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525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204检修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3212

3508

3950

驱动器额定功率

4345

压缩机速度

rpm

3898/3898

4202/4202

4518/4518

压缩机特性

压缩机最高速度(rpm):

一级/二级额定4518/一级/二级跳闸5218

第一横向临界速度(rpm):

一级6000(大致预计)/二级9000(大致预计)

临界扭转转速(rpm):

一级1212.14/二级1951.85/三级5779.34/四级9346.87

从压缩机联轴节端看出的压缩机旋转方向:

□顺时针■逆时针

材料和特性

压缩机各级

一级

二级

备注

壳体

KS50LAZ

KS40SAZ

壳体剖分

□水平■垂直

壳体材料

13Cr+3.8%Ni不锈钢

安全阀设定压力

[MPaG]

0.5

1.21

设计压力

液压试验压力

0.75

1.82

最高操作温度

100

壳体厚度

mm

45

40

腐蚀裕度

壳体冷却

0.70

1.05

转子和轴

转子凸耳类型-螺旋

不对称

凸耳数量(凸形/凹形)

4/6

转子直径

510

408

端速额定/跳闸

m/sec

120.6/139.3

96.5/111.5

转子长度/直径(L/D)

2.2

材料-转子

13Cr+3.8%Ni

与转子相同

转子构造

□焊接■实心

密封处的轴套

□有■无

振动检测器□API670/API678-□是□否

类型:

■非接触□地震制造商:

BENTLYNEVADA

监测:

■轴振动□壳体振动--□速度/□加速

要求数量:

■每个轴承2个总计:

8

神钢供货:

■传感器■振荡器-解调器□监测器

设定:

■报警:

参见第1-18,1-19页■停机:

参见第1-18,1-19页

轴向位置检测器

类型:

■非接触制造商:

■每个轴2个总计:

4

0.3mm■停机:

0.5mm

相位参考检测器/速度传感器

■非接触

□仅根据安装规定■每个轴1个总计:

■传感器■变换器□指示器

轴承温度检测器

■热电偶□RTD(双元件PT100,3线)

■传感器□指示器(制造商:

BENTLYNEVADA)

轴颈轴承:

安装:

■弹簧加载/□埋入式

要求数量:

每个轴承1个/共计:

4x2

报警:

95℃/停机:

不适用

推力轴承:

驱动端1个/从动端:

1个/共计:

2)设备结构简介;

压缩机的结构

图1显示了螺杆压缩机的截面装配图。

螺杆压缩机包括两个转子("

凸形转子"

和"

凹形转子"

),两个转子都有牢固的螺纹叶片,在一个密封的壳体中相互平行啮合。

这两个转子由壳体两端的轴承支撑,这样转子可以在互不接触、保持较小的转子间间隙、转子与壳体间间隙的情况下转动。

在轴承与转子室之间分别提供有防油罩和轴封设备,以防轴承润滑油进入室内或压缩气体泄漏出去。

为了使转子的相对位置保持在确切的地点,轴端配置有精密加工的定时齿轮。

如上所述,在转子间、转子与壳体间保持有间隙,以免金属间相互接触,因此绝对没有必要向压缩室提供润滑油。

所以,该螺杆压缩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气体完全不受润滑油的影响。

图1截面装配图

3)用途;

用于对乙炔气体的压缩

2、检修准备

1)工器具及现场放置和保护;

2)备品备件、材料及现场放置和保护;

3)人力组织

4)检修进度计划

5)拆卸下来的零部件、管件等现场放置和保护;

3、安全环境保

1)危险危害因素识别和防范措施;

2)环境因素识别和防范措施;

3)废弃物处置;

4、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

检修类别

小修

中修

大修

检修周期,月

3~6

6~12

12~36

4.2检修内容

4.2.1小修

4.2.1.1检查、紧固各部位螺栓。

4.2.1.2检查油箱油位、油质、过滤器、油冷器、油泵。

4.2.1.3消除其他缺陷。

4.2.2中修

4.2.2.1包括小修项目。

4.2.2.2检查同步齿轮、增速齿轮齿面磨损情况。

4.2.2.3检查各接头是否松动或泄漏。

4.2.2.4检查安全阀是否泄漏。

4.2.2.5检查仪表、联锁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4.2.3大修

4.2.3.1包括中修项目。

4.2.3.2解体、清洗各部件,拆下的零部件要摆放整齐。

做好标记,以免装错。

4.2.3.3检查各部件磨损情况,视情况更换。

4.2.3.4检查清洗油箱、过滤器、冷却器。

4.2.3.5系统所有阀门(包括安全阀)检查、清洗、调试。

4.2.3.6各种测量、控制仪表校正、整定。

4.2.3.7。

检查机身与基础状况,紧固各地脚螺栓。

4.2.3.12主辅机防腐、保温。

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

5.1检修方法简述

KOBELCO螺杆压缩机是一种精密的设备。

因此,在大修时注意不要对设备造成丝毫的损坏。

特别是部件的清洁度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确信,按照本章的说明来进行压缩机的检修,会比较容易。

这些部件的设计可以防止在装配过程中出现错误(有安全装置)。

但是,在拆卸压缩机过程中检查所有的部件,以便可以正确装配,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章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了拆卸和装配的一般程序。

第二部分是对需要进行关键调整和设置的部件的详细描述

5.1.1压缩机外壳的拆卸

5.1.1.1拆去压缩机上取压点及仪表接线。

5.1.1.2拆去前端盖,再拆去主动齿轮轴,拉出增速齿轮。

5.1.1.3拆去后端盖,拉出一对同步齿轮,再拆下径向止推轴承,拉出机械密封。

5.1.1.4拆去进、排气轴承座与缸体的连接螺栓,通过起吊螺栓,吊出进、排气座。

5.1.1.5拉出转子。

5.2间隙调整及质量标准

5.2.1壳体与转子间的出口端面间隙调整说明

(1)把转子放在壳体中,将转子推向出口侧,使出口端面间隙变成零。

(参见图2)

(2)然后,向外侧拉出止推轴承箱,直到活动侧止推轴承与推力盘接触为止。

(3)在这一步时,测量止推轴承箱与轴承体法兰之间将插入调整垫片的地方的间隙。

调整垫片的厚度Z应为:

Z=Y-Xmm

其中,X是要求的出口端面间隙,Y是测得的间隙。

因此,打磨调整调整垫片,使其厚度变成Zmm。

然后,将其插入止推轴承箱与轴承体之间的间隙。

(4)应在调整垫片到位的情况下,按照下面的程序进行最后的检查:

充分松开紧固止推轴承箱的螺栓。

把转子轴推向入口侧,直到停止移动为止,把千分表设置为零。

然后向出口侧移动转子轴,直到停止移动为止,读取千分表上的指示。

该指示即为“出口端面间隙”。

如果小于要求的间隙,则相应地减小调整垫片的厚度。

如果发现大于要求的间隙,则换成更厚的调整垫片,或者如果现场不能更换调整垫片的话,增加薄垫片。

但是,原则上应用更厚的新调整垫片来进行调整。

注:

出口端面间隙过大会显著影响压缩机的排量,间隙过小又会导致转子端面与壳体接触。

因此应予以注意。

然后用螺栓固定止推轴承箱。

在转子轴端使用千分表,第一步把转子轴完全推向入口端。

第二步把千分表设置为零。

然后,向出口侧移动转子。

所获得的千分表读数被称为“止推间隙”。

图2

转子出口端面间隙A:

A=B(止推间隙0.10——0.12)+(0.03——0.06)

5.2.2.止推轴承间隙调整说明

(1)检查以下部件:

a.推力盘

虽然推力盘经过抛光和精磨处理,但是仍有必要检查推力盘的止推轴承滑动表面是否足够光滑、无损伤。

b.止推轴承瓦

检查止推轴承瓦表面无损伤。

(2)在轴承体与主壳体之间插入一个调整垫片,其厚度应让转子与两侧壳体端面保持间隙。

如果没有更换新转子,则可以用原来的调整垫片。

(3)在转子轴端安装使用一个千分表。

(4)轴向双向移动转子,测量转子的位移。

该位移即“止推间隙”。

(5)如果发现测得的止推间隙小于要求的止推间隙,则应把轴承体与止推轴承之间的止推调整垫片换成更厚的调整垫片。

(6)如果发现止推间隙大于要求的止推间隙,则应磨削止推垫片的表面,以减少厚度。

(7)当止推轴承瓦损坏时,更换新的轴承瓦。

松开止推轴承瓦的止挡块,就可以取出止推轴承瓦。

止推轴承瓦止挡块配有润滑油供应接口。

注意,凸形活动侧和凹形活动侧配备的倾斜轴瓦止推轴承可能是不相同的。

某些配备有轴承热电偶的止推轴承可能有特殊的轴瓦布置。

仔细安装止推轴承瓦及其止挡块,注意要安装在正确的位置上并定位。

(8)止推间隙B:

0.10——0.12mm

5.2.3.气封更换

(1)取下轴封组件的固定螺钉后,就可以拉出碳环、弹簧和隔离环。

(2)对于正确的装配,必须注意碳环、弹簧和环的组装方向和顺序。

(3)如果碳环与转子轴之间的直径间隙超过规定间隙,则应更换新部件。

(4)气封间隙:

0.2——0.258mm

5.2.4转子啮合间隙的调整

阴阳转子型面之间的啮合间隙为0.15~0.25mm,此项工作在同步齿轮侧隙调整前完成,同步齿轮侧隙调整后要复查,如超出范围,需重新调整。

5.2.5同步齿轮侧隙的调整

将主、副齿片及齿轮毂装于阴转子的末端,先用螺栓把主、副齿片固定到轮毂上去,并在4个点上测量侧隙,当测量值小于要求的间隙时,向逆旋转方向滑移薄齿片,如果测量值大于要求的侧隙时,向正常旋转方向滑移副齿片,同步齿轮侧隙必须调整在0.03~0.06范围内,调整完毕,应拧紧装在主、副齿片间的紧固螺栓并验证侧隙,而且在锁孔处重新铰孔打入定位销。

5.2.6安装对中

透平中心比齿轮箱低速轴中心低:

0.005英寸(0.127mm)

齿轮箱高速轴中心比压缩机输入轴中心低:

0.007英寸(0.1778mm)

透平中心比齿轮箱低速轴中心偏右:

0.006英寸(0.152mm)(从电机端看)

齿轮箱高速轴中心比压缩机输入轴中心偏右:

6、验收标准。

1)检修过程中关键步骤验收标准

6.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6.1.1全部检修工作结束后,检修现场要达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6.1.2油箱内加油至工艺要求位置。

6.1.3润滑油预热,开齿轮油泵。

6.1.4电气部分接地线完好。

6.1.5盘车无异常现象。

6.2试车

6.2.1工艺气体试车

工艺气体试车应进行24小时,达到下列要求:

a.不超压,流量不小于原流量或设计能力;

b.各部位无杂声和异常振动;

c.轴承温度不超过95℃;

d.润滑系统、冷却水系统无泄漏现象,油压、水压正常;

e.密封良好。

6.3验收

6.3.1试车合格,检修资料齐全,方可验收。

6.3.2由生产设备部主持,有关检修单位、生产单位参加。

6.3.3验收合格,设备正式移交工艺车间。

7、运行考核

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严禁违章开停车和违章操作。

7.1.2严禁使用不合格或变质润滑油。

7.1.3严禁带压松动或紧固螺栓。

7.1.4转动外露部分(联轴器)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

7.1.5设备运行时,不得在转动部位擦抹或检修设备。

7.1.6起吊重物不得在运行设备上方停留。

7.1.7现场不得存放与设备运行无关的物品,保持现场畅通。

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设备检修时必须办理检修任务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按大、中、小修规定逐级审批。

7.2.2按规定停车、卸压,介质处理合格,并经安全管理人员确认。

7.2.3切断电源、并挂上“有人检修,禁止合闸”标志。

7.2.4按规定办理设备交出检修手续。

7.2.5对检修用起吊机具,工具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7.2.6对应该加盲板的部位加上盲板,以防介质外泄。

7.2.7拆卸零部件必须按顺序进行并整齐摆放,切勿碰撞。

7.2.8拆开的设备孔、管孔,要及时堵好防止掉进杂物。

7.2.9使用吊车和其他起吊机具时,必须有专人指挥,绳索要拴牢固。

7.2.10交叉作业时,下面工作人员要戴安全帽。

7.2.11需要动火作业时,必须办动火证,并按规定审批。

7.2.12检修用临时灯电压不得超过36伏。

7.2.13检修完毕,对需要封闭的部位应仔细检查,防止工具,杂物等留在设备内。

7.2.14检修完毕应按盲板分布图,拆除检修前所加的盲板

7.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7.3.1设备检修后试车,要有试车方案(小修除外),经审批后按方案组织试车。

7.3.2试车必须有专人指挥,专人负责安全,专人进行操作。

7.3.3试车前需按本规程6.1条的要求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7.3.4试车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7.3.5试车中如发生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止试车,查出原因再继续试车。

一段阴转子,从动轴

位置

Φmm

间隙标准mm

实际间隙mm

齿轮处轴径

径向轴承处轴径

0.17——0.22

气封处轴径

0.2——0.258

推力轴承处轴径

推力盘轴径

0-0.043

一段阳转子,主动轴

靠背轮处轴径

二段阴转子,从动轴

二段阳转子,主动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