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1864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97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0页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0页
亲,该文档总共1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x

版高考化学人教版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考点一

[记牢主干知识]

1.物质的组成

有下列物质:

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臭氧(O3) ④盐酸 ⑤铁 ⑥碳酸钠 ⑦空气 ⑧氢氧化钠 ⑨冰、水混合物

其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

①、②、③、⑨;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

⑤;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

⑥、⑧;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①和③;

属于单质的有:

①、③、⑤;

属于化合物的有:

②、⑥、⑧、⑨;

属于混合物的有:

④、⑦。

2.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

①硫黄 ②HClO ③苛性钠 ④铜 ⑤小苏打 ⑥氧化钠 ⑦Fe(OH)3胶体 ⑧NaCl溶液

[练通基础小题]

一、基础知识全面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2)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属于酸、氢化物、氧化物、一元酸、强氧化性酸(×)

(3)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4)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

(5)NaHSO4、NaHCO3都属于酸式盐,溶液都呈酸性(×)

(6)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7)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

(8)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9)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10)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2.

(1)能电离出H+的都是酸,能电离出OH-的都是碱吗?

(2)盐必须由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共同组成吗?

提示:

(1)能电离出H+的不一定都是酸,如NaHSO4,只有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才是酸;能电离出OH-的不一定都是碱,如Cu2(OH)2CO3,只有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才是碱。

(2)不一定,盐也可以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如NH4Cl。

二、常考题点分组练

题点

(一) 纯净物、混合物的判断

1.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

①浓硫酸(98%),②无水氯化钙,③变色硅胶[硅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其中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CoCl2)作指示剂,无水氯化钴呈蓝色,吸水后变为CoCl2·6H2O呈粉红色],④五氧化二磷,⑤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制法是:

把生石灰加到浓的烧碱溶液中,再加强热蒸干)。

上述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④

C.①③⑤D.全部

解析:

选C 浓H2SO4是H2SO4与水的混合物;无水氯化钙是纯净物;变色硅胶是SiO2和CoCl2的混合物;P2O5是纯净物;碱石灰是NaOH、CaO的混合物。

2.下列含有“水”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

①水玻璃 ②氨水 ③氯水 ④双氧水 ⑤水晶 ⑥水银

⑦溴水 ⑧王水 ⑨石灰水 ⑩水煤气 ⑪蒸馏水 ⑫水泥

答案:

④、⑥、⑪ ①、②、③、⑤、⑦、⑧、⑨、⑩、⑫

[探规寻律]

纯净物、混合物的判断方法

1.从组成、熔沸点、性质角度进行判断

纯净物

混合物

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有一定的熔、沸点

无一定的熔、沸点

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

2.从识记物质角度进行判断

(1)气体混合物

空气

水煤

爆鸣

天然

焦炉

高炉

煤气

石油

裂解

主要成分

N2、

O2等

CO、

H2

H2、

O2

CH4

H2、

CH4等

CO、

CO2、

N2等

丙烷、

丁烷等

乙烯、

丙烯等

(2)液体混合物

氨水

氯水

王水

水玻璃

福尔马林

汽油

主要

成分

NH3、

H2O

Cl2、

H2O

盐酸、

硝酸

Na2SiO3

溶液

甲醛

水溶液

C5~C11

的烃

(3)固体混合物

碱石灰

漂白粉

玻璃

水泥

合金

铝热剂

主要成分

CaO、NaOH、

KOH、H2O

Ca(ClO)2、

CaCl2

Na2O·

CaO·

6SiO2

3CaO·SiO2、

2CaO·SiO2、

3CaO·Al2O3

不同金属

或金属与

非金属

Al、金属

氧化物

题点

(二) 物质分类的标准

3.(2014·四川高考)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

选A 金刚石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白磷是磷元素形成的单质,A项正确;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常含有Al2O3、CaO、MgO等杂质,为混合物,B项错误;氯化铵为强电解质,次氯酸为弱酸,是弱电解质,C项错误;葡萄糖是小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碱性

氧化物

酸性

氧化物

A

Na2CO3

H2SO4

NaOH

SO2

CO2

B

NaOH

HCl

NaCl

Na2O

NO

C

KOH

HNO3

CaCO3

CaO

Mn2O7

D

NaOH

HCl

CaF2

Na2O2

SO2

解析:

选C A项中Na2CO3属于盐,NaOH属于碱,SO2属于酸性氧化物,错误;B项中N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错误;D项中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错误。

[易错警示]

物质分类的“4个标准”和“4个误区”

1.“4个标准”(标准不同,分类不同)

(1)混合物与纯净物——是否由同种物质(或分子)组成。

(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两性氧化物——是否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水溶液、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的化合物。

(4)溶液、浊液与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2.“4个误区”

(1)误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①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

②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一物质。

如C4H10的结构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二者组成混合物;C2H2与C6H6最简式相同,但前者为乙炔,后者为苯。

(2)误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

①NaHSO4、CuSO4、NH4Cl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盐。

②Na2CO3、NaHCO3、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盐。

(3)误认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相对应。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4)误认为胶体粒子都带电。

某些分子组成的胶体,如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的胶粒不带电。

考点二

[记牢主干知识]

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油的分馏 ②煤的干馏 ③钠的焰色反应 ④碘的升华 ⑤氯化铵分解 ⑥蛋白质的变性 ⑦蛋白质的显色反应 ⑧电解食盐水 ⑨CaCl2的潮解 ⑩冰的熔化 ⑪FeCl3的水解 ⑫石油的裂化、裂解 ⑬蛋白质的盐析 ⑭食物的缓慢氧化 ⑮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

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①、③、④、⑨、⑩、⑬;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②、⑤、⑥、⑦、⑧、⑪、⑫、⑭、⑮。

2.无机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A+B―→C,属于化合反应;

(2)C―→A+B,属于分解反应;

(3)A+BC―→AC+B,属于置换反应;

(4)AB+CD―→AD+CB,属于复分解反应。

3.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1)金属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如:

Na,Na2O2NaOH,Na2CO3NaHCO3

写出上述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Na+O2Na2O2;

②2Na2O2+2H2O===4NaOH+O2↑;

③2NaOH+CO2===Na2CO3+H2O;

④Na2CO3+H2O+CO2===2NaHCO3;

⑤NaHCO3+NaOH===Na2CO3+H2O(或2NaHCO3Na2CO3+CO2↑+H2O)。

(2)非金属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写出上述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H2S+O22S+2H2O;

②S+O2SO2;

③2SO2+O22SO3;

④SO3+H2O===H2SO4;

⑤H2SO4+BaCl2===BaSO4↓+2HCl。

[练通基础小题]

一、基础知识全面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2)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3)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4)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5)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6)Na2CO3·10H2O的风化属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物理变化(√)

(7)焰色反应有特征颜色出现,所以是化学变化(×)

(8)电离、电解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均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是否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提示:

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的熔化、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HCl气体等虽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但仍属于物理变化。

二、常考题点分组练

题点

(一)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1.(2015·北京高考)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解析:

选C A.火药爆炸时的化学反应为2KNO3+S+3C===K2S+N2↑+3CO2↑;B.粮食酿酒的过程是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经发酵转化为酒精,涉及的化学反应有(C6H10O5)n+nH2OnC6H12O6,C6H12O62C2H5OH+2CO2↑;C.转轮排字不涉及化学反应;D.铁的冶炼是将铁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高炉炼铁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为Fe2O3+3CO2Fe+3CO2。

2.(2014·重庆高考)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明矾用作净水剂     B.液氨用作制冷剂

C.氢氟酸刻蚀玻璃D.生石灰作干燥剂

解析:

选B 明矾中的Al3+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有吸附作用的Al(OH)3胶体而净水,涉及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液氨用作制冷剂,只是NH3的状态发生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B项符合;HF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SiF4和H2O,涉及化学变化,C项不符合;CaO与H2O反应涉及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

[探规寻律]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

题点

(二)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3.(2015·四川高考)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

A.明矾作净水剂

B.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C.漂粉精作消毒剂

D.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解析:

选D A项,明矾中的Al3+发生水解生成胶体,胶体的表面积较大,能吸附水中的杂质,所以能起到净水的作用,与氧化还原无关,A项错误;B项,甘油为丙三醇,属于多羟基化合物,具有吸湿性,因此可作护肤保湿剂,与氧化还原无关,B项错误;C项,漂粉精能作消毒剂是因为它能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并不是起还原作用,C项错误;D项,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防止食品被氧化,起还原作用,故D项正确。

4.(2014·福建高考)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石灰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B.盐类都可用作调味品

C.铝罐可久盛食醋

D.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解析:

选D 生石灰为CaO,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A项错误;盐类中的NaCl可作调味品,而有些盐类能危害人类健康,不能作调味品,如NaNO2,B项错误;食醋的主要成分为CH3COOH,能和铝发生反应,C项错误;小苏打为NaHCO3,受热易分解,D项正确。

题点(三) 物质间的转化

5.(2015·福建高考)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可能是金属铜

B.Y不可能是氢气

C.Z可能是氯化钠

D.Z可能是三氧化硫

解析:

选A H2和Cl2或Cu和Cl2反应分别可以生成HCl、CuCl2,电解两种溶液可以产生相应的单质,A项正确、B项错误;电解NaCl溶液产生NaOH、H2、Cl2,两种气体化合得到的是HCl,不是NaCl,C项错误;SO3溶于水得到的是H2SO4,电解H2SO4溶液生成的是H2、O2,D项错误。

6.(2013·江苏高考)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甲乙丙。

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B.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D.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解析:

选C A项正确,所发生的反应为:

2C+O2(不足)2CO,2CO+O22CO2,C+CO22CO。

B项正确,所发生的反应为:

SO2(过量)+NH3·H2O===NH4HSO3,NH4HSO3+NH3·H2O===(NH4)2SO3+H2O,(NH4)2SO3+H2O+SO2===2NH4HSO3。

C项中,若甲为Fe,丁为盐酸,则乙为FeCl2,FeCl2与盐酸不反应,故C错误。

D项正确,所发生的反应为:

2NaOH+CO2===Na2CO3+H2O,Na2CO3+H2O+CO2===2NaHCO3,NaOH+NaHCO3===Na2CO3+H2O。

常见物质间转化的5个误区

(1)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2)Al2O3、SiO2、Fe2O3与H2O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H2SiO3、Fe(OH)3。

(3)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

(4)Fe与Cl2反应不能生成FeCl2。

(5)Fe与H+、Cu2+、S、I2反应不能生成Fe3+。

考点三

[记牢主干知识]

1.分散系

(1)含义: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标准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

(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

或离子

高分子或

多分子集合体

巨大数目

的分子集合体

分散质粒子

的直径

性质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

滤纸

不能

能否透过

半透膜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

效应

有丁达尔

效应

静置分层

或沉淀

2.胶体

(1)常见的胶体:

烟、云、雾、AgI水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2)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

当一束光通过胶体时,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造成的。

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②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

③聚沉:

加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与胶体粒子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均能使胶体粒子聚集成为较大的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

[练通基础小题]

一、基础知识全面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2)浓氨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3)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4)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5)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6)“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7)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

(8)向污水中投入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

Al3++3H2OAl(OH)3(胶体)+3H+(√)

2.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实验过程中可能观察到哪些现象?

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

先出现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又完全溶解。

原因是加入稀H2SO4后,Fe(OH)3胶体发生聚沉而产生红褐色沉淀,随后H2SO4与Fe(OH)3发生反应,使沉淀溶解。

二、常考题点分组练

题点

(一) 胶体的性质与制备

1.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溶液、淀粉溶液属于溶液,烟、雾属于胶体

B.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是后者具有丁达尔效应,而前者无此现象

C.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褐色

D.利用过滤的方法能将Fe(OH)3胶体从FeCl3溶液中分离出来

解析:

选C A项,淀粉溶液属于胶体;B项,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而不是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D项,胶粒也能透过滤纸,二者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而用渗析法分离。

2.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

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的主要组成。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雾霾天,汽车车灯照出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现象

B.燃煤中加入生石灰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C.防雾霾口罩的原理与过滤、渗析类似,防雾霾效果好的口罩往往呼吸阻力较大

D.PM2.5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污染物颗粒,完全属于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

解析:

选D 胶体粒子直径的范围是1~100nm而不是1微米~100微米。

[易错警示]

(1)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快速鉴别溶液与胶体,但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效应。

(2)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分散质)带电荷,但淀粉胶体的胶体粒子也不带电荷。

(3)胶体粒子是多个分子形成的聚集体或大分子。

题点

(二) 胶体性质的应用

3.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B.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C.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D.臭氧、Cl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解析:

选D 臭氧用于水的消毒,主要是利用了O3的强氧化性;Cl2用于水的消毒是由于Cl2与水反应生成了强氧化性的HClO,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4.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

干燥的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但在198℃以下是稳定的。

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  )

①胶体的吸附②盐类水解③焰色反应④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

选B 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FeO的还原产物是Fe3+,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故能起到净化水的作用。

因此,K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了①、②、④的变化过程。

[知能存储]

胶体净水的原理

(1)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1~100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力很强,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或毒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

(2)常见的净水剂:

KAl(SO4)2·12H2O、FeCl3·6H2O等,其净水原理是Al3+、Fe3+水解生成Al(OH)3胶体,Fe(OH)3胶体而起到净化水的目的。

   

以“转化关系图”为载体串联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高考载体(2010·福建高考T9)

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如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选项

X

Y

Z

A

Na

NaOH

NaHCO3

B

Cu

CuSO4

Cu(OH)2

C

C

CO

CO2

D

Si

SiO2

H2SiO3

 

[知识串联设计]

(1)若X为N2,Y为NH3,Z为NO,能否满足题图中的转化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下列转化关系:

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满足上述关系的金属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下列转化关系: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满足上述转化关系的非金属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A、B、C、D满足下列连续氧化的转化关系:

ABCD(酸或碱)

①若D为碱,则A、B、C、D分别为何种物质?

并写出其转化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D为酸,则满足上述转化关系的物质分别有哪些?

并写出其转化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吗?

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吗?

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吗?

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吗?

试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能;其转化关系图为:

N2NH3NON2

(2)K、Na、Ca、Ba等

(3)C、S、P

(4)①Na 转化关系为NaNa2ONa2O2NaOH

②N2:

N2NONO2HNO3

NH3:

NH3NONO2HNO3

S:

SSO2SO3H2SO4

H2S:

H2SSO2SO3H2SO4

C:

CCO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