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654912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pdf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pdf(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pdf

-226-第10期2012年10月现代阅读MODERNREADINGNO.10October.2012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积累毛惠敏(福建省闽清县教师进修校附属小学)【摘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上加以突出和强调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的语言丰富了,说写的质量自然就会得到提高,在语言表达上就不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关键词】小学语文积累习惯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97(2012)100226-0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

诵读优美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语言内容”。

课标中明确规定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背诵优秀诗文240篇,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

可见,课程标准非常强调语言的积累。

古人有云: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可见积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唯有熟读、背诵、博览大量的优秀诗文才能“出口成章”、“下笔如有神”。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呢?

一、培养阅读和朗读的能力语文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语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用恰当、流利的语言进行正确的口头表达,因此,要努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和朗读能力。

学生若没有认识足够数量的字,比较常用的词语,没有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对常用的句式十分生疏,阅读就无从谈起,更不用说有感情的朗读和流利的口语表达了。

因此,在教小学一年级时就要鼓励学生多看带拼音的儿童读物。

二年级学过查字典后,就鼓励学生运用字典去看更多的书。

学生在阅读大量的儿童读物时也认识了许多的生字。

这样,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和文化积累,就能深切地感受和理解文字材料了。

当他们具备一定的阅读和朗读能力后,让学生伴着名篇佳作成长犹为重要。

语言学家斯大林帕森主张“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

对于正处在语言发展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定期为学生列出必读书目,让他们在大量优秀的经典文化中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鉴赏语言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二、多种积累方式齐头并进积累,顾名思义,就是日积月累。

毛泽东说: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正如古语“观千箭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知音”一样,因此,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背课文的优美句段外,还采取了多种积累方式。

1、三言两语所谓三言两语,即读读背背成语、歇后语、名人名言、格言、古诗词等,熟记这些知识既能丰富语言的积累,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懂得如何处世待人等。

时间可以安排在每节语文课前五至十分钟。

例如:

周一记几个成语,要求会理解和运用;周二背歇后语;周三介绍精彩句段或日记;周四背诵名人名言或格言;周五背诵古诗。

这些内容皆由学生自己找材料,当小老师,教师做适当指导。

每天积累一种内容,学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而且还能体验当小老师的自豪感。

2、背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笠翁对韵等是中国文化经典,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灿烂的文明与智慧的宝藏,蕴含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阐述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提倡学生诵读经典,即是要利用儿童期的超强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孩子们变得胸怀博大、知书达理、善良聪慧、乐观坚定。

背诵国学经典可以以学期为单位适当安排诵读内容,有计划的循序渐进,特别注意利用好寒暑假的时间进行这方面的加强学习。

3、多读多读历来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典。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现代教学论认为朗读有“显形、激趣、动情、启智、育人”的功用。

于永正老师教学新型玻璃一文,第一课时几乎全花在读上,读通,读懂,读会,读好。

同样,贾志敏老师上镇定的女主人一课,到最后时,学生几乎会背。

读之功夫,不言而喻。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尽量把时间“还”给学生,采用初读感知、精读品味、诵读积累等不同层次,自由读、分角色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悟、体会、理解,对于精彩的段篇,让学生熟读成诵。

4、多说多说是口头表达,是学生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

课堂当中,师生交流,说是一个重要渠道。

所以让学生多说,说规范,说透彻是积累语言,发展语言能力的必要途径。

因此,语文课上,我经常让学生谈阅读体会,或就某一社会现象或校园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等。

除了阅读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外,还要见缝插针地鼓励学生说,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

比如,利用课间时间和学生聊天,引发辩论等,这样可持续的说话训练有利于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对方的语言表达,以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

5、多写多写是学生表情达意,积累语言的最佳手段。

所谓“读十遍不如写一遍”便是如此。

现行教材有许多课文就是提供给学生模仿的范文,要很好地发挥他们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作用。

模仿要根据范文的具体情况进行,或模仿其结构特点,或模仿其语言特色,或模仿其选材方法,或模仿其片段。

教师只有授之以法,学生才会有法可依。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引导学生抄写、仿写、改写、续写等,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三、安排时间复习巩固刀久不磨砺就会生锈,背诵的语言材料久不诵读和重现也会遗忘。

特别是小学生的记忆特点:

记得快,忘得更快。

为此,有必要安排时间让学生及时反馈部分内容。

当然,复习巩固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力求生动活泼,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开展多项语文活动,如古典诗词诵读比赛,成语故事大比拼,优秀作品展示等,使其在活动中有成就感,培养积累的兴趣,巩固积累的内容。

只有这样周而复始、持之以恒地不断积累、再现,强化识记,才能逐渐地积累丰富语言。

“学文如筑塔,学理如聚沙”。

学语文是“慢功”,浸泡、熏陶、日积月累。

人12岁以前是学习语文的最佳时期。

这个时候引导他们多读多背,积累丰富的语言,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他们的语文学习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网络出版时间:

2012-11-1314:

17网络出版地址:

http: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