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四单元++通论练习题.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464672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3第四单元++通论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33第四单元++通论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33第四单元++通论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33第四单元++通论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33第四单元++通论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3第四单元++通论练习题.docx

《33第四单元++通论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3第四单元++通论练习题.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33第四单元++通论练习题.docx

第四单元通论练习题

通论(十一)词类活用

一、单项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取一个正确的项,填入括号中)

1.下列各句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的是()

A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B欲辟土地,朝秦楚。

《孟子•梁惠王上》

C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影从。

(贾谊《过秦论》上)

D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左传•隐公三年》

2.下列各句中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的是()

A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

B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传》

C令我百岁之后,皆鱼肉之。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D楚庄王围郑,郑告急齐。

《史记•晋世家》

3.下列各句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工具的是()

A射之,豸人立而啼。

《左传•庄公八年》

B彼秦者……虏使其民。

《战国策•赵策》

C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梦溪笔谈•技艺》

D因出已虫,纳比笼中。

《聊斋志异•促织》

4.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的是()

A今信陵君存邯郸而请封,是亲戚受城而国人记功也。

《史记•信陵君列传》

B狼速去!

不然,将仗杀汝。

(马中锡《中山狼传》)

C倡优蓄之,流俗之所轻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D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史记•项羽本纪》

5.下列各句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处所的是()

A叩石开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列子•汤问》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C闻操军已向荆州,晨夜兼道。

《资治通鉴》

D十旬,方仗策而起。

《唐传琪•李娃传》

二、多项选择题(从五个选项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的项,把其序号填入括号)

1.下列词语中的“之、其”具有转指用法(活用为一、二人称)的是()

A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左传•宣公二年》

B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厅教之。

《战国策•秦策》

C顾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宋玉<对楚王问>》

D故敢略陈其遇,唯君子察焉。

(杨恽《报孙会宗书》)

E父勉其子,兄勉其弟。

《国语•越语》

2.下列人称代词带有轻蔑色彩的是()

A彼B汝C尔D予E朕

3.上古汉语人称代词复数表示法,可在人称代词后面加()构成

A斎B属C曹D辈E们

4.下列“者”属辅助性代词的是()

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B彼窃构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庄子•胠箧》。

C鲁仲连辞让者三。

《战国策•赵策》。

D南冥者,天池也。

《庄子•逍遥游》。

E楚人有过江者。

《吕氏春秋•察今》。

5.下列“所”属于辅助性代词的是()

A若所言,顺我意则生,逆我心则死。

《庄子•盗者》

B先生所言者,皆国之大事也。

《史记•刺客列传》

C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左传•隐公元年》

D赵军为秦所坑于长平之下。

《论衡•辨崇》

E父去里所。

《史记•刘侯世家》

三、填空题:

(在划线的地方填上合时的内容)

1.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功能,这种功能叫做-------------。

2.诸葛亮《出师表》: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句中活用为动词的名词的是---------,其语法标志为---------。

3.《荀子•天论》: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句中----------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其语法标志是---------------。

4.《论语•公冶长》:

“子谓公冶长:

‘可妻也。

”’句中“妻”是------------的用法,是---------的意思。

5.《战国策•赵策》:

“赵氏其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句中活用为动词的名词是-------,意思是------------。

6.《资治通鉴》卷六十五: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句中“礼”的用法是----------,是--------------意思。

7.《史记•苏秦列传》:

“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

”句中“少”是形容词----------,是---------的意思。

8.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句中活用的词是-------,是-------------的意思。

9.《左传•庄公十年》: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句中“安”是--------,其语法标志是--------。

10.《左传•昭公三年》:

“民叁其力,二入公,其衣食其一。

”句中活用为动词的数词是-------,是------------的意思。

四、判断正误题(判断个题所述内容的正误,正确的打v号,错误的打*号)

1.《孟子•梁惠王上》:

“老我老,以及人之老;幼我幼,以及人之幼。

”句中第一个“老”和“幼”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

2.《孟子•梁惠王上》: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扶四夷也。

”句中“朝秦楚”是一般动词关系。

()

3.《孟子•梁惠王上》:

“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其一;以一服八,何异于邹敌楚哉?

”句中“服”是动词的一般用法。

()

4.《孟子•梁惠王上》: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网民也。

”句中“网”是名词的对动用法。

()

5.名词置于动词之前,可与动词构成两种短语结构:

一是主谓短语,一是壮谓短语。

()

6.所谓名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使宾语所示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活用为动词的名词所表达的人或事物。

()

7.使动用法的实质,是用一般动宾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兼语结构所表达的内容。

()

8.对使动和意动的辨别,主要依靠对句子结构的分析。

()

9.如果宾语不是谓语的受事,而是谓语的施事,这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就是使动用法。

()

10.意动用法只限于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这两种情况,动词不存在意动用法。

()

五、说明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现象

1.左右欲兵之。

(史记•伯夷列传)

2.昔齐人有欲兵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列子•说符)

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史记•项羽本纪)

4.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魏。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5.晋灵公不君。

(左传宣公二年)

六、判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并分别予以说明

1.桓赫曰: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

大不可小也。

”(韩非子•说林下)

2.一差(指差别)观之,因其所到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庄子•秋水)

3.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篇)

4.天子不得而臣也,诸候不得而友也。

(刘向•新序)

5.曲其揬(烟囱)远其薪;不者,将有火患。

(说苑•权谋篇)

6.大其都者危其国,尊其臣者卑其主。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7.功皆未至,子何独自而非我哉?

(墨子•耕柱)

8.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

(孟子•离娄上)

9.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战国策•齐策)

七、指出下列句中作状语的名词和动词,并说明它们作状语的意义

1.(子产)治郑二十六年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史记•循吏列传)

2.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清俾类钞•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3.及秦军降诸候,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史记•项羽本纪)

4.楚田仲以侠闻,喜剑,父事朱家。

(史记•游侠列传)

5.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

(丘迟:

与陈伯之书)

6.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7.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刘宗元:

黔之驴)

8.乡邻之生日慼。

(刘宗元:

捕蛇者说)

9.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

(韩非子•喻老)

10.广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

通论(十二)代词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的,并把序号填到括号里)

1.下列代词为现代汉语所无的是()

 A无定代词;B疑问代词;C指示代词;D人称代词

2.“朕”用作天子自称是从(  )开始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先秦时期;汉代;唐代

3.“而、乃”作为对称代词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作(   )

A主语;B宾语;C定语;D状语

4.下列词语可用来表示自称的是(    )

A君;    B足下;     C吾子    D不才

5.下列词语可用来表示尊称的是(     )

A执事;B臣; C妾; D仆

二、填空题

1.在代词当中,除--------代词----------代词之外,都可以单独做语法成分。

2.表示谦称的词,都是--------,而不是-----------。

3.人称代词的尊称表示法主要是通过----------、----------或称人以褒词、称人以近侍来表示。

4.“者、所”用作傅助性代词,“者”通常是指代---------;“所”通常是指代----------。

5.“夫”用作指示代词应读---------,其特点是------------。

6.“谁”和“孰”作为疑问代词,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7在“臣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句中,“无”的词性是-------,意思是-------------。

8.“恶”作为疑问代词应读-----------,语法功能经常是作---------语。

9.“他”在上古汉语中主要是用作---------代词,用作他称代词是在--------出现的。

10.在“莫如商君反者”句中,“莫”是---------词,意思是---------------。

三、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代词的用法:

1.夫差!

而忘越王杀而父乎?

《左传•定公十四年》

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史记•项羽本纪》

3.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孟子•梁惠王上》

4.幸来告语之,我亦往送汝。

《西门豹治邺》

5.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为,犹不失下曹从事。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6.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史记•陈涉世家》

7.在天莫明于日月,在地莫明于水火,物者莫明于珠玉。

《荀子•天论》

8.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更得求好女,后日送之。

《西门豹治邺》

9.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非龙者也。

刘向《新序•杂事》

10.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刘宗元《捕蛇者说》

11.大王来何操?

《史记•项羽本纪》

12.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左传•僖三十二年》

 四、下面句子中加数码的是代词或兼词,请依次注明它所称代的人、物、事,并说明它所充当的句子成分。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1,其○2右提弥明知之○3《左传•宣公二年》

五、说明下列加点号的“者”、“所”字的用法。

1.佣者笑而应曰: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史记•陈涉世家》 

2.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史记•项羽本纪》

3.臣闻: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4.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而无告者。

5.昔者公刘好货。

《孟子•梁惠王下》

6.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7.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苏轼:

《石钟山记》

8.笔者,所以书也。

《说文解字》。

9.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吕氏春秋•察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