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04695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docx

高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2014级2011-2012学年下期第一次阶段测试

语文试题

出题人:

彭明芳审题人:

王健康

第I卷(共44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A.踯躅(zhízhú,缓慢地走)日冥冥(míng,生命终结)否泰(pǐ,坏运气)

B.阿娜(énuó)

钱(lài,赠送)娇逸(yì,文雅)

C.伶俜(pīng,孤单的样子)磐石(pán,厚而大的石头)流纨素(wán,绸子)

D.愆违(qiān,过错)令才(lìng,美好)明月

(dāng,耳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别出心裁无所是从味同嚼蜡倚老卖老

B.再接再厉凶相毕露察言观色对簿公堂

C.开门缉盗循规蹈矩少安毋躁迫不及待

D.年轻力壮关怀备至和盘托出无计于事

3.下列各句中不含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C.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D.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4.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①左右种梧桐②本自无教训③二情同依依④昼夜勤作息

⑤寡妇起彷徨⑥汝是大家子⑦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⑧淇水汤汤⑨秋以为期⑩汝岂得自由

A.①②③⑤⑧B.②③⑤⑧⑩C.②④⑥⑦⑩D.①③⑤⑦⑧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大雪封山,汽车深陷雪中,我们只好安步当车,一步步走到这个坐落在深山老林中的小村。

B.哀兵必胜,美国这次出兵阿富汗,一定能打击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

C.李强爱屋及乌,因为喜欢王菲,对王菲所在的学校也格外青睐。

D.政府安土重迁,拨给搬迁到外省的移民一大笔迁费,使他们在建好新的家园之后,还有足够的生活费用。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语文教学的任务是让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掌握驾驭祖国语言的本领以及做人的好习惯。

C.几个讨债的股民来到商场的经理部,经理派副经理和他的助手接待了他们。

D.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躲避媒体、封锁消息,这种视媒体报道为“添乱”,忽视媒体建设性作用的做法,是十分不理智且危险的。

二、阅读下文,完成9~13题。

(共18分)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

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

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

再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通判舒州.文彦博为相,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

寻召试馆职,不就.修荐为谏官,以视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请知常州。

移提点江东刑狱,人为度支判官,时嘉祜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于是上万言书,以为: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

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后安石当国,其所注册,大抵皆祖此书.

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俾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

以母忧去,终英宗世,召不起。

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

绍圣中,谥曰文。

(选自《宋史·王安石传》有删节)

7.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其属文动笔如飞属:

写作

B.擢进士上第擢:

提拔

C.乞不次进用次:

次序

D.恨不识其面恨:

遗憾

8.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修为之延誉文彦博为相

B.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C.能以辨博济其说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

D.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

9.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安石才干及胆识的一组是()(3分)

①其属文动笔如飞②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③修荐为谏官,以视母年高辞④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

⑤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⑥朝廷每欲俾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

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⑤⑥D.①②④⑤

10.下列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少年时喜好读书,并且过目不忘。

文思敏捷,曾受到欧阳修的赞誉。

B.做淮南判官司期间,兴修水利,推陈出新,文彦博做宰相时,曾极力推荐王安石,希望皇帝破格进用,以激励世风。

C.王安石曾上万言书,陈述变法的主张。

他认为国家财力贫乏,世风日下的原因在于百姓不知法度,没有效法先王的法律制度。

D.朝廷曾屡次征召王安石,都被他以各种理由推脱了。

士大夫都很遗憾未能与他相识。

11.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共8分,每小题4分)

12.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写三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

(4分)

金钱不必车载斗量,够用就好,友谊不必甜言蜜语,真诚就好,人生不必惊天动地,踏实就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同语)。

(4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1)以《红楼梦》为主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曹雪芹为主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共106分)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10题。

(8分)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秋夜

(宋)朱涉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14.两首诗都写了夜景,但是描写的内容和角度并不相同,请指出不同之处。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两首诗都写了秋色秋味,但是诗人的心境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6.默写(6分)

①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③昔我忘矣,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

六、

(一)阅读下文,完成16~18题。

(12分,每小题4分)

我邦之呼吁

甘地(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世界现代史上八大演讲家”之一)

以我之见,我们印度人民为争取自由之奋斗,以其终结言,不但对印度以及英国,而且对整个世界有着异乎寻常的影响.印度,她容纳了人类五分之一的人口,印度,她拥有了人类最古老的文明的一翼;印度,她的传统源远流长,世代相传,其完整性令世人惊诧,然而,世界之广博,文化众杂纷纭;国体之纷繁,制度不一而足。

毫无疑问,印度文明的纯正性遭受了时代的蹂躏和侵袭。

如果印度企图复兴她早已逝去的繁荣昌盛,唯有首先获取自由,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依我所知,我邦之奋斗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

我们为自由而战。

然而,它的意义却并不在于我印度人民为赢得自由而抗争这个事实,而在于我邦为取得自由而采用了前无古人的手段。

迄今为止的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曾采用过这样的手段,也还没有一个国家曾记载有谁采用过这种手段。

我邦之手段,不是暴力的手段,不是流血的手段,也非外交手腕式的手段。

这已成为众人所理解。

非暴力——这是完完全全、清清楚楚的事实。

毫不奇怪,世界之注意力已被引向这一尝试,这必将孕育一次成功的不流血的革命。

迄今为止,众多的民族在为自己的命运而战,他们给自己心目中的敌人以惩罚,给人以非理性的形象.

我国人民曾研究过各个国度的国歌,发现它们无不含有诅咒所谓“敌人”的词句;它们发誓要毁灭敌人,它们毫不迟疑地以上帝的名义,并借助天的旨意以消灭自己的敌人。

我印度之邦誓言,将颠倒世俗陈规,并且以为主宰天地万物非理性的法则不应该成为指导人类行为的法则。

这个法则与人类的尊严毫无共同之处。

如果需要,我身宁愿年复一年地等待时机的到来,而不愿为我邦获得自由而将我民抛入浴血之战。

我积近三十年来政治生活之经验,我从内心深处以为:

鲜血横流之世界已为世人所厌倦,世界正在寻找它自己的出路。

我自以为,我们印度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发生的一切已向这饥饿的世界展示了一条它的出路。

这是印度的殊荣.

(摘自《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辞》)

17.文章结尾说“这是印度的殊荣”,请你结合全文,说说“残荣”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这篇演讲辞中,表现出甘地怎样的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篇演讲辞在内容和和语言上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20分)

庄子的翅膀

叶春雷

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

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中挣脱出来,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

我感觉自己正陷人这种恐惧。

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

这只蝴蝶,或者大鹏。

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

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

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人数也更多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

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芥的时代。

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他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

对于“士”,君主不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

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

庄子被诱惑。

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

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

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

庄子选择了突围.庄子冲天而起。

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

庄子从此不再是一只猎物,庄子完成了自己。

因为有了翅膀,因为舍弃,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是什么?

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

“我富甲天下。

”我们有这种气魄吗?

没有。

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

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因为庄子家贫。

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

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

庄子是有翅膀的人。

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

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

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

庄子一会儿是大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流连花丛时时舞。

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

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

凭什么?

凭他的一对翅膀。

人到中年,我感到生命的沉重。

因为我没有庄子的翅膀、说到底我没有庄子那样彻底的思想。

思想使人轻盈,金钱使人沉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杀.这是另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比起战国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丝毫不逊色。

我们没有翅膀,我们只有欲望。

沉重是自找的.

我飞不起来,因为我的沉重。

这种沉重是污浊的,散发着生活的枯枝败叶的腐朽气息。

我的生活中堆积着那么多腐朽的枯枝败叶,但我一点儿也不舍得丢弃,反而视若珍宝,所以我注定无法轻盈。

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

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

(选自《散文》,有删改)

20.结合全文,说说题目“庄子的翅膀”的具体含义。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者在文章开头详细描写了自己的“沉重”感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沉重是自找的”,结合原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一种怎样的观点?

你如何看待?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24.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小溪里有许多田螺,母亲靠卖田螺维持生活。

有一次,我看见一只大盆子养了半盆田螺。

母亲见到后说:

“放错地方了。

真太可惜了,还是倒掉算了。

我说这么好的田螺为什么倒掉呢?

母亲说:

“这盆子是洗脚用的,现在用来放田螺,那就不能吃了。

我刚想说一些“反正不是自己吃的,是卖给别人的”的话,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该说这样的话,因为母亲心地善良,她有着自己最为坚定的处世观和善恶观。

后来母亲把半盆田螺全都倒进了溪里。

现实生活中,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总要面对良心的拷问,该如何氛择呢?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以“无愧于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月考试题答案

1.B(婀ē

jī)

2.B(A.无所适从C.开门揖盗D.无济无事)

3.C(A.作息B.公姥D.牛马)

4.古今异义

D(②教训:

教养;④作息:

偏指工作;⑥大家:

巨富人家;⑨以为:

把…作为;

⑩自由:

自作主张,这几项与现代汉语常用义不同)

5.C(A安步当车:

慢慢地走,当作坐车。

形容悠闲、自得;B哀兵必胜:

多指被压迫

而从事正义战争的一方一定会胜利。

句中美国不属于“哀兵”;D安土重迁:

安于

故土,不愿轻易迁居他乡)

6.D(A前后句两面对一面;B“掌握习惯”搭配不当,C语意不明)

7.C(次,按次序)

8.D(均为连词来)

9.D(③、⑥是说辞官的事)

10.B(兴修水利,推陈出新是管理鄞县的事)

11.①欧阳修考虑他需要俸禄来供养家人,再一次向朝廷请求。

②那么我做的政治改革,就不至于使天下白姓惊恐不安,使天下人议论纷纷了,也就符合先王的政治统治。

12.答案略。

要求:

内容贴切,形成排比,句式与示例相同,有文采。

13.答案示例:

①《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的长篇小说;②曹雪芹创作了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

14.白诗写了月下虫声,荞花如雪的景色,写的是外景,景物有动有静;朱诗写了月下床席凉满,梧桐乱影的景象,写室内景,写的是静景。

15.白诗写的是恬淡适然的心境,一、二句动静结合,给人一种宁静感;三、四句写月下荞花如雪,着色淡雅,全诗意境宁静恬淡。

朱诗写的是凄凉孤寂的心境,一、二句写夜不成寐三、四句写梧桐冷月,并巧妙地的迁恨明月,说明月故意与人作对,在“缺”(人不团圆)处朗照,意境凄清孤寂。

五、默写(略)

六、17.“殊荣”是指印度人民为取得自由而采取了非暴力的手段,这是前无古人的手段,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曾采用过这样的手段,也还没有一个国家曾记载有谁采用过这种手段。

18.表现出甘地一方面提倡印度要为自由而奋斗,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复兴印度繁荣昌盛的非暴力不流血的革命手段,抒发了他追求自由和平的思想感情。

19.①内容上:

有针对性、短小精悍;结合一定的背景及特殊情况有的放矢,无泛泛之谈;有启发性,立场鲜明;通过充实的内容,晓之以理,使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讲辞要阐明的观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

②语言上,明白晓畅,自然朴素,句式简洁明快,多用整散结合的短句,加强感情的表达;多用人称及呼告语,表达对祖国的自豪与骄傲,使演说充满感情,富于感召力;排比等多种修辞的灵活运用,使文章形象生动,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20.“庄子的翅膀”指不慕名利,清心寡欲的思考,指庄子摆脱名利等束缚的自由的思想。

21.细致而真切地描写自己步入中年时陷入生活“沼泽”的沉重感受,意在激起读者共鸣,从而引出“庄的翅膀”于现代人生活的重大意义,自然引出下文,与庄子“轻盈”的生活构成对比,为写“庄的翅膀”作铺垫。

22.作者认为现实生活给人带来的“生命的沉重”主要源于人类对金钱物质的无尽的欲望,这种欲望不是别人强加于自身的,而是源于自已的内心。

23.最后一段表明作者既渴望拥有庄子那样轻盈的“翅膀”,挣脱现实名利的羁绊;又觉得人生在世,还应持有一种现实思想,脚踏实地,与世沉浮。

这是一种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的矛盾思想,实际上是愤激之词,表现了作者陷入生活困境而不能自拔的深切无奈之情,更深刻地表达了其对庄子思想的崇敬,对理想人生状态的强烈渴望。

24.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