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810212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课异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同课异构.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同课异构.docx

《同课异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课异构.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同课异构.docx

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组内教研教学设计——高年级组

姓名

赵景波

年级

6.2

时间

5.23

课题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学科

语文

教学

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领域、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

重点

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一、预习探究(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1、认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

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3、搜集有关科学发现的的资料。

4、,想一想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件事?

5、画出你印象最深地语句。

二、合作交流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1、师: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句格言谁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志者事竟成。

团结就是力量。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师:

谁来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格言?

(学生发言)这些格言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所以我们也把它们称之为真理(板书:

真理),这些真理也常常成为我们的座佑铭,指导我们的言行。

3师:

今天,老师再送同学们一条真理,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一篇新的课文,

4、学生齐读课题,并让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5、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对科学发现有大体的理解。

(二)、交流预习的收获。

1、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想一想课文具体写了哪件事?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课文中的那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学生质疑问难。

三、品读体验

(一)、引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

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让学生画出有关的语句。

2、这其中的“?

”“!

”分别指什么?

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

(“?

”的含义是:

看出问题,不断发问、追根求源,“!

”含义是:

不断解决疑问,找到真理。

(二)、研读三个故事。

1、师:

作者是怎样通过三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引读3—5自然段,想一想每个事例中的“问号”是指什么?

用“?

”划下来;由此发现的“真理”是指什么?

“!

”划下来。

再想想从“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怎样的?

出示表格课件,让学生在读书交流的同时填写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

从“?

”到“!

”的过程

“!

谢皮罗

 

 

 

波义耳

 

 

 

奥地利医生

 

 

2、指导学生交流探讨

交流感悟事例1:

①这个事例中的主人公是谁?

他对什么产生了疑问?

(为什么洗澡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

(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学生边回答边点击出示答案。

②引读:

“他认为,在北半球……;如果是在南半球……;而在赤道……”

师:

他的结论正确吗?

同学们今天回家也去实验一下,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③师:

这个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呢?

为什么谢皮罗教授能从这么司空见惯的现象中也能发现真理呢?

这其中历经了怎样的过程?

(让生到书上找找关键的词句。

学生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学生汇报。

师点击出示:

敏锐地注意、紧紧抓住问号不放、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师:

一起读一读,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

是呀,(出示课件)引读“谢皮罗教授善于从细小的……找到了真理这句话”。

 交流感悟事例2:

①这个事例主人公是谁?

他也是化学这门科学的开山鼻祖,他有怎样的疑问?

②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

齐读:

(由此他发现,大部分花草受酸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

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③这个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呢?

(让生到书上找找关键的词句)

学生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学生汇报。

师点击出示:

敏感地意识、一连串的问题、许多实验。

生齐读短语,

师:

从这些短语中,你又悟出了什么?

生:

波义耳曾说:

“人之所以能效力于世界,莫过于勤在实验上下功夫。

师:

是的,(出示课件)引读,波义耳也善于从细小的……找到了真理。

  交流感悟事例3:

①   这个事例主人公是谁?

他的疑问是什么?

生自由回答,(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

会是什么关系呢?

②   师:

他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

生自由回答,(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引读,“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与梦的长短。

③ 师:

这个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呢?

(让到书上找找关键的词句)

师点击出示:

百思不得其解、一连串的疑问、反复的观察实验。

师:

读一读以上短语。

从中你又悟出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出示课件)引读,“奥地利医生同样善于从细小的……找到了真理。

研读完三个故事,学生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

从“?

”到“!

”的过程

“!

 

 

谢皮罗

为什么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敏锐地注意 

 

紧紧抓住问号不放

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水的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波义耳

 

 

这种物质到底是什么?

别的植物中会不会有同样的物质?

别的酸对这种物质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这对化学研究有什么样的意义?

 

 

 

 

敏感地意识 

 

一连串的问题

许多实验:

大部分花草受酸碱的作用都会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

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奥地利医生

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呢?

会是什么关系呢?

百思不得其解

一连串的疑问

反复的观察实验

当睡觉的人眼珠转动时,他确实正在做梦。

师对三个故事作归纳:

的确,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有所成就。

(点击出示一下词语,“发现、发明、创造、成就”)

师:

这四个词可以互换位置吗?

为什么?

(是按收获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师:

同学们,你们读了课文中的三个故事有什么感受?

他们之所以能成功是源于什么?

能不能到书上找到个词来说说。

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

师:

谁能用上这些词连起来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生自由回答)

(三)品读7、8两自然段。

1、(师出示课件:

只要你见微知著……)谁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

(生自由读)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就能把“?

”拉直变成“!

”(板书)

师:

透过这个感叹号,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畅所欲言(科学家们的惊喜、兴奋、激动、骄傲、自豪以及给世人的震撼……)师:

是啊,一个“!

”凝结了多少难以名状的情感啊!

谢皮罗教授激动地对世人说(指板书):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化学家波义耳骄傲地对世人说……;奥地利医生自豪地对世人说……让我们也坚定地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师:

课文学到这,同学们对课题也一定有了新的理解,你还能补充这样的事例吗?

生自由发言

师课件出示资料:

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例;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3、指导交流令自己深受启发的语句,说明从中受到的启示,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四、巩固延伸

(一)再读课文,感悟写法

1.默读全文,边读边想:

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用3个具体事实加以证明,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写作方法,就是用具体事例说明道理。

4、课件出示观点:

团结就是力量。

师:

请学生谈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事例来说明这个观点?

5、学生自由谈。

(师要指导学生明确事例的搜集可以来自于生活、书籍、网络、亲历……在描述时,要紧扣所要说明的观点,做到描述严谨、重点突出。

(二)随文练笔

仿照课文的写法进行一次小练笔,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志者事竟成”“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

 

板书

设计

 

(观点)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

(事例)          洗澡水的漩涡        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紫罗兰的变色        发现了酸碱试纸。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表示都在做梦

(总结)         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锲而不舍—找到真理

 

“同课异构”组内教研教学设计——高年级组

姓名

李长梅

年级

6.1

时间

5.23

课题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学科

语文

教学

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洗澡、机械、逆时针、玫瑰、领域、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篇短文,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

重点

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

过程

一、联系实际、揭题质疑。

1、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你们都提出过什么问题?

发现过什么问题?

是怎么解决的?

2、是的,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

今天,我们要学习作家叶永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呢?

(预设: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什么意思?

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

他的含义是什么呢?

这是我们本课重点研究的问题。

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

(读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用平时常用的方法解决。

2、学生自学后课件出示:

检测训练

(1)读准下列词语。

诞生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语,启发联系上下文理解。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

A、课文主要用几个事例,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B、课文主要用三个事例说明只要善于观察,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

就能在普通事物中发现真理……)

三、自主感悟,体会内涵。

(一)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课文用哪三个事例来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呢?

请默读,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

2、你对哪个事例感受最深呢?

请一边读一边想,自己为什么感受最深?

并在重点地方做上批注。

(二)学生自学后集体交流检测。

1、全班交流:

你对哪个事例感受最深?

为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启发、及时指导朗读。

(1)当学生谈到对谢皮罗教授发现谁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有关的事例感受深时,课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敏锐地注意到”、“紧紧抓住”、反复的实验和研究“有感情地朗读。

并思考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当学生读到对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偶尔发现紫罗兰遇到盐酸会变红色,最后发明了石蕊试纸的感受时,可引导学生想象:

当波义耳看到水落在溅上盐酸的花瓣上,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3)当学生谈到对奥地利医生从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这一现象发现了眼珠转动合做梦有关的感受时,可根据文中重点词”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引导学生思考:

是什么让这位医生发现了眼珠转动和做梦有关呢?

指导学生朗读。

2、你们明白了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中的“?

”和“!

”的含义了吗?

请说一说。

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却由于他们善于“打破沙锅问到底”,于是就成了“发现”、“发明”、“创造”、“成就”。

你知道什么叫“打破沙锅问到底”吗?

这说明什么?

(板书:

善于发现不断探索发现真理)

4、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学生不理解的语句。

四、质疑问难,体会含义

1、当你读完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后,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还有哪些句子不理解呢?

根据学生的情况引导理解。

2、此时,你明白“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了吗?

给大家说说。

(预设:

A、它的含义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追问,不断探索,解决问题,就能发现真理。

B、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能发现在真理……)

五、理清层次,点明写法。

1、如果说三个事例作者是按先发现问题,再研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层次,清清楚楚地给我们写出来,那么从全文来看,作者又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最后写了什么呢?

请大家认真默读,仔细思考,给全文分段。

2、全班交流:

作者又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最后写了什么?

3、课文课分为三部分:

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再用三个事例证明观点,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

这是议论文的基本形式,尤其是用三个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既清楚又明了,很值得我们学习。

请同学们在浏览课文,想想你还能用哪些事例说明课文中的观点呢?

4、这种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六、品味运用,学习写法。

1、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吗?

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学生自己动手,按所学方法写作。

3、全班交流所写内容,互相评价,强化写法。

七、拓展阅读,提高升华。

1、你还读过哪些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呢?

请讲给同学听听。

2、阅读课外读物,了解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板书

设计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洗澡水的漩涡

紫罗兰的变色善于发现不断探索发现真理

睡觉时眼珠的转动

 

“同课异构”组内教研教学设计——高年级组

姓名

赵俊

年级

5.1

时间

5.23

课题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学科

数学

教学

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

重点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

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卡片口算

4/5-2/5=   3/4-1/4=   2/7+3/7=   8/9+2/9=   16/18-15/18=

2、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板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3、为什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可以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根据情境提问题并列式。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生活垃圾,以及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情况。

渗透不乱扔垃圾,自觉把垃圾分类处理的环保教育。

用课件出示例1的垃圾分类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根据情境中的数据,提出问题:

(1)废金属和纸张垃圾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

多多少?

  

引导并指名学生列式:

1/4+3/10     3/10-3/20   (板书算式) 

2、比较不同,导入新课 

教师:

黑板上这两道题,同学们能直接算出结果吗?

(不能)刚才那些题你们算得特别快,为什么这两道不行呢?

它们有什么区别吗?

(指名回答) 

教师:

是的,像黑板上这样,由不同分母分数组成的加减法,叫异分母加减法。

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同。

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板书课题: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三、   新课

<一>例1

(1)1/4+3/10

1、理解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教师:

我们先看第一道加法题:

1/4+3/10,为什么分母不同,就不能直接相加呢?

(指名回答:

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就不同,就不能相加)

看扇形图加深理解。

图片出示:

教师:

我们再从图上看一下,用两个大小相同的圆表示单位1,根据分数的意义,涂色的部分分别表示1/4和3/10。

1/4的分数单位是1/4,用这样的一个大扇形表示,3/10的分数单位是1/10,用这样的一个小扇形表示,它们的大小不同。

1/4+3/10就是用一个大扇形加上三个小扇形,能直接相加吗?

所以,1/4+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

只要解决了什么问题,1/4和3/10就可以直接相加了?

(转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用什么方法可以转化呢?

同学们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吗?

  

你们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研究。

学生分组讨论、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教师:

都研究的差不多了,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哪个小组同学愿意到前边谈谈你们的想法?

 

各小组介绍各自的计算和思考过程,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选出最好的方法。

板书:

1/4+3/10=5/20+6/20=11/20

4、课件演示 

教师: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再从图上看一看1/4+3/10的过程。

课件出示:

教师:

1/4和3/10因为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所以同学们就用通分的方法,把它们转化为分母相同的分数5/20和6/20。

这样分数单位就相同了,都是1/20。

你看表示1/4和3/10的两个图形都变成了由许多个大小一样的小扇形组成的图形,就可以直接相加减了。

<二>例1

(2)3/10-3/20

1、引导学生用刚才探索出来的方法,计算3/10-3/20。

请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算。

2、请板演的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这道题的。

<三>总结计算方法

1、教师:

我们已经计算出两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了,你们考虑过没有,我们计算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呢?

(通分)结合以上的计算,同学们能试着总结出异分母分数的计算方法吗?

可以跟同桌交流一下。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把这个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

(板书:

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齐读一遍。

 

<四>、阅读课本 

教师:

今天我们所学的是课本110页和111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阅读一下这两页,再回顾反思一下新知识,如果有什么疑问还可以提出来和大家交流。

四、巩固练习

1、计算1/3+5/6=                      5/8-5/10=(黑板) 

教师:

刚才我们通过研究黑板上的2道例题,总结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按照这个计算方法同学们能把这两道题又对又快的算出来吗?

  

集体订正。

请学生讲一讲算法。

提醒注意:

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成最简分数,结果是假分数要化成带分数。

  

2、验算2/3-4/9=2/9()               3/5+2/7=5/12()

教师:

小明也运用今天学的新知识计算了两道题(课件出示),但他没有检查就跑出去踢球了,他计算得正确吗?

同学们能帮他验算一下吗?

在练习本上写出验算过程。

  

交流验算方法和结果。

引导学生体会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一定要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

下面我们用新知识解决一个生活中的问题。

张爷爷家后园有一块菜地,种豆角用了总面积的3/8,种黄瓜用了总面积的1/2。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能自己解答出来吗?

请学生把提出的问题和解答的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集体交流展示。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学们通过积极探索和互相的合作交流,自己找到了计算的方法,并解决了许多相关的问题,都非常不错。

老师希望同学们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在生活中解决更多的问题。

板书

设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

  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例:

(1) 1/4+3/10=5/20+6/20=11/20

                  

(2) 3/10-3/20=6/20-3/20=3/20

“同课异构”组内教研教学设计——高年级组

姓名

周长虹

年级

5.2

时间

5.23

课题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学科

数学

教学

目标

1、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3、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

重点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先通分的道理。

教学

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师:

同学们,我们现在是五年级了,有没有觉得学的内容有点重也有点深了,作业也多了一些,如何让我们做作业时轻松些,大家有什么好的做法和建议?

师:

做作业是我们份内的事,是一个小学生的本职。

不过我们要善于把握时间,合理安排,劳逸结合,还有在上课时我们要专心听讲,及时消化新知识,这样就作业做起来也会轻松多,就不会是负担了。

下面我们来看小红同学晚上完成作业的情况。

出示课件。

师:

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小红同学做语文作业用了1/2小时,做数学作业用了2/5小时,做英语作业用了1/4小时,读课外书用了1/4小时)

2、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吗?

(做语文作业和数学作业一共用了多少小时?

做语文作业和英语作业一共用多长时间?

做语文作业比数学作业多用了多少时间?

…)

3、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算式,哪道算式我们已经会计算了?

1/4+1/4=2/4=1/2 师:

这是一道分母相同的分数加法我们已经会做了,这样分母相同的分数加法我们是怎样计算的?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直接相加,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师:

为什么同分母分数可以直接相加减?

(因为他们的分数单位相同)

师:

观察这几个算式,和以前我们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分母不同)

4、师:

很注意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