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05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doc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课程编号

B

英文名称

AppreciationofChineseNationalMusic

课程类型

通识教育选修课

总学时

32

课内学时

32

课外学时

0

实验学时

0

学分

2

先修课程

适用对象

全校本科生

开课学院

新闻学院

课程负责人

张红蕾

课程简介

(200字左右)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文化的丰厚物质与精神财富,对世界各国文化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发展和传承的基石与基础,在全球文化共享的今天,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中华民族气节与精神的代表向全世界展示着独有的风姿与魅力。

全程教学依照中国民族音乐的体裁形式,即民歌与歌舞、民族器乐、曲艺、戏曲四大门类,选用经典曲目和唱段进行讲析,介绍其历史源流、艺术风格,并教唱主要音乐片段。

通过学习使学生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学习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是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课程按照中国民族音乐的体裁形式,以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中国民歌为主线,选用经典曲目和唱段进行讲析,介绍其历史源流、艺术风格,并教唱主要音乐片段。

这门课程的主要特色:

就是使学生在欣赏名曲的同时,教会学生演唱经典民歌。

让学生从“学会演唱一首家乡的歌”开始,来逐渐认识中国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以及丰富的历史传统和人文积淀,从而更加热爱我们本民族的音乐艺术。

课程教学所达到的要求:

1.使学生认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价值及社会意义。

2.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梗概。

3.使学生熟悉中国民族音乐主要类别、经典曲目及其艺术风格。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及课时分配

课时合计

讲课

实验

实践

1

第一章

2

0

0

2

2-7

第二章

7

0

5

12

8-12

第三章

10

0

0

10

13-15

第四章

4

0

2

6

16

考查

2

0

0

2

总计

25

7

32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章中国民族音乐源流及历史文化概述

本章教学目的:

1、通过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流程,加强对学习民族音乐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2、引导学生聆听、欣赏、感受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增进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了解和感情。

本章主要内容:

1、中国丰厚民族音乐文化积淀的的形成:

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博大的文化背景;众多的民族和人口。

2、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特征:

3、中国民族音乐的分类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

中国民族音乐的几种分类方法

本章参考文献:

1.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2.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

4.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10月

本章思考题:

1.中国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

2.中国民族音乐按体裁划分为几大类?

第一节中国民族音乐概述及发展简史

1、中国民族音乐概述: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宽广、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为世界留下来了丰富的民族音乐遗产。

2、民族音乐发展简史:

(1)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埙;

(2)河南舞阳—骨哨;

(3)原始氏族社会——女声独唱歌曲《涂山氏妾歌》和狩猎的《弹歌》;

(4)黄帝时期歌舞表演《云门》和舜《韶》;

(5)周代—八音分类法: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6)封建社会,音乐文化不断发展。

诗经、九歌、乐府、唐代的曲子、歌舞、器乐演奏的发展。

(7)宋金时期,词调、说唱、戏曲等音乐形式的产生与发展。

(8)明清时期,世俗音乐体裁形式的广泛发展。

第二节中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

1.以线状为主的音乐思维方式。

2.以五声为骨干的调式音列结构。

3.均衡对称的曲式结构原则、均匀平稳的节奏安排。

4.简繁相适、动静相衬的音乐表述方式。

5.与文学、语言、舞蹈、戏剧、造型等姊妹艺术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

第三节中国民族音乐的分类

中国民族音乐大体上有三种分类方法:

1、按体裁品种分类。

分为4大类:

民歌与歌舞、民族器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

本课程按照此分类依次讲解。

2、按风格色彩分类。

分为2大片区。

北方和南方。

3、按历史时期分类。

分为2大类。

古代和近现代。

第二章民歌与歌舞

本章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传统民歌与歌舞的概念与艺术特征。

2.中国民歌的分类及南、北方色彩区音乐特点。

3.少数民族音乐简述。

本章主要内容:

1.民歌与歌舞概述

2.汉族北方的民歌与歌舞

3.汉族南方的民歌与歌舞。

4.少数民族的民歌与歌舞

本章重点、难点:

中国民歌中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各有哪些艺术特点。

学唱课堂教唱的10首民歌。

本章参考文献:

1.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2.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10月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

4.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本章思考题:

1.中国民歌有哪些基本特征?

2.民歌按题材可以分为哪几类?

3.汉族北方民歌和南方民歌在风格上有何不同?

4.举例说明你熟悉的少数民族民歌。

第一节概述

一、民歌与歌舞的特征

民歌有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民歌和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第二,民歌是经过广泛的群众性的即兴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三,民歌的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灵活的特点。

二、民歌与歌舞的体裁类别

民歌体裁大体可分:

号子、山歌、小调3个大类。

号子:

是人们在体力劳动过程中编唱并直接为之服务的民歌。

号子有着实用性和表现性两种功用。

号子有以下五种:

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作坊号子等

山歌:

是产生在山野劳动生活中,声调高亢、嘹亮、节奏较自由,具有直畅的抒发感情特点的民歌。

山歌的艺术表现有3个特征:

一是感情抒发的直畅性;二是编唱方法的自由性,三是表现形式的单纯性。

山歌的音乐形态有4个特点:

声调高亢辽阔;节奏较自由;常用上扬的自由延长音来抒发感情;乐段结构较简单,乐句内部的结构变化手法较多。

山歌的分类:

三种:

1.一般山歌;2.放牧山歌;3.田秧山歌;

小调:

是产生在群众日常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的民间歌曲。

它的流传最为广泛,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具有曲折细致的表现特点。

小调产生在人们的劳动之余,一般有两种场合:

一是休息或从事家务劳动的时候,人们常常用小调来咏叹自己的心思,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二是集体娱乐在街头巷尾、酒楼茶馆或者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时候,用以消遣助兴。

小调的音乐不表现特点。

小调的分类:

1.吟唱调;2.谣曲;3.时调。

中国的歌舞音乐:

与小调很接近,只是因为要配合舞蹈动作,常加用更多的衬词、衬腔和重复腔。

音乐织体上,常有一领众和的形式,锣鼓和丝竹乐的伴奏也比小调丰富。

有些歌舞带有简单的情节,有时演唱者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歌舞音乐大约可分为4类,即:

秧歌类、花鼓类、花灯类、风俗舞类。

此外,还有旱船、莲湘、小车、拉花、春牛等歌舞形式及其音乐。

三、民歌与歌舞的色彩区

四、民歌、歌舞与其他民族音乐类别的关系

实践:

学唱民歌《小河淌水》

第二节汉族北方的民歌与歌舞

号子遍布于全国各地,与各种不同的自然条件、劳动方式、经济状况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北方号子很多,较有代表性的如:

东北森林号子、黄河打夯打硪号子、沿海的渔民号子等。

一、北方的号子

1.东北森林号子。

赏析《哈腰挂》

2.黄河硪歌、夯号。

3.黄河船夫曲。

赏析《黄河船夫曲》

二、北方的山歌

北方的山歌,主要分布在西北色彩区,华北和东北的山歌很少。

西北山歌大多几种在几个歌种之中:

1.信天游。

赏析《横山里下来些游击队》、《脚夫调》、《蓝花花》

2.花儿。

赏析《上去高山望平川》、《下四川》

3.山曲、爬山调。

赏析《想亲亲想在心眼眼上》

三、北方的小调

1、北方的时调。

时调是小调的一种,是在民间休息娱乐时为消遣助兴而唱的民歌,他还常常被民间的职业、半职业艺人在城镇市集、街头巷尾、游览胜地用来为人们演唱。

时调音乐比较成熟,结构严谨、完整,节奏规整,常用乐器伴奏,表现手法较为丰富。

往往一首时调会跨越色彩区的界线,流传非常广远。

北方尤以华北色彩区的时调最为突出。

流行最广的时调:

茉莉花调、剪靛花调、孟姜女调、绣荷包调、对花调等。

茉莉花调:

赏析《茉莉花》

剪靛花凋:

赏析《放风筝》、《丢戒指》

孟姜女调:

赏析《摇篮曲》

2、华北、东北的其他小调。

赏析《小白菜》、《花蛤蟆》、《绣荷包》

3、西北的其他小调。

赏析《揽工人儿难》、《三十里铺》、《尕老汉》、《交城山》、《打酸枣》、《秋收》、《沂蒙山小调》

四、北方的歌舞

1.秧歌:

主要流行于北方汉族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

是歌、舞、戏三者的结合,各地有不同的侧重。

秧歌曲调十分丰富。

赏析《拥护八路军》、《跑旱船》、《正对花》、《反对花》

2.二人台:

流行在内蒙西部、山西、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后发展成地方戏曲。

伴伴奏乐器:

笛子、四胡、扬琴、四块瓦或梆子。

3.二人转:

流行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后发展成地方小戏。

它是在东北民歌和大秧歌的基础上,吸收了河北莲花落等多种民间歌舞、说唱、戏曲音乐的因素形成、发展起来的。

赏析《双回门》

学唱民歌《扁担歌》、《走西口》、《花蛤蟆》

第三节汉族南方的民歌与歌舞

南方地区,主要包括江南色彩区、闽粤台海色彩区、湘鄂色彩区、西南色彩区。

南方民歌的风格,大多比较细腻、委婉,但其中的差异较大,各种色彩特点、歌种分布、方言语音等纵横交错,比北方民歌的情况更复杂些。

一、南方的号子

1.农事号子。

赏析《舂米号子》、《打麦歌》

2.湘鄂打硪号子。

赏析《打硪歌》

3.船夫号子。

赏析《川江船夫号子》、《澧水号子》

4.采石号子。

赏析《大锤号子》

二、南方的山歌

南方山歌比北方普遍,几乎各地都有,大多冠以地名。

1.江浙山歌。

赏析《对鸟》、《叮叮当》、《我们的山歌牛毛多》、《风吹竹叶》

2.客家山歌。

赏析《打支山歌过横排》

3.湘鄂山歌。

赏析《花咚咚的姐》

4.西南山歌。

赏析《槐花几时开》、《尖尖山》、《放马山歌》、《弥渡山歌》、《小河淌水》

5.南方的田秧山歌。

赏析《拔根芦柴花》

三、南方的小调

1.江浙、闽粤台小调

江浙小调属于“吴歌”,他的风格与江浙山歌相似,但更曲折、细腻,以五声音阶级进为主,跳进较少,线状曲折,节奏流利均衡。

赏析《孟姜女》、《无锡景》

闽粤台小调:

赏析《天乌乌》、《思想起》

2.湘鄂、西南的小调

湘鄂小调在色彩特征上和当地山歌是一致的,较突出的歌种“桑植小调”流行于湖南西部,其音乐风格兼有湖南及四川两地的特点,还有些歌受到苗族、土家族民歌的影响。

赏析《马桑树儿搭灯台》、《幸福歌》

3.江淮的小调

赏析《茉莉花》、《月儿弯弯照九州》

四、南方的歌舞

1.采茶:

主要流行在江西、浙江、闽西、粤北等地的民间歌舞。

赏析《顺采茶、倒采茶》

2.花鼓:

流行于湖北、湖南、安徽等地的民间歌舞,近100年来发展为地方戏曲形式。

起源于民间小调、渔鼓、高跷等,因其最初以鼓为伴奏乐器而得名。

赏析《凤阳花鼓》一、二

3.花灯:

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及两湖地区的民间歌舞,后发展成地方戏曲。

流行在各地的花灯与当地的民歌有密切的联系,各具特色。

赏析《绣荷包》(云南)、《黄杨扁担》、《龙船调》

学唱民歌《放马山歌》、《凤阳花鼓》、《太阳出来喜洋洋》、《黄杨扁担》、《十送红军》、《绣荷包》(云南)

第三章民族器乐

本章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民族乐器的发展简史及乐器形制。

2.中国乐器的分类。

3.通过不同风格乐曲的辨析,掌握独奏乐器和合奏类乐器的艺术风格。

本章主要内容:

1.民族乐器概述。

2.独奏器乐。

3.合奏器乐。

本章重点、难点:

1.民族民间器乐的特征。

2.独奏乐器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本章参考文献:

1.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2.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10月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

4.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本章思考题:

1.独奏乐器可以分成哪几类?

各有什么特点?

2.你熟悉那些民间弹拨乐器?

3.丝竹乐和吹打乐各有什么特点?

4.你喜欢那些民族器乐的新作品?

试分析。

第一节概述

一、历史与特征

中国的民族器乐有着悠久的历史。

河南舞阳县贾湖的骨笛——商代的打击乐器——周代的“八音分类法”;汉唐时期,外域和少数民族音乐传入中原,中国乐器得到丰富和发展。

宋元时期,拉弦乐器开始流行,到明清时期又发展出多种不同形制、音色和演奏功能,逐渐形成了今天这样的胡琴类乐器群。

此外,弹拨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也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奏。

周代的八音分类法: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二、分类与乐种

按乐器演奏方法和发音特点,可分为四大类:

吹奏类乐器:

笛子、箫、笙、唢呐、管子等;

弹拨类乐器:

古琴、扬琴、琵琶、阮、三弦、筝等;

拉弦类乐器:

二胡、高胡、京胡、板胡、中胡、坠胡等;

打击类乐器:

鼓、板、镲、大锣、小锣、云锣、钟、磬等;

中国民族乐器的体裁、品种,可归为独奏器乐与合奏器乐两大类。

独奏器乐:

以上前三种乐器都可做独奏,打击乐器一般为合奏,只有技术较高者才能用于独奏。

合奏器乐,包括重奏、齐奏、合奏等器乐,下分丝竹、吹打(包括清锣鼓)、重奏、合奏四类。

三、音乐结构与发展方法

中国民族器乐的曲式结构,大多以曲牌为基础,段落性很强,其大部分曲调脱胎于民族声乐,还有许多留有民歌或戏曲、曲艺唱腔结构的痕迹,但它比声乐结构要复杂得多。

大体上分为:

单曲体和联曲体两种类型。

第二节独奏乐器

一、吹奏类乐器

吹奏类乐器是中国民族乐器中产生最早的种类之一,骨哨、埙等都属此类。

它在先秦有较大的发展,《诗经》中提到的即有箫、管、埙、篪、笙6种。

汉唐时期,鼓吹乐兴盛,外来的横笛、胡笳、排箫等丰富了当时的乐坛。

宋明以后,又有唢呐等传入。

现在的吹奏乐器约有三类:

以气息吹孔,引起空气柱振动或带有薄膜发声:

笛、箫、埙;以哨子振动发声的:

唢呐、管子;以簧片振动发声的:

笙、芦笙。

1.笛子。

①笛子简介。

分布较广,最流行的还是汉族的梆笛和曲笛。

梆笛流行于我国北方,以伴奏梆子戏而得名。

演奏风格粗犷豪放,音调高亢嘹亮,富戏剧性。

主要代表人物是冯子存。

曲笛主要流行于我国南方,因伴奏昆曲而得名。

演奏风格音调浑厚圆润,柔美流畅,清新秀丽。

主要代表人物陆春龄。

②乐曲赏析。

冯子存《五梆子》《喜相逢》;《扬鞭催马运粮忙》。

陆春龄《鹧鸪飞》;《姑苏行》。

2.唢呐。

①唢呐简介: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唢呐形成了不同的演奏风格和流派。

主要在北方,代表曲目《百鸟朝凤》、《一枝花》、《小开门》等。

②乐曲赏析。

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3.管子

①管子简介:

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吹管乐器。

②乐曲赏析:

《江河水》。

4.笙。

①笙简介。

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多簧管吹奏乐器。

笙主要由笙簧、笙管、笙斗组成。

他的发音明亮、圆润,有较强的表现力。

既能吹奏单音、又可吹奏和声。

③乐曲赏析。

笙《凤凰展翅》胡天泉演奏。

二、弹拨类乐器

弹拨类乐器也是很古老的乐器,琴、瑟、筝早在周秦时代就有了,汉代的箜篌、阮,隋唐的琵琶。

元代的三弦,明代的扬琴等,一直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按弹奏原理大致可分为3类:

一是平置弹奏的:

古琴、古筝、瑟;二是抱弹的:

琵琶、三弦、月琴、柳琴、阮;三是平置击奏的:

扬琴。

1.古琴。

①乐器简介。

古琴简称“琴”,是我国古老的弹弦乐器,因为它的历史久远,故唐宋以来便成为“古琴”。

又因为它有七根弦,故又称“七弦琴”。

②乐曲赏析。

《酒狂》、《流水》、《梅花三弄》、《醉渔唱晚》。

2.古筝。

①乐器简介。

筝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弹弦乐器,又称古筝。

其命名是根据它所发的“铮铮”之声的音响特点来命名。

由于筝的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因此在演奏上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其中,代表性的由河南筝曲、山东筝曲、浙江筝曲、客家筝曲、潮州筝曲、蒙古筝曲等。

②乐曲赏析。

《渔舟唱晚》

3.琵琶。

①乐器简介。

琵琶是我国流行较广的弹弦乐器,向外弹为“批”,向内挑为“把”,故称“批把”(琵琶)。

琵琶的演奏技法丰富,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强,可奏单音、双音及和弦,不仅用于独奏还可用于合奏和各种伴奏。

②乐曲赏析。

《阳春白雪》、《十面埋伏》。

三、拉弦乐独奏。

拉弦类乐器习惯统称为“胡琴”,中国拉弦类乐器形成较晚,史载11世纪前,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有一种奚琴,宋代也称稽琴,即今胡琴类拉弦乐器的前身。

13-14世纪其在各地流行。

明清以来戏曲、曲艺盛行,胡琴被普遍用于伴奏,拉弦乐器一般用马尾摩擦琴弦而发声,因其音色,善于润腔装饰,音色近人声,表现力丰富,善于抒情性、歌唱性的旋律,故运用十分普遍。

1.二胡。

①乐器简介。

二胡是我国流行最广的拉弦乐器之一,它是在弹弦乐器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的。

二胡过去在民间称之为胡琴、南湖、嗡子等。

它是由胡琴发展而来的,胡琴之称是因为我国古代把北方少数兄弟民族统称为“胡”,故将他们的乐器也冠以“胡”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二胡在制作和演奏技巧上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近年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二胡演奏家和优秀的创作曲目。

②乐曲选介。

刘天华的《光明行》、《空山鸟语》,它是“五四”时期的优秀民族器乐作曲家。

阿炳的《二泉映月》,著名民间音乐家。

2.京胡。

①乐器简介:

它是在清代随着京剧的形成,由胡琴发展而来的一种拉弦乐器。

因为是京戏的主要伴奏乐器,所以被称之为京胡。

②乐曲赏析:

京胡曲牌《夜深沉》

3.板胡。

①乐器简介:

板胡又称秦胡、梆胡、胡呼、瓢等,在明末清初伴随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戏曲秦腔与梆子腔的出现,在胡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拉弦乐器,并随梆子腔的兴起而流行。

由于适于表现热烈奔放的情绪,以后为多种地方戏曲和曲艺所吸收,并成为重要伴奏乐器。

②乐曲赏析:

《花梆子》、《大起板》

四、打击乐器独奏。

1.编钟、云锣、手鼓独奏。

①乐器简介。

②乐曲赏析:

《竹枝词》、《海岛的节日》、《丰收》。

第三节合奏类乐器

中国民族器乐合奏乐,大体可按表演形式分丝竹乐、吹打乐(包括清锣鼓)、重奏乐、大型合奏乐4种体裁。

一、丝竹乐

1.江南丝竹。

①江南丝竹简介。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长江以南的苏南、浙西一带的民间合奏形式和乐种,并以上海为中心。

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丝竹乐而称“江南丝竹”。

所用乐器:

二胡、笛、琵琶、扬琴、三弦、中胡、秦琴、箫、笙以及板、板鼓、碰铃等打击乐器,以二胡和笛子为主。

著名的的八大名曲,是《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八首。

②乐曲赏析:

《中花六板》

2.广东音乐。

①广东音乐简介。

它是民间丝竹乐之一种,主要流行于广州和珠江三角洲一带,湛江地区也很盛行,以后又流传到上海及北方的京、津等各大城市。

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华侨聚居地也常演奏。

②乐曲赏析:

《雨打芭蕉》。

二、吹打乐

1.浙江吹打。

①音乐简介:

②乐曲赏析:

《舟山锣鼓》

2.苏南吹打。

①音乐简介:

②乐曲赏析:

《将军令》

三、重奏乐和大型合奏乐

1.民族重奏乐。

①乐器简介:

②乐曲赏析:

《阳关三叠》

2.大型合奏乐。

①乐器简介:

②乐曲赏析:

《春江花月夜》、《金蛇狂舞》

第四章戏曲音乐

本章教学目的:

1.中国戏曲音乐发展简史。

2.掌握中国戏曲艺术的特征。

3.掌握全国性剧种各自的艺术特色。

本章主要内容:

1.概述。

2.全国性剧种。

3.部分地方性剧种简介。

本章重点、难点:

1.戏曲音乐的基本特征。

2.京剧艺术特征。

本章参考文献:

1.江明惇.中国民族音乐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2.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10月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

4.邓光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

本章思考题:

1.戏曲音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2.谈谈昆剧在中国戏曲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3.谈谈戏曲脸谱的分类与特点。

第一节概述

戏曲是一种综合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表现手段的中国传统艺术,是民间文艺集大成者,也是雅俗文化的桥梁。

中国戏曲是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之一,虽然产生较古希腊的悲喜剧和印度的梵剧晚,却是唯一仍然存活于今日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一种艺术。

音乐是戏曲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戏曲约有300多个剧种,音乐是体现剧种风格特色的主要标志之一,戏曲音乐遗产非常丰富,形态异彩纷呈。

(一)戏曲艺术特征

1、综合性

2、程式性

3、写意性

(二)戏曲音乐的特征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由声乐和器乐两部分组成。

唱腔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抒情性;二是叙述性;三是戏剧性。

戏曲唱腔来源:

一是由民歌或民间歌舞音乐发展而来;二是由说唱音乐发展而来。

戏曲唱腔有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体制。

二、剧种与声腔

第二节全国性剧种

一、昆剧:

1.昆剧的历史源流

2.昆剧艺术特色

3.戏曲片段赏析:

《牡丹亭.游园》

二、京剧:

1.京剧的历史源流

2.京剧艺术特色

3.戏曲片段赏析:

《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红灯记》

第三节北方、南方主要剧种

一、豫剧:

1.豫剧的历史源流

2.豫剧艺术特色

3.戏曲片段赏析:

《花木兰》、《拷红》

二、越剧:

1.越剧的历史源流

2.越剧艺术特色

3.戏曲片段赏析:

《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第四节戏曲脸谱

一、行当分类: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

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

二、脸谱与行当

1.生(男性):

小生、老生、武生、娃娃生中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

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

生的名目最早见于宋元南戏,指剧中男主角,与元杂剧的正末相当。

按其扮演人物属性、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

2.旦(女性):

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

3.净(男性花脸):

铜锤花脸(正净)、架子花脸(副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