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0615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229.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docx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

及贸易模式关联机制探析

摘 要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一国或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商品国际竞争能力、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等的综合反映。

从改革开放到加入WTO以来的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看,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增长主要取决于自身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以及国际市场的需求。

而我国比较优势的状况及其变化深刻地反映在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上。

因此,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问题可以作为判断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发展趋势、制定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依据。

从实践来看,传统贸易理论在解释当今工业化国家的贸易结构问题时早已大为失色,北美、西欧和日本这些颇为相似的经济体系之间进行的大量贸易表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等已成为当代贸易格局的主导因素。

特别是在区域内、产业内贸易中,规模经济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常规的比较利益,这己是不争的事实。

同样地,对于近年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我们用比较优势原则已经无法完全、合理的进行解释并预测这种变化的趋势。

而现今,如何更好地分析并预测今后我国贸易结构调整的方向,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我们必须正视和研究的问题。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成长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考察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的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有所改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逐年提高,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品种类有限,中国的贸易利益主要来自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中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基本附和我国要素禀赋的特点及产业发展的状况;同时,对外贸易模式正逐步向产业内贸易发展,但具有明显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特征。

 

关键词: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产业结构,贸易模式

ASTUDYONTHECOMMODITYCOMPOSITIONOFFOREIGNTRADEINCHINA

ABSTRACT

Thecommoditycompositionofforeigntradeisthecomprehensivereflectionofacountry’sdevelopmentlevelofeconomyandtechnology,itsconditionofindustrialstructure,its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ofcommodities,andalso,itsstatusinthe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andinternationaltrade.LookingbackthedevelopmentofChina’sforeigntradefromitsreformandopeningtotheoutsideworldtoitsentryintotheWTO,wecanseethatthelong-termgrowthofChina’sforeigntradehasdependedmainlyonthedevelopmentofitsowncomparativeadvantagesandthedemandfromtheworldmarket.TheconditionandchangeofChina’scomparativeadvantagesweredeeplyreflectedonthecommoditycompositionofitsforeigntrade.Therefore,acomprehensive,systematicandthoroughanalysisofandresearchonthecommoditycompositionofforeigntradecanserveasabasisforthejudgmentofthelong-termdevelopingtendencyofChina’sforeigntradeandtheestablishmentofstrategiesandpoliciesofthedevelopmentofChina’sforeigntrade.

Thetraditionaltheoriesofinternationaltradehavemanydisadvantagesinexplainingthetradestructureofthepresentindustrializedcountries.ThetradeamongNorthAmerica,EuropeandJapanindicatesthatscaleeconomy,imperfectcompetition,productdifferentiation,etc.havebecomethedominantfactorsintoday’sinternationaltrade.Especiallyintheintra-regiontradeandintra-industrytrade,itisthefactthatthefunctionofscaleeconomyhasexceededthatofcomparativeadvantage.Similarly,owingtothechangeofChina’stradestructureinlastseveralyears,wecannotdrawoutareasonableexplanationofthischange,norcanweexactlypredictthetendencyofthischangebyusingthe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However,howtoanalyzeandpredicttheadjustmentdirectionofChina’stradestructuresoastohaveabetterdevelopmentinforeigntradeistheproblemwefaceandhavetostudy.

ThispaperstudiestherelationshipbetweenChina’scommoditycompositionofforeigntradeandChina’sindustrialdevelopmentbyanalyzingthecharacteristicofChina’scommoditycompositionofforeigntradeanditsdevelopmenttrend,andexploresthechangeinthepatternofChina’sforeigntrade.ItconcludesthatChina’scommoditycompositionofforeigntradebasicallycomplieswiththefeatureofChina’sfactorendowmentandtheconditionofindustrydevelopment.Intra-industrytradeisbecomingincreasinglyimportantinChina’stradepattern,buttheverticalintra-industrytradeisthemaintradepattern.Inrecentyears,ourcountry’scommoditystructureofforeigntradehasbeenimprovedtosomeextent,theexportshareofcapital-intensiveandtechnology-intensivecommoditieshasincreasedandthe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hasbeenenhanced,butthelabor-intensiveproductsremainahighproportionandthebenefitsfromforeigntrademainlyconcentratesontheexportoflabor-intensiveproduct.Basedonthesefacts,thepaperfinally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onimprovingthecommoditystructureofChina’sforeigntrade.

KEYWORDS:

China,Foreigntrade,Commoditycomposition,Industrialstructure,Patternoftrade

 

目 录

第一章绪 论……………………………………………………………… -1-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2-

第二节 产业结构、贸易模式与商品结构的关系说明……………………-3-

第三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方法及创新点……………………………-4-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4-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5-

第二章 文献综述:

贸易结构的决定因素……………………………-7-

第一节 传统贸易理论关于对外贸易结构的论述………………………-7-

一、古典贸易理论…………………………………………………………-7-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8-

第二节 新贸易理论关于对外贸易结构的论述………………………-10-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10-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10-

第三节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12-

第四节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概念的界定…………………………………-14-

一、对外贸易商品结构……………………………………………………-14-

二、国际贸易统计商品分类………………………………………………-15-

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19-

第一节 中国商品贸易发展及其基本特征…………………………………-19-

第二节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分析…………………………………………-24-

一、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及其特点…………………………………-24-

二、促使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迅速改善的因素……………………………-28-

第三节 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分析…………………………………………-29-

第四节 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32-

一、国际竞争力的含义与指标……………………………………………-32-

二、中国出口商品的显性比较优势分析…………………………………-33-

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36-

第一节 产业发展与贸易结构成长的理论说明…………………………-36-

一、雷布津斯基定理与产业结构的变化…………………………………-36-

二、产业升级与贸易结构成长……………………………………………-38-

第二节 资本品进口与中国的产业发展……………………………………-40-

一、资本品的含意…………………………………………………………-40-

二、中国资本品进口的现状………………………………………………-40-

三、资本品进口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41-

四、资本品进口的局限性…………………………………………………-42-

第三节 中国贸易结构成长与产业发展的动态模式……………………-42-

一、产业发展的动态模式……………………………………………………-43-

二、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45-

第五章 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贸易模式取向…………………-49-

第一节 贸易模式的划分与发展变化………………………………………-49-

一、贸易模式的划分…………………………………………………………-49-

二、贸易模式的发展变化……………………………………………………-49-

第二节 比较优势与中国的贸易模式………………………………………-50-

一、静态比较优势与中国的贸易模式………………………………………-51-

二、动态比较优势与中国的贸易模式………………………………………-53-

第三节 产业内贸易与中国的贸易模式……………………………………-55-

一、产业内贸易的含义和评价指标…………………………………………-55-

二、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58-

三、产业内贸易指标对于中国的局限性……………………………………-62-

第四节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国际分工类型……………………………-63-

第六章 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策略选择………………………-66-

一、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66-

二、比较优势理论在目前中国的不适应性…………………………………-68-

三、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策略选择:

从比较优势导向到竞争优势导向…-69-

参考文献………………………………………………………………………-71-

后 记…………………………………………………………………………-73-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国民经济初步实现了从封闭型模式向开放型模式的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已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总体格局中。

中国的对外贸易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对外贸易总额在世界中的排名从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2004年的第3位,2005年对外贸易额达14221.2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同比增长28.4%,进口6601.2亿美元,同比增长17.6%,顺差1018.8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贸易大国。

(2)进出口商品结构呈现不断优化的演进趋势,工业制品在进出口中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3)贸易对象遍及全球,已经达到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的对外贸易已成为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国际贸易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或给本国经济的发展创造多大机会的问题,国际经济学界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令人信服的看法。

发展中国家在有限的条件下,试图尽可能多地利用国际贸易可能给予的机会来发展和促进本国经济。

在这方面确有一些成功例子。

众所周知,战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起飞和成功,国际贸易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国际贸易的机会来发展本国经济时,却不时地面临出口的波动、贸易条件恶化以及国际债务危机等困难的局面。

这种情况的发生,严重地冲击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阻碍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这些成功、失败、面临困境的差异中,除受制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因素外,主要取决于各国在参加国际贸易并以此来发展本国经济时所做出的选择,即对贸易结构形式的选择和为本国贸易结构成长所做出的政策选择上的差异。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广泛和频繁,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

对于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并有效地利用这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和机会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这固然是正确的。

但更为重要的是,首先要确定在多大的程度上、以什么样的方式,即选择什么样的贸易结构形式参与国际贸易,并利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有利条件和机会发展本国经济的问题;其次是面临如何逐步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过渡的问题,如何逐步实现贸易的跨越式发展的问题,这不仅仅是重大的现实选择问题,而且是一个理论上必须进一步探索并给予明确回答的问题。

二、研究意义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外贸易结构问题,尤其是对外贸易结构优化问题,是一个炙手可热的问题。

一个国家应当出口什么产品,向哪些国家和地区出口,又应当进口何种产品,从哪些国家和地区进口,以增进本国的福利,促进本国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和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面对变化了的新形势、新情况,如何运用贸易结构理论,指导对外贸易实践,使对外贸易能够起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的“助推器”作用,已成为我国贸易理论界愈益关注的问题。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一国或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商品国际竞争能力、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等的综合反映。

从中国改革开放到加入WTO以来的对外贸易发展情况看,我国对外贸易的长期增长主要取决于自身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以及国际市场的需求。

而我国比较优势的状况及其变化深刻地反映在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问题上。

从实践来看,传统贸易理论在解释当今工业化国家的贸易结构问题时早已大为失色,北美、西欧和日本这些颇为相似的经济体系之间进行的大量贸易表明,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等已成为当代贸易格局的主导因素。

特别是在区域内、产业内贸易中,规模经济的作用甚至超过了常规的比较利益,这己是不争的事实。

同样地,对于近年我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尤其是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我们用比较优势理论已经无法完全、合理的进行解释并预测这种变化的趋势。

而现今,如何更好地分析并预测今后我国贸易结构调整的方向,使中国的对外贸易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我们必须正视和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产业结构、贸易模式与商品结构的关系说明

分工模式决定了贸易模式,而分工方式的选择又取决于一国现有的产业状况。

产业结构、贸易模式与商品结构之间的关系可划分为三种情况,即产业结构与商品结构之间、贸易模式与商品结构之间、产业结构与贸易模式之间等三种关系。

我们可以用图示来说明三者间的关系,如图1-1。

 

图1-1 产业结构、贸易模式与商品结构的关系

产业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之间的关系一般可以从商品结构和产业两个不同的角度分别被描述为:

商品结构的改善有利于带动产业成长,产业成长可以进一步推动对外贸易结构的升级;产业水平决定了贸易水平,产业发展有利于商品结构的改善,商品结构的改善可以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很显然,尽管这两种不同方向的描述方法都充分肯定了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间互动作用的存在,但也隐含了不同的侧重。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关生产决定流通的理论,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生产对流通的决定作用是根本的,流通对生产的作用是派生的。

因此,要发展贸易就必须壮大产业基础,要不断地培植和发展自己的产业优势。

在贸易模式与商品结构关系上,现有国际贸易研究成果已充分证明了分工是第一位的,贸易是第二位的,分工决定贸易。

两者对分工的深化和贸易结构的改善起着共同的推动作用。

贸易模式对商品结构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有什么样的贸易模式就有什么样的商品结构与之对应。

在贸易模式上,往往存在两种不同的选择。

一是,以静态比较优势为基础选择参与国际分工的出口产业。

这种分工模式所决定的贸易模式大多是产业间贸易。

二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选择参与国际分工的出口产业。

这种贸易模式大多数与产业内贸易相对应。

在贸易模式与产业关系上,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选择主要受产业特征和利益取向等因素的影响。

它对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传统贸易理论,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应该具有比较优势。

这种分工理论向人们展示的是:

如何充分利用本国现有优势,通过国际交换实现国别价值增值和短期总量收益最大化,进而促进产业发展。

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尤其是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以临界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国内的结构瓶颈,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而且有利于强化结构转换能力,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很明显,这种出口产业的选择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国际市场对差别化产品的需求弹性改善贸易条件,提高社会福利和促进产业发展。

第三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方法及创新点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研究我国对外商品结构成长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并进一步考察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的变化;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提出优化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对策建议。

(二)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框架

本文的写作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方法等;第二章,有关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研究综述,分别以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及其特点;第四章讨论了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第五章,从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入手,考察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的变化。

第六章,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提出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政策措施。

图1-2本文内容框架图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主要研究方法

论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的分析强调了如下几点:

1、尽可能地用较为详细的贸易资料。

为了做到这一点,本文使用了联合国提供的贸易统计资料,而且选用了其中的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按大类经济类别分类(BEC)及其它有关的分类方法。

2、尽可能地做到统计资料分析与理论分析结合,避免实证分析的随意性和过于简单的统计说明。

(二)主要创新点

与国内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相比,本文的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进出口商品进行了系统分类,从而可以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及其特点。

第二、运用产业发展与贸易商品结构成长的“四阶段理论”分析了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第三、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入手,分别以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及产业内贸易理论为依据,考察了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的变化。

(三)主要不足点

笔者虽然力图探讨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产业发展、贸易模式三者间的关系,并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但仍然有一些后续工作或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首先,在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中,并没有区分进出口企业的性质。

也就是说,在分析中无法区别我国民族企业与外国投资企业的进出口商品情况,从而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