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2591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3.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docx

脱硫吸收塔安装焊接作业指导书

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编号:

版本号:

1.0

状态:

执行

淮南平圩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MW机组工程

吸收塔及钢结构焊接作业指导书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会审:

日期:

会审:

日期:

会审:

日期:

批准:

日期:

吸收塔及钢结构焊接作业指导书

编号:

版本号:

1.0

状态:

执行

 

1.目的

2.适用范围

3.编制依据

4.作业简述

5.作业准备

6.开工条件

7.施工方法与工艺要求

8.工艺质量要求

9.安全文明施工

 

文件修改记录:

版本号

修改说明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1.目的

指导平圩二电厂工程(2×600MW机组)脱硫岛吸收塔及钢结构组合、安装的焊接施工。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平圩二电厂烟气脱硫工程吸收塔及钢结构组合、安装的焊接施工。

3.编制依据

3.1.《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3.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3.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3.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2)

3.5.平圩二电厂工程脱硫岛吸收塔及钢结构施工图纸

3.6.吸收塔安装技术手册

4.作业简述

中电投国际平圩二电工程(2×600MW机组)脱硫岛吸收塔,涉及的焊接部分为吸收塔塔壁、底板、底板支撑梁、塔壁加固肋、顶帽及烟气进出口烟道及钢结构等。

焊接母材为Q235-B。

焊接方法使用手工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焊接材料手工电弧焊选用J422,φ4、φ3.2、φ2.5(一般用于返修和薄板焊接)。

5.作业准备

5.1.人员配备

序号

人员

数量

序号

人员

数量

1

技术负责人

1名

2

焊接技术员

1名

3

焊接质检员

1名

4

安全员

1名

5

焊工

15名

6

火焊工

5人

机械配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序号

名称

数量

1.

交流电焊机

15

2.

面罩

15

3.

电焊皮线

15

4.

除渣锤

3

5.

焊条保温筒

15

6.

角向砂轮机

3

7.

焊条头回收筒

15

8.

钢丝刷

10

9.

火焊工具

5

10.

5.2.力能配备

电源三级开关柜:

5只

6.开工条件

6.1.焊接技术员熟悉工程图纸、掌握工程概况,处理焊接作业中的各项反馈信息。

6.2.质检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检验及时、结论准确,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反馈。

6.3.焊工应持相应等级的技能证、安全证上岗。

6.4.由专业电工接好电焊机电源线、地线和二次线,并检查电焊机是否漏电。

6.5.备好榔头、扫把、焊条筒等必备用具。

6.6.大风、雨天气时应停止焊接作业。

6.7.对施焊人员进行焊前安全和技术交底,并填写交底记录。

6.8.焊接材料须具备质量合格证书。

7.施工方法与工艺要求

7.1.吸收塔及钢结构焊接包括:

吸收塔底板焊接、吸收塔壳体焊接、进口烟道和出口烟道焊接及附属钢结构焊接。

7.2.吸收塔底板焊接

7.2.1.底板焊接时应在底板与支撑梁贴合处开孔焊接。

根据图纸要求每块底板只开一个焊接孔,但为了减小底板的焊接变形,应在每块底板上开两个焊接孔。

7.2.2.底圈环形板对接焊接时,为防止焊接变形,应在接口处先焊接一站板后,在进行焊口的焊接施工。

待焊接位置的温度冷却后,再将站板割除打磨干净。

7.2.3.底板是扇形钢板拼焊起来的圆形,,如附图.图中所示由32块扇形组成的底板,可以由4名焊工以对称位置进行逆向分段焊.6名焊工同时焊以1、4、7、10、13、16、19、22、25、28、31;2、5、8、11、14、17、20、23、26、29、32和3、6、9、12、15、18、21、24、27、30焊缝分组。

退焊的方向自上而下。

7.3.吸收塔壳体焊接

7.3.1.吸收塔壳体主要由δ=8、10、12、14、16厚度钢板组成,外部设加固筋。

7.3.2.不同厚度的钢板对接时,以贴衬侧的表面为准必须对齐。

7.3.3.塔体对口焊接时,两段塔体对接后点固,待塔体外部加强肋安装点焊后再进行塔体的对口焊缝的焊接施工。

7.3.4.塔体与底板的对接焊缝应在第一节塔体和第二节塔体对口焊接完毕后方可进行该部位的焊接施工。

7.3.5.吸收塔壳体是多圈钢板对接构件,每圈钢板预先用多块弧形钢板对接拼焊而成。

7.3.6.壳体焊接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手工焊盖面。

相临两层壁板的纵向焊缝向同一方向逐圈错开1/3板长,且不得小于500㎜先组焊第一圈塔壁与底部连接环缝,后组焊第二圈与第一圈环缝,依次焊完所有塔壁的连接焊缝。

其环形焊缝施焊方法可按下图所示进行。

注意与边板的严密性。

焊接过程中随时作无损试验。

具体见检验要求。

7.4.进口烟道和出口烟道焊接及附属钢结构焊接

7.4.1.进口烟道和出口烟道焊接主要槽钢、角钢、管壁等多种形式的板材相互连接,焊口规格、焊缝长度不等(详见图纸),焊接母材均为Q235-B,板材厚度多样。

焊接方法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材使用J422,φ2.5、φ3.2、φ4.0,焊接位置主要为:

2F、3F、4F。

7.4.2.附属钢结构焊接施工过程包括坡口制备、装配、施焊等重要工序,本道工序经检验符合要求后方准进行下道工序。

否则,禁止下道工序施工。

7.4.3.施焊前应将坡口面(或焊接区域)及两侧各10-15mm范围内用角向砂轮机或碗式钢丝刷严格打磨清理,除去油污、氧化物,油漆等至露出金属光泽。

在保证焊缝质量的前提下,采用适当电流,分散施焊,以减少热影响区和温度差,减少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焊前应垫平构件,并采用刚性较大的夹具将焊件固定,增大构件的刚度减少变形。

7.5.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7.5.1.电源种类和极性:

焊接电源采用直流电源;电源极性采用反极性。

手工电弧焊焊条直径及焊接电流焊接工艺参数如下表:

焊条直径(mm)

电弧电压(V)

焊接电流(A)

焊接速度

2.5

18-26

70-120

10-13

3.2

18-26

100-140

10-13cm/min

4

18-26

130-180

10-13cm/min

7.5.2.氩弧焊打底工艺:

7.5.2.1.氩弧焊打底应在预热达到预热温度后进行,并且打底工作应连续完成,对于高合金钢管道打底时应进行底部充氩。

充氩工艺见(WI/焊接-09-01-01)4.2条规定。

工艺参数如下表:

管径

(mm)

焊丝直径(mm)

氩气流量

电弧电压

焊接电流

60-159

2.5

8-10L/min

10-12V

80-120A

>159

2.5

8-10L/min

10-12V

100-120A

7.5.2.2.氩弧焊打底建议采用不断弧的热接头焊接方法,焊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熄弧,减少冷接头,氩弧焊打底厚度为3-4mm。

7.5.2.3.电焊填充盖面工艺:

A)氩弧焊打底结束后在保持焊件已达到规定的预热温度的情况下,尽快进行电焊盖面。

<12mm的焊缝,第一层电焊填充焊条直径不超过2.5mm,其它层焊条直径不超过3.2mm。

盖面层焊条直径建议采用3.2mm。

焊接层数不得少于n(层数)=S(壁厚)÷(d(焊条直径)+2)。

B)焊接时焊条允许摆动,摆动的宽度横焊应不大于2倍焊条直径。

焊接工艺参数如下表

焊条直径(mm)

电弧电压(V)

焊接电流(A)

焊接速度

2.5

18-26

70-100

10-13

3.2

18-26

100-130

10-13cm/min

4

18-26

120-160

10-13cm/min

C)层间接头应错开10-15mm,严格进行层间清理,去除药皮,检查并消除可见缺陷,然后进行下层焊接。

D)焊接层间温度是指下一层焊缝焊接前,上一层焊缝的表面温度。

除特殊要求外,层间温度应控制在250-350℃。

E)因故停焊时,如需要应按规定进行直后热处理,再次焊接前,应检查无肉眼可见的缺陷,需要时并加热到预热温度后方可继续施焊。

F)焊缝层数:

视具体焊缝设计值拟定焊接层数,其原则必须保证焊缝尺寸满足图纸设计值。

7.6.焊接注意事项

7.6.1.焊工在施焊前应进行技术交底并熟悉图纸,焊缝要求应依据规范及图纸进行施焊。

7.6.2.焊件在组对前应将待焊区域附近母材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7.6.3.焊接原则:

先焊接变形量大的焊缝,再焊焊接变形量小的焊缝,尽量减小焊接变形。

7.6.4.不许在引弧区以外引弧、焊接它物。

引弧要焊透,收弧要填满,无咬边和弧坑现象。

7.6.5.割除各类临时加固件时,留下焊瘤应及时打磨干净。

7.6.6.焊接施工过程要连续,在组合对口后,必须将打底焊焊接完毕,交接班不得超过30分钟。

8.工艺质量要求和检验标准

8.1.工艺质量要求

8.1.1.对接焊接接头余高应控制在图纸规定的范围内,角焊接接头的焊脚,在图纸无规定时,取焊件中较薄者之厚度。

8.1.2.角焊缝应成圆弧过度,圆角半径R应大于两钢板中较厚板的厚度,且R不小于5mm,或将角焊缝堆焊为135°。

8.1.3.补强圈的焊脚不小于补强圈厚度的70%,且不大于补强圈的名义厚度。

角焊接接头与母材应呈平滑过渡。

8.1.4.焊接接头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夹渣等缺陷,不应保留有熔渣与飞溅,焊接接头得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接接头两侧的咬边的总长不得超过该条焊缝接头总长的5%,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

8.1.5.各圈壁板的纵向焊接接头宜向同一方向逐圈错开,按图纸要求进行。

8.1.6.开孔位置应尽量避免在焊缝处,如需在焊缝处开孔应征得相关人员批准并作特别处理后方可进行。

8.2.检验要求

吸收塔焊接检测一览表

位置

检测方法

检测比例

检测要求

焊缝等级

塔底

磁粉探伤

100%

包括底圈壁板

与基础板连接的所有焊缝

二级

塔底

外观检测

100%

二级

壳体

射线探伤

100%

丁字接头

二级

壳体

超声波探伤

10%

具体位置和说明备注

二级

壳体

射线探伤

20%

所有超声波探伤部位20%射线探伤复检

二级

整体

着色检验

100%

吸收塔内部所有焊缝,焊缝磨平后100%着色检测

 

8.3.备注:

8.3.1.所有焊缝满足规范要求,X射线探伤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Ⅲ级焊缝的要求。

超声波探伤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GB11345-1989)的Ⅱ级焊缝的要求。

8.3.2.环向焊缝焊缝每种板厚的最初焊接的3m焊缝的任意位置取300mm。

以后不考虑对每种板厚在每60m焊缝及尾数内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探伤。

8.3.3.吸收塔壳体纵向焊缝:

每一焊工焊接的每种板厚的最初焊接的3m焊缝的任意位置取300mm。

以后不考虑焊工人数、对每种板厚在每30m焊缝及尾数内的任意部位取300mm进行射线探伤。

探伤部位中25%应位于丁字焊缝处。

吸收塔底圈壁板每一个纵向焊缝都需要有两个射线探伤,且其中一个必须是靠近底环位置。

8.3.4.T形交叉焊缝要求全部做射线探伤。

8.3.5.如果在壳体对接焊缝上开孔或开孔补强,则该开孔直径1.5倍或开孔补强板直径范围内两侧焊缝都必须进行100%射线探伤,确认焊缝合格后方可进行开孔。

8.3.6.被环型加劲肋、柱型加劲肋覆盖的对接焊缝及其它隐蔽部分的焊缝作100%射线探伤。

8.3.7.除丁字接头焊缝以外,可用超声波代替射线探伤,但其中的20%的部位应采用射线探伤。

8.3.8.不合格焊缝返工时,执行原焊缝焊接工艺及检验标准,每道焊缝返工不得超过3次。

9.安全文明施工

9.1.安全风险分析

9.1.1.本作业危险源:

高空坠落、高空落物、物体打击、火灾和触电。

9.1.2.预防及控制措施:

9.1.2.1.高空坠落:

A)所有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带、安全帽及其它安全防护用品。

开工前,安全员对个人防护设施予以确认,防护设施不完备或不合格者不得施工。

B)高空作业时,脚手板捆绑牢固,安全网悬吊脚手架下部及有空洞部分。

C)安全带使用前要检查合格,挂在上方可靠、牢固的地方

D)高空作业时,做好脚手架防滑工作,特别在雨季或冬季防滑措施必须切实有效。

E)高空作业人员不允许双手扶推正在吊装或未完全固定的设备。

F)人员使用轮爬梯上下时,要设垂直保护绳并使用攀登自锁器。

G)高处人员行走通设有扶手绳,行走时安全带拴在扶手绳上。

H)夜间施焊保证有足够的照明并确保照明设备正常工作。

9.1.2.2.高空落物:

A)高空作业人员要佩带工具袋,工器具要系安全绳。

B)施工用具放置在工具箱内,用绳绑扎牢固,严禁上下抛物。

C)现场焊接或切割防止废弃物下落,切割余料须采用可靠的收集措施(如用铁丝拴挂)后割下。

D)施工人员所用机械及工器具(电焊钳、割炬、防护面罩等)不得随意放置,应摆放在固定的地方,使用或使用完毕方便存取。

E)焊条头不得随意抛掷,要及时回收。

9.1.2.3.物体打击:

A)用于打磨的砂轮片一定要检查合格,使用角度要正确。

B)施工时有交叉作业时,施工人员要尽量错开时间,必要时有效隔离。

上、下层施工人员要尽量错开空间位置。

9.1.2.4.火灾和触电:

A)焊接施工遇交叉作业,尽量采取空间错位;在有可燃物区施焊时,切实有效地做好隔离措施。

B)作业完毕及时做好清理工作,确保无火灾隐患,避免火花溅落灼伤。

C)焊机摆放整齐、稳固,氧、乙炔气体瓶应摆放在动火区5m外的安全区,各类机械摆放合理、牢靠。

D)施工场地一次电源线应由电工统一安装,各种电缆、皮线走向有序、合理。

E)焊接设备的安装必须接线可靠,焊接电缆应绝缘完整,如有破损应修复后方可施焊。

F)所有焊接设备外壳都必须安全接地,各接线点可靠、牢固,工作时戴绝缘手套,不得在雨天使用电动工具。

9.2.安全文明施工

9.2.1.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经体格检查,合格者上岗。

9.2.2.所有焊接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职业安全卫生和环境方针并在本岗位范围内履行职业安全卫生及环境职责。

9.2.3.作业人员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三不伤害”,树立“安全第一”的职业意识,掌握安全施工的所必须的知识和技术。

9.2.4.使用的焊接材料要尽量做到物尽其用。

9.2.5.施工人员自觉爱护使用的机械及工器具,不野蛮操作。

同时做好对成品、本成品的保护工作。

作业人员做好上、下道作业面交接的清理、整顿工作,仔细检查工作场所,关闭所有工作电源。

做到作业面“工完料尽场地清”,整个工作现场“一日一清、一日一净”。

9.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