质的历史文化信息。

5单个字的文化信息

我们计划在这里详细谈谈汉字的文化信息,谈谈汉字中蕴藏的汉民族对世界和世上万事万物的认识及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审美和价值观等。

5.1汉字中的世界观

本文的“世界观”是取最基本最原始的涵义。

“世”为时间,《说文解字》说:

“世,三十年爲一世。

从卅而曳長之。

亦取其聲也。

”“界”为空间,《说文解字注》说:

“界,竟也。

竟俗本作境。

今正。

樂曲盡爲竟。

引申爲凡邊竟之偁。

”世界观即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从汉字上看,汉族先民对“世”和“界”的认识基本上是正确的。

比如“天”,《说文》说:

“顚也。

至高無上,从一大。

”天即人头顶上至高无上的那一片飘渺无极的空间。

再如“地”,《说文》说:

“元气初分,輕清陽爲天,重濁陰爲地。

萬物所陳列也。

”例如对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对恒星,特别是二十八星宿的认识都是正确的。

对于时间的认识也是基本正确的,比如对“年”“月”“日”的认识,只是过分强调以朔望月为单位的阴历,阴阳历混杂在一起,没有西方的太阳历方便而已。

当然也有错误的地方,比如中国的“中”。

《说文解字》说:

“中,内也。

”汉族先民认为自己所居之地是世界的中心,周围是野蛮落后的荻蛮夷戎等异族。

中国就像其他孤立于世界一隅的文明一样,自认为自己就是全世界。

再如“年”,《说文》说:

“年,穀孰也。

从禾千聲”;对“穀孰也”,《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说明:

“《爾雅》曰:

夏曰歲。

商曰祀。

周曰年。

唐虞曰載。

年者,取禾一孰也。

”也就是说,庄稼成熟一季就是一年。

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一年相比就不那么准确了。

不管准确与否,汉字中表示时空观念的字都体现了汉族先民的世界观。

5.2汉字中的事物认识

科学与文明的本质就是分析,分类,认识,命名。

对于未知的事物首先分析辨别,相同的归为一类,再分别地加以考察,认识其具有什么特性,最后配给它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

几乎每一个字都体现了汉族先民高超的识别能力。

汉族先民最先面对的是动物,植物,自然物,经过分析认识命名,最后“画成其物,随体诘屈”,用最能体现其特征的文字形体记录它的名称。

请看下面“牛、羊、豕、犬、象、木、草(屮)、山、水、日、月”的甲骨文(或小篆、金文):

以上的“牛”字和“羊”字都抓住头部进行描画,特别是突出牛角和羊角;“豕”、犬、象”字分别象猪、狗和象的直立侧面形状,“豕、犬”字形极其相似,只是“豕”尾短、腹肥,“犬”尾弯长、腹瘦,“象”则突出长长的鼻子的独特形状;“屮、木”是植物象形字,“木”象一棵树,上面是树枝,下面是树根,中间是树干。

“屮”则象草茎的形状;“山、水、日、月”是自然象形字,“山”象起伏的山峰,“水”象流水的形状,“日”象太阳的圆形,中间的点可能是发光发热之物,“月”象缺月的形状,中间的点代表月亮中的阴影。

这些字都抓住所代表物体的特征,用文字形体恰当地表现出来,显示了汉族先民认识物象的特有风格。

再来看“本、末、血、刃、及、采、取、相、伐、寇、涉、保、盥”的甲骨文(或小篆、金文):

“本、末、血、刃”是指示字。

这类字表示的事物往往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汉族先民往往一个指示符号指出该事物在整体中的位置来表示,这比形声字要经济。

比如表示“树梢”,用指示字“末”比用形声字“梢”经济明了,体现了先民辨识事物的聪明智慧。

“本”是在象形的“木”字下加一短横,表示树根所在的部位。

“末”是在象形的“木”字上加一短横,表示树梢所在的部位。

“刃”是在象形的“刀”字上加点,指示刀刃所在。

“血”则有所不同,不属于整体中的一个部分,而是用经常见到的事情表示:

宰杀牲畜时用一个器皿接血,用“皿”上加一横表示。

“及、采、取、相、伐、寇、涉、保、盥”是会意字。

对于无法描摹的“事”,即一些动作,汉族先民发挥聪明才智,把两个象形字拼合起来表示,体现了汉族先民认识事物的巧妙。

“及”字上面一个人,下面一只手,表示“追赶上”的本义;“采”上面一只手,下面是果树,表示用手采摘;“取”左边是左耳,右边是一只手,表示用手割取左耳,古代战争杀敌,一般取下左耳作为记功的凭据;“相”是眼睛察看树木,表示“仔细查看”的本义;“伐”是一柄兵器架在人的脖子上,表示用“戈”砍人头,本义为“讨伐”;“寇”是拿着一根木棒进屋打人;“涉”是两只脚一前一后,中间隔着一道水,表示徒步渡河之意;“保”象一个人背着孩子,并用手托住,表示负子于背的本义,后来引申为保护、保卫等意义;“盥”是两只手在器皿里用水搓洗,表示用水洗手的本义。

汉字中最能反映汉族先民认识世上万事万物智慧的是类名加专名的形声字。

类名是指某一类义的代表符号,具有同一类意义的字用同一个类名。

因此,通过形声字,可以大体上窥见先民们对自然事物的分类情况。

表示草本或藤本植物的字往往用“艸”作类名,如“花、草、苦(本义是‘大苦’,一种味极苦的药草名)、落(本义是落叶)、華(本义是花)、艾、节、芦、苇、藤”等;表示木本植物的字往往用“木”作类名,如“李、桃、梨、杏、杨、槐、枫、松、杉、柏、柳、梧、桐、柿”等;表示鱼类的字往往用“鱼”作类名,如“鲤、鳅、鳝、鲢、鲫、鱿、鲈、鲑、鲨、鳗”等;表示人的思维及心理活动的字用“心”作类名,如“思、想、念、恋、感、忘、忠、忆、怜、悟、悦、恨、愧、懊、悔、慕、愛”等。

而且这种分类与今天的分类基本相同,当然也有对一些事物的分类不大妥当。

如把菌类植物“菇”归到了草本植物上,把哺乳类动物“鲸”归到了鱼类上,汉族先民错误地认为人的思维器官是心,也就错误地用“心”作思维及心理活动的字的类名。

我们还认为形声字不仅仅是汉族先民发明的一种便利的、多产的造字方法那么简单,这种造字方法的产生与汉民族识辨事物的分析分类的方法紧密相关,可以说是汉族先民识辨事物的方式导致了形旁加声旁这种造字方法的产生。

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下面辨识出一种木本植物叫“松树”,假设古人开始叫“gōngmù”,后来有时也叫“gōng”,假设开始用假借字写为“公木”或“公”,因为与表示“公共”的“公”相混,就加上表示类别的“木”成为“松”。

“公”就是它的专名,“木”就是类名。

这种类名加专名的造字方法不是假设,而是事实。

裘锡圭说:

“最早的形声字不是直接用意符和音符组成,而是通过在假借字加注意符或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而产生的。

”[5](P151)

语言与生活环境有关:

对什么越熟悉,就分得越细。

生活北极寒冷地带的拉伯人,据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说:

“他们有20个词表示冰、11个词表示冷,41个词表示不同形式的雪,有26个动词表示上冻和解冻,等等。

”[6](P167)我国一路往南逃往深山老林的苗族,凡果树的名称都是由“树+果+树的专名”构成,比一般语言多了一个类名“果”。

比如“梨树”黄平苗语叫tə¹²(树)ʨaŋ⁴⁴(有些地方读ʨi⁴⁴)(果)ɣa⁵⁵(梨树的专名)。

这可能与苗族先民在深山老林长期依赖野果充饥有关。

而汉族先民生活的地域广阔,有平原、丘陵,也有高山,甚至草原,再加上战争、迁徙、贸易等使交流频繁,眼界开阔,经历丰富,认识的事物极多,分类也极为详细,因此用来辨识事物的类名数量也极多,王力先生归纳有21类96部之多,[7](P636-637)类名和专名拼合成的形声字也就数以万计了。

恩师胡津铭说,形声字“占汉字总数90﹪”。

[8](P195)前面例举的“马”部有120个字,“禾”部有89个字也能说明了这个问题。

上面汉族与苗族关于“梨树”的对比,还可以看出汉苗两族认识方式的不同:

汉族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抽象,即先看到具体的对象“梨”,然后认识到它属于“树”这一种类别;苗族则反之,从大到小,从抽象到具体,即先辨识到它属于“树”、“果树”这些类别,再指出它是什么具体的事物。

5.3汉字中的思维方式

汉字与民族思维相得益彰,互为观照。

汉字是汉族先民创造的,所以汉字身上镌刻了汉族先民的思维方式。

与西方民族多元立体思维相比,汉民族的思维是线性的,整体的。

相宜的,汉字是线条的,系统的。

关于汉字的“系统性”,前文论述字族时已经涉及,不再赘述。

汉字的“线条性”则是有目共睹的,汉字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是线条。

但它与西方拼音文字简单的线条拼合不同,这些线条组合起来的整体又像一幅幅表意的文字画,所以人们又把汉字叫方块字。

汉民族的思维又是辩证的,思辨的。

相宜的,汉字的构造也体现了了辩证思维的特点。

比如“止戈为武”,“背私为公”,“小土为尘”,“一火为灭”等字就是这种辩证思维的产物。

汉族先民用“三”表示多也属于这种辩证思维,相宜的,汉字“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三水为淼”,“三石为磊”都表示众多的意思。

5.4汉字中的风俗习惯

汉族先民的一些古老的风俗习惯也保存在汉字中。

比如“过年”的风俗就来自“年”字。

前文说过表示时间的“年”来自“禾一熟”,《谷梁传》曰:

“五谷皆孰为有年,五谷皆大孰为大有年。

”“五谷皆大孰”就是大丰收了,当然“大有年”,肯定要热热烈烈地过大年。

再比如“婚”字就体现古人黄昏娶妻回家的风俗。

《说文》说:

“婚,妇家也。

《礼》:

取妇以昏时。

婦人陰也,故曰婚。

从女从昏,昏亦聲。

”笔者老家贵州黄平的苗族仍然保留这种风俗:

女子出嫁,一定要在晚上离开娘家的门。

而“娶”字则见证抢婚的习俗:

如果娶到的女子不是自愿,是丈母娘逼的话,就要谨防女子暗中串通恋人,半路抢婚。

“娶”的本字是“取”,前面已经介绍:

表示用手割取左耳,古代战争杀敌,割下左耳作为记功的凭证。

因此“取女”,就是抢夺女子的意思。

5.5汉字中的生活方式

同样,汉族先民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也保存在汉字中。

下面是“为、饭、食、餐、享”的甲骨文(或金文、小篆):

(或

,小篆为

(或

,小篆为

“为”,甲骨文左边是一只手,右边是一头象,整个字像一个只手牵着大象。

本义是驯象,使象服役。

这说明先民早就将大象驯服,像今天农村役使牛、马一样,可以役使大象为他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再如“圂”,《说文》曰:

“圂,廁也。

从囗,象豕在囗中也。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猪的厕所。

在我们贵州的农村,还经常见到这种生活方式:

圈养猪的猪圈挨着自家房屋不远,上面是猪圈,下面是便池,旁边往往还修建有人的茅厕,人的大小便也排进便池,储存的粪便就是庄稼和蔬菜极好的肥料。

再来看“饭、食、餐、享”这一组字。

在古代,用手直接抓吃粗食为“饭”;有吃有喝的正餐为“食”;山珍海味的高级享用为“餐”;神氏受用祭奉的贡品为“享”。

为什么这么说,下面我们做点分析:

“饭”前面是食物,后面是“反”(“扳”的本字,义为抓住并反转);“饭”的本义为用手取食。

“食”,上面是朝下的“口”,表示低头吃东西,下面是有脚的盛器,盛器中的一横表示可以享用的食物,两边的两点是唾沫,造字本义是津津有味地进餐。

“餐”的第一个甲骨文上面是“食”,下面是水、汤,表示吃吃喝喝,第二个甲骨文上面是手;中间是兽骨,代表山珍,下面是贝,代表海味,表示手抓兽肉兽骨或贝类水产品,享用山珍海味;小篆是两个甲骨文的综合。

“享”的第一个甲骨文像祭祖的神庙,第二个像多层楼房的庙宇,金文在“口”中加一横为“曰”,(即“甘”,表示神灵和祖先受用祭品),“享”的本义为在祖庙摆放祭品供神灵祖先受用。

5.6汉字中的审美和价值观

汉族先民的审美价值观同样也保留在汉字中。

从整体上来看,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方块汉字,纵有行,横有列,十分有序,表现了严整、划一之美。

直接产生了汉字书法艺术。

从汉字个体来看,有些汉字镌刻了先民的审美价值观念。

如“美、善、好、静、丑”字体现了古人以安静、祥和、爱护为美为善,以疯狂失态为丑的观念;“喜、樂、吴、北、悲”则揭示了以唱歌、跳舞为乐,以扞格不通、违背叛逆为悲为不顺的观念。

(金文是

“美、善”的甲骨文上面是“羊”,羊代表祥和,吉祥,因为羊常用于祭祀,因而“羊”具有“祥”的含义,“美”的下面是“大,人”,“美”的本义是修养深厚的高人所表现的安祥、和平。

“善”的下面是眼睛,表示眼神安祥温和,所谓“慈眉善目”。

在造字时代的古人眼里,安祥、宁静的人最“美”。

“好”的前面是女子,后面是男子,表示男女亲密相处,两情相悦,相互爱慕。

《説文解字》说:

“好,美也。

”“静”的前边是“青”,是“清”的省略,表示纯净,右边是争,“静”的本义是努力去除杂念,清心寡欲。

“丑”字的左边是“酉”,代表“酒”,右边是“鬼”,本义为酒醉后疯狂而可怕可恶的神情。

“喜”的甲骨文上面是一面鼓,下面是口,表示击鼓高歌,以示庆贺的本义。

《説文解字》说“喜,樂也。

”“樂”上面是丝弦,下面是木,代表琴枕,字形像木枕上系着丝弦的琴具。

金文上面加“白”,代表说唱,强调弹琴伴奏歌唱,“樂”字本义是和着演奏歌唱。

“吴”是“娱”的本字,像一个人倾侧着头部舞蹈。

“北”像两个人朝相反方向站立,本义是相逆反,相违背。

“悲”上“非”下“心”,表示因违背意愿的意外变故而痛楚、哀伤。

6结论

本文简单的论述了汉字中蕴含的文化信息。

当然汉字中蕴涵的文化信息不止以上几个方面,比如还蕴涵有哲学观念、道德标准、服饰文化、军事兵器文化、交通地理文化等等,恕不再一一论述。

参考文献:

[1]胡津龄.汉字与汉语词汇[M].上海:

古文化出版社,2005:

181.

[2]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8:

18.

[3]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2.

[4]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二册[M].北京:

中华书局,1999:

663-664.

[5]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8:

151.

[6](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M].丁由,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5:

167.

[7]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二册[M].北京:

中华书局,1999:

636-637.

[9]胡津龄.汉字与汉语词汇[M].上海:

古文化出版社,2005:

1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