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9352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 50.docx

毕业设计表格格式50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题目审批表

学号:

1122013250

学生姓名

张悠然

系科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数学教育

指导教师

赵丹

职称

讲师

班级

11数教2班

所选题目名称:

小数的性质

题目来源:

1.教材2.团队课题3.参考选题4.自拟5.其他

选题理由:

小数的性质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的意义等内容,这位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因此,在小数的学习中占到了尤为重要的地位。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现在颇为流行的提法和做法,同时推理证明能力可以增加学生的思维严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选择此课题能够做到学中玩,玩中学,突出学生为主体。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院毕业设计(论文)领导小组意见:

 

系盖章年月日

备注:

注:

选题理由写明选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教师意见用黑色笔手写、签名。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任务书

数学系数学教育专业班级11数教2班姓名张悠然学号1122013250

课题名称:

小数的性质

课题主要内容及教学程序设计:

(一)主要内容

1.小数性质的理解;

2.小数性质的应用;

(二)程序设计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进一步用例题让学生加深体验小数的性质,小组交流合作,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小数的性质,具体有以下几个流程:

复习巩固→创设情境,初步体验→交流合作,加深体验→理解性质→巩固练习→课堂总结。

课题研究思路、方法:

本节课以学生观察操作—合作探究—感悟发现为学习思路。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灵活性强,应着重采用实验法,以及分组讨论法、合作学习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老师恰当点拨,适当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等方法。

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

阶段

时间

查找资料定题

2013年12月20日-2013年12月30日

填写设计任务书

2014年1月1日-2014年1月7日

撰写教案、

说课稿、

制作课件

教案完成

2014年1月8日-2014年2月28日

说课稿完成

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31日

课件完成

2014年4月1日-2014年4月30日

定稿完成

2014年5月1日-2014年5月31日

主要参考书目:

[1]张奠宙,宋乃荣.数学教育概论(第二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2]孙丽谷,王林.数学(五年级上),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指导表

姓名

张悠然

专业

数学教育

班级

11数教2班

设计题目:

小数的性质

指导教师

赵丹

第一阶段时间安排完成任务情况及教师指导意见

2014年1月8日-2014年2月28日完成《小数的性质》教案,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课题之前学生所学过的内容,设定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了合适的例题与习题;有根据教材的需求,制定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法与学法。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第二阶段时间安排完成任务情况及教师指导意见

2014年3月1日-2014年3月31日完成《小数的性质》说课稿,在以学生为主体,从“变”与“不变”的观点发展学生的辨证思想为目的,以及第一阶段完成的教案,制定了适合且配套的说课稿。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第三阶段时间安排完成任务情况及教师指导意见

2014年4月1日-2014年4月30日完成了《小数的性质》课件,根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完成的教案、说课稿,利用PowerPoint制作出集文字、图象、图形等多媒体对象于一体的演示文稿,把所要表达的信息组织在一组图文并茂的画面中,课件总计20张,形式简单鲜明。

教师指导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第四阶段时间安排完成任务情况及教师指导意见

2014年5月1日-2014年5月31日将已经初步完成的设计交与指导老师,经过老师的指导,自己的多次改正,最终完成了毕业设计。

教师指导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注:

请按照任务书确定的时间安排每一阶段的工作,学生打印,指导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指导并写出反馈意见,指导教师意见和签名一律手写签名。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数学教育专业毕业设计

--教案记录表

姓名

张悠然

班级

11数教2班

学号

1122013250

课题

小数的性质

教案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能力目标:

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3、德育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探究知识的乐趣,渗透“变”于“不变”的辨证思想。

教学

重点

难点

难点:

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

重点:

对小数的性质的应用。

教学

方法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教学过程设计

小黑板出示:

5,50,500,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复习能小结: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添上两个0,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在整数的末尾去掉一个0,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去掉两个0,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整数的位数越多,数越大)……

(1)出示情景图,两位同学购买学习用品后在交流购物情况,你从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小明:

“我买1枝铅笔用了0.3元”  。

小芳:

“我买1块橡皮用了0.30元”。

提出问题:

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

为什么?

你能想办法证明吗?

先独立思考,有想法后4人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归纳方法:

A.用具体钱数解释:

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结合计数单位理解:

0.3是3个0.1,0.30也可以看作3个0.1,所以0.3=0.30

C.用图表示:

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分别平均分成10份、100份,其中的3份、30份分别用0.3、0.30表示。

因为阴影部分大小相同,所以0.3=0.30。

那它们与0.300又怎样的关系呢?

小结:

这三个数量虽然各不相同,但表示大小相等.

教学例题:

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是同一点,说明:

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独立填写下表,集体讲评。

  板书:

因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所以0.100米=0.10米= 0.1米  

观察黑板上的两组数:

(应用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

(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

(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为了帮助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教师强调指出:

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呢?

(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

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

举例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

(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

(1)化简小数

把0.70和105.0900,3.00500化简。

提问:

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弄清题意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0.70=0.7;105.0900=105.09。

通过这组练习巩固新知,为以后小数作结果要化简作准备。

(2)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4、3.16、10改写成三位小数。

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为什么给三个数填上的“0”的个数不同?

10是整数怎样把

教学过程设计

它改写成大小不变的三位小数?

强调:

 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

(3)判断题

在一个数的末尾添。

上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

在小数点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

课后作业:

练习六第3题----第5题

思考:

怎样使得2,20,200这三个数相等?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

0.3=0.30=0.300练习

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0.1=0.10=0.100

小数大小不变。

课后作业

思考题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对教案的指导意见:

 

教案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数学教育专业毕业设计

—说课记录表

姓名

张悠然

班级

11数教2班

学号

1122013250

课题

小数的性质

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的性质>,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首先,我对本节的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1、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小数的性质》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的意义等内容,这位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同时,本节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习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因此,在小数的学习中占到了尤为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能力目标:

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利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和改写。

(3)德育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探究知识的乐趣,渗透“变”于“不变”的辨证思想。

3、教学重难点

难点:

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

重点:

对小数的性质的应用。

为了讲清重难点,达到教学的目标,我再从教法与学法上谈谈。

2、说教法

1.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2.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

“现在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

”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特别注意学法的指导。

本节课主要采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学会有序的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

4、说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小黑板出示:

5,50,500,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复习能小结: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添上两个0,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在整数的末尾去掉一个0,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去掉两个0,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整数的位数越多,数越大)……

(2)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1、初步感知

(1)出示例5情景图,小朋友买工具的图画(小明:

一支铅笔0.3元,小芳:

一块橡皮0.30元),让同学们观察思考图片的内容,提取信息,提出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2)提问:

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

为什么?

你能想办法证明吗?

先独立思考,有想法后4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归纳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

A.用具体钱数解释:

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B.结合计数单位理解:

0.3是3个0.1,0.30也可以看作3个0.1,所以0.3=0.30

用图表示:

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分别平均分成10份、100份,其中的3份、30份分别用0.3、0.30表示。

因为阴影部分大小相同,所以0.3=0.30。

那它们与0.300又怎样的关系呢?

小结:

这三个数量虽然各不相同,但表示大小相等.

2、加深体验

教学例题:

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是同一点,说明:

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独立填写下表,集体讲评。

  板书:

因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所以0.100米=0.10米= 0.100米

观察黑板上的两组数:

(应用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

(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

(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师指着“两组等式,并标上思考符号“→”,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数的位数不同,但在0.3与0.l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两个“0”,表示的实际大小不变,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这样教学,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

3、理解性质

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呢?

(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

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

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

(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

举例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

(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

(3)巩固练习

练习的设计,既要起到巩固新知的作用,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应做些既能增强学生自信心,又能打到巩固新知作用的练习,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享受数学的学习。

为此,我设计了下面几组练习。

(2)化简小数

把0.70和105.0900,3.00500化简。

提问:

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弄清题意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0.70=0.7;105.0900=105.09。

通过这组练习巩固新知,为以后小数作结果要化简作准备。

(2)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4、3.16、10改写成三位小数。

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

为什么给三个数填上的“0”的个数不同?

10是整数怎样把它改写成大小不变的三位小数?

强调:

 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

(3)判断题(教师口述,学生回答)

学以致用是学生理解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

在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自主解决问题,在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性质,深化对小数性质的认识。

尤其通过解决题目,引领学生进行辨析、判断,使得所学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4)课后作业

练习六第3题----第5题

思考:

怎样使得2,20,200这三个数相等?

(五)全课小结,畅谈收获

学生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这种方式既培养了的反思概括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让孩子们在探索、认知、总结、质疑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

0.3=0.30=0.300练习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0.1=0.10=0.100课后作业

小数的大小不变。

思考题

五、板书设计

 

指导教师意见

对学生说课稿的指导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数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数学教育专业毕业设计

—多媒体课件制作计划表

姓名

张悠然

班级

11数教2班

课题

小数的性质

多媒体课件制作计划(课件设计思路、采用的手段和方法等)

一、选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

根据教案,说课稿,利用PowerPoint能够制作出集文字、图象、图形等多媒体对象于一体的演示文稿,把所要表达的信息组织在一组图文并茂的画面中。

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可以清楚的表达所要讲的内容,让学生轻松的学习。

二、写脚本

1.课题《小数的性质》;

2.教学内容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5.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2)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例题5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试一试

(4)习题练习

(5)课堂小结

谈一谈

(6)布置作业

三、着手制作PowerPoint课件;

四、修改调试PowerPoint课件;

五、完成PowerPoint课件,并进行展示、汇报。

指导教师意见

对学生课件制作的指导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考核记录表

学生姓名

张悠然

专业

数学教育

班级

11数教2班

设计题目

小数的性质

指导老师

赵丹

考核时间

2014年6月7日

考核地点

文科楼A504

记录人

毕业设计现场考核记录

学生说课情况评语:

 

成绩:

考核组长签名:

考核小组成员签名:

学生多媒体课件制作评语:

 

成绩:

考核组长签名:

 

考核小组成员签名:

院考核小组意见:

 

院盖章年月日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

姓名

张悠然

专业

数学教育

班级

11数教2班

学号

1122013250

课题

小数的性质

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评语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设计的综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综合成绩评定

教案成绩

现场说课成绩

多媒体课件展示成绩

综合成绩

等第

原始成绩

40%

原始成绩

30%

原始成绩

30%

院考核领导小组意见

 

系盖章年月日

备注(注明是否获校优秀设计)

 

注:

本表由院里统一打印下发;等第填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

90-100分为优秀;70-89为良好;60-69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