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窃读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32708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67 大小:15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窃读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7页
1窃读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7页
亲,该文档总共1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窃读记.docx

《1窃读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窃读记.docx(1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窃读记.docx

1窃读记

课题

1、窃读记

课型

精读

设计人

郭改平王喜亮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窃读记》

学习目标

1、在自学的基础上,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以及窃读时的苦乐交织,忧喜并存。

3、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会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4、在弄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会找出出文中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并尝试着在今后的学习中运用。

学习重点

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句,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

学习难点

在深入学文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语句概括文章的表达特点。

导学方法

合作交流引导质疑

学前准备

课前搜集读书名言。

评价设计

1、针对学习目标1,可以通过指名读词,做到95%的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针对学习目标2,可以通过范读、听读、自读、引读等朗读形式,95%的学生能够注意停顿和语气,揣摩句子的读法。

3、针对学习目标3,学生反复品读赏析,通过具体语句,90%的学生能体会窃读滋味。

4、针对学习目标4,通过品析具体语句,85%的学生能概括出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假期中,老师和同学们一样进行了大量的阅读。

在阅读中,我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会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

这节课,就让我们去品读书滋味,跟着《窃读记》融入书的海洋,和作者林海音共同感受一番读书的滋味吧。

(师板书课题:

窃读记)

二、一品读书滋味,丰富阅读体验

1、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通过电子白板出示生字词,课堂交流解决。

(设计意图:

学习生字是小学每个阶段都非常重视的教学环节,随着年级的提高,课堂学生提前预习掌握,课堂交流易错字和难写自为主。

至此,达成学习目标1)

三、二品读书滋味,体会音乐美

1、同学们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课堂展示,大家一起听听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了。

2、老师请接读的同学说说读书的滋味;听读的学生说说听书的滋味。

刚才我们一起体会到书给我们带来的声音美、音乐美,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滋味。

3、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窃读的理解,对刚才接读的同学进行评价。

在评价中进一步练习朗读,评价后进一步练读。

四、三品读1—7,感受“滋味”

1、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道出了作者窃读时的滋味,你能找出来吗?

请用直线画出来。

出示: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2、此时此刻,我们也许无法亲身感受到那种窃读的滋味,但是,作者笔下的文字是鲜活的,会告诉我们作者的心情与感受。

默读课文1——7自然段,你从哪儿能感受到这种窃读的滋味,用波浪线画出相关语句,尤其关注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思考你划出的句子:

作者乐,乐什么,作者怕,怕什么,可在空白处作简要的批注。

3、请同学们自己学习,找一找,画一画。

4、我们一起来体会窃读之“乐”

(1)我们先来谈谈作者所说的窃读之“快乐”的这种滋味。

大家一起来交流交流:

找到书的快乐、没人注意时的快乐、下雨天可以读个痛快的乐、读书读到尽兴的乐。

啊!

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这句话中有一个字最真实表现了作者当时极度的快乐,可以用惊喜来表达:

“啊”,这是作者看到了她心爱的书时的惊喜,是与老朋友重逢般的惊喜。

我们一起读好这个字和这句话。

出示句子:

把这句话放到句段中去: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

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

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你感受到了作者窃读的快乐,还感受到了什么?

(急切)自由练读吧!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

这句话以一个极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满怀读书渴望的“我”比作一匹饥饿的狼,一页页贪婪地阅读犹如饿狼扑食。

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对读书的渴望。

与高尔基的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能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

谁来说一说?

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

“大些!

再大些!

这句话通过对发愁的表情和快乐的内心对比描写,趣味盎然地写出“我”为雨天能够有个充足的理由读书而高兴无比,更加表现出了“我”对读书的热爱。

过渡:

通过大家的阅读,我们品味到了作者窃读时快乐的味道,作者为能找到想读的书而乐、为可以躲在人群中读书而乐、为可以因为下雨更长时间地读而乐,窃读真是其乐无穷啊!

(2)、下面咱们再来品一品窃读时的另外一种滋味——惧怕。

你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这种怕?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你认为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假设1、书店的人少了,她容易被发现;

假设2、书店的店员或老板已经发现了她,盯着她看以示警告;

假设3、书店的店员或老板用语言呵斥,轰赶她出去……

过渡: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话,这段话选自林海音《窃读记》原文中的一段,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指名一位同学读这段话。

但在这次屈辱之后,我的小心灵却受了创伤,我的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发,而且产生了对大人的仇恨。

是怎样的屈辱让这颗小小的心灵受到了创伤,甚至产生了对大人仇恨。

你能猜到这段话背后隐藏的一个故事情节吗

也许这样的事情已经不止一次地发生,所以,她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伪装和保护自己。

过渡:

正因为没钱买书而又极度渴望度读书,所以作者不得不窃读。

以作者提心吊胆地读,担惊受怕地读,阅读的快乐与心灵的惧怕交融在了一起,幻化为一种复杂而又难忘的滋味,所以作者这样写,齐读: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设计意图:

这篇文章本就围绕读书而谈。

在整篇文章中都要通过读来表现作者当时那种窃读的复杂心情。

前七段作者读书时的多种心情都必须通过读来完成和体会。

至此,学习目标2、3部分完成.)

五、品读8-10,体会“苦”“乐”

1、快乐和惧怕本是一对相矛盾的词,因为窃读却交融在了一起,你再去读读课文的8—10自然段,还能不能体会到像这样的虽矛盾而又交融在一起的感受。

2、大家一起交流:

身体是饥饿的,精神是富足的。

双腿是麻木的,心灵是轻松的。

3、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词写的都是窃读的“乐”,而这都是写的窃读的“苦”。

在林海音的童年记忆里,窃读是有苦有乐、苦乐相伴的滋味。

如果让你来做一道算数题,要在苦和乐之间划上一个什么符号:

等于?

大于?

小于?

4、小结:

正因为有读书的乐,所以才会克服那么多的苦怕,即使提心吊胆,即使遭遇冷眼斥责,即使双腿酸麻,即使饥肠辘辘,林海音也对窃读乐此不疲,坚持不懈。

5、她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他们的话,朗读并思考:

说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是怎么理解的: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只有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起来的人。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余秋雨说:

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设计意图:

这篇文章本就围绕读书而谈。

在整篇文章中都要通过读来表现作者当时那种窃读的复杂心情。

随着文章的结尾,读也发挥到了极致。

至此,学习目标2、3全部完成。

六、四品读书滋味,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

现在,你能感受到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了吗?

看来,读书还真得要细读,遇到像这样的好书(指课本)得细细地去品读,才能读出书中的更多味道。

小组内分段朗读课文,各自说说自己读后的新滋味。

七、回顾课文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

一、知识链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窃读记》,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回顾一下窃读的滋味。

二、读懂作者

这篇文章我们已经读了好多遍了,每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滋味产生,可有一件事我始终不明白,窃读又累又饿,可作者为什么要窃读呢?

“窃读”算“偷”吗?

“窃”在本课是什么意思?

(请孩子们谈出更深的认识:

作者酷爱读书。

“窃”是偷偷的)

三、写阅读记录卡

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只有爱读书的人才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就像作者的国文老师所说的,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读书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粮。

有的同学说,这篇文章特别好,很真实,也很感人。

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

1、请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品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也可以时默读时朗读。

)边读边画出你认为文章写得精彩的地方。

把他填写在读记录卡上。

2、同桌两个互相交流记录的内容:

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写得好?

3、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读一读自己摘抄的记录卡,谈谈摘抄它的理由。

(1)同学们要注意到作者对复杂心理活动的描写。

如:

刚进书店时回想、安心和担忧几种不同心情的转换。

下雨时非常的高兴,却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在说:

“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

”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得喊着:

“大些!

再大些!

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神态和内心是相违背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

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一种惧怕。

激发学生读出这种复杂的感受。

(2)我们同时还要注意到作者细致的动作描写。

如:

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腋下钻过去,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

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以上三句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急切渴望。

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读书的满足与快乐。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对书的酷爱。

(设计意图:

通过此环节,结合具体语句概括出作者所用的表达方法,学生知道在文章中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会使自己的文章生动起来。

至此,学习目标4完成。

4、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吧!

把自己找出来的语段读给大家听;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和你一起读。

四、补充材料,倡导个性化阅读

分发材料:

《窃读记》节选。

1、让我们用心去读文章,品味文章。

来,自己动笔划一划,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2、同学们,我们一起交流交流读书的收获与感受吧!

(能够简单用上学习课文时的方法。

谈出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滋味。

五、拓展延伸

1、大家谈读书经历。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读书经历与作者的读书经历进行比较,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

2、如果没有了书,世界将会是怎样?

3、请同学们自己搜集名人读书故事,并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

在阅读教学中“走一个来回”,读进去,走出来,从读到写,因文悟法。

课外阅读帮助拓展视野,名人名言激励童心。

读后感让学生反观读书态度的不足,在自省中提升,感悟对生活的热爱。

六、全课小结

通过我们对本篇课文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小主人公在窃读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主人公那种对读书的渴望和热爱,更令我们感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爱上读书,从书中汲取知识的同时享受到读书的快乐。

七、课堂检测。

1、填空:

 课文以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 

2、请写出你所积累的读书名言。

(至少两条)

板书设计:

窃读记

 快乐      惧怕

收获智慧  遇到困难

课题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课型

略读课

设计人

郭改平王喜亮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课

学习目标

1、在自学预习的基础上正确认读3个生字,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读懂词句的意思。

2、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读出自己对课文独特的感受,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谈话的主要内容。

3、在深入学文的基础上,说出对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进一步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并搜集有关读书的名言。

学习重点

自读课文,把握谈话的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阅读的乐趣,明晰健康成长的需求。

学习难点

学习访谈中如何倾听对方的表述,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将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身的实践活动。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谈话法、总结归纳法。

评价方案

1、针对目标1,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教师提问学生读词语、读课文来完成,使100%的学生达到读准字音、读准词句的目的。

2、针对目标2,可以通过范读、学生自由读、分角色朗读、男女生对读、教师适时点拨等不同形式,使95%的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谈话的主要内容。

3、针对目标3,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交流、讨论和教师点拨,使90%以上的学生能从对话中得出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并利用学到的方法开展有关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前准备

学生准备:

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

2、回顾自己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内容。

教师准备:

《我的童年》节选材料。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链接,激发对访谈的兴趣

  1、不知同学们有没有留意最近电视上《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等谈话型节目十分火热。

这些节目以什么吸引观众获得大家的青睐呢?

(学生自由谈这类节目的特点,教师相机引导这些节目的话题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主持人幽默、睿智。

  2、同学们对节目的“了如指掌”足以说明这类访谈节目的成功,一期好的节目不仅需要好题材,更需要对话双方彼此尊重、真诚相对,以及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语言。

  你想学习采访吗?

让我们一起跟随12岁的女孩张苗来到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的家,欣赏他们的访谈片段。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

所以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这里我本着着眼于对文本含蕴的充分挖掘,联系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激发他们对访谈的兴趣。

以“访谈”做为学习的起点和重组学习内容的主线,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维。

二、初读课文,感知谈话的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彭、侠、嗯”三个生字,理解生词,扫清阅读障碍。

(教师可重点指导几个多音字在本文中的正确读音,如传、绿、藏、将、单)

2、自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苗苗给季老提出了哪些问题?

(可在书上做上记号)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3、学生读后交流,教师引导概括。

板书:

(闲书、偏科、学习外语)

(设计意图:

识字是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尽管本课只有三个生字,也要认真对待。

利用字典等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是学生需要养成或进一步巩固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简要总结季羡林所提出的问题,是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完成学习目标1和目标2的第一个层次。

三、研读课文,明晰读书学习的见解

  1、对于苗苗天真而真诚的提问,季老是如何解答的呢?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季老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语言。

  2、学生自由读课文。

  (提示:

边读边在表明季老观点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写出自己的感悟。

  3、根据学生对访谈的再现,因势利导,明晰季老的见解以及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导语:

季老对于苗苗感兴趣的那些问题,持有什么态度,他是如何解答的呢?

  交流预设:

 

(一)把文章写好,要多看书

 

(1)季老主张看闲书吗?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季老以自己小时候的趣事以及询问苗苗如何写好文章来阐明自己主张读闲书。

  

(2)同学们对《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有哪些了解?

  (均为清代侠义小说,以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为主题)

  (3)什么样的书是闲书?

你的父母允许你看吗?

季老是主张看闲书的,但是在课堂上和写作业的时候看行吗?

(设计意图:

把课堂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共鸣,促其酣畅淋漓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完成学习目标3的第一个层次。

 

(二)要努力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的人才,因此不能偏科。

  

(1)同学们如何理解“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贯通”,即全部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达到精通。

“三贯通”则是指清华大学提出的“中西贯通”“古今贯通”和季老提出的“文理贯通”。

这句话是季老针对苗苗偏科而说的。

国力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21世纪是一个知识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还要文理兼备。

这种综合型的人才,才能适应新世纪发展的需要。

  

(2)小组讨论,交流偏科的危害。

  (设计意图:

恰当的使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法让孩子们进行充分的交流,不但给予每一个学生有阐明自己观点的机会,更进一步的关注了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充分的了解偏科的危害。

完成学习目标3的第二个层次。

  (三)要学好外语,还要进行古诗文积累。

  1、“起码”怎么理解?

“注”是什么意思?

  (“起码”即最低要求,最低限度。

注:

用文字解释字句。

文中指对《古文观止》中难以理解的词句加上注释。

  2、交流:

“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你听了季老的话有什么感想?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主要是落实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

质疑与答疑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即可以丰富地展示学生的个性见解,又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文本内容。

学生的质疑觉不仅限于所提过的问题,学生辩论的话题也绝不限于三个问题。

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内容,推而广之,适时生成课堂教学的内容。

至此完成学习目标3.)

四、品味人物,分角色体验朗读。

1、过渡语:

“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同学们的对季老的话感想不一,苗苗有什么反应呢?

请同学读一读。

(指名读,读出苗苗的惊诧、童真)

  2、苗苗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谦虚好问,率直而有礼貌,对季老充满了爱戴崇敬。

  3、引读:

季老也从苗苗的语气中听出了苗苗的惊讶,季老说:

(生读)

  4、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于季羡林教授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季羡林先生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他翻译和创作过许多作品,涉及到语言学、翻译学、文学等多个领域。

季老在《我的童年》一书中记录了他小时侯偷偷看闲书的有趣经历。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5、分角色朗读从一老一小谈笑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苗苗的率真、可爱,季老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诱。

请同学分角色读一读《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提示:

在朗读中要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

苗苗谦虚好问,对季老的尊敬崇拜溢于言表;而季老幽默、随和,他们的对话极富口语化。

(设计意图:

本科作为访谈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文体,应该让他们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在分角色朗读时,也可以进行模拟采访,要读的像说话一样自然,毫不做作才好,在朗读中要把握人物对话的基调,也可结合插图,以便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年龄、身份与情感。

五、总结回顾,体会文本的寓意

  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到了苗苗对季老的尊敬爱戴,也感受到季老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

现在,让我们再看一看课文的题目《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回味题目,你明白了什么?

(寓意:

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苗”--苗苗;“大树”--季羡林。

实际上“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

“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才的内容。

(设计意图:

“读书使人明志”。

在学文的最后,教师精心设计的这个环节,不但培养孩子们养成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达到了“教”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育人。

六、课下拓展,激发读书的兴趣

  1、小小年纪、刚刚12岁的苗苗不仅采访过季羡林教授,她还采写当今中国文学艺术界的大家:

臧克家、史铁生、黄宗江和王蒙,还有油画大师、美协主席靳尚谊和国宝级人物、笑星之首马季等。

真可谓是茁壮的小苗苗和参天大树们的对话。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全书,读一读苗苗和15位名人面对面的交流。

  2、鼓励学生开展课外综合性学习,友情提示:

(可任选其一):

  

(1)调查本班同学的阅读书目,采访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并做一份访谈记录。

(2)辩论:

《看闲书是否影响学习》

(设计意图:

这一拓展练习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主动权,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课外,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同时,激起了学生创造的欲望。

这样设计,是以学生的发展为立足点,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了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气氛。

学生学得轻松、主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全课小结,鼓励综合性学习

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的收获是颇丰的。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喜欢读书的人,课下大家可以采访一下我们班同学的读书情况,也可以采访一咯自己身边爱读书的人,列一个采访提纲,做一个简单的访谈记录,到口语交际课上我们一起来交流,好吗?

课堂检测:

1、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是根据意思写汉字

水浒传()济公传()绿()林好汉一百单八将()

三侠()五义古文观()止三侠()五义

2、回答问题。

A、季老的“三贯通”具体指的贯通、贯通、贯通。

B、小苗指,大树指。

板书设计: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多读好读

苗苗季老

 

课题

3、走遍天下书为侣

课型

精读

设计人

郭改平王喜亮

审批人

学习内容

走遍天下书为侣

学习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

2、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读出作者爱书的情感。

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在深入学文的基础上,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说出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示。

4、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养成“以书为友”的习惯。

学习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学习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学习方法

1.信息收集法2.读书指导法

评价方案

1、针对目标1:

通过课堂上检查学生预习,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95%的学生能够达到熟记这些生字词。

2、针对目标2:

通过学生预习、自由读、指名分节读课文,95%的学生能够读通、读顺课文;80%的学生能够读出对书的喜爱之情;在教师的提示和引导下,70%的学生能够当堂背诵课文第七自然段。

课下学生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针对目标3:

通过学生深入读文,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80%的学生能够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能够具体说出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