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96500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docx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docx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的组织与实施】

  摘要:

同课异构是中小学校本培训、教研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策略。

同课异构是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位教师来上课,比较几位教师在解读教材、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的异同,达相互学习的目的,进而实现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比较研究方式。

同课异构能促进对教学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能满足教师的学习期望,能促进同伴互助的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

其基本步骤是:

确定一个教学内容,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完成教学设计;上课和议课;撰写教学反思,课后二度教学设计与再实践。

  关键词:

同课异构;实践意义;基本步骤  一、同课异构的实践意义  同课异构是中小学校本培训、教研活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策略。

同课异构是同一教学内容由几位教师来上课,比较几位教师在解读教材、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的异同,达相互学习的目的,进而实现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比较研究方式。

开展同课异构的实践意义主要有三方面:

  1、同课异构能促进对教学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

调查问卷显示:

73.75%的教师认为同课异构的优点是,在比较中更容易发现教学问题,并且对教学问题探讨更深入。

与以往的不同内容、不同执教教师的听、评课活动相比,同课异构具有两个特征:

一是异中求同。

同课异构的“同”从形式上,指的是执教教师所授课的年级、教材与“课名”是相同的,从本质上讲,同课异构的“同”不是指同一教材的同一文本,而是指执教教师对文本的忠实度之“同”,即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文本解读的一致;二是同中求异。

从形式上看,同课异构是由不同的教师来上的“同名课”,所以更有可比性。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同课异构中尽管执教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各有不同,但大家都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

同课异构依据课程标准之“同”来寻求执教教师在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对教学问题的探讨就更加深入。

  2、同课异构能满足教师的学习期望。

在参加教师培训的过程中,许多教师的期望学习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的激励策略和班级控制策略,而不是相关教育理论的学习。

问卷调查显示:

83%的教师在同课异构中主要收获是改进了个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同课异构是依据课程标准之“同”,寻求教学目标之“同”、教学重难点之“同”、学生认知特点之“同”,有利于控制影响教学效果的其他“变数”,从而凸显教学设计中多样各“异”的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把研究聚焦于课堂中的教学方法上,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师的学习期望。

  3、同课异构能促进同伴互助的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

问卷调查显示:

79%的教师认为同课异构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和学习。

日本学者佐藤学通过长期对一线教师的研究,得出结论:

“促进教师成长的最强烈的动机作用,就是教师对于自身实践的‘省察’与‘反思’,是熟悉该教师之经验的同事的建议……同年级的同事、同学科的同事的见识以及整个学校的专业文化的成熟度,对于教师的成长具有决定性意义……教师只要紧闭自己的教室,不同课堂之外的文化沟通,就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实践、实现自己的成长。

”同课异构的组织形式多以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为主,有助于突破学校教师之间的相互隔阂,加强教师间的人际交往,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同伴互助的学校合作文化,促进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

  二、同课异构的基本步骤  

(一)确定一个教学内容,个人备课  此步骤的基本流程是:

小组活动→共同商讨→确定教学内容→个人备课。

  确定一个教学内容,使参与同课异构的教师有了比较研究的同一话题。

确定教学内容应遵循两个原则:

“进度”原则和“难度”原则,即结合日常的教学进度,是教师普遍认为困难的内容。

确定教学内容后,进行个人备课。

个人备课是教师个体独立进行的一种静态的教学研究行为,要求执教教师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编者意图和教材的基础上,围绕备教材、备目标、备学情三方面的内容完成备课活动。

  

(二)集体备课,完成教学设计  此步骤的基本流程是:

小组活动→说课(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问题探究→总结,达成共识→个人完成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是教师集体共同开展的一种动态的、合作的教学研究活动,能使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认知上产生“同质”的效果。

同课异构中说教材、说目标和说学情的具体要求是:

  同课异构的备课内容和要求主要是帮助教师形成整体、科学的新的备课观念。

首先,以往的备课强调“备知识传授”,教师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将新知识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容易出现重难点不突出、不能创造性使用教材、缺乏情感激发等问题。

同课异构中“说教材”的内容与要求至少可以实现三个目的,一是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习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使教学活动能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二是依据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的要求,将三维目标化解到具体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解决“怎么教”的问题;三是整体把握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和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设计教学活动,为解决“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提供教学参考。

其次,以往的备课是“心中只有教材”,学情分析成为被忽视的备课内容。

新课程强调: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因此,把学生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进行分析,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必要条件。

同课异构中“说学情”的内容和要求,一是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说出来,把打算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与经验说出来,有利于实现学生“旧知”向“新知”的迁移,解决教师“怎么教”的问题;二是“说”学习方法和技巧,就是要说出学生从已有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转化的切入口或途径,说出学习新知识时应重点关注的方法,有利于解决“怎么学”的问题;三是“说”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是既要对任教班级的班风、学风、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又要对班级中的特殊个体(后进生、特长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单独分析,以整体把握班级群体和个体的实际发展水平,解决“合格+特长”的问题。

最后,教学目标具有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为课程实施、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的功能。

因此,要制定准确、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目标须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情。

  案例:

《隐姓埋名三十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一、说教材  《隐姓埋名三十年》是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主题是“赤子情怀”。

本单元学习的要求是,激发学生对爱国志士们的敬仰、颂扬之情。

注意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揣摩选词用语的奥妙。

《隐姓埋名三十年》这篇课文以在祖国核武器研制战线上默默无闻工作的科学家为题材,介绍著名女科学家王承书的感人事迹,热情讴歌她不为名利,隐姓埋名三十年舍小家顾大家的爱国情怀。

课文主线鲜明,选取了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重点突出,在顺叙中有插叙,在记叙中有议论,饱含作者的深情,读着令人产生共鸣。

全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王承书坚定承诺,为研制原子弹隐姓埋名。

第二部分(第4―8自然段)写王承书放弃名利,为建设新中国毅然回国。

第三部分(第9―11自然段)写王承书果断受命,解决提炼浓缩铀技术难题。

第四部分(第12―17自然段)写王承书艰苦工作,迎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第五部分(第18自然段)写中华优秀儿女王承书的美名永放光彩。

  建议课时:

2课时。

本节课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

  二、说学情  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学情分析:

一是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对写人的记叙文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习作经验。

为此,创设朗读情境,在读中大体把握,夹叙夹议和插叙的写作方法。

课文内容并不是小学生阅历过的,与他们的生活空间有较大距离,这样,学生在理解和体会上会一定难度。

因此,教学中我将提供《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及王承书生平阅读资料补充课文背景,采用创设情境、语言渲染、想象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王承书及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

二是学习方法和技巧。

默读和浏览是学习本课的重要阅读方法。

教学将有目的地训练学生带着问题灵活运用两种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兴趣和习惯。

三是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本班学生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要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还需要引导和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教学中,我将让学生以读为主,设计情境,从教材语言出发,而后落实到语言上,即“语言―情境―语言”,体悟课文中词句段的深层意蕴和感情,使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三、说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王承书的动人事迹。

主要从三个层面指导读懂课文:

结构层面――准确把握行文思路;内容层面――透彻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语言层面――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词句是文章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也是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有效策略之一。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王承书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感。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在教学过程中,把情感教育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和体验,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时的重难点:

  新中国建设初期的感人事迹特别是像王承书这样的无名英雄,对小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而语言文字毕竟是抽象的。

因此,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这些语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体会王承书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老一辈科学家的敬仰之情及爱国之情应是第二课时教学的重难点。

  经历集体备课,执教教师获得来自同伴互动中的信息,再一次回到独立的、静态的教学研究状态,个人完成教学设计。

  (三)上课和议课  上课和议课是同课异构的核心环节。

此步骤的基本流程是:

随堂听课→小组议课→总结。

上课和议课的具体流程和要求如下:

  同课异构的上课和议课的基本流程和要求其特点在于:

第一,既关注教师的“教”,也关注学生的“学”。

以往的听、评课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只关注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教得怎样”的教学因素,而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这样学”、“学的效果”的教学因素却被边缘化。

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新课程强调“以学论教”,即强调以学生的学习状况(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学质量的高低。

因此,同课异构中听课与议课的基本流程和要求不仅了涉及教师的“教”的问题,还涉及学生的“学”的问题。

其中,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研讨的主旋律。

第二,促进教师们反思和更新其个人实践理论。

教师在思考回答“怎么教和怎么学”、“为什么这样教和为什么这样学”及“这样教与学的理论依据”等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把个人的实践理论外显化的过程,在积极主动的讨论、质疑和对话过程中,能够反省自身未被探察过的个人实践理论,尤其是正确认识其中不当的或矛盾的成分,并与相应的教育理论进行比较和鉴别,不断更新、构建和优化其个人实践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们摆脱昔日教而不思、教而不研的低水平重复状态,帮助教师们实现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案例:

说教学程序《隐姓埋名三十年》(语文S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为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无名英雄王承书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我准备了两份阅读资料:

1、《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阅读资料;2、王承书生平资料。

两份资料分别从不同角度补充课文背景,让学生更好地从感性上认识王承书,激发对王承书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敬仰之情,为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以此达单元目标――“赤子情怀”的升华。

  

(一)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听写词语,并用词语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一环节旨在,通过词语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简明的、逻辑性的、表述观点的、叙述的语言训练。

  

(二)直奔课文重点,体会爱国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本环节采取以“问”带“读”、以“读”代“讲”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基本步骤是:

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反复阅读→恰当指导。

  问题1:

王承书是怎样隐姓埋名的?

她做到隐姓埋名了吗?

学生齐读第十二自然段并谈体会。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在字里行间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评价能力,体会王承书言而有信、决不食言,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的品质。

  问题2:

王承书是怎样带领大家攻克提炼浓缩铀技术难关的?

主要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学习第十四自然段。

  a、从没有接触过提炼浓缩铀技术。

“虽然王承书从没接触过提炼浓缩铀技术研究领域,但她决心凭着自己坚实的物理学术功底,和大家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攻克这个难关。

”首先,采用情景朗读,创设“中国人独立研究,攻克难关的决心”和“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信心”的情景,引导学生读出王承书克服困难的决心与信心;再次,以“读”代“讲”,产生“情自口中出,意当心里明”的读文效果,在“读”中让学生体会王承书面对困难,以极大的热情,迎难而上的品质。

  b、复杂的计算。

“研究这项核心技术,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

为了获取精确数据,她和同事克服设备简陋的困难,一下一下地敲打计算机的键盘。

这种枯燥繁重的工作,她和同事不分昼夜干了一年多,仅获得的有用数据,就装满三个抽屉。

”通过“一下一下、一年多、三个抽屉”等词语,让学生体会大家没日没夜、勤奋工作的辛劳。

在咬文嚼字的同时,引导学生潜心体会、推敲和体悟文本的精妙之处。

叶圣陶先生曾言:

“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

”锁定文章重点词,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体会到为了取得研究数据,王承书带领大家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品质。

  c、舍小家,为国家。

“她瘦弱而刚毅的身影,出现在实验室和工厂,出现在大西北的戈壁滩上。

有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回到北京,她也几乎没有时间和家人团聚,看看自己心爱的正在上小学的儿子。

”质疑:

王承书为什么能这样做?

难道她不想自己的家吗?

利用文本空白处,进行说话练习:

假如你是王承书的家人,你会对王承书说……;假如你是王承书,你会对家人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此环节旨在利用文本空白处的说话练习,进行的是生动的、描述性的语言训练及语言意识训练,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促进主动探究,激活思维,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师语言渲染:

从接受任务到成功爆炸原子弹,三年多的时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王承书想的是国家,念的是原子弹,惟独没有自己,没有自己的小家。

同学们,带着你们此时此刻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十三、十四自然段。

  问题3:

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对中国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学习第十六自然段。

学生观察课本原子弹爆炸插图,并快速阅读资料《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

教师引读:

“1964年10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个国庆节后半个月,刚刚平静的中华大地又沸腾起来。

”学生有感情地接读: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饱受帝国主义欺凌一百多年的祖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原子弹,中国人民怎能不欢欣鼓舞呢?

”  问题4:

在举国欢庆的日子里,王承书又是怎样实现着隐姓埋名的承诺?

学生阅读第十七自然段,体悟王承书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

在读中感知、学习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三)追溯人物经历,感受爱国情操  学习第二自然段。

提问:

她这样做是一时冲动吗?

从哪些词句读懂的?

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体会王承书对祖国深深的爱,这种爱使得她不记名利,舍小家、顾大家,让学生体会王承书的无私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

在读中感知、学习插叙的表达方式。

  (四)总结课堂回顾,拓展升华情感  1.学生齐读第十八自然段。

  2.升华认识女科学家王承书。

阅读介绍王承书的生平感人事迹的补充资料。

  这一环节旨在,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在积累语言、拓宽视野的同时,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让课文主人公――王承书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激发学生对王承书由衷的敬佩之情。

在阅读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感情、坚定学生的性格、升华学生的人格。

  说板书设计:

  隐姓埋名三十年  坚定承诺,隐姓埋名  放弃名利,毅然回国  果断受命,解决难题  艰苦工作,爆炸成功  熠熠生辉,英名永存  (四)撰写教学反思,课后二度教学设计与再实践  荷兰学者柯斯根认为,教育过程中理想的教师对自己行动反思包括五个阶段:

第一,行动;第二,对行为反思;第三,意识到关键所在;第四,创造其他行动方法;第五,尝试,其本身又是一种新的行动。

同课异构的步骤与柯斯根的模式不谋而合。

因此,撰写教学反思、课后二度教学设计与再实践尤为必要。

  教学反思的撰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首先是反思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的理解;其次,反思对文本的解读。

第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首先反思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其次反思教学方法的选择;最后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

第三,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一是与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二是从现场效果来看,学生的实际收获是什么。

还要与其他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对比,看在教学效果方面有什么差距。

  案例: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数学广角中例1及“做一做”。

例1讨论的是在校园里的一条小路一边植树,需要多少棵树苗的问题,这是关于一条线段的植树。

小路全长100米,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

让学生在解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经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用四幅图来呈现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讨论过程,首先由一个男孩说出学生们可能会想到的答案:

“100÷5=20”,所以要准备20棵树苗。

接着一个女孩问:

“对吗?

”来引发学生思考。

接下来呈现了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画线段图。

让学生看到把一线段平均分成4段,加上两个端点,一共有5个点,使学生发现植树时准备树苗的问题并不能简单的用除法来解决。

紧接着第三幅展示了小精灵提出的问题:

“你能找出什么规律?

”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规律“栽的棵数比间隔数多1”,来解决前面的植树问题。

由100÷5=20,20+1=21(棵),知一共要准备21棵树苗。

这样就把整个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展示出来,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并从中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最后小精灵提出:

“你是怎样想的?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本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五月端午植树导入,通过学生画线段图探究规律,运用规律解决导课时提出的问题和课本上的例1,接下来进行课堂练习(例1的平行题和例1的变式题),最后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

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结合学情,我对教材编写意图理解到位,教材解读到位,教学内容重难点突出,练习设计有层次性,教学内容的容量和密度适宜。

  第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这节课的设计依据了学生认知规律,通过实际操作感知间隔,以画线段为载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以生活中植树问题的应用为探讨对象,了解植树问题实质,并从多角度应用拓展植树问题。

教学重点是:

用不完全归纳法总结并理解“点数=间隔数+1”;教学难点是:

掌握用线段图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和合作式教学。

整节课设计基于我班学生实际情况,课前创设情景,使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紧接着引出例题探讨植树问题,不规定间距,同时改小数据,将长度改为20米。

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开放的情景中,实现知识的起点,从而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方法为学生理解多1,建立表象,提炼出植树问题的方法。

另外改小数据利于学生画图,主要照顾20%的后进学生。

然后,以例题展开活动,让学生动脑、动手验证,最终总结出:

段数+1=棵数。

基本设计思路是:

从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植树问题→自主探究→建立知识模型→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整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浅显易懂,始终围绕重点进行难点的突破。

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效果的反思  1、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找到了两端要植树问题的规律:

棵数=间隔数+1。

然后应用所形成的规律认识例1中“100÷5=20”中的“20”不是棵数而是间隔数,要求棵数还必须“加1”,最后得出结论“要栽21棵树”。

  2、在解决两旁都有灯的变式问题时,我没有做任何提示让学生自主完成结果,大多数同学虽然都会用“间隔数+1”这个规律求出路灯杆的棵数。

但是,并没有注意到“两旁”这个关键词。

当有同学提出用“棵数×2”并说明理由时,其他同学才恍然大悟,知道了自己疏忽的地方,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由于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理解了规律。

本节课的解决问题环节,我出示了一个逆向思维的题,知道棵数和间隔距离,求全长,大多数同学教能够独立完成。

  本课时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了解决植树问题(两端栽)的知识,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的愉快,学的轻松。

但也有遗憾之处,比如,教学时由于我的疏忽,出现了两次板书错误,把求全长的问题写成了求棵数,但是学生很快发现了错误,并大胆和我进行争辩。

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本次教学所学的内容,错误反衬出了学生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我的粗心。

今后在教学前一定要作好充分准备,教学中不断提示自己,以防止此类现象再次发生。

  在课堂实践和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进行二度修改是同课异构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第二轮教学质量的改进。

执教教师在课后要充分吸收共同探讨时的意见,进行自我反思,明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探究问题的症结,思考修补方案,改进不合理的教学行为,以便在随后的教学中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

然后,根据教学问题的程度,适时、灵活地进行课堂教学再实践。

  [注释]  ①鞠玉翠.教师教育与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更新[J].教育探索,2003(3):

92.  ②〔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65�  ③周勇,赵宪宇主编�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4-29.  ④根据2011年5月10日集体备课中秦老师的说课记录整理。

  ⑤根据2011年5月12日q老师的课前说课记录整理。

  ⑥增宁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研制度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3,(8).  ⑦王敏勤�”同课异构”教学反思例谈[J].中国教育学刊,2008,(6):

62-65.  ⑧资料来自:

周老师2010年5月13日的个人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65.  [2]周勇,赵宪宇主编�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3]吴永军主编.新课程备课新思维[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4]董洪亮主编.新课程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5]鞠玉翠.教师教育与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更新[J].教育探索,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