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9266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docx

版高考化学复习第十章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学案新人教版

有机物制备型实验探究题21

分析制备流程1,2间溴苯甲醛

相对分子密度/沸点水中溶解性3-质量/℃cmg·1791.04106苯甲醛

83.5991.2351-二氯乙烷

229

185

1.587

其实验步骤:

微溶异戊醇881310.8123

溶60118乙酸1.0492

熟悉重

要仪器

①有机物易挥发,反应中通常采用冷凝回流装置,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产物的产率

依据有②有机反应通常都是可逆反应,且易发生副反应,因此常使价格较低的反机反应应物过量,以提高另一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同时在实验中需要特点控制反应条件,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作答③根据产品与杂质的性质特点,选择合适的分离提纯方法,如蒸馏、分液等

1.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如下:

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密度/沸点/℃溶解性3-g·cm子质量微溶于水161环己醇1000.9618

难溶于水环己烯0.8102

82

83

已知:

乙醇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物微溶于水。

【合成反应】

在a中加入20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mL浓硫酸。

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

【分离提纯】

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

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

D.重新配料C.不需补加

(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______;在本实验分离提纯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

(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

A.蒸馏烧瓶B.温度计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E.接收器

(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________。

A.41%B.50%

C.61%D.70%

解析:

(1)仪器b为直形冷凝管。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有机物在加热时发生暴沸。

如果在加热时发现忘记加碎瓷片,这时必须停止加热,待冷却后补加碎瓷片。

(3)醇分子间最容易发生脱水反应生成醚类化合物。

(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检漏。

环己烯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环己烯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5)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除去水和环己醇(因为乙醇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类比推知,环己醇和氯化钙也可以反应)。

(6)观察题中实验装置图知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吸滤瓶及球形冷凝管。

(7)加入20g环己醇的物质的量为20g=0.2mol,理论上生成环己烯的物质的量为0.2mol,质量为0.2mol×82

1-100g·mol10g-1g·mol=16.4g,实际得到环己烯的质量为10g,则产率为×100%≈61%。

16.4g答案:

(1)直形冷凝管

(2)防止暴沸B

(3)

(4)检漏上口倒出(5)干燥(或除水除醇)(6)CD(7)C

2.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

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乙酸异戊难溶130

0.8670

142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g异戊醇、6.0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

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min。

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固体,进行蒸馏纯44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填标号________(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6).

(7)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填标号)。

a.30%b.40%c.60%d.90%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______(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仪器B是球形冷凝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2)第一次水洗,主要除去大部分硫酸和乙酸,第二次水洗除去NaHCO杂质。

(3)乙酸异戊酯的密度小于水,在水层上方。

分液3时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过量乙酸,能够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

(5)加入无水MgSO固体的目的是除去混合物中的4少量水分。

(6)蒸馏操作中,需要测定馏分的温度,所以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和c中温度计位置均正确,但c中的冷凝装置为球形冷凝管,它一般用作反应装浓HSO42

OO+H项正确。

置,主要用于冷凝回流,使反应更彻底,故只有b(7)据OOH+OOH2△可知,4.4g异戊醇完全反应消耗3.0g乙酸,故乙酸有剩余,生成乙酸异戊酯的理论产量3.9g为6.5g,故该反应的产率为×100%=60%。

(8)异戊醇的沸点为131℃,蒸馏时,若

6.5g从130℃开始收集馏分,将会有一部分未反应的异戊醇被蒸出,使产率偏高。

答案:

(1)球形冷凝管

(2)洗掉大部分硫酸和乙酸洗掉碳酸氢钠(3)d(4)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5)干燥

(6)b(7)c(8)高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

3.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实验装置如图,相关物质的物理性质如表)。

密度/

沸点/℃相对分子质量3-·cmg58.83.119160溴步骤1:

将三颈瓶中的一定配比的无水AlCl、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5.3g)充分混3合后,升温至60℃,缓慢滴加经浓硫酸干燥过的液溴,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

步骤2:

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

有机相用10%

NaHCO溶液洗涤。

3步骤3:

经洗涤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钙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

步骤4:

为了防止间溴苯甲醛因温度过高被氧化,把步骤3处理得到的间溴苯甲醛加入少量锌粉,同时采用某种方法,收集相应馏分,其中收集到间溴苯甲醛为3.7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装置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冷凝管的作用为________,锥形瓶中的试剂应为________。

(2)步骤1所加入的无水AlCl的作用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2中用10%NaHCO溶液洗涤有机相,是为了除去溶于有机相的3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步骤3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钙固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4中,某种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所得到的间溴苯甲醛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反应温度低于100℃,因此为便于控制温度,应该采用水浴加热;因溴易挥发,为使溴充分反应,应进行冷凝回流,以提高原料利用率,因此冷凝管的作用为导气、冷凝回流;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间溴苯甲醛的同时生成HBr,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空气。

(2)将三颈瓶中的一定配比的无水AlCl、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充分混合,三种3物质中无水AlCl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溶剂,苯甲醛为反应物。

(3)有机相中含有3的Br、HCl可与NaHCO反应,用10%NaHCO溶液洗涤,可除去溶于有机相的Br、HCl。

(4)2323经洗涤的有机相含有水,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钙固体,可起到除去有机相中水的作用。

(5)减压蒸馏,可降低沸点,避免温度过高,导致间溴苯甲醛被氧化,因此步骤4中某种方法是减5.33.7g压蒸馏。

(6)5.3g苯甲醛理论上可生成产品的质量是×185g=9.25g,所以产率是

9.25g106.

×100%=40.0%。

答案:

(1)水浴加热导气、冷凝回流NaOH溶液

(2)催化剂(3)Br、HCl

2(4)除去有机相中的水(或干燥或除水都可)

(5)减压蒸馏(6)40.0%

1.苯胺为无色液体,还原性强,易被氧化;有碱性,与酸反应生成盐。

常用硝基苯与

制备苯胺:

其H2部分装置及有关数据如下:

-1溶解性密度/g·mL沸点/℃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1.20210.9硝基苯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胺1.02184.4

乙醚不溶于水,易溶于硝基苯、苯胺0.71

34.6

实验步骤:

处冷凝装置的冷水。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C②先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沸石及硝基苯,再取下恒压滴液漏斗,换上温度计。

H,向中加入酸生成HB中通入一段时间。

间活塞,向、③打开装置ABA22处的酒精灯,加热,使温度维持在B140℃进行反应。

④点燃B⑤反应结束后,关闭装置A、间活塞,向三颈烧瓶中加入生石灰。

~186℃馏分,得到较纯苯胺。

182⑥调整好温度计的位置,继续加热,收集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⑥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

(1)

(2)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__________进从.冷凝管的冷水应该从Aba出.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液中,便于控制反应液的温度B中应使用锌粉,有利于加快生成.装置CAH的速率2.

D.加入沸石的目的是防止暴沸是果能产生的后顺序颠倒,则实验中可的实(3)若验中步骤③和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⑤中加入生石灰的作用是(4)蒸馏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学生质疑反应完成后,直接蒸馏得到苯胺的纯度不高,提出以下流程:

(5)有机水溶反应后盐酸NaOH溶液+乙醚――→――→萃取分液Ⅱ萃取分液Ⅰ液A液混合液A低温――→较纯苯胺减压蒸馏苯胺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盐酸苯胺被水萃取,在碱性溶液中又生成苯胺被有机溶剂反萃取,这种萃取-反萃取法简称反萃。

实验中反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分液漏斗中进行萃取分液时,应注意适时放气,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步骤⑥中收集182~186℃馏分,得到较纯苯胺,反应时温度计需测量苯胺蒸气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水银球应该放在三颈烧瓶出气口附近。

(2)A.冷凝管水流遵循逆流原理,即冷水从冷凝管下口进入,上口流出,这样冷凝效果好,该实验冷凝管的冷水应该从a进b出,A错误;B.用硝基苯与H制备苯胺,反应温度为140℃,实验开始时,温度2计水银球应插入反应液中,便于控制反应液的温度,B正确;C.装置A为制取氢气的简易装置,使用锌粉,虽有利于加快生成H的速率,但固液无法分离,无法控制反应速率,C错误;2D.由于沸石的多孔结构,液体变气体会逐步释放,防止突然迸发,所以沸石能防暴沸,D正确。

(3)若实验中步骤③和④的顺序颠倒,则实验装置中的空气无法排除,加热时氢气遇氧气发生爆炸,且生成的苯胺被氧气氧化。

(4)生石灰为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苯胺有碱性,与生石灰不反应,所以蒸馏前加入生石灰,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

(5)苯胺在酸性条件下生成盐酸苯胺被水萃取,去除了一部分不溶于水的杂质,在碱性溶液中又生成苯胺被有机溶剂反萃取,又去除了一部分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杂质,实验中反萃能除去苯胺中较多的杂质,有利于蒸馏提纯;在分液漏斗中进行萃取分液时,适时放气,减小漏斗内的压强,使漏斗内外压强一致,防止液体喷出造成安全事故。

答案:

(1)三颈烧瓶出气口附近(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AC

(3)加热时氢气遇氧气发生爆炸;生成的苯胺被氧气氧化

(4)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

(5)除去苯胺中较多的杂质,有利于蒸馏提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减小漏斗内的压强,)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使漏斗内外压强一致.

2.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如下:

主要副反应:

在温度稍高的情况下会生成间二硝基苯。

有关数据和性质如下表:

-3溶解性密度/g·cm沸点/℃物质熔点/℃微溶于水5.50.88苯80

难溶于水硝基苯5.7210.91.205

微溶于水3011.57间二硝基苯89

易溶于水1.4—83浓硝酸

易溶于水1.84

338

—浓硫酸实验步骤如下:

B浓硝酸配制混合酸,将混合酸小心加入烧杯,用100mL20mL浓硫酸与18mL①取中;A中;②把18mL(15.84g)苯加入℃下发生反应,③向室温下的苯中逐滴加入混合酸,边滴边搅拌,50~60混合均匀,在直至反应结束;溶液、水洗涤并分④将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水、5%NaOH液;,进行⑤分出的产物加入无水CaCl颗粒,静置片刻,然后倒入蒸馏烧瓶,弃去CaCl22。

~210℃馏分,得到纯硝基苯蒸馏纯化,收集20518g回答下列问题:

的作用是C

(1)图中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理明说并,中酸硫浓到入加酸硝浓将否能,时酸合混制配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A中液体就是粗硝基苯,粗硝基苯呈黄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洗涤操作中,第二次水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蒸馏纯化过程中,因硝基苯的沸点高于140℃,应选用空气冷凝管,不选用直形冷凝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所得到的硝基苯产率是________。

解析:

(1)由仪器的结构特征分析,仪器C为球形冷凝管,其作用为冷凝回流。

(2)浓硝酸与浓硫酸混合会放出大量的热,若将浓硝酸加入到浓硫酸中,浓硝酸的密度小于浓硫酸,可能导致液体迸溅。

(3)因为反应在50~60℃下进行,低于水的沸点,可以利用水浴加热。

反应后硝基苯中溶有浓硝酸分解产生的NO(或硝酸)等杂质,使粗硝基苯呈黄色。

(4)先用少2量水洗除去浓硫酸和浓硝酸,再用氢氧化钠除去溶解的少量的酸,最后水洗除去未反应的氢氧化钠以及生成的钠盐。

(5)硝基苯沸点高,用空气冷凝与用水冷凝相比效果几乎无差异,且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时导致温差过大可能发生炸裂,所以选用空气冷凝管。

(6)苯完全反应生成硝基苯的理论产量为(15.84×123/78)g,所以硝基苯的产率为18

g÷(15.84×123/78)g×100%=72.06%。

答案:

(1)冷凝回流

(2)不能,液体易暴沸飞溅

(3)水浴加热溶有浓硝酸分解产生的NO(或硝酸)等杂质2(4)洗去残留的NaOH及生成的钠盐

(5)硝基苯沸点高,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却时导致温差过大可能发生炸裂

72.1%)

或72%或(6)72.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