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28830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3.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4讲练习题.docx

第8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4讲练习题

课时规范训练

[单独成册]

1.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Ksp(AgCl)增大

B.在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不移动

C.可直接根据Ksp的数值大小比较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

D.25℃时,Ksp(AgCl)>Ksp(AgI),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KI固体,有黄色沉淀生成

解析:

选D。

Ksp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A项错误;CaCO3(s)Ca2+(aq)+CO

(aq),加入稀盐酸,CO

与H+反应,导致溶解平衡正向移动,B项错误;只有比较相同温度下、相同组成形式的难溶电解质的Ksp的数值大小,才可比较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C项错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HCl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溶液的c(Cl-)变小

B.常温下AgCl溶液中的Ag+和Cl-浓度之积是个常数

C.常温下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sp比在水中的小

D.锅炉水垢中的CaSO4经饱和碳酸钠溶液浸泡可转化为CaCO3

答案: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钙难溶于水,放入水中,液体也不导电,所以碳酸钙是非电解质

B.碳酸钡在水中溶解度很小,所以它是弱电解质

C.向1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2mol/LNaOH溶液后,液体中c(Mg2+)为0

D.向氯化钙的浓溶液中加入浓烧碱溶液,溶液会变浑浊

答案:

D

4.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 ②0.1mol·L-1的盐酸 ③0.1mol·L-1的氯化镁溶液 ④0.1mol·L-1的硝酸银溶液中,其中Ag+浓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答案:

D

5.在一定温度下,当Mg(OH)2固体在水溶液中达到下列平衡时:

Mg(OH)2(s)

Mg2+(aq)+2OH-(aq),要使Mg(OH)2固体减少而c(Mg2+)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MgSO4B.加HCl溶液

C.加NaOHD.加水

解析:

选D。

加MgSO4会使该溶解平衡左移,Mg(OH)2固体增多,c(Mg2+)变大;加HCl溶液使该溶解平衡右移,Mg(OH)2固体减少,c(Mg2+)变大;加NaOH使该溶解平衡左移,Mg(OH)2固体增多。

6.已知:

25℃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时,Mg(OH)2固体在20mL0.01mol/L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0.01mol/L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解析:

选B。

A中氢氧化镁溶度积小,所以其c(Mg2+)小;B中NH

结合OH-使氢氧化镁溶解平衡正移,Mg2+增大。

C中Ksp不随浓度变化,只与温度有关。

D中二者Ksp接近,使用浓NaF溶液可以使氢氧化镁转化。

7.非结合胆红素(VCB)分子中有羟基,被氧化后(生成羧基)与钙离子结合形成胆红素钙的反应,就是一个沉淀生成的离子反应,从动态平衡的角度分析能预防胆结石的方法是(  )

A.大量食用纯碱可使钙离子沉淀完全,防止胆结石生成

B.不食用含钙的食品

C.适量服用低维生素E、低维生素C等抗氧化自由基可防治胆结石

D.常喝水稀释钙离子,溶解沉淀

解析:

选C。

防止非结合胆红素(VCB)分子中的羟基被氧化。

8.现有含MgCl2、AlCl3均为nmo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NaOH溶液至过量。

加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离子形成沉淀或沉淀的溶解与溶液pH的关系如下表)(  )

离子

Mg2+

Al3+

物质

Al(OH)3

开始沉淀时的pH

8.93

3.56

开始溶解时的pH

8.04

完全沉淀时的pH

10.92

4.89

完全溶解时的pH

12.04

解析:

选C。

由表中数据知,当Al3+沉淀完全时Mg2+还没有开始形成沉淀,当生成的Al(OH)3开始溶解时Mg2+仍没有形成沉淀,当加碱至溶液的pH=8.93时,Al(OH)3部分溶解而Mg(OH)2开始形成沉淀,生成沉淀速率较前段生成沉淀速率小,当溶液pH=10.92时,Mg(OH)2沉淀完全,Al(OH)3继续溶解至pH=12.04时,沉淀只有Mg(OH)2,Al(OH)3全部溶解,故C对。

9.已知Ksp(BaSO4)=1.0×10-10,Ksp(BaCO3)=2.5×10-9。

若用10LNa2CO3溶液溶解1.0mol的BaSO4,则Na2CO3溶液的最初浓度不得低于(  )

A.2.6mol/L  B.2.5mol/L

C.2.3mol/LD.3.0mol/L

解析:

选A。

当BaSO4溶解完后溶液中c(SO

)≈0.1mol/L,设此时溶液中的c(CO

)=xmol/L。

溶液中有BaSO4(s)+CO

(aq)BaCO3(s)+SO

(aq),故K=

=0.04=

,x=2.5,因此Na2CO3溶液的最初浓度:

c(Na2CO3)≥(0.1+2.5)mol/L=2.6mol/L。

10.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

和CrO

)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

CrO

Cr2O

Cr3+

Cr(OH)3↓,已知转化过程中反应为:

2CrO

(aq)+2H+(aq)===Cr2O

(aq)+H2O(l)。

转化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含量为28.6g·L-1,CrO

有10/11转化为Cr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用绿矾(FeSO4·7H2O)(M=278)作还原剂,处理1L废水,至少需要917.4g

B.溶液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常温下转换反应的平衡常数K=1×1014,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6

D.常温下Ksp[Cr(OH)3]=1×10-32,要使处理后废水中c(Cr3+)降至1×10-5mol·L-1,应调溶液的pH=5

解析:

选A。

A.在1升废水中+6价的铬的物质的量为28.6/52=0.55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数目相等可知道,氧化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3×0.55=1.65mol,质量为1.65mol×278g·mol-1=458.7g,错误;B.Cr2O

为橙色,CrO

为黄色,若颜色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正确;C.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公式c(CrO

)=28.6÷52÷1=0.55mol·L-1,c(Cr2O

)=

c(CrO

)×

=0.25mol·L-1,再由平衡常数公式K=

=1×1014,可以得到c(H+)=10-6mol·L-1,正确;D.c(Cr3+)·c3(OH-)=1×10-32,c3(OH-)=1×10-32÷(1×10-5)=1×10-27,c(OH-)=1×10-9mol·L-1,c(H+)=10-5mol·L-1,pH=5,正确。

11.常温下,取一定量的PbI2固体配成饱和溶液,T时刻改变某一条件,离子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注:

第一次平衡时c(I-)=2×10-3mol·L-1,c(Pb2+)=1×10-3mol·L-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PbI2的Ksp=2×10-6

B.温度不变,向PbI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铅浓溶液,PbI2的溶解度不变,Pb2+浓度不变

C.常温下Ksp(PbS)=8×10-28,向PbI2的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PbI2(s)+S2-(aq)

PbS(s)+2I-(aq)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5×1018

D.T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PbI2的Ksp增大

解析:

选C。

由Ksp=c(Pb2+)·c2(I-)=1×10-3×(2×10-3)2=4×10-9,A错误;由于硝酸铅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产生Pb2+,温度不变,PbI2的溶度积不变,但Pb2+浓度增大,B错误;PbI2(s)+S2-(aq)

PbS(s)+2I-(aq)反应的平衡常数K=c2(I-)/c(S2-)=Ksp(PbI2)/Ksp(PbS)=4×10-9/8×10-28=5×1018,C正确;T时刻若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c(Pb2+)、c(I-)均呈增大趋势,D错误。

12.不同温度(T1和T2)时,硫酸钡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硫酸钡在水中溶解时吸收热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

B.加入BaCl2固体,可使a点变成c点

C.c点时,在T1、T2两个温度下均有固体析出

D.a点和b点的Ksp相等

解析:

选D。

A.在T2时硫酸钡的Ksp大,故T2>T1,错误。

B.硫酸钡溶液中存在着溶解平衡,a点在平衡曲线上,加入BaCl2,会增大c(Ba2+),平衡左移,c(SO

)应降低,所以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到c点,错误;C.在T1时c点表示Qc>Ksp,溶液饱和,有沉淀析出,在T2时c点表示Qc<Ksp,溶液不饱和,没有沉淀析出,错误;D.Ksp是一常数,温度不变Ksp不变,在曲线上的任意一点Ksp都相等,正确。

13.盐泥是氯碱工业中的废渣,主要成分是镁的硅酸盐和碳酸盐(含少量铁、铝、钙的盐)。

实验室以盐泥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

①室温下Ksp[Mg(OH)2]=6.0×10-12。

②在溶液中,Fe2+、Fe3+、Al3+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的pH范围依次为7.1~9.6、2.0~3.7、3.1~4.7。

③三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在盐泥中加入稀硫酸调pH为1~2以及煮沸的目的是。

(2)若室温下的溶液中Mg2+的浓度为6.0mol·L-1,则溶液pH≥才可能产生Mg(OH)2沉淀。

(3)由滤液Ⅰ到滤液Ⅱ需先加入NaClO调溶液pH约为5,再趁热过滤,则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4)从滤液Ⅱ中获得Mg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向滤液Ⅱ中加入;②过滤,得沉淀;③;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⑤过滤、洗涤得产品。

(5)若获得的MgSO4·7H2O的质量为24.6g,则该盐泥中镁[以Mg(OH)2计]的百分含量约为(MgSO4·7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6)。

解析:

(1)加入H2SO4可以使Mg的硅酸盐或碳酸盐充分转化成Mg2+。

(2)c(OH-)=

mol·L-1=10-6mol·L-1,所以pH=8。

(3)加入NaClO,可以把Fe2+氧化成Fe3+,当pH大约为5时,Fe3+、Al3+转化成沉淀;根据溶解度曲线,温度高时,CaSO4·2H2O的溶解度更小,所以滤渣的主要成分为Al(OH)3、Fe(OH)3和CaSO4·2H2O。

(4)使Mg2+转化成MgSO4·7H2O的步骤为①加入NaOH溶液。

②过滤得Mg(OH)2沉淀。

③加入稀H2SO4。

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得产品。

(5)根据镁元素守恒得

×100%=20%。

答案:

(1)提高Mg2+的浸取率(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8

(3)温度较高时钙盐与镁盐分离得更彻底(或高温下CaSO4·2H2O溶解度小等合理答案均可)

Al(OH)3、Fe(OH)3、CaSO4·2H2O

(4)NaOH溶液 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硫酸(合理答案均可)

(5)20.0%

14.蛇纹石可用于生产氢氧化镁,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Ⅰ.制取粗硫酸镁:

用酸液浸泡蛇纹石矿粉,过滤;并在常温常压下结晶,制得粗硫酸镁(其中常含有少量Fe3+、Al3+、Fe2+等杂质离子)。

Ⅱ.提纯粗硫酸镁:

将粗硫酸镁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加入适量的0.1mol·L-1H2O2溶液,再调节溶液pH至7~8,并分离提纯。

Ⅲ.制取氢氧化镁:

向步骤Ⅱ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已知:

金属离子氢氧化物沉淀所需pH

Fe3+

Al3+

Fe2+

Mg2+

开始沉淀时

1.5

3.3

6.5

9.4

沉淀完全时

3.7

5.2

9.7

12.4

请回答:

(1)步骤Ⅱ中,可用于调节溶液pH至7~8的最佳试剂是(填字母序号)。

A.MgO   B.Na2CO3   C.蒸馏水

(2)工业上,常通过测定使铁氰化钾(K3[Fe(CN)6])溶液不变色所需H2O2溶液的量来确定粗硫酸镁中Fe2+的含量。

已知:

测定123g粗硫酸镁样品所消耗的0.1mol·L-1H2O2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平行测定数据

平均值

1

2

3

4

消耗H2O2溶液的体积/mL

0.32

0.30

0.30

0.32

0.31

①Fe2+与H2O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根据该表数据,可计算出123g粗硫酸镁样品中含Fe2+mol。

(3)步骤Ⅲ中制备氢氧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已知:

Ksp[Mg(OH)2]=5.6×10-12、Ksp[Ca(OH)2]=4.7×10-6

若用石灰乳替代氨水,(填“能”或“不能”)制得氢氧化镁,理由是

解析:

(1)B掺入了新的杂质、C对溶液pH几乎不影响,只有A选项符合;

(2)n(H2O2)=3.1×10-5mol,依据2Fe2++H2O2+2H+===2Fe3++2H2O可知n(Fe2+)=6.2×10-5mol。

答案:

(1)A

(2)①2Fe2++H2O2+2H+===2Fe3++2H2O ②6.2×10-5

(3)Mg2++2NH3·H2O===Mg(OH)2↓+2NH

(4)能 Mg(OH)2的溶度积小于Ca(OH)2,可发生沉淀的转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5.某碳素钢锅炉内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硫酸钙、氢氧化镁、铁锈、二氧化硅等。

水垢会形成安全隐患,需及时清洗除去。

清洗流程如下:

Ⅰ.加入NaOH和Na2CO3混合液,加热,浸泡数小时;

Ⅱ.放出洗涤废液,清水冲洗锅炉,加入稀盐酸和少量NaF溶液,浸泡;

Ⅲ.向洗液中加入Na2SO3溶液;

Ⅳ.清洗达标,用NaNO2溶液钝化锅炉。

(1)用NaOH溶解二氧化硅的化学方程式是。

(2)已知:

20℃时溶解度/g

CaCO3

CaSO4

Mg(OH)2

MgCO3

1.4×10-3

2.55×10-2

9×10-4

1.1×10-2

根据数据,结合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清洗CaSO4的过程

(3)在步骤Ⅱ中:

①被除掉的水垢除铁锈外,还有。

②清洗过程中,溶解的铁锈会加速锅炉腐蚀,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4)步骤Ⅲ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

(5)步骤Ⅳ中,钝化后的锅炉表面会覆盖一层致密的Fe3O4保护膜。

①完成并配平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

NO

H2O===

N2↑+

②下面检测钝化效果的方法合理的是(  )

a.在炉面上滴加浓H2SO4,观察溶液出现棕黄色的时间

b.在炉面上滴加酸性CuSO4溶液,观察蓝色消失的时间

c.在炉面上滴加酸性K3[Fe(CN)6]溶液,观察出现蓝色沉淀的时间

d.在炉面上滴加浓HNO3,观察出现红棕色气体的时间

解析:

(1)NaOH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SiO2+2NaOH===Na2SiO3+H2O。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知碳酸钙更难溶,CaSO4在水中存在平衡CaSO4(s)

Ca2+(aq)+SO

(aq),用Na2CO3溶液浸泡后,Ca2+与CO

结合成更难溶的CaCO3,使上述平衡右移,CaSO4转化成CaCO3,然后用盐酸除去。

(3)①加入稀盐酸和少量NaF溶液,浸泡;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铁锈均溶解,二氧化硅溶于氢氟酸,均被除掉。

②清洗过程中,溶解的铁锈会加速锅炉腐蚀,发生铁与铁离子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

(4)步骤Ⅲ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将Fe3+还原成Fe2+,防止Fe3+腐蚀锅炉。

(5)①根据所给部分反应,氮被还原,铁被氧化得Fe3O4,利用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得:

9Fe+8NO

+4H2O===4N2↑+3Fe3O4+8OH-。

②钝化后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铁反应,浓硫酸和浓硝酸有强氧化性,不能检测,选bc。

答案:

(1)SiO2+2NaOH===Na2SiO3+H2O

(2)CaSO4在水中存在平衡CaSO4(s)

Ca2+(aq)+SO

(aq),用Na2CO3溶液浸泡后,Ca2+与CO

结合成更难溶的CaCO3,使上述平衡右移,CaSO4转化成CaCO3,然后用盐酸除去

(3)①CaCO3、Mg(OH)2、SiO2

②2Fe3++Fe===3Fe2+

(4)将Fe3+还原成Fe2+,防止Fe3+腐蚀锅炉

(5)①9 8 4 4 3Fe3O4 8OH- ②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