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评课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666264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课异构评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同课异构评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同课异构评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同课异构评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同课异构评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同课异构评课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课异构评课稿.docx

《同课异构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课异构评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课异构评课稿.docx

同课异构评课稿

“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数学优质课评课稿

评课人:

肇源县第三中学王金玲

评课课题: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出课教师:

刘树桓姚恩博

本节课两位教师精心准备,运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境,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两位老师共同走过从磨课到出课的整个过程,从中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准确、具体、全面,他们都通过各自的方式,合理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动力和积极性;合理的课堂练习、有效的课堂评价,使学生真正体会指数函数的解析式、图像形成、性质归纳、函数应用,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的处理:

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精心设计,两位老师重点把握准确,难点得以突破,通过精彩的情境引入和对核心知识的充分探究,对教材进行了非常合理的整合。

三、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谈一下他们的教学过程:

1、进入教学的第一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如何“导”

两位老师都合理的设计了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例如姚恩博老师在引入时用的“折报纸”的例子,刘树桓老师用的“捐大米”的例子和“绳子日取一半”的例子,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亲身经历,并从倍感诧异的结果中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感悟,调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

2、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体现如何“学”

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过程。

刘树桓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定义的过程中,详细分析了底数“

’的取值,体现了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思想,而且科学全面的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姚恩博老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指数函数图像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描点,在图像形成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由特殊到一般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在总结指数函数性质时,以学生活动为主体共同探究总结,课堂气氛热烈融洽,将数学变成学生看得见,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3、合理有效的课堂练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体现如何“练”

课堂练习是检查认知目标的主要手段,有效地课堂练习还能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从而修改教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这节课中,两位老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练习,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他们在练习设计上,表现为以下两点:

首先,练习有针对性,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规律,第二,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探索性,并能通过图像直观分析体现数学的看得见的事实,再给出规律进行代数推理,数形结合思想用得恰到好处。

总之,整个练习设计考察了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运用有效地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姚恩博老师不吝啬对学生的评价,刘树桓老师向来具有亲和力,他们在提问时能尽量使用委婉而友好的语气,适度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促进教学。

四、亮点分析:

第一、两位老师的板书是我们数学人的骄傲,设计合理、清晰工整、即悦目又实用——相当漂亮;第二、精彩教学情境设计是本节的另一亮点,对学生学习欲望的激发非常有效。

第三、刘树桓老师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恰当应用,姚恩博老师“从一般到特殊”的分析方法的应用,都充分体现了他们坚实的教学基本功。

总之,在这节课中,老师们能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真正成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最后,诚挚的感谢两位老师为我们呈现的精彩课堂,感谢你们的辛苦,更加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充分的去体验课堂教学,去思考在我们这样一个普通高中如何去构建高效课堂。

谢谢!

 

附:

组内点评的若干意见及想法

数学学科组组长王海凡老师:

课前情境引入都比较精彩,目标合理明确,重点突出,两位老师的区别,恩博老师的列表学生描点做得很好,特殊到一般,图像自然出来,难点的已突破,水到渠成的就把性质归纳出来。

时间再整合一下,舍掉运算复习开门见山的更好。

树桓老师侧重定义分析,板书图像居中重点突出。

第一小组讨论结果代表发言人黄晓东老师:

树桓老师引入新颖、过渡自然,注重定义,教态自然亲切;恩博老师实例引入、直观易懂注重图像,语气委婉。

创新之处在于引入新颖,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另外,以学生为主体,互动较好。

第二小组讨论结果代表发言人武波老师:

引例贴近生活,又能激起学生学习指数函数的欲望,建议把两个函数图像放在同一坐标系中比较一下,从列表、描点到图像形成清晰具体,学生参与性强,两位老师的板书都比较合理美观。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教案)

 

肇源县第三中学姚恩博

 

课题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授课教师

姚恩博

授课班级

高一8班

授课日期

2012-10-2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定义,能画出具体的指数函数的图像,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和特殊点。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指数函数的模型和背景,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采用构建情境、探究分析、从特殊到一般、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研究具体函数及其性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严谨分析问题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指数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

用数形结合、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探索概括指数函数的性质

关键

画出指数函数的图像

课时

一课时

教法

情景设置、启发引导、探究分析、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同底数幂的运算

新课引入

创设教学情境:

一张报纸的厚度约为0.1mm,对折一次厚度为0.2mm,对折两次厚度0.4mm…….那么预测对折100次有多厚?

(学生讨论)结论:

地球到太阳距离的80万亿倍!

 

1、指数函数的定义:

一般的,函数

﹥0,且

≠1)叫做指数函数,其中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R.

2、图像和性质:

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研究方法,首先探究

的函数图象,列表、描点、连线,由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然后归纳一般结论:

(列表得出)

>1

0<

<1

 

定义域

R

值域

(0,+∞)

过定点

(0,1)

单调性

增函数

减函数

例1:

指数函数

﹥0,且

≠1)的图象经过点(3,

),求

例2: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

(2)

(3)

方法总结:

1.借助图像,数形结合。

2.借助“1”来比较。

巩固习题

教材58页第1、2、3题

布置作业

练习册课时作业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讲授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要求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习题中相关问题。

板书设计

课题

一、定义三、一般总结四、例题分析

二、特殊探究

 

 

1、在磨课时情境设置用的是平均增长率和半衰期问题反馈效果不好,本节引用报纸对折为引例达到预期效果。

2、在磨课时内容量设置偏多,学生掌握情况不好,有些迁移内容拿到下节讲解。

3、学生底子薄,运算能力差,下一步应勤抓基础,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