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项措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25316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项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项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项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项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项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九项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九项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九项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九项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九项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九项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项措施.docx

《九项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项措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项措施.docx

九项措施

师宗县盛源煤矿

2009年元月二一日

 

九种措施

1、采掘工程过断层安全措施

2、初次放顶、来压、周期来压的安全措施

3、重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安全措施

4、排放瓦斯作业安全措施

5、探放水工作安全措施

6、采掘工程接近老空区安全措施

7、巷道掘进贯通安全措施

8、巷道修理安全措施

9、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停风时安全措施

 

矿会审意见:

 

驻矿督导员审批意见:

 

煤管所审批意见:

 

贯彻人:

参加学习人员:

 

采掘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措施

掘进巷道在通过断层,褶曲等构造变动剧烈,围岩松软、节理裂隙发育地带,以及顶板岩性突变地带时,由于围岩强度低,稳定性差,帮顶压力大,在安全技术方面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巷道掘进地段的地质调查工作,根据所掌握的地质资料及时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法与安全措施。

2、巷道在破碎带中掘进,应做到一次成巷,尽可能缩短围岩暴露时间,减少顶板出露后的挠曲离层,提高顶板稳定性。

3、施工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交接班和安全检查制度。

随时注意观察围岩稳定性状况的变化,及时掌握断层等构造带出露时间。

一旦发现预兆要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4、掘进工作面临近断层或穿断层带时,巷道支护应尽量采用砌碹或加密支架支护,棚、柱距要缩小,减少控顶距。

5、减少爆破装药量,尽量放小炮,降低因爆破对断层带附近破碎顶板的震动。

6、减少空顶距离,及时支设临时支架,永久支架要跟上,滞后距离不得大于2—4m。

7、巷道支架背帮要严实撑紧打牢,一方面提高支架对围岩的支护能力,另一方面防止掘进中漏顶或漏帮。

必须时要增加斜撑提高支架岩层方向的承载能力及支架整体稳定性。

8、当断层事处顶板特别松软、破碎时,要采取超前探梁支护的办法管理端面不稳定性顶板。

9、在顶板岩性突变地段,要及时打点柱支护突变带顶板。

10、断层附近煤层较薄,要根据顶底板的强度,断层产情况,进行挑顶或卧底。

既要安全,又要处理量小,使工作面的底板坡度能平缓变化。

11、工作面过断层时,不仅要加强支护,而且要探明含水以及瓦斯情况,防止突然透水以及煤与瓦斯突出。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收尾的安全措施

回采工作面推进到距开切眼6-20米时,顶板必须产矿山压力,为了减御压,减少压力对工作面的影响,保证回采人员的安全,应及时御压,就是初次放顶,初次放顶必须制定严格的放顶技术措施,并报审批后,按步骤进行,根据我矿实际制定以下安全措施:

一、概况

本矿井未岩顶板为粉砂质泥岩,由与受地

质条件的限制和开采条件的影响,目前本矿只能采用穿巷式采煤方法。

二、放顶技术安全措施

1、初次放顶前,煤矿应成立初次放顶领

导小组,人员应由安全技术科及采煤队有关成员组成,煤矿的主要安全员担任工作面初次放顶的总指挥。

2、放顶时,领导小组有管,成员必须现场观察掌握放顶要领,招呼安全。

3、放顶时施工小班必须把浮煤刮净,缺相断柱补齐,超前支护按规定打好,清理好工作面上下口,同时空柱木垛应符合要求。

4、必须加强上下出口20为以内的超前支护。

保证上下出口的畅通无阻,无断梁折柱,无废料矸石堆积,回收备用材料应码放整齐留有人行道。

5、回采工作面应随时放顶,从而减少工作面压力,保证工资安全。

6、自出采时,一般不要反推工作面若干排,以免反推距离成为初次放顶距,直接道离层的开切眼成为控顶区,以致初次放顶后,离层的开切眼直接顶失稳,易发生冒顶事故。

7、比较硬的直接顶,工作面沿放顶线打单排密集支柱,要尽可能提高支柱的初撑力,加固或适当增加工作面支架密度,提高工作面支护。

8、为防止煤壁处顶板出现采动裂隙和抬队式下沉,要增设贴邦柱。

9、整个工作面适当加大控顶距离,尤其在漏顶或局部冒顶区到放顶线以10、初次放顶时,要密切观察顶板活动和冒落情况。

 

重要设备安装工程安全措施

1、所有井下电器设备在井下安装之前,应检查“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2、在入井安装之前,首先必须在地面先接线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在下井安装使用。

3、安装设备时应根据各电器设备安装原则进行,如测量它们的绝缘电阻值,保持一定的电器距离等还应力求将设备品牌,标志牌安装在比较容易查询的地方。

4、正确选择安装地点,防止电气设备遭到冒落的岩石和煤快碰砸,避免滴水和淋水的影响。

5、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中间不得换人,严禁临时停送电,严禁带电操作电器设备,工作前要将该电气设备闭锁装置锁好,并挂有“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的标志牌。

6、电缆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正确地敷设和连接,不得将电缆浸泡在水沟中,也不应将电缆掉落在轨道和巷道的底板上,必须悬挂整齐,敷设要安全合理。

7、设备安装后,应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接地线是否打牢、接好,各喇叭口的密封是否符合井下设备防爆性能的要求,其他部位是否达到井下防爆要求,并一次核对产品型号规格,电压等级是否与设计要求、电网特性相符,检查无误后,方可合闸试运行。

8、设备运行期间,应密切注意设备的防爆性能,电动机和电缆的湿度,以及电缆的敷设和连接发现异常,失爆现象,应及时处理或更换。

9、对电器设备的绝缘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实验,做到正确使用和操作电器设备。

 

 

排放瓦斯作业安全措施

1、在排放瓦斯前必须计算排放瓦斯量,预计排

放所需要的时间,检查局部通风及开关地点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其浓度都不超过0.5%,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向独头巷道送入有限的风量,逐步排放积聚的瓦斯;同时还必须使独头巷道中排出的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得超过1.5%。

2、明确风流混合处的瓦斯浓度后,必须制定控制送入独头巷道通风量的方法,严禁“一风吹”。

3、设置排放基地,基地应设在进风侧的新鲜风流中。

并确定排放瓦斯的流经路线,标明通风设施,电器设备的位置。

4、要明确排放区内撤人的范围,回风系统,设岗,指定人员警戒位置,并随时向现场负责人汇报。

5、要明确排放区内停电范围,停电地点及断、复电的执引人的负责人和参加人员名单及各自所担任的责任。

6、一切准备就绪后,现场负责人下令按要求执行排放。

7、排放时,随时检查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能超过规定值。

8、排放时,严禁局部通风机发生循环风,一旦出现循环风立即停止排放。

9、排放时,独头巷道的回风流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

严禁回风流中有人停留和作业。

回风流巷道中,严禁摆放电器设备和敷设电缆。

10、排放后,经检查证实,整个独头巷道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5%,而且稳定30mm后瓦斯浓度没有变化时,才可以恢复局部通风机的正常通风。

11、独头巷道恢复正常通风后,必须由电工对独头巷道中的电器设备进行检查,证实完好后,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供风的巷道的一切电器设备的电源。

 

探放水工作安全措施

煤矿生产是地下作业,地质水和地质条件错综复杂,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勘探手段和对客观认识能力的限制,对地下含水量条件掌握的还不够清楚,不能确保设备水害威胁,这样就需要推断出水害威胁“疑问区”,并对疑问区采取和坚持超前打钻措施,探明情况或者将水放出,清除水患威胁,这样才能保证作业安全。

为此,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并采取以下探放水措施:

1、探水前的要求:

、对矿区范围内的老窑水,断层水进一步调查并在图纸上标明水患位置。

用图纸指挥开采掘进。

、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检测。

、工作面的支护必须加固完好。

工作面一切电器设备的防爆性能必须保持良好。

2、打钻探水有明显透水预兆时:

、如发现钻孔流水增大或者有臭鸡蛋味,必须立即停止打钻,不得拔出钻杆,待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并报告矿领导或矿办公室。

、加强瓦斯检查工作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若发现水泵送水正常面钻孔不回水,说明已透老空。

如无水流出,则应采取防止有害气体措施,用黄泥、破布、木塞等将钻孔临时封闭。

3、放水时,要根据矿井排水能力,水仓容量控制放水眼的流量,遇到水量突然变化时,必须立即报告矿长,或安全技术负责人,及时处理。

4、严禁用放炮方法进行放水。

5、在排放积水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不超过《规程》规定。

6、加大探水地点的供风量,加强局部通风机、风筒的维护管理,防止漏风和发生循环风,并将风筒未端接到探水迎头,及时吹散瓦斯,避免积聚。

7、探水时坚持探40米,掘10米,保30米。

特殊地段无法使用探水设备的采用电煤钻打眼。

但必须保证经常有3米以上的探水眼。

 

采掘工程接近老空区安全措施

老空区也叫老塘,是井下采空区和报废巷道的总称。

由于老空区内没有排水和通风设施,往往积存着大量的水、瓦斯和有毒气体。

因此接近老空区必须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地质测量人员必须提供老空区的具体位置(包括高程)和面积;预留的煤、岩柱的厚度等。

通风部门必须提供老空区内的水、火、瓦斯等有关的资料,尽量避免误穿有危险的老空区。

2、在掘进工程作业中,必须有准确的测量图(采掘工程平面图)每班必须在图上标明进度。

测量人员必须在工作面勤划出中、腰线,严格按中、腰线施工。

3、当掘进工作面距老空区20m时,技术科必须事先下达通知书,工作面必须保持正常通风,经常检查风筒是否脱节,还必须经常检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瓦斯浓度,支架的支护质量等。

并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操作,若出现异常现象,必须停止掘进工作面的工作进行处理。

4、当掘进工作面距老空区15—1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放水,瓦斯排放,火区封闭等措施,如果出现煤岩松散,有淋水,温度骤然升高或降低,有大量瓦斯涌出等异常现象,必须查明原因。

采取措施,条件具备时才可以继续掘进。

5、在揭露老空时,必须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

以免发生透水、透火,大量涌出瓦斯以及瓦斯爆炸等事故,只有经过检查,证明老空区的水、火、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无危险后,方可恢复工作。

 

巷道掘进贯通安全措施

巷道掘进贯通工作,在煤炭安全生产中起着重要作

作用,如果处理不好,也是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所以在贯通工作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

1、在掘进工作中,地质测量人员必须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如:

具体的位置、高程、距离等),准确的测量图,(采掘工程平面图),每班必须填明进度,测量人员必须在要贯通的工作面勤化出中、腰线,掘进工人要严格按中,腰线施工,确保贯通质量。

2、掘进巷道贯通前,在相距20米前,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的作业,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

3、临近贯通时,必须由专人在现场统一指挥,停掘的工作面必须保持正常通风,设置栅栏及警标,坚持检查风筒的完好状况和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必须立即处理。

4、掘进的工作面每次爆破前,必须派专人和瓦斯检查工共同到停掘的工作面检查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时,只有在2个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都在1.00%以下时,掘进的工作面方可爆破,每次爆破前,两个工作面入口必须设置栅栏和有专人警戒。

5、在临个时,应加固贯通地点的支护并严格检查2个工作面(1个停止,1个在掘)巷道中的煤尘、瓦斯含量、积水、支架和顶板,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否则不准贯通。

6、贯通后,必须停止采掘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调整通风系统,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

 

巷道维修安全措施

当受到采动引起的岩层运动和支承压力的影响时,围岩破坏范围扩大,如果支护质量不好,极易造成片帮与冒顶事故,故在翻修,维护巷道时,由于围岩内应力二次重新分布,造成顶板破碎范围扩大,也易造成冒顶事故的发生,英次在修理巷时,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进行维修前必须贯彻巷道维修操作规程、作业规程。

根据所修巷道的实际情况,备齐工具、材料等。

2、扩大和维修井巷连续撤换支架时,必须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人员能撤退的出口。

3、在巷道维修支架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同时要打好顶柱或“飘条”,控制好帮、顶、再进行更换,更换支架,不得中途停下去做别的事,应连续进行。

撤换支架的工作应连续进行;不连续施工时,每次工作结束前,必须接顶封帮,确保工作地点的安全。

4、在修理支护时,必须先检查顶帮岩层的稳定,严防顶板冒落伤人和堵人,修换支护时,应选好退路。

打好托柱,围岩松散时,必须打“飘条”,确认牢靠,安全后,方可拆柱更换。

5、修换柱梁时要先加固前后支护,选好退路,才能拆除废梁,换上新梁。

拆换支护时只准拆一架换一架,不得一次拆除多架相然后在架设新支架。

6、在有车辆运行的巷道维修(指在平巷),必须事先与推车人员联系,并且要在修理点前后各10m处用坑木等设置临时阻车栏,方可进行作业,而且要及时清除煤、蹅等杂物。

7、在斜井井巷维修时,应停止引车;事先应在修理点下方5米处用顶柱、挡板挡好,以免物料,石头等滚落伤人需要通时,维修地点的杂物必须清除干净,维修人员必须撤到安全的地方。

8、在有电缆、电线、开关等电器设备的巷道内修理,应先把设备移开,把电缆线放到底板,并加以保护,才能作业,修理工作完成后,要把设备移到原为,严禁带电搬迁、电缆、电线必须悬挂整齐。

9、修复废旧巷道,必须先通风、经安全员、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二氧化碳等气体浓度,均在《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范围内,采准进行修复工作,在修复期间,不得停风。

10、修理完毕后,必须清理煤、蹅、老木等,搞好收尾工作,保证运输畅通。

 

主要通风机和局部通风机停风时

安全技术措施

1、主要通风机的运转由专人负责,负责人应将通风机运转情况记入运转记录薄内,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2、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时,受停风影响的所有井下工作地点。

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切断电源,工作人员先撤到进风巷道中,由值班矿长迅速决定全矿井是否生产,工作人员是否全部撤出。

3、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期间,必须打开井口防爆门和有关风门,利用自然风压通风。

4、独头巷道的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期间,风电闭锁装置立即切断局部通风机供风的一切电器设备的电源,人员撤到全风压通风的风流中,独头巷道口设置栅栏,并设明显警标牌,严禁人员入内。

5、停风的独头巷道,每班在栅栏上至少检查一次瓦斯,如超过24小时,要及时封闭。

6、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在局扇和开关地点附近1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5%,二氧化碳不超过1%的情况下,方可人工开启局扇恢复通风,否则必须按照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时排放出的风流同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都不得超过1.5%回风系统必须停电撤人。

只有经过检查,证实恢复通风巷道中瓦斯浓度降到1%以下,方可向掘巷道中的电器设备送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