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1969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docx

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练习题个人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选择题

1.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C)。

A.《中庸》B.《礼记》C.《论语》D.《学记》

2.昆体良的(A),比较系统的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

究教学法的著作

A.《雄辨术原理》B.《理想国》

C.《大教学论》D.《教育论》

3.标志着教育学科成为独立学科的教育著作是(A)。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

C.《大教育论》D.《教育论》

4.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B)

A.《康德论教育》B.《普通教育学》

C.《教育漫话》D.《爱弥儿》

5.大教学论》被看成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它的作者是(B)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康德D.培根

6.柏拉图的名著是(A)

A.《理想国》B.《政治学》

C.《伦理学》D.《爱弥儿》

7.首次提出并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是:

(A)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

C.卢梭D.孔子

8.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是我国的教育著作(B)。

A.《师说》B.《学记》C.《论语》D.《大学》

9.“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句话出自(D)。

A.《学记》B.《论语》

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

10.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B)。

A.《爱弥尔》B.《教育漫话》

C.《大教学论》D.《教育论》

1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D)。

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

C.交叉科学D.人文科学

1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C)

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

C.《学记》D.《劝学》

13.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C)

A.《教育漫话》B.《大教学论》

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

14.“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句出自(C)

A.《论语》B.《学记》

C.《孟子·尽心上》D.《劝学篇》

15.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B)

A.《论语》B.《学记》C.《孟子》D.《中庸》

16.主张“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观点的是(B)

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D.关系起源说

17.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

A.利托尔诺B.孟禄C.高尔顿D.达尔文

18.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A)

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

19.教育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C)

A.教育者和教育影响B.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C.教育者和受教育者D.教材和教法

20.从形式上说,教育影响是指(C)

A.教育内容B.教育对象C.教育手段D.教育原则

二、判断题

1.早在原始社会里就出现了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教育。

(×)

2.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现象,它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

3.不同时期的教育有其不同的历史形态、特征。

(√)

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问题的科学。

(×)

5.教育学和教育同时产生。

(×)

三、名词解释

1.教育p4

2.教育影响p6

3.教育学P8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

P5

2.简述教育起源的四种观点。

P10

3.简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

P16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的教育教学谈谈教育学的价值表现在哪里。

p24-28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和研究教育学,你打算怎样学好教育学?

第二章教育功能

一、选择题

1.从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C)。

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

2.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是(D)。

A.遗传素质B.社会环境C.生活水平D.教育

3.从教育作用的对象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D)。

A.正向功能B.筛选功能

C.协调功能D.社会功能

4.从教育作用的方向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C)。

A.正向功能B.协调功能

C.负向功能D.社会功能

5.与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不符的是(C)。

A.教育能满足人的本性需要B.教育使人追求真善美

C.教育不能满足人的本性需要D.教育能让人获得幸福

6.下列不是教育的文化功能有(A)。

A.谋生B.传递C.更新D.创造

7.“狼孩”的例子从反面说明了教育促进个体(B)功能的重要性。

A.个性化B.社会化C.职业化D.主体化

8.教育的固有功能是(A)。

A.个体功能B.社会功能C.正向功能D.隐性功能

9.教育再现了社会的不平等,这属于教育的(C)。

A.负向功能B.社会功能C.隐性功能D.正向功能

10.使人成为自由、幸福的人,是教育的(C)。

A.个性化功能B.社会化功能C.个体享用功能D.人口功能

11.通过“科教兴国”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成为我国教育(B)功能的基本方向。

A.个体B.社会C.正向D.负向

12.把教育作为一种生存的手段和工具,这是指教育的(A)功能。

A.个体谋生B.个体享用C.个性化D.社会化

二、判断题

1.“齐家”、“治国”、“平天下”反映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

2.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是个人本位的代表。

(√)

3.德国现代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是社会本位者。

(√)

4.古代社会,个人没有独立的人格,教育的功能趋向只有社会本位。

(√)

5.我国的文化传统是个人本位取向。

(×)

6.教育对受教育者和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只有正向的促进功能。

(×)

7.教育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可以分为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

8.显性教育功能是指依照教育目的、任务和价值,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

9.“文革”中的教育,体现了非常态教育的负向功能。

(√)

10.教育可以通过劳动力的生产和促进科学技术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

三、名词解释

1.教育功能P31

2.隐性教育功能P33

四、简答题

1.教育的个体正向功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P38-39

2.教育对文化的正向功能表现在:

p44   

3.教育在促进政治民主化方面的作用是:

p48

五、分析题

甲说:

“教育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乙说:

“教育就是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

”你赞同哪种观点?

为什么,请陈述理由。

P32

六、论述题

1.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谈谈怎样发挥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并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其负效应。

P35-41

2.分析中小学的教育现状,列举对学生发展起负向功能的表现,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P40-41

第三章教育目的

一、选择题

1.涂尔干认为: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儿童的身体、智力和道德状况都得到某些激励与发展,以适应整个社会在总体上对儿童的要求,并适应儿童将来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这种对教育目的的表述是属于(B)价值取向

A、个人本位B、社会本位C、自然本位D、政治本位

2.(A)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A、教育目的B、教育内容C、教育规律D、教育方法

3.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D)

A、涂尔干B、凯兴斯泰纳C、孔德D、卢梭

4.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定向和动力作用的是(A)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

5.一定社会为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的要求,我们称之为(B)

A、培养目标B、教育目的C、课程目标D、教学目标

6.在学校教育中,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A)

A.教学B.生产劳动C.团队活动D.课外活动

7.表示各种教育活动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要实现的各种结果的是(D)

A.社会性教育目的B.目的性教育功能

C.功能性教育目的D.发展性教育目的

8.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C)

A.普及义务教育B.扫除文盲

C.促进人的发展D.增强国力

9.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反映的是(A)

A.社会生产力水平B.历史发展进程

C.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D.教育价值取向和理想

10.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B)

A.重要前提B.重要条件C.重要中介D.物质基础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教育的目的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发生的影响和作用。

B.教育功能与教育职能的含义一致

C.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D.教育的内部功能是由社会的结构决定的

1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是(C)。

A.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D.推进素质教育

二、判断题

1.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

(√)

2.操作性教育目的一般是由一系列短期、中期、长期的具体教育目标所组成。

(√)

3.发展性教育目的,也称现实的教育目的。

(√)

4.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价值取向,涉及的基本问题是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问题。

(√)

5.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

(√)

6.近代以来的教育基本上是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主要的价值取向(×)

7.教学问题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

8.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永远追求而又永远没有止境的目标,所以人的全面发展并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

9.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

(√)

10.教育目的的选择。

确立的价值取向,涉及的基本问题是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

1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把人视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它在历史发展中的每一步变化,都不具有变革性(×)

12.可持续发展是指既不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和发展。

(×)

13.教育目标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

14.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导向功能。

(√)

15.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又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

16.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

三、名词解释

1.教育目的P59

2.全面发展教育P86

四、简答题

1.教育目的选择的依据包括哪些?

2.教育目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65-66)

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

(P82-85)

4.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85、89)

5.如何看待“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之争?

五、案例分析

1、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调查显示,80.9%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特长,且有41.8%的家长认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搞课外活动,有三分之二的教师把素质教育理解为合格加特长。

你认为这些观点合理吗?

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素质教育?

(87-88)

参考答案:

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偏颇,素质是对人的心理、学识、道德、审美、生活态度和能力等各方面发展质量或品质的总称。

所以,素质教育是指通过教育使人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并不是单指某一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各类活动的叠加。

在素质教育中要关注到孩子的特长,长善救失,同时也可以通过活动的方式开拓学习的领域以及加强学习兴趣,但这些只是素质教育的其中一方面,并不是它的全部和出发点,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2、成都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

“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近免试入学,任何公办、民办的小学、初中不得以考试方式择优选拔新生,也不得以小学阶段各类学科竞赛(如小学数学奥赛等)成绩作为录取新生的依据。

”你赞同成都市教育局这个规定吗?

请从全面发展的角度评价此规定。

3、近两年,在广州、海南举行的歌唱大赛和模特大赛爆出“冷门”:

夺冠的分别是两位15岁和16岁的学生。

从两项比赛的参赛情况来看,选手呈低龄化趋势。

一些家长甚至不顾孩子的意愿,把孩子推上造“星”之路,对此,许多教育界专家提出了强烈批评,认为这是拔苗助长的行为,是家长教育孩子的一种浮躁心态的表现,不利于孩子日后的成长。

请运用所学教育理论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育。

而艺术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和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艺术教育说到底是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如果把艺术教育看做是素质教育的“特长”教育,一种专门的本领教育,把“技能”、“技巧”放到主导地位,放弃其特有的净化心灵、提高精神境界、培养创造美的功能,那么,艺术教育也就丧失了它的本质,走入“误区”,甚至成为一种新的“应试教育”的变种形式。

有些人,把孩子硬性地捆在钢琴或者小提琴房,既不明白这么干的目的,又妨害孩子身心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4、有人说,门门功课都得优秀就是全面发展。

你赞同这个说法吗?

为什么?

六、论述题

1、结合中小学实际,分析在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2、当代有位教育专家曾这样叹息中国的教育:

“要想使中国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好的前程,现在中国父母要做的恰恰不再是帮助学校把他们的考分再提高一些,而是保护好自己的孩子的天赋别再受学校的侵害吧。

”请问这段话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出发对当前中小学教育现状进行反思评价。

3、联系实际,谈谈怎样认识并实现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P87-90

第四章教育制度

一、选择题

1.以下不是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的是(D)

A.政治B.经济C.文化D.自然和人文环境

2.苏联的学制是最早出现的(A)学制

A.分支型学制B.单轨制C.双轨制D.并轨制

3.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称(A)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六三三学制D.壬子学制

4.美国现行学制属于(A)

A.单轨学制B.双轨学制C.混合学制D.分支理学制

5.新中国第一个学制颁布于(C)

A.1949年B.1950年C.1951年D.1952年

6.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颁布实施的现代学制是(A)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D.1951年学制

7.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设立大学院主管全国教育,并在地方试行大学区制,这主要仿照了下列哪个国家的教育行政制度(B)

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

8.英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是一种典型的(A)

A.双轨制B.单轨制C.分支制D.中间型学制

9.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是(B)

A.国民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

C.国家教育体系D.教育制度

10.体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学制是(A)

A.癸卯学制B.壬子—癸丑学制C.壬戌学制D.1951年学制

11.教育制度在废止之前要求个体必须无条件地遵守,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B)

A.客观性B.强制性C.价值性D.教育性

12.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学校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是指(B)

A.学校管理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

C.学校人事制度D.学校办学体制

13.整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制度的主体是(C)

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D.高等教育制度

14.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必须依循一定的规律,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A)

A.客观性B.强制性C.价值性D.教育性

15.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教育制度就不同,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C)

A.客观性B.强制性C.历史性D.教育性

二、判断题

1.“制度”一词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机构或组织的系统;二是机构或组织系统运行的规则。

(√)

2.任何教育制度的变革都可以说是重新对教育取向选择的结果。

(√)

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制度的纵向分段以及其他许多方面,而教育制度的性质、状况及其发展,则主要是由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决定的。

(√)

4.双轨学制的两个平行的两轨既不相通,也不相接,剥夺了在国民教育学校上学的劳动人民子女升入中学和大学的权利。

(√)

5.终身教育是涵盖人一生的正规教育。

(×)

6.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

(×)

7.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就是单轨学制。

(×)

8.今后我国的学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适度发展义务教育,进一步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切实普及高等教育,以便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

9.一般认为,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

10.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

(√)

11.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壬寅学制。

(×)

12.新中国的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1951年。

(√)

三、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制度P94

2.终身教育P97

3.学制P99

4.义务教育P114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制度的特点。

P94-95

2.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未来走势。

P114-115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一、选择题

1.教师自治组织的建立、政治身份的获得等表现的是教师职业的什么地位?

(A)

A、政治地位B、经济地位C、法律地位D、专业地位

2.影响教师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影响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教师社会地位的最直观表现是什么?

(B)

A、政治地位B、经济地位C、法律地位D、专业地位

3.以什么手段确立、保障教师的权利,是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必要措施?

(C)

A、政治B、经济C、法律D、专业

4.教师职业社会地位的内在标准是什么?

(D)

A、政治地位B、经济地位C、法律地位D、专业地位

5.师生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A)

A.工作关系B.心理关系C.道德关系D.个人关系

6.师生关系在道德上的关系是(D)

A.授受服从B.民主集中C.矛盾排斥D.相互促进

7.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D)

A.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双边互动B.师生合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

C.尊师爱师,长善救失,双边互动D.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

8.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D)

A.人—物关系B.授—受关系

C.道德关系D.人—人关系

9.所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皆是指教师的(A)

A.文化形象B.道德形象C.人格形象D.外在形象

10.教师具有“科教兴国”、“让每个学生都成才和成人”的理念,是教师(D)的体现。

A.专业知识B.专业能力C.专业自我D.专业理想

11.在教师的知识结构中,(A)是教学活动的基础。

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文化知识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6年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把教师工作视为(D)

A.职业B.专业C.事业D.以上三者都是

13.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是在(B)

A.1988年B.1989年C.1990年D.1991年

14.在我国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要强调师生间的(D)

A.权利平等B.义务平等

C.知识平等D.人格平等

1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C)

A.搞好教学B.做好德育工作

C.教书育人D.关心学生身心

16.“有的儿童情感际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D)

A.顺序性B.不均衡性C.可变性D.个体差异性

17.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C)

A.赫尔巴特B.裴斯塔洛齐

C.杜威D.夸美纽斯

18.学生不是被动的加工对象,他具有(A)。

A、主体性B、独立性C、选择性D、调控性

二、判断题

1.有目的地培养人才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显著特征。

(√)

2.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是一个持续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具有多阶段性特征。

(√)

3.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客体。

(×)

4.学生的社会地位是指他们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应具有的客体地位。

(×)

5.在西方,古希腊时期出现的“智者派”是最早的教师。

(√)

6.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主要包括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法律地位和专业地位。

(√)

7.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

(√)

三、名词解释

1.教师

2.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

3.教师的职业形象

4.师生关系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

P125-126

2.简述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P126

3.简述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途径。

P129-130

4.简述现代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

P132-133

5.简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P139-140

五、案例题

1、某天松山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刘勇(化名)上学迟到了。

方老师很生气,罚他当天打扫教室。

放学后刘勇忍受着同学们“幸灾乐祸“的讥笑扫完了教室。

他感到十分委屈。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和老师一直说,劳动是最光荣的。

可今天,他觉得劳动是一种耻辱。

回到家里,刘勇躲在房间里写了一篇题为《劳动可耻吗》的日记,他想以日记的形式向老师表达他心中的疑惑与苦恼。

第二天,日记本交到老师的手里。

方老师看后很生气,在课堂上狠狠地批坪了他一顿。

方老师在批评刘勇时,当着全班的面说“在我们班上就得有点儿师道尊严。

你们现在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