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6242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4.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docx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认识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最早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第二节地球仪

1、地球仪:

人们根据地球形状,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的模型。

2、地球仪:

知道南极、北极、地轴在哪里?

3、经线和纬线的比较(P12图1.9、图1.10)

纬线和纬度

经线和经度

定义

纬线:

地球上垂直于地轴的圆圈叫做纬线

经线:

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叫做经线。

形状

一个整圆(与赤道平行)

半圆(连接南北极点)

长度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经线长度都相等

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度数

北纬:

0°—90°南纬:

0°—90°

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东经:

0°-180°,西经:

0°-180

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

表示

北纬N,南纬S

东经E,西经W

重要

的经

纬线

0°赤道: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最长的纬线

南北回归线:

23.5°N、23.5°S

南北极圈:

66.5°N、66.5°S

低纬度:

0°——30°

中纬度:

30°——60°

高纬度:

60°——90°

0°经线(0O经线叫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

东半球与西半球划分:

20°W、160°E

西半球:

20°W向西至160°E

东半球:

20°W向东至160°E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20°W和160°E。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赤道(0°)

4、经纬网: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经纬网变化规律:

(1)自西向东,东经度数越来越大,西经度数越来越小;

(2)自北向南,北纬度数越来越小,南纬度数越来越大;

例:

写某地经纬度时先写纬度,再写经度

 

A(0°,60°W)      A(0°,30°W)

 B(30°S,75°W)       B(30°N,60°E)

 C(30°S,0°)       C(30°S,60°E)

 

甲:

经纬度位置:

(50°N,20°E)乙:

经纬度位置:

(20°S,170°W)

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半球位置:

南半球、西半球

位于中纬度位于低纬度

在五带中属北温带在五带中属热带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比较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意义

自转

地轴

从侧面看: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

逆时针

南极上空:

顺时针

24小时

A、形成昼夜更替

B、使各地的地方时不同,东边时间早,西边时间晚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A、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B、产生了四季的更替、五个热量带

2、地球公转示意图解释:

(看P17图1.19)

春分

 

冬至

夏至

秋分

 

节气

时间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划分

极昼极夜现象

春分

3月21日

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极昼现象

南极圈内极夜现象

秋分

9月23日

赤道

全球均等

冬至

12月22日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南极圈内极昼现象

北极圈内极夜现象

注意:

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3、五带的划分(P18图1.20)

划分依据:

地球表面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由北到南依次为:

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和南寒带。

北寒带

90°

有极昼极夜

(北极圈)66.5°

北温带

无极昼极夜、无直射

(北回归线)23.5°

(赤道)0°

有阳光直射

热带

(南回归线)23.5°

无极昼极夜、直射

南温带

(南极圈)66.5°

有极昼极夜

90°

南寒带

 

第二章学用地图

第一、二节地图的运用

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地图上确定方向:

(1)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示标确定方向,指示标一般指向北方;

(3)既没有经纬网,又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

举例:

右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C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

B点在C点的西南方向

右图中甲点在乙点的正西方向,

乙点在丙点的正北方向,

丙点在甲点的东南方向。

 

3、比例尺的定义、表示方大小比较

(1)定义: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计算时注意分子、分母单位为厘米)

(2)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3)比例尺大小:

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比例尺就越小。

(4)比例尺与图幅的关系:

一般来说比例尺越大,表示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实际范围越大,表示的地理事物越粗略;

例1:

去公园游玩要用到导游图,下列比例尺比较合适的是(C)

 A、1:

200000 B、1:

1000000 C、1:

30000

4、阅读地图的步骤:

先要阅读地图的名称,了解比例尺的大小,确定地图上的方向,再根据图例和注记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1、地球陆地与海洋面积比:

陆地占29%,海洋占71%。

面积比大约为3:

7,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

2、重要的地理事物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3、七大洲名称、分界线及分布特点。

(看P32图3.4记住七大洲)

(1)名称

七大洲的面积从大到小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

(2)洲与洲的分界: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

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

(3)分布特点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北美洲、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

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

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海拔最低为欧洲;

4、四大洋的名称及大小:

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分别是: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二节等高线与地形图

1、重要定义:

P35图3.9

绝对高度:

地球表面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叫海拔)。

相对高度:

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

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

2、背诵等高线之歌,并运用等高线之歌判断山体不同的部位(看P37图3.12)

3、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4、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

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海拔越低,颜色越深;

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黄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

海洋、湖泊一般用蓝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积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

5、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看P39图3.14记住位置)

第三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运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德国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

3、板块构造学说(看P42图3.17):

(1)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板块是处在不断运动中。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根据板块的运动,地中海将逐渐消失,红海将逐渐扩大;

板块相对移动方向

案例

板块张裂

东非大裂谷的形成、红海面积扩大、大西洋面积扩大

板块挤压

喜马拉雅山系的形成、阿尔卑斯山系的形成、地中海将逐渐消失

4、世界上的大山和火山、地震带:

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

5、高大山系的形成原因:

喜马拉雅山脉:

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产生。

阿尔卑斯山脉:

由非洲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产生。

科迪勒拉山系:

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产生。

6、预防地震常识:

(看P44活动)

第四节海洋资源

1、海洋水占全球总水量的97%;矿产、油气、生物等资源丰富;被人们称为“蓝色油田”、“天然鱼仓”、“盐类故乡”、“娱乐胜地”、“资源宝库”等。

2、赤潮:

近海的一种生物环境污染。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局部海域的营养盐类过剩,形成海水富营养化,结果一些低级藻类过度繁殖,消耗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引起鱼类大量死亡。

3、海洋目前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海洋石油污染、海洋垃圾污染、过度捕捞海洋生物。

过度捕杀鲸和其他海洋生物是破坏海洋生态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

1、了解天气与气候的不同

天气:

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特点是:

时间短、变化大。

不同地方天气不同,不同时间天气不同。

气候:

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特点是:

时间长,变化小。

常用气温和降水描述。

(看P52活动)

2、记住常用天气符号。

(看P54活动)注意: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3、能读懂卫星云图:

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气温的变化:

①日变化:

陆地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

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气温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1月气温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2月气温最高,8月最低。

②日平均气温:

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测定的气温值的平均值

3、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看P57图4.7理解)

纬度影响——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海陆影响——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

海拔影响——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复习P56活动,能计算山顶或者山脚的气温。

4、

(1)、降水的定义:

雨、雪、冰雹等统称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量的测量:

通常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多少,单位是毫米(mm)。

(3)、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看P61图4.10理解)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一般是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部降水少。

5、能描绘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并能说出该地气温和降水变化特点。

第三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看P62图4.11理解其分布位置)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至

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巴西、澳大利

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终年高温,

夏季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至北回

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终年高温,

夏季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30°

大陆内部、西岸

非洲撒哈拉沙漠、阿拉伯

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终年干旱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0°

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

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海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35°—55°

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

朝鲜半岛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

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

北部

冬冷夏热,降

水少,温差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

大陆西岸

西欧

冬暖夏凉,全年湿润

寒带气候

两极附近

两极附近

全年严寒

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脉、高原

青藏高原、南美安第斯

山脉

气候垂直变化

明显,

2、掌握几种气候的气温降水量柱状图,并会看图说出其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看课堂资料笔记)

3、影响一个地方气候的主要因素(会分析P55、P56活动):

①纬度位置:

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海陆位置:

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相反。

离海近降水多,内陆降水少;近海而海风吹不到的地区,降水也少;

③地形:

海拔高气温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雨)

4、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广的气候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5、南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第四节保护大气环境

1、目前国际性的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有三类:

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酸雨危害。

2、温室效应:

人类大量燃烧煤炭、天然气、石油、木材等产生的过多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使气温逐渐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后果: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将使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可能被淹没。

3、臭氧层被破坏:

人们使用冰箱、空调、计算机、汽车、灭火器等排放到大气的氯氟烃,破坏臭氧层。

臭氧层一旦遭破坏,大量紫外线长驱直入,危害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易患皮肤癌。

4、酸雨危害:

工厂排放的大量废弃到大气中,与空气结合形成酸性物质,和降水一起降到地面,对人、农作物、建筑具有腐蚀性。

第五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1、2011年,世界人口总数已达70亿。

2、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看P73图5.2):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发展中国家快,发达国家慢。

非洲人口增长最快,欧洲增长最慢,人口出现负增长。

3、人口增长速度由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决定。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4、世界人口分布(看P75图5.3辨认位置)

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

主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世界人口稀疏地区:

沙漠地区,雨林地区,高纬度地区、高原地区。

世界无人长久居住的大洲是南极洲。

除南极洲外,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6、通常用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的稠密程度,计算公式:

人口密度=人口总数÷总面积,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欧洲人口密度最大,大洋洲人口密度最小)

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住房问题、粮食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增加政府财政和社会福利负担)、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8、解决人口过快增长问题的正确途径:

控制人口数量,实行计划生育。

9、城市问题表现在: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可分为三大人种:

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2、人种分布(看P79图5.6辨认位置):

黄色人种分布在: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

(注:

印第安人、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北极附近的爱斯基摩人均属于黄种人)

白色人种分布在: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注意:

埃及人和阿拉伯人也属于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分布在: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3、语言:

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

世界主要语言(联合国工作语言):

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

6、世界的三大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均发源于亚洲,世界上有近一半的人信仰宗教,其中教徒最多的是基督教。

基督教:

主要经书《圣经》,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建筑多尖顶,可见十字架,钟楼。

伊斯兰教:

在中国称为回教或者清真教。

主要经书《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洲北部。

建筑特色:

圆顶。

佛教:

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主要经书《金刚经》;建筑特色:

佛像、佛塔、佛寺。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乡村和城市。

目前,世界上一半左右的人居住在城市。

2、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或沿海平原地区,聚落密集;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有300多处。

中国的长城、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开平碉楼与村落等。

第六章发展与合作

1、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般可从面积大小、人口多少、海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等来了解。

2、面积和人口居前几位的国家:

国家

单位(万/平方千米)

国家

单位(亿人)

俄罗斯

1707

中国

13占世界人口1/5

加拿大

997

印度

10

中国

约960

美国

2.9

美国

937

印度尼西亚

2.09

3、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梵蒂冈:

位于欧洲

注意:

(1)地广人多的国家如:

中国、印度、美国;

(2)地广人稀的国家:

加拿大、澳大利亚;

(3)地狭人多的国家:

日本;

(4)地少人少的国家:

梵蒂冈

4、根据海陆位置不同,可分为内陆国、临海国、岛国。

我国属于临海国。

5、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位于:

北半球北部及南半球的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位于:

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

注意:

(1)亚洲的日本属于发达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南南合作”是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3)“南北对话”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6、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进口本国难以生产的工业制成品。

7、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

缩写:

UN;常任理事国5个:

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总部:

美国纽约;主要职责: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

8、世界贸易组织---缩写:

WTO,它是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

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职能是促进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

中国:

2001.12.11加入世贸组织。

9、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1894年6月23日。

称:

国际奥委会;奥运格言:

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

总部:

瑞士洛桑。

奥运会的精神和奥林匹克口号:

更高、更快、更强。

10、红十字会:

宗旨:

人道主义;任务:

防止并减轻人类疾苦,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保障人类尊严为预防疾病、增长健康和社会福利而工作。

重点地图读图指导:

1、地球公转示意图(二分二至日)、五个热量带划分图。

2、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读方位。

(小河、村庄图)3、常用图例识别。

4、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某的经纬度位置及判断半球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所属的高、中、低纬度,两点间的相对位置。

5、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图,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七大洲轮廓,各洲界线。

6、等高线地形图:

识别陡坡和缓坡,山顶、山谷、山脊,海拔和相对高度。

7、六大板块示意图:

板块名称。

8、世界人口分布图:

四大人口分布稠密区。

9、常用天气符号图识别。

10、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读,气候类型的判断。

11、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轮廓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