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5793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费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免费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免费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免费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免费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免费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免费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免费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免费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免费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docx

《免费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费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免费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docx

免费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

小升初语文句子专项练习(方法+句子训练)(全)

 

小学六年级句子方法

(一)陈述句间的转换:

总体上是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1、陈→反:

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

吗?

上题应该是: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改为:

难道这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吗?

或者:

这怎么不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呢?

2、反→陈:

和上面的正好相反。

(注意标点符号)

上题应该改为:

难道不经过努力,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

改为:

经过努力,学习能取得好成绩。

(二)直接和间接的相互转换要注意的事标点符号的人称代词的转换。

1、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注意:

人称代词要变换:

第一人称:

我、我们  第二人称:

你、你们

第三人称:

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    直接→间接,

上题应该改为:

小红对陈庚说:

“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改为:

小红对陈庚说,她还要等她的同伴呢。

2、间接→直接,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上题应该改为: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改为:

小明告诉我:

“我明天要去春游。

(三)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

方法:

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 ),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 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或者是加“不能不”“不得不”等,一定再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上题应该改为: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

(句号→感叹号)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四)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

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五)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

(好处:

生动、形象)

(六)、修改病句

1、用词不当。

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

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

例如:

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

应改为:

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2、搭配不当。

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③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

又如:

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3、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

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

有两种情况:

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

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④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⑤缺少关联词语。

 例如: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

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4、成分赘余

①主语有多余成分;②谓语有多余成分;③宾语有多余成分; ④定语多余; ⑤状语多余; ⑥补语多余。

例如:

①《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诸”是“之于”的意思。

删去“诸”或“于”即可。

又如:

②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到我校”即“光临”,造成赘余,修改的办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复。

5、结构混乱

①词序不当。

几种情况:

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b.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c.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d.多层定语语序不当;e.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如:

 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特有的产儿,是被阉割过的封建帝王的奴仆。

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

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设着落,交代不清。

②句式杂糅。

有两种情况:

a.两种说法混杂;b.前后牵连。

例如:

 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披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

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杂糅。

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

“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

两种句式应删其一种,从而保持句子表达的明确。

③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

例如: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也该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

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

④层次不清。

例如:

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新华社发出的这条消息,就重视程度而言,科学界人士重于广大读者,因此,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动态;另外最后一句“引起强烈的反应”属于抽象性语言,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

6、表意不明。

①指代不明。

例如:

王新和李红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终于他取得了胜利。

“他”是指王新还是李红不明确。

又如:

 我站在窗前向操场一看,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球。

“这里”指代不明,应改为“那里”

②意思混杂,不知所云。

例如:

这些年,写文章的人特别喜欢“该”和“其”这两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

“该”和“其”当然可以用,因为今天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很多时候,用“这”“那”“他”之类,文章更流畅。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

“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

前面说“该”和“其”当然可用,中间又讲现代汉语中的“这”“那”“他”使文章更流畅,最后又说“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使读者无法明白“该”和“其”与“这”“那”“他”用哪个更好。

③歧义句。

例如:

 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飞机票。

此句有两种理解:

其一,往、返共两张。

其二,往,两张;返,两张。

又如:

这个厂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30%,受到上级表扬。

此句两种理解:

一种,比全年计划多出30%;另一种,只超出全年计划的30%。

7、不合逻辑。

①强拉因果。

例如:

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

此句强拉因果,“游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为游园的最后一天所致。

②自相矛盾。

例如: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就没有死,可又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

③概念误用。

例如:

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语文知识指南》《教师语文大全》《辞海》等。

文学作品与语文教学用书是不同的概念。

可改成“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教学用书”。

④主客倒置。

例如:

那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该句应改为:

“我与报纸接触”,“我”为主动,“报纸”为被动。

⑤否定不当。

例如: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该句去掉“否认”前的“不”字。

⑥前后失衡,缺乏照应。

例如:

有没有人毁树,是树能成活的重要条件。

该句前面是两种条件"有没有"。

后面只说了“能成活”的一个条件,两面失衡,应在“能成活”前加“是否”二字。

修改病句要记住:

遵原意,少改动。

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

⒈读。

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然后找准病因,辨清病

句的类别,是用词不当、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词序颠倒、自相矛盾,

还是分类不当。

⒉划。

用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修改有部位,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⒊改。

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

即删去多余及错误的词语、使句子

简明。

补上句子残缺成份,使句子完整。

替换有关词语,使用词怡当。

移前挪后,

调整词语位置,使语序正确。

⒋对。

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

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

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如果发现有问题

(七)调换顺序意思不变:

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

 

句子练习题

1、把下列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1)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2、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2)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3、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贝多芬说:

“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小红说: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4、把句子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1)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

5、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肯定句。

(1)如果现在的人看见月缺花残还要下泪,那不能不说他是个糊涂虫。

(2)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弟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

6、把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比喻句或拟人句。

(1)小鱼欢快的在小河里游着。

(2)花儿随风轻轻地摆动。

按要求改句子

1、这是真理。

(改为反问句)

2、多得些知识决不是一件坏事。

(改不肯定句)3、这件事我一定要做。

(调换顺序,意思不变)4、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为“被”字句)5、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改为“被”字句)

6、又短又软的淤泥怎么承受得住这样重的老象呢?

(改为陈述句)

7、是不是应该用我的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一丝不苟呢?

(改为陈述句)8、多读多练,作文会进步。

(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9、他的学习成绩很好,很自私,算不上好学生。

(用关联词语把句子连起来)

10、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改为不用关联词表示肯定的陈述句)

1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改为反问句)

12、他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说:

“我的国语讲得不好,是初学的。

”(改为不用引号的转述)

1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改为陈述句)

14、我在星星的怀抱中微笑着。

(改变句序,句子意思不变)

1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为陈述句)

16、多得些知识不是坏事。

(改为反问句)

1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画版报任务。

(改为“被”字句)

18、在这树上有许多鸟巢。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

19、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改为反问句)

20、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1、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是人类一起探索的宇宙生命之谜。

(改为反问句)

22、这些设想即使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改为反问句)

23、我完成了这幅作品。

(改为感叹句)

24、我做成了这个试验。

(改为反问句)

25、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

(改为肯定句)

26、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呢?

(改为肯定句)

27、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2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改为反问句)

29、有几个省市的建设与兴安岭完全没有关系呢?

(改为陈述句)

30、蔺相如说: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谦将军吗?

”(改为转述语句)

31、听到这个消息,我高兴地跳起来。

(改为反问句)

32、这本书难道不是你的吗?

(改为陈述句)

33、王老师对同学们说:

“星期天,我们一起去滑雪”。

(改为间接引用)

34、小红军对陈庚说:

“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改为间接引用)

35、爸爸对妈妈说:

“明天我出发,你别去上班了。

”(改为间接引用)

36、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改为陈述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