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956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互补性:

主要表现在一国经济能长期持续均衡增长,就业率就高,失业率就低;

反之,亦然。

IS曲线的斜率如何影响财政政策的效应:

IS曲线斜率平坦,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大,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强,较小的利

率变动就会引起较大的投资变动;

反之,is曲线陡峭,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弱’较

大的利率变动仅仅引起投资的较少变动。

因此,当政府采用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

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利率上升时,前者对投资的抑制作用大,国民收入增加少,因而财政政

策效益较小,而后者对投资的抑制作用小,国民收入增加多,因而财政政策效应较大。

LM曲线斜率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效应:

LM曲线铰平坦,即斜率较小,表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较大,即利率的较小变动就会引起货币需求的较大变动,亦即货币供给的较大变动只能引起利率、从而投资的较小变动;

LM

曲线较陡直,即斜率较大,表示货币需求弹性较小,即利率的较大变动只能引起货币需求的较小变动,亦即货币供给的较小变动就会引起利率、从而投资的较大变动。

因此,当LM曲

线由于增加货币供给量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向右移动时,斜率较小的Im曲线引起利率下降幅

度较小;

投资增加较小,从而使国民经济增加较小,即货币货币政策较小;

相反。

失业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1、增加经济运行成本(国家、企业)

2、带来产出损失

3、影响社会信心

按照发生的原因,通货膨胀可以划分为哪三种,请简要说明。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3、结构型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概念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被规定为产量的增加,这里,产量即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量,也

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

经济发展:

从更广泛的的意义上说,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国民的生活质量

以及整个社会各个不同方面的总体进步。

总之,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体总体发展水平的

综合性概念。

简答题

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2•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

宏观经济学"

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

来的。

经济学中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

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

魁奈的《经济表》,就是经济学文献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初次分析。

3.GDP

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

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特点:

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出来的以当年价或不变价核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

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缺陷:

不能衡量全部经济活动的成果(如家务劳动)

不能反映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或减少;

不能反映地下经济;

GDP表明社会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量,但不能说明它包含具体是什么商品(导弹、面包、防盗窗等);

GDP无法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三种核算方法

生产法GDP=^有最终产品的价值之和

支出法GDP斗肖费+投资(增加或更换资本财产)+政府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出口一进口)

收入法GDP=T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GNP

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

比方说,我国的居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境

外所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算在GNP中。

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

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

比方说,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

就应该计算在GDP中。

4.GNP与GDP的关系是:

GNP等于GDP加上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

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

实际GDP与名义GDP的联系和区别

名义GDP是指以现行市场价格计算的既定时期国内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总和。

名义GDP是

包含价格水平考虑的,如果我们现在的所有价格水平上升1倍,则名义GDP也要上升一倍。

所以名义GDP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在通货膨胀时期。

实际GDP是指在相同的价格或货

币值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不同时期所生产的全部产出的实际值。

实际GDP=g义GDP/GDP

折算指数(即价格总水平)

5.GDP平减指数和CPI经济学含义

1、GDP平减指数衡量所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与服务的价格,而CPI只衡量消费者购买的产

品与服务的价格。

这也是为什么CPI是消费物价指数的简写了。

2、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

3、这两个指数对经济中许多价格加总的方法不一样。

6•均衡国民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就是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生产总值。

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就是指在自然失业

率的状态下和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

决定原理: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投资和储蓄相等时的国民收入,Y=C+。

当假定消费函数c=a+3y则均衡收入公式是y=(a+\(1-3)•将投资作为利率的函数,即

i=e-dr,此时均衡收入公式变为y=(a+dr)\(1-3)•

2、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

Y=C+I+G

3、在四部门经济中,均衡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

Y=C+I+G+NX(NX为净出口,NX=X-M

条件:

均衡的国民收入由总支出所决定,即由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所决定。

一般说来,决定

消费函数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心理,因而消费函数较为稳定。

于是,均衡的国民收入大小主要

由投资的多少所决定。

8•凯恩斯有效需求的构成:

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国外净需求、政府支出。

P32

9•凯恩斯函数、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二者是否都是大于0小于1?

P37

答:

首先,问题就是错误的,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0小于1,但平均消费倾向是可能大于、

小于或等于1。

边际消费倾向的定义是:

每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一一

即消费增量只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因此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0小于1。

而平均消费倾向是

可能大于1,因为存在借贷消费的情况

不能说是绝对的,举个例子,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有能力买房、买车了,并且预期收入会大幅

增长,可能会贷款买房、买车,这种情况下是有可能让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的。

(错a)边际消费倾向=总消费变动/总可支配收入变动•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0vMPCv1

是对的•

b)APC

是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总消费/总可支配收入.APC>

MPC当消费大于收入时

APO1当消费和收入相等时APC=1

10.储藏函数、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藏倾向

1、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之一。

由于在研究国民收入决定时,假定储蓄只受收入的影响,故储蓄函数又可定义为储蓄与收入

之间的依存关系。

一般说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储蓄随收入的变化而同方向变化,即:

收入增加,储蓄也增加;

收入减少,储蓄也减少。

但二者之间并不按同一比例变动。

2、平均储蓄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其公式为:

APS=s/y平均储蓄

倾向是递增的.边际储蓄倾向是指在增加一个单位收入中用于储蓄的部分所占的比率,也就是

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3、边际储蓄倾向(MPS)是储蓄曲线的斜率,它的数值是介于0和1之间的正数,也就是说储蓄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而且储蓄增加的幅度大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影响消费的因素:

(1、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2、政府税收政策3、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

)收入、利率、价格水平、收入分配、预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1・资本的边际效率、预期收益和供给价格及其相互关系;

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

P55

1、资本的边际效率(MarginalEfficiencyofCapital):

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

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项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物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

2、一、对投资项目产品的需求预期,二、产品成本,三、投资税抵免,四、投资风险,五、融资条件对投资需求的影响

12.按照凯恩斯理论,投资是如何决定的?

答:

凯恩斯认为,企业是否要对新的实物资本进行投资,既取决于这些新投资的预期利润率,

也取决于为这些资产所需要借入的款项所要求的利润之间的比较。

前者大于后者时,投资是

有利的,前者小于后者时,投资就是不利的。

所以,在决定的各种因素中,当预期利润率既定时,利率就是考虑的首要因素。

14.乘数的概念;

投资乘数、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的理解和计算。

指每单位外生变量(如政府支出或银行储备)的变化所带来的引致变量的变动情况(如

GDP或货币供应)。

投资乘数理论,在有效需求不足,社会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的

情况下,投入一笔投资可以带来数倍于这笔投资的国民收入的增加,因而投资乘数理论是关

于投资变化和国民收入变化关系的理论。

税收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

收变动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或者说国民收入变化量与促成这种量变的税收变动量之间的比例。

是指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并进而影响社会总需求的特点,一般称这样的财政政策及其效应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收入

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增加了人们可支配收

入,因而消费会增加,总支出和国民收入增加,因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正值。

用Ktr表示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平衡预算指政府增加开支的同时,相应增加同量的税收。

即政府税收增

加量等于政府购买增加量时叫预算平衡。

各乘数如下:

投资乘数:

k=1/(1-b)或厶*=△I/(1-b)b=

边际消费倾向税收乘数:

Kt=-b/(1-b)或厶Y=-bAT//1-b)其中△Y是收入改变量,△T是税

收改变量,b是边际消费倾向。

平衡预算乘数是同等变动政府支出和税收,因此是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

◎=△丫仏G=A丫仏T=1-b/1b=1最后转移支付乘数一一上面的函数中并没有包括转移支付/TR),若包括的话,应有Yd=Y-T+TR因为没有所以无法计算。

如果有转移支付,即Yd=Y-T+TR且TR=TR0则转移支付乘数为:

b心-b(l-t)-d-f-h)。

其实要计算的话,

方法是:

将各种函数整合成只有Y和各种边际倾向和自发支出的函数,然后就能够看出各种

乘数了。

整合可得:

Y=(a+c+e+g-bT0"

(1-b(1-t)-d-f-h)

15.投资、政府支出、税收对IS曲线的移动影响?

若投资需求上升,即IS曲线向右移动;

反之,若投资需求下降,则IS曲线向左移动。

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在自发支出量变动的作用中等于增加投资支出,因此,会使IS曲线

向右移动。

相反,减少政府支出,也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

政府增加一笔税收,则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

这是因为,一笔税收的增加,如果是增加了

企业的负担,则会使投资需求相应减少,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

同样,一笔税收的增加,

如果是增加了居民个人的负担,则会使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使他们消费支出相应减

少,从而也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

相反,如果政府减税,则会使IS曲线向右移动。

16•为什么IS曲线的斜率是负值?

P87答:

由于利率下降意味着一个较高的投资水平,从而也意味着较高的储蓄水平和收入水平,所以IS曲线的斜率是负值。

17.什么是货币需求的凯恩斯(流动性)陷阱?

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

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

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一般是从利率下调刺激经济增长的效果来认识流动性陷阱的。

按照货币一经济增长(包括负增)原理,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可以通

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来改变利率。

想货币供应量增加(假定货币需求不变),那么资金的价格

即利率就必然会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国内投资和消费,由此带动整个经济的增

长。

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极低水平,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

18丄M曲线上三个不同区域的政策反应(古典区域、凯恩斯区域、中间区域)P103

在利率较低时,LM曲线呈水平状,该区域被称为凯恩斯区域,又称萧条区域”。

在此区域,

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如增加货币供给,不能降低利率,也不能增加收入,货币政策无

效;

相反,扩张性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移动,收入水平会在利率不发生变化或极小变化

的情况下提高,因而财政政策有很大效果。

当利率上升到很高水平时,LM曲线进入古典区域”。

在古典区域,禾U率已经相当高,人们

除了为完成交易还必须持有一部分货币(即交易需求),再不会为投机而持有货币,因此,LM曲线变为一段垂直线,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将等于零,货币需求曲线的利率弹性为零。

此时,如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只会提高利率而不会使收入(产量)增加,但如果实行扩张性

货币政策则不但会降低利率,还会提高收入水平。

因此,在这个区域内,财政政策无效而货

币政策有效。

(3)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之间这段LM曲线是中间区域。

LM曲线向右上倾斜。

斜率为正,

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介于凯恩斯区域和古典区域之间。

在这个区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

一定的效果。

19.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非均衡的四个区域的经济特征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三线图

区域

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

I

i<

s,有超额产品供给

L<

M,有超额货币供给

II

L>

M,有超额货币需求

III

i>

s,有超额产品需求

IV

s,有超额产品需求

M,有超额货币供给

20.宏观经济的四项目标是什么?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是指是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1.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和互补性的主要表现:

22.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

政府支出(政府购买,转移支付),政府收入(征税,发行公债)

23.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是什么?

主要有哪几种?

自动稳定器是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对国民收入冲击和干扰的机制。

1•失业保障

机制,2•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3•所得税税收体系

24.IS曲线的斜率如何影响财政政策的效应:

反之,is曲线陡峭,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弱较

25.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

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常备借贷便

利、利率政策、汇率政策、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等。

26.LM曲线斜率如何影响货币政策的效应:

27.影响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财政政策的时滞,2•经济的不确定性,3•实施财政政策存在公众的阻力,4•公众预期对

政策效果的影响

28.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局限性是什么?

1•效果具有短期性,2.货币政策的时滞,3•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29.根据我国当前(2015年下半年)的宏观经济态势及国家采取的主要宏观经济政策,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其理论合理性?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特殊,既不同于9年代中期以前的严重通货膨胀,又不同于前几年

的持续通货紧缩趋势。

当前我国虽然由于部分行业投资扩张较猛,引起部分物资如煤、电、油、运筹供应紧张,但我们的劳动力不紧张,失业率还在增长;

资金不紧张。

从经济运行来看,当前既有局部过热,特别是投资过多的现象,又有在总体上供大于求,有效需求不足的

问题。

现在通货紧缩趁势已经淡出,宏观调控政策应该由从松”的政策转向中性”政策。

从松”转向中性”就是要求适度收紧。

现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力度逐步减弱,方向正在调整转型。

稳健的货币政策也要从紧一些,但不能太紧。

要坚持上下微调:

松紧适度,这与中央提出的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是一致的。

防止通货紧缩趋势,虽然目前并不紧迫,但还是要警惕其再现。

从经济走向上看,从去年到今年是从通货紧缩趋势向通货膨胀趋势转化。

此,首先要挡住通胀苗头的压力,特别要注意控制投资的过度扩张。

防止大起大落,关键是防止投资的大起。

整体经济的大起大落,往往肇因于投资的过度扩张。

投资扩张的规律首先

是引起投资品需求的扩张,继而引起消费品需求的扩张,再进而引起生产能力和产品供应的扩张。

因为就业问题困难,涨不上去,通胀的一个核心机制即工资与物价的轮翻上涨,现在

看不出有发生的迹象,所以现在离严重的通货膨胀还很远。

在这种情势下,过一两年后,一

些部门过度投资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形成的生产能力过剩。

会导致通缩压力。

通过投资规

模的适当控制,我们既能遏止因投资膨胀而导致的投资品价格领先上涨,防止通胀苗头滋长

于先,又能抑止过度建设造成的产能过剩,防止通缩趋势再现于后,实现双防的目的。

在宏观调控当局对于防止通货膨胀压力非常警惕,并为此采取了收缩货币信贷一系列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今年货币供应增幅和新增贷款规模的安排均低于上年实际水平,有助于约束

投资过度扩张,控制物价上涨趋势,使CPI同比增幅保持在3%左右。

30.总需求曲线为什么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P122

总需求曲线反应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运动关系。

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

就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就越大。

31.影响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有哪些?

如何影响?

P124

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税收额,税率,名义货币供给量,实际货币需求。

在其它因素不变时,消费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名义货币供给量自发的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反之,总需求曲线则会向左下方移动。

税收额,税率,进口,实际货币等因素的自发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反之,则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

方移动!

32.凯恩斯萧条模型的总供给曲线和古典的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1.凯恩斯模型的总供给曲线是一种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依据凯恩斯货币工资的下降具有

刚性”的假设条件得出来的。

2•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实际上,古典总

供给曲线是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供给曲线,也是总供给曲线的一种特例。

由于在这时,无论

价格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量固定不变,因而是与充分就业相适应的与横轴(就业和产量)垂直的一条直线。

33.失业对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P159

34.按照发生的原因,通货膨胀可以划分为哪三种,请简要说明?

P162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35.恶性通货膨胀的经济的影响是什么?

P173

恶性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经济的崩溃。

首先,恶性通货膨胀使产品价格迅速上升,居民和

企业都不想把钱存在银行里,因为那样会贬值,人民就会想怎么花掉,物价就会上涨。

其次,

员工会要求企业加资,以应付日益增长的物价。

同时,企业会增加存货,以便在更高价格时卖出。

36.通货紧缩对GDP增长的影响是什么?

P180

通货膨胀期间,消费者预期价格将持续下跌,从而延后消费,打击当前需求;

投资期基

本实际成本上升,回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