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892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考试大纲语文学科题型示例1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粉碎 

猝不及防 

出类拔萃

  C.啜泣 

拾掇 

缀玉连珠 

苦学不辍

  D.悼念 

泥淖 

绰绰有余 

掉以轻心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B.她独自一个人在林间小路上走着、想着、感动着,几乎忘记了一切:

已分不清天上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是雨还是雪?

也不知道自己脸上缓缓淌着的是水还是泪?

  C.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有的请她讲:

“如何多才多艺”;

有的追问她:

“怎样身兼数职”;

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D.《新华字典》是我国第一部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由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魏建功主持编纂,正因为是“大家编小书”,才使得一本小小的工具书历经数十年而不衰。

  5.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

  湖北省江陵县一同志来信反映①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②金钱的多少③表示着人情的轻重④礼品的贵贱⑤显示出关系的亲疏⑥

A

B

C

D

  6.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啜泣 

层峦叠嶂 

嗑碰 

义愤填膺

  B.辑拿 

额手称庆 

坍塌 

班师回朝

  C.秸秆 

大有稗益 

赘述 

披肝沥胆

  D.摩娑 

厝火积薪 

巨擘 

见风驶舵

7.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按照上级布置,他们认真组织了一系列观摩课,师生们反映热烈。

  B.别看他俩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其实是貌和神离。

  C.我们都迫不急待地想知道,究竟是谁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D.这哥儿俩,一个标新立异,一个循规蹈矩,差别太大了!

  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井冈山、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中国革命的几处。

  ②“开发西部战略”的目标之一就是我国东西部的差距。

  ③几项调控房价措施相继出台,说明政府房价增长过快的态度相当坚定。

  A.胜地缩小控制B.圣地减少控制

  C.圣地缩小抑制D.胜地减少抑制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卢沟桥两边的石栏上雕刻着数以百计的石狮,这些石狮在风霜雨雪中已守桥七百多个岁月。

  B.在今天举行的决赛中,我国选手有实力染指金牌的项目是女子100米蝶泳和女子马拉松比赛。

  C.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

  D.这家报纸改版后面貌一新,受到读者欢迎,很多报纸都跟着仿效起来。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又绝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不写稿子,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尽管 

可是 

虽然 

  C.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虽然 

相反 

可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由于改编者没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B.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称赞。

  C.这个城市交通拥挤的状况日益严重,许多人认为,采取货车在规定时间内不准进入城区的措施,未尝不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办法。

  D.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对种种不爱惜人民币的错误做法,以及随意将人民币放大后销售的违法行为,尚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年每听到亲友去世的消息,总令我无比伤感,尤其是这回相濡以沫的老伴远行,对于我这个年已九十且神经衰弱的老人,真像天塌了一样。

  B.这位文学老人被誉为“农民诗人”,他最善于在田间地头和锅台灶边捕风捉影,从普通百姓的日常小事中发现劳动之乐、生活之理和人性之美。

  C.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高薪”不一定能收到“养廉”的效果,因为贪官污吏来来就是欲壑难填,并不是因为收入维持不了生计才搞腐败的。

  D.一项社会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中学生在学校里见到老师都能亲切问好,而见到烧锅炉的、打扫厕所的和食堂打饭的工人师傅,却都不屑一顾。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为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对这种坑害顾客骗取钱财的不法行为,应给以严厉打击。

  D.马教授领导的科研组研制出能燃用各种劣质煤并具有节煤作用的劣质煤稳燃器,为节能作出了重大贡献。

  1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印度洋海啸发生后,中国政府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对外救援行动。

  B.今天老师又在班会上表扬了自己,但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努力。

  C.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藏干部很高兴。

于是两人新切地交谈起来。

  D.因患病住院,83岁高龄的黄昆正在美国的姚明没能到场领奖。

  16.下列的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17.“她是——教练“中的”的教练”前有如下六个修饰成分,下列四项中排列妥帖的一项是()

  ①优秀的①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

  ③国家队里(的)④篮球(教练)

  ⑤女(教练)⑥一位(教练)

  A.①②⑥③④⑤B.③⑥②①④⑤C.①②③⑥⑤④D.②①③⑥④⑤

  18.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上下文衔接较好的一项是()

  ①远处看,山顶上明显地有座宝塔。

可是,走近一看才发现,宝塔并不在山顶上。

  ②远处看,宝塔明显地坐落在山顶上。

  ③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儿。

  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这些活儿,连见也没见过。

  ④他们在工厂里向工人学习排版、印刷、装订等技术活儿。

  这些活儿他们过去不但没有干过,连见也没见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9.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 

, 

,  

, 

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2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梦龙编订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其中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

  B.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著名女作家,她的《笑》《往事》《寄小读者》等作品,被认为是当时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

  C.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而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旧体诗,也被认为是现代诗歌。

  D.法国的莫泊桑和俄国的契诃夫是欧洲文学史上少数几个只写短篇小说的杰出作家。

  2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2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

数枝幽艳湿啼红。

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

人间辛苦是三农①。

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

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

为什么?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3.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动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

  自从我省西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本市各界对震灾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累计已逾100万元之巨。

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

这些钱物已经转送到了灾区。

  24.把下面的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

  ①不变更原意;

  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

  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小李对小王说:

“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

再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

  小王说: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25.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

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3个)

  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没有把握自

  ①②③④⑤

  己,受了坏人的影响,才逐渐变坏的;

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自己,能抵制多方面的

  ⑥⑦⑧⑨

  各种坏的影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

  ⑩1112

  删除部分:

、、。

  26.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27.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28.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

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

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

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500元;

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

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

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

  29.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言简意赅;

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

请在“友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愁([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

([俄]契诃夫)

  30.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

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情景一:

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

  情景二:

考试前夕我歌声

  31.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

(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

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

  

(1)提示语:

(数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

  

(2)提示语:

(阅读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32.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高中语文课文”的推荐活动,请你填写下面的表格,推荐一篇课文。

要求表述简明连贯,突出课文特点。

  33.电台计划播送旅游天气预报时,在各条信息之间加一上些衔接的话,以增加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性。

请你在下面的天气信息之间,为电台设计两段这样的话。

  三亚(海南)晴24~32℃

  漠河(黑龙江)小雪-22~4℃

  大理(云南)多云转小雨12~24℃

  3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

  ②满园春色好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35.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

请将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

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完出93厘米长宽、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

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无通宝铜钱。

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

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

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

11时11分,到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动撬开盖板。

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3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

  

(1)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受上赏;

,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

数月之后,;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2)王国维在《人间词活》中认为,“古人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

一是“昨夜西风凋谢树,,。

”(晏殊《蝶恋花》)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梅,。

”(柳永《风栖梧》);

三是“众里寻他千XX,,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

  37.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5)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

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

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

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

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辄餐投箸,为之悲泣。

既而谓康伯曰:

“汝若居铨衙,当举如此辈人。

”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

在郡清俭,妻自负薪。

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

朝廷欲革岭南之弊,以隐之为广州刺史。

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曰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

隐之既至,语其亲人曰:

“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固赋诗曰: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及在州,清操逾厉,常食不过莱及干鱼而已,帷帐器服皆付对库,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及声循寇南海,为循所得,刘裕与循书,令遣隐之迁,久方得反。

归舟之日,装无余资。

及至,数亩小宅,篱垣仄陋,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子。

刘裕赐车牛,更为数宅,固辞。

后迁中领军,清俭不革,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时有困绝,或并日而食,身恒布衣不完,妻子不沾寸禄。

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九年,卒。

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

常蒙优锡显赠,廉士以为荣。

子延之复厉清操,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节选自《晋书·

吴隐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辍:

停止。

  B.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举:

推荐。

  C.隐之遂清级,累迁晋陵太守迁:

升职。

  D.一箧之宝,可资数世资:

积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及其执丧,哀毁过礼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B.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C.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D.饮者怀无厌之欲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它都说明吴隐之清俭操守的一组是()

  ①禄赐皆班亲族

  ②冬月无被,尝流衣,乃披絮

  ③越岭丧清,吾知之矣

  ④古人云此水,一秋怀千金

  ⑤时人颇谓其矫,然亦始终不易

  ⑥内外茅屋六句,不容妻子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隐之学识广博,为人懦雅。

虽家境不富裕,但从不苟且贪财。

事奉母亲极尽孝道,使吏部尚书韩康伯之毋大受感动,告诫康伯尽快提携此人。

  B.吴隐之为官后,清廉俭朴。

为革除岭南官吏贪财积弊。

朝廷任命他为广州刺史,在途经贪泉时,他赋诗言志,表明自己“终当不易心”的操守。

  C.卢循侵犯南海时,吴隐之被捉,经刘裕发信要求才得以返还。

回来后,居处极为简陋,但他们仍然坚决谢绝了刘裕的赏赐和为他另建居所的好意。

  D.吴隐之这种始终不涂的清俭操守,屡次受到褒奖赞誉以及优厚赏赐,清廉之士引为光荣,其后代也继承了他的良好作风,把廉洁谨慎奉为家法。

  (5)将此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

  ②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螯。

  3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题。

  裴侠字嵩和,河东解人也。

年七岁,犹不能言,后于洛城见群乌蔽天从西来,举手指之而言,遂志识聪慧,有异常童。

年十三,遭父忧,哀毁有若成人。

魏正光中,稍迁义阳郡守。

武卫将军道侠于帝,授左中郎将。

及帝西迁,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荥阳郑伟谓侠曰:

“天下方乱,未知乌之所集,何知东就妻子,徐择木焉。

”侠曰:

“既食人禄,宁以妻子易图也?

”遂从入关。

除河北郡守,侠躬覆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吏人莫不怀之。

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

“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

”乃悉罢之。

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侠亦不以入私,井收庸为市官马。

岁时既积,马遂成群。

去职之日,一无所取。

人歌曰:

“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

为世规矩。

”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迁户部中大夫。

时有奸吏主守仓储,积年隐没至千万者,及侠在官,励精发擿①,数旬之内,奸盗略尽,转工部中大夫。

有大司空掌钱物典李贵乃于府中愁泣,或问其故,对曰:

“所掌官物,多有费用,裴公清严有名,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侠闻之,许其自首。

贵自方隐费钱五百万。

侠偿遇疾沉顿,士友忧之,忽闻五鼓,便即惊起,顾左右曰:

“可向府耶。

”所苦因此而瘳②。

晋公护闻之曰:

“裴侠危笃若此而不废忧公,因闻鼓声,病症遂愈,此岂非天佑其勤恪也?

”又司空许国公宇文贵、小司空此海公申徽并来侯侠疾,所居茅屋,不免霜露,贵等还,言之于帝。

帝矜其贫苦,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奴隶耕耒粮栗莫不备足。

缙绅咸以为荣。

卒于位,谥曰贞。

  (节选《北史·

裴侠传》)

  [注]①:

擿(tí

)揭发。

瘳(chá

n):

病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举手指之而言吏人莫不怀之

  B.何如东就妻子,余择木焉朝野服焉,号为“独立使君”

  C.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所居第屋,不免霜露

  D.并收庸为市官马乃为起宅,并赐良田十顷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侠不以私度公和“对奸吏起震慑作用”的一组是()

  A.侠将行而妻子犹在东郡。

侠闻之,许其自首。

  B.宁以妻子易图也?

李贵乃于府中悲泣。

  C.忽闻五鼓,便即惊起。

积年隐没至千万者。

  D.所苦因此而瘳。

惧遭罪责,所以泣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侠七岁后即很聪慧,有异于一般孩童。

为官后忠于皇上,荥阳郑伟认为天下动乱,劝他另谋前程,裴侠拒绝了这一忠告,毅然跟随皇上西迁入关。

  B.裴侠生活俭朴,为官清廉。

他每日只是粗茶淡饭,而不食肥鲜美味;

从不私用郡中仆役,又不私取任何公物。

因此受到人们尊重、称赞他为人间楷模。

  C.裴侠在户部任职时严格约束官吏,揭发不法行为,并在短期之间取得成效;

在工部任职时,又敦促奸吏坦白交代,仅李贵一人即招供贪污公款五百万。

  D.裴侠时时以公事为重,深受晋公护的赞誉。

皇上了解他生活清贫,改善了他的居住条件,赏赐他良民、奴隶及各种物品,士大夫们都为此感到荣耀。

  (4)将此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侠曰:

“以口腹役人,吾所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