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8425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4.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

项目名称:

**县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县人民法院

法人代表: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地址:

**县**镇

1.2可研编制依据

1、**县人民法院**人民法庭(以下简称“**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附件1)

2、《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

3、《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

4、《**县**人民法庭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5、《**县**人民法庭地理位置图》

6、《**县**人民法庭平面布置图》

7、国家现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范

8、**县人民法院提供的基础资料

1.3主要研究内容

本报告重点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工程技术方案及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1.4主要研究结论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部等各部委加强“两庭”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对改善**人民法庭工作条件,提高执法公正能力有积极意义。

项目投资为224.75万元,总建筑面积1605m2,建设规模及投资估算合理,建设条件基本具备,项目可行。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占地面积

M2

1670

2

总建筑面积

M2

1605

2.1

办公楼

M2

1560

2.2

锅炉房

M2

30

2.3

门卫室

M2

15

3

建筑占地面积

M2

645

3.1

办公楼

M2

600

3.2

锅炉房

M2

30

3.3

门卫室

M2

15

4

控制层数

3

5

建筑高度

M

15.3

6

绿化率

30

7

建筑密度

38.62

8

容积率

——

0.96

9

总投资

万元

224.75

9.1

建筑工程费用

万元

146.29

9.2

设备购安费

万元

11

9.3

其它费用

万元

50.81

9.4

预备费

万元

16.65

10

资金筹措

万元

10.1

国债资金

万元

89.90

40%

10.2

地方财政资金

万元

134.85

60%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县**镇位于**市与**中段,东接泽州,北连沁水。

交通便捷,侯月铁路、晋阳高速路、晋韩路穿镇而过。

是国家重点工程——**电厂所在地。

全镇总面积83.7平方公里,33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3.5万口人,耕地43095亩。

**人民法庭是**县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和组成部分,办公场所位于**县**镇,现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庭长1名、审判员2名、陪审员2名、书记员1名、其他工作人员3名,法庭年均受理案件110件,年均结案104件,结案率95%。

**人民法庭长期以来一直靠租用房屋办公,缺乏专有功能用房和相关设备,给审判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且租用的房屋不能满足人民法庭的审判、办公和生活用房的各种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人民法庭正常工作的开展。

为改变这种困难状况,适应人民法庭全面、正确、有效履行法律审判职责的需要,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批准,由最高人民法院主编的《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在考虑法庭实际工作需要的基础上,本着经济适用/勤俭节约的原则,该院从2003年开始着手**人民法庭的建设项目的征地、审批和资金筹措等前期工作,到目前为止该项目的各项建设条件基本成熟,已经具备了实施的条件。

**市工程咨询中心接受**县人民法院委托,对**县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人民法庭是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前沿,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精神、政治文明建设负有重要职责。

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的派出机构和组成部分,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审判权,它做出的裁判就是基层人民法院的裁判。

人民法庭是党通过司法途径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展示国家司法权威和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窗口。

人民法庭处在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处于化解和调处矛盾纠纷的前沿,肩负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责任。

只有不断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人民法庭才能依法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推进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因此,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建设,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庭”建设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国务院以及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国家税务总局等有关部门为加强人民法院的“两庭”建设曾多次单独或联合下发文件,强调“两庭”建设的重要性及其特殊性,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两庭”建设;国家计委和财政部还向贫困地区的人民法院拨发专项补助,使人民法庭建设有了较大的进展。

二、项目建设将为改善法庭审判条件,提高公正执法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工具、通讯设备、计算机网络的配备是人民法庭开展工作、履行职责并且跟上时代发展的基本保障。

**人民法庭现有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建筑规模、建筑水平与相关设备及用房种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审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人民法庭正常行使职权。

在人民法庭具体行使职权过程中,人民法庭需要有相应的审判工作用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和生活用房等。

但现有**人民法庭缺少一些相关用房,这就对其行使职权过程中的安全性、合理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要保证审判工作按期、有序、保质、保量地完成,人民法庭建设就要以规模化、规范化、正规化、现代化为目标,从法庭的设置、基础设施、物质装备和审判运行等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人民法庭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所以,要改变现状,提高法庭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使**人民法庭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办公现代化的法庭,实现原定规模化、规范化、正规化、现代化的目标,**人民法庭的建设就势在必行。

三、该项目建设思路符合关于人民法院的基本建设要求,同时建设条件已经基本成熟。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下发的《关于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各级人民法院应当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当前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重要性,以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下大力气解决新时期人民法庭建设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切实增强人民法庭的司法能力,提高人民法庭的司法水平,以开创人民法庭工作的新局面。

前不久,全国基层法院经费保障标准暨人民法庭专项建设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国家目前花大力气投资中西部地区的基层人民法庭建设,但由于国家投入的资金有限,只能集中保证部分地区的人民法庭建设项目。

**人民法庭从2003年开始着手建设的准备工作,目前建设资金已经全部到位,项目用地也已经得到落实,建设条件已成熟,且符合《关于全面加强人民法庭工作的决定》的要求,项目的建设应当尽快实施。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加强和完善**人民法庭的基础设施条件的重大举措,也是保障司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措施,在各项建设条件都已经成熟,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和紧迫的。

第三章项目位置与建设条件

3.1土地利用

**人民法庭总占地1670m2(2.5亩),其中2亩为耕地,已获得使用土地的批复和许可(详见附件2:

《**县人民政府关于**县人民法院**法庭使用土地的批复》、附件3: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3.2项目选址

根据**县村镇建设管理站的规划,项目选址于**县**镇,项目区位于电都大街的北侧,新市街的西侧,**镇公安派出的北侧,场地呈矩形,详见附件4:

《**县**人民法庭地理位置图》。

3.3建设条件

3.3.1气象条件

该项目区位于**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体气象指标如下:

年平均气温11.0℃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9.4℃

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31.2℃

极端最低气温-22.8℃

年最大降雨量617.9mm

月最大降雨量176.4mm

频率最高风向NW

平均风速2.2m/s

最高风速23m/s

全年平均相对湿度63%

最大冻土深度43cm

最大积雪深度21cm

地面极端最低温度-33.1℃

地面极端最高温度70.5℃

基本风压0.45KN/m2

基本雪压0.30KN/m2

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上气象条件,使项目建设和使用能够适应上述气候特点。

3.3.2工程地质条件

1、地形地质

建筑场地位于**镇南部,在地貌上属中低山丘陵区,场地内为一陡坎地形,高差4m。

场地内各层地基土因地形上陡坎分布,造成地层分布不连续,各层层面坡度多小于10%,根据地基土的地质年代、成因、岩性及物理力学性质,场地内地层自上而下分为:

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第四系上跟新统粉质粘土和第四系中更新统粉质粘土。

场地属均匀性地基,场地和地基稳定,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筑。

2、地震烈度

根据抗震规范《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3.3.3公用工程条件

1、供水

项目最高日用水量为6.07m3,由新市街供水管网就近接入。

2、供暖

该项目热负荷为54.9KW,由单位新购一台0.35MW锅炉供给。

3、供电

项目用电负荷31.37KW,供电源由新市街低压供电线路接入,即可满足该院的用电需要。

4、通讯

县区通讯网络已完全覆盖到项目区,由电信局就近考虑接入即可。

第四章建设规模确定

人民法庭房屋建筑用房由审判工作用房、办公用房、附属用房和生活用房四部分组成。

**人民法庭现有编制人数8人,根据《人民法院法庭建设标准》,**人民法庭房屋建设规模执行一类标准,办公用房按《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三级办公用房建设等级确定,各类用房规模具体如下页表所示:

**县人民法院**人民法庭房屋建设规模表

序号

用房名称

个数

单个使用面积(m2)

使用面积小计(m2)

建筑面积(m2)

备注

一、

审判工作用房

558

930

K=0.6

1

当事人接待室

1

20

20

2

立案室

1

20

20

3

中法庭

1

120

120

审判活动区面积为60m2,旁听区设70个旁听席,0.8m2/座

4

小法庭

3

60

180

审判活动区面积为40m2,旁听区设25个旁听席,0.8m2/座

5

合议室

4

15

60

6

调解室

1

40

40

7

陪审员室

1

15

15

8

律师室

1

15

15

9

法警值班室

1

15

15

10

法律文书文印室

1

15

15

11

审判业务资料室

1

20

20

12

案卷存放室

1

20

20

13

执行物保管室

1

18

18

二、

办公用房

120

200

K=0.6

1

庭长办公室

1

20

20

2

审判员办公室

1

24

24

2人

3

陪审员办公室

1

18

18

2人

4

普通工作人员办公室

1

18

18

3人

5

会议室

1

40

40

三、

附属用房

186

232

K=0.8

1

专用车辆车库

4

30

120

2

库房

1

30

30

3

锅炉房

1

24

24

30

4

门卫室

1

12

12

四、

生活用房

170

243

K=0.7

驻庭宿舍

4

20

80

食堂

1

45

45

活动室

1

45

45

合计

1034

1605

第五章总图布局与工程设计方案

5.1设计理念

1、在满足“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庄重实用、适度超前”要求的同时,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民法庭;

2、合理布局房屋建筑、集散用地、停车场及绿化用地,体现司法文明、和谐自然;

3、合理组织不同性质的人流,使各种流线互不干扰。

5.2总图布局

5.2.1平面布置

**人民法庭总占地1670m2,场地整体呈矩形,东西长33.4m,南北宽50m,场地内为一陡坎,高差约4m,总挖方量约4000m3,场地东南两侧临街处现有约360m2的平房需拆除。

项目总建筑面积1605m2,其中拟建**人民法庭办公楼建筑面积1560m2,位于场地北部,建筑占地600m2,东西长33.4m,南北宽17.96m;锅炉房建筑面积30m2,设于场地西南角;门卫室建筑面积15m2,位于场区南部主入口旁。

办公楼南部为绿化用地、人员集散地和停车场,绿化用地500m2,在场地的东部和西部公设10个停车位,办公楼正前方空地作为人员集散和活动用地,场区总硬化面积505m2。

场区平面布置详见附件5:

《**县**人民法庭平面布置图》。

5.2.2交通组织

场地东、南两个方向与城市道路相临,便于合理组织办公入口、审判入口、羁押入口和生活入口不同性质的人流。

法庭公众入口和办公主入口设于场地南面,总宽10m,中间安装8m宽电动大门,人流出入口宽2m,旁边设15m2的门卫室;犯罪嫌疑人羁押出入口设于场地东面,宽4m,安装铁艺大门。

为保证法庭相对独立的工作环境,在场地东、南、西三面设铁艺栏杆围墙,总长约84m。

5.2.3配套设施

项目的室外供水管网已接入场区、距离拟建办公楼约30m,供热管网拟建锅炉房接入,距离约30m,室外供电线路由新市街低压线接入,距离约20m,化粪池设在拟建办公楼前绿化用地下方,室外排污管线总长约40m。

5.3设计说明

5.3.1工程设计依据

1、**县人民法院委托要求及提供的有关材料

2、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设计规范

5.3.2工程设计内容

**人民法庭办公楼、锅炉房、门卫室及室外配套设施。

5.3.3工程设计范围

**人民法庭办公楼、锅炉房、门卫室的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电气、弱电、消防等专业设计。

5.4建筑设计

5.4.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版)》GBJ16-87

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5.4.2平面设计

**人民法庭办公楼建筑面积1560m2,地上三层,建筑占地面积600m2。

一层布置三个使用较频繁的小法庭、三个配套的合议室、法警值班室、食堂和四个专用车辆车库;二层布置办公用房和普通审判工作用房;三层布置规模较大且使用较少的中法庭、配套的合议室、驻庭宿舍和活动用房。

建筑主出入口设于办公楼南侧,办公区和审判区通过内部封闭楼梯形成法官通道,使内部执法人员、庭审人员与外来人员互不影响,法官通道净宽宜为1.5m~1.8m。

5.4.3立面设计

在立面造型的处理上建议采用对称的立面,利用虚实的对比、材质的对比、夸大的尺度等,充分体现出法院作为国家机器的尊严,在中轴线上设置宽大的直上的台阶和门厅,营造出法院庄严肃穆的气氛。

主立面装饰可在规整的体形中间嵌入一块大玻璃幕,隐喻“明镜高悬”,顶部对称均衡的造型象征公正与公平,立面上舒展的水平线条延绵于天际与大地融为一体,象征着人民法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及法律的神圣不可侵犯。

5.4.4剖面设计

办公楼室内外高差按1.2m考虑,一、二层层高4.5m,三层层高5.1m,建筑总高度为15.3m。

办公楼设有1台电梯,在一楼设无障碍通道,残疾人可从一楼进入电梯到达办公楼任意一层。

办公楼内设一座防烟楼梯间,既满足平时相邻楼层的联系,又能满足紧急情况下疏散的要求,二楼的审判用房和办公用房与一、三楼的法庭间设独立的法官通道。

5.4.5锅炉房、门卫室

锅炉房建筑面积30m2,地上一层,层高3.6m;门卫室建筑面积15m2,地上一层,层高2.8m。

5.5装饰设计

办公楼内装修根据《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装修标准,普通办公室和审判工作用房采用普通装修,领导办公室、会议室和门厅、电梯厅等采用中级装修,中法庭和小法庭内装修应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庭布置的有关规定。

办公楼外装修主要采用涂料,中部部分采用玻璃幕墙,室外台阶采用毛面花岗岩铺面。

屋面采用平屋面,水泥焦渣找平,做水泥蛭石保温层,SBS改性防水材料做卷材防水。

锅炉房和门卫室外墙刷涂料,内部做简单装修。

5.6结构设计

5.6.1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6.2结构选型

办公楼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锅炉房和门卫室的安全等级为三级。

办公楼采用砖混结构,墙体采用烧结多空砖砌筑,外墙厚370mm,内墙厚240mm,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每层均按构造设置圈梁和构造柱。

按照**法庭办公楼《岩土工程勘查报告》,拟建办公楼的基础持力层为第

层的中更新统粉质粘土,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基础及露天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板、柱及其他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素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C10,钢筋采用Ⅰ、Ⅱ级。

锅炉房采用砖混结构,条形毛石基础;门卫室采用砖混结构,砖砌条形基础。

5.7人防设计

根据《**市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管理规定》晋市政发[2000]29号第十条的规定,**人民法庭建设项目可不建设人防地下室,但应缴纳相应的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

5.8给排水设计

5.8.1设计依据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5.8.2设计范围

(1)室内给水工程

(2)室内排水工程

(3)室外管网配套工程

5.8.3设计参数

办公用水量指:

30~50L/人·班

食堂用水量指标:

20~25L/人·次

宿舍用水量指标:

50~100L/人·日

车库地面冲洗水用水量指标:

2.0~3.0L/m2·次

绿化用水量指标:

1.0~3.0/m2·d

道路用水指标:

2.0~3.0L/m2·d

最高日用水量:

6.07m3

5.8.4系统设计

1、给水系统

(1)给水水源

给水由**镇新市街自来水给水管网接入供水。

(2)系统设计

室内给水管道成枝状布置,采用单向供水。

2、排水系统

(1)排水量的确定

本项目日最高排水量为4.97m3

(2)系统的设计

室内排水系统采用生活废水与生活污水合流的形式,生活污水经室内排水系统收集排入化粪池,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污水处理管道。

(3)粪池容积的确定

化粪池容积为12m3。

3、雨水排放

雨水排放采用普通外排水系统。

降落到屋面的雨水沿屋面收集到檐沟,然后流入隔一定距离岩外墙设置的水落管排至地面或雨水口,与场地雨水经雨水口一并排入**镇污水管网中。

5.9采暖、通风设计

5.9.1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有关的平、剖面图及负荷

5.9.2设计范围

**人民法庭采暖设计。

5.9.3设计参数

1、室外采暖温度:

-8℃

2、室内计算温度:

办公用房及审判用房:

18℃

宿舍:

18℃

食堂:

16℃

车库:

5℃

库房:

10℃

3、项目总热负荷:

54.9KW

单位面积负荷指标:

宿舍:

50W/m2

办公用房及审判工作用房:

40W/m2

食堂:

30W/m2

车库及库房:

10W/m2

5.9.4采暖系统设计

由单位新购一台0.35MW锅炉供给,采用低温热水集中采暖系统,采暖设备为散热器,供回水温度为80~60℃。

5.10电气设计

5.10.1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JGT16—92

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3、有关的设计条件及方案设计

5.10.2设计范围

包括该项目的供配电、照明、电话、广播等。

5.10.3负荷计算

1、面积指标:

办公用房30W/m2

宿舍25W/m2

车库及库房10W/m2

食堂12W/m2

2、总用电负荷:

31.37KW

供电由**镇新市街低压供电线路接入。

5.10.4负荷等级

法院的供电负荷等级为三级,消防用电按一级负荷供电。

5.10.5设备选型及安装

1、照度标准

宿舍150LX

办公用房200LX

审判用房300LX

车库及仓库100LX

厕所75LX

楼梯30LX;

2、项目照明主要采用日光灯具照明,灯具形式采用格栅灯具;在小法庭内设置局部照明用以显示法庭庄严的气氛,整体照明和局部照明分设不同支路,能够实现独立控制。

3、系统设置:

项目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分设不同系统。

照明系统采用变压器和蓄电池两路电源的配电系统。

照明电压采用220V电源电压。

照明配电采用树干式。

疏散照明的出口标志灯和指向标志灯采用蓄电池电源。

项目的照明用电和电力用电设总配电箱,总配电箱的位置应便于管理和进出线方便,室外线路应保证安全,维护方便,各建筑的电源引入处设电源总切断装置,除首层设电源总切断装置外,各层分别设电源切断装置。

4、供电设计

建筑供电采用低压方式,供电由附近电网就近接入。

项目的照明用电和电力用电设总配电箱,总配电箱设于方便管理和进出线的地方,各幢建筑的电源引入处应设电源总切断装置,除首层设电源总切断装置外,各层应分别设电源切断装置。

接入每层配电箱的的配电,采用树干式和分区树干式的配电方式。

门厅、走道、楼梯照明线路应设单独支路;设置备用电源,备用电源采用蓄电池组。

所有照明系统设置短路保护。

每个标准办公间设置3个插座。

宿舍每居室内设两处电气插座。

5.10.6导线及敷设

室内线路敷设方式采用暗敷。

所有导线穿硬质塑料管敷设,办公用房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

照明配电干线和分支线,采用铜芯绝缘电线或电缆,分支线截面不小于1.5mm2。

5.10.7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

所有电力设备均设置保护接地,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至同一接地装置上,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电子设备设置信号接地、功率接地和保护接地。

电子设备、照明系统均共用接地体,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整体建筑的梁、板、柱及基础内部的结构钢筋互相焊接成统一的等电位连接体。

5.10.8弱电系统

弱电系统包括电话系统、通信系统及广播系统。

根据需要对建筑进行综合布线。

电话系统由镇电话网接入。

通信系统室外通信线路宜采用直埋电缆方式。

室内通信线路采用暗敷式。

在中法庭和小法庭内部装设广播系统及电子监控系统。

5.10.9防雷设计

项目办公楼三类防雷进行设计,其他建筑不进行防雷设计,项目区内每个建筑办公楼设置等电位接地。

屋顶防雷利用建筑物基础做自然接地系统,屋顶避雷网网格间距不大于20×20m。

利用建筑物内柱、梁及基础内主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将避雷带与建筑物基础作可靠连接,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4Ω,如果达不到此要求增加人工接地装置。

第六章节能

能源是社会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