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8914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6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docx

《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docx

学而思八年级语文之文言文《醉翁亭记》

第六单元:

文言文《醉翁亭记》

复习

记是什么?

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但目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政治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这个亭子为何取此名?

知人论世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死后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吉州永丰(现在江西永丰)人,宋代文学家、史学家。

他自称庐陵人,是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散文创作成就最大,也擅长诗词,在史学方面也很有成就,参与修撰《新唐书》,自撰《新五代史》。

有《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

“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

“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居士传》

你知道“画荻教子”的故事么?

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其母以荻杆画地教他认读。

24岁登进士第,曾任西京(今河南省洛阳市)留守推官。

因几次支持范仲淹等改革派,屡遭贬谪。

晚年曾主持进士考试,录取了苏轼、苏辙、曾巩等人。

创作背景

  欧阳修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该运动失败之后,韩范诸人被先后贬官,欧阳修被贬放滁州。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

他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

但是当时北宋王朝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这又使他忧虑和痛苦。

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

说词解句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1环滁(chú):

环绕着滁州城。

滁州,在安徽省东部。

2壑(hè):

山谷。

3尤:

格外,特别。

4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yá)也:

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在滁州西南十里)。

蔚然,繁盛的样子。

【译】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1山:

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2潺潺(chán):

流水声。

3酿泉:

泉水名,在琅琊山醉翁亭下,因泉水很清可以酿酒而得名。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峰回路转: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

回,回环,曲折环绕。

2翼然临于泉上:

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然,……的样子。

临,靠近。

于,在。

【译】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1作:

建造。

2名:

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3太守自谓: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4辄(zhé):

就。

5号:

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6曰:

叫做。

【译】造亭子的人是谁?

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

给它起名的是谁?

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得少也总是醉,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意:

情趣。

“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2乎:

相当于“于”。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得,领会。

寓,寄托。

【译】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岳阳楼记》“若夫淫雨霏霏”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若夫:

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

近似“像那”。

2林霏开:

树林里的雾气散了。

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开,消散,散开。

3云归而岩穴暝(míng):

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归,聚拢。

暝,昏暗。

4晦明变化: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晦明,指天气阴晴昏暗。

【译】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野芳发而幽香: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香花”,名词。

发,开放。

2佳木秀而繁阴:

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秀,茂盛、繁茂。

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3风霜高洁:

就是风高霜洁。

天高气爽。

4水落而石出:

溪水滴落,山石显露。

【译】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至于:

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2负者:

背着东西的人。

3休于树:

倒装,“于树休”,在树下休息。

4伛偻(yǔlǚ)提携:

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伛偻,腰背弯曲,这里指老年人。

提携,小孩子被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子。

【译】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临:

来到。

2渔:

捕鱼。

3洌(liè):

清澈。

4山肴(yáo)野蔌(sù):

野味野菜。

山肴,拿山野里打来的鸟兽做的菜,俗称“野味”。

野蔌,野菜。

蔌,菜蔬。

5杂然:

杂乱的样子。

6陈:

摆开,陈列。

【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酣,尽兴地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2射:

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

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3弈(yì):

下棋。

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4觥(gōng)筹交错: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觥,酒杯。

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

【译】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苍颜:

脸色苍老。

2颓(tuí)然乎其间:

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

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译】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已而:

随后,不久。

2归:

返回,回家。

3阴翳(yì):

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翳,遮盖。

4鸣声上下:

意思是鸟到处叫。

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译】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

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乐其乐:

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第一个“乐”,以…为乐。

第二个“乐”,乐事。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3谓:

为,是。

4庐陵:

古郡名,庐陵郡,宋代称吉州。

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欧阳修先世为庐陵大族。

【译】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

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文中有多少个“也”字?

为何用如此多“也”?

采用直接诉诸读者形象思维的写法。

先将实际的景物描绘出来,而后加以解说,如此层层展开,有如画卷平舒,每一层又都用一个“也”字结住,使人感到不疾不徐,自然合拍。

感叹生活。

作者的纵情山水,决非隐逸之士的超然物外,而是在社会安定的前提下,跟老百姓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

这就使全文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而“也”字的连用则恰好成为这一情调的最合适的表现形式。

“醉翁之意”在何处?

  作者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还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范仲淹等向宋仁宗推崇的新政无法实现,对此,范仲淹持“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而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二人行为模式不同,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

相比之下,欧阳修的表现更体现了儒家的传统思想,如《尚书》所言: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

”所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乐民之乐”。

中心思想

  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以及太守宴游的场面,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艺术手法

题滁州醉翁亭

北宋•欧阳修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

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

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

声如自空落,泻向雨檐前。

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

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

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

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湲。

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

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

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佚名题滁州醉翁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