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125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师大附中届高三第七次月考理综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C3O2的电子式为∶

∷C∷C∷C∷

B.C3O2可在O2中燃烧生成CO2

C.CO2和C3O2都是碳酸的酸酐

D.C3O2属分子晶体,其熔点比CO高

7.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中,正确的叙述是()

A.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5.5mL溶液

B.用相同容积的烧杯代替锥形瓶做滴定实验

C.用温度计代替玻璃棒搅拌溶液

D.用普遍漏斗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8.将质量分数为a%的稀硫酸蒸去一定量水,使其质量分数为2a%,如果用C1和C2分别表示溶液蒸发前和蒸发后的物质的量浓度,则C1和C2的关系是()

A.C1=2C2B.C2=2C1C.C2>

2C1D.C2<

2C1

9.在实验室遇到下列事故时采取的临时紧急措施中,正确的是()

A.不小心将浓硫酸弄到手上时,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不小心将苯酚弄到手上时,用稀的NaOH溶液洗涤

C.实验时不小心碰翻酒精灯引起实验桌上洒落的少量酒精起火时迅速用泡沫式灭火器灭火

D.实验时不慎被玻璃划破手指引起轻微流血时用FeCl3溶液涂抹止血

10.国家药检局已下发通知,禁止生产和使用含ppA的抗感冒药,ppA的结构为

A.可与盐酸反应,也可与NaOH溶液反应

B.在一定条件下可与HNO3发生酯化反应

C.其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D.ppA是一种两性化合物

11.美国诺尔斯、夏普雷斯及日本野依良治三位化学家在发现和合成手性催化剂方面有卓越贡献,被授予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

在有机物分子中,若某个碳原子连接着四个不同的基团,这种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有机物一定具有光学活性,例如有

到的有机产物中也具有光学活性的是()

A.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B.被铜网催化氧化后的产物

C.与银氨溶液作用后的产物D.被H2还原后的产物

12.某种气体可能是由CO、CO2、H2、NH3、HCl和H2O(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使其依次经过下列药品:

①澄清石灰水;

②Ba(OH)2溶液;

③浓硫酸;

④灼热的氧化铜;

⑤无水硫酸铜粉末,结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中未见浑浊,②中变浑浊,③中无明显现象,④中有红色物质产生,⑤中固体变蓝。

若以上实验中,每一步反应都充分进行,则原混合气体中()

A.一定有H2、CO2和HCl,可能有CO和H2O(g),肯定无NH3

B.一定有CO2和HCl,可能有H2

C.一定有H2、CO2和CO,可能有HClD.一定有H2,一定没有CO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饱和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Ca2++HCO

+OH-=CaCO3↓+H2O

B.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

H2O=Al(OH)3↓+3NH

C.碳酸钡溶于醋酸溶液BaCO3+2H+=Ba2++CO2↑+H2O

D.在三氯化铁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硫化氢Pe3++H2S=Fe2++S↓+2H+

14.在室温下某浓度的氯化铵溶液的pH值为4。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约为1×

1010mol/L

②溶液中[Cl-]>[NH

]>[H+]>[OH-]

③溶液中[Cl-]>[NH

]>[OH-]>[H+]

④[H+]·

[OH-]=1×

10-14⑤溶液中水的电离度约为1.8×

10-%

A.①②B.④⑤C.②④⑤D.①③⑤

15.锂电池是新一代高能电池,以质轻、能高而受到普遍重视。

目前已经研制成功了多种锂电池。

某种锂电池的电池反应为Li+MnO2

LiMnO2,若该电池提供5库电量(不计损耗),则消耗的正极材料质量约为(式量Li∶7,MnO2∶87,电子电量1.60×

10-19C)

A.3.5×

103gB.7×

104gC.4.52×

10-3gD.4.52×

10-2g

16.在高空中有四个小球,在同一位置同时以v速度向上、向下、向左、向右被射出,经过1s后四个小球在空中的位置构成的正确图形是()

17.如图所示,有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球M和N,N被绝缘座固定在水平地面上,M从N的正上方h高处自由落下与N做弹性对心正碰,相碰后M以碰前的速率反向弹回,在下列哪种情况中M弹起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不大于h()

A.M和N原来带等量同种电荷

B.M和N原来带等量异种电荷

C.M和N原来带不等量同种电荷

D.M和N原来带不等量异种电荷

18.把一个筛子用四根弹簧支起来,筛子上装一个电动偏心轮,它每转一周给筛子一个驱动力,这就做成了一个共振筛,筛子在做自由振动时,每次全振动用时2s,在某电压下电动偏心轮转速是36r/min。

已知如果增大电压可以使偏心轮转速提高,增大筛子的质量,可以增大筛子的固有周期。

那么,要使筛子的振幅增大,下列哪些做法正确()①提高输入电压②降低输入电压③增加筛子质量④减小筛子质量

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

19.氢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旋转和人造卫星绕地球旋转比较(空气阻力不计)

A.电子可以在大于基态轨道半径的任意圆轨道上运行,卫星可以在大于地球半径任意圆轨道上运动

B.轨道半径越大,线速度都越大C.轨道半径越大,周期都越大

D.电子从内层轨道向外层轨道跃迁时,总能量(动能和电势能)不变,人造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总能量(动能和重力势能)也不变

20.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每增加1atm,减小的体积都相等

②体积不变时,气体的温度每升高1K,增加的压强都相等

③压强不变时,气体的温度每降低1K,减小的体积都相等

④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每减少1atm,气体的密度的减小都相等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1.利用静电计,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哪些叙述符合实验结果()

A.b板向右平移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

B.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

C.保持b板不动,在a、b之间插入一块绝缘介质板,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

D.保持b板不动,在a、b之间插入一块金属板,静电计指针偏角变大

22.目前世界上正在研究一种新型发电机叫磁流体发电机,它可以把气体的内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如图所示为它的发电原理。

将一束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带正电和负电的微粒,从整体来说呈电中性)喷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中有两块面积为S,相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与外电阻R相连构成一电路。

设气流的速度为v,气体的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为g,则流过外电阻R的电流强度I及电流方向为()

23.有一种高速磁悬浮列车的设计方累是在每节车厢的底部安装强磁铁(磁场方向向下),并在两条铁轨之间沿途平放一系列线圈。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列车运动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会发生变化

B.列车速度越大,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

C.列车运动时,线圈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D.线圈中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列车速度无关

24.电视画面每隔

更选一帧,当屏幕上出现一辆车匀速前进的情景时,观众如果注视车辆的辐条,往往会产生奇怪的感觉,设车轮上有8根对称分布的完全相同的辐条,如图所示,试问:

下列四项人的感觉中,错误的是()

A.若在

内每根辐条恰好转过45°

,则观众觉得车轮是不动的

B.若在

内每根辐条恰好转过360°

C.若在

内每根辐条恰好转过365°

,则观众认为车轮是倒转的

D.若在

内每根辐条恰好转过355°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80分)

本卷共8道题,满分180分,对非填空题,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基本规律、原理分析,只有结论者记零分。

25.

(1)(10分)实验测得小麦在不同波长光照下光合速度的变化和小麦植株中叶绿素a对不同波长光线的相对吸收量,根据实验数据制成曲线图。

请据图回答

①从图中可看出叶绿素a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光。

②在波长450nm光照下的产糖速率比在波长700nm光照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波长425nm光照下的氧气释放速率比在波长650nm光照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波长750nm到800nm光照下的光合速率为零,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一株小麦,经5小时的光照,测到有300mg的氧产生.请推算这段时间内植物体合成葡萄糖的量是多少?

(2)(10分)下图装置处于光下,以证实光合作用的某种必需条件:

①说明进行实验之前植物应怎样处理?

②实验中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作用有什么不同吗?

③两小时后,取下玻璃瓶中的叶片并测试其光合作用是否发生,实验该怎样做下去?

④为了说明上述实验要证实的同一个问题,请设计一种另外的实验方法。

(简要写出实验墓本步骤)

26.(26分)在目前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许多元素都存在同位素,且大多具有放射性。

—…种物质的“放射性”强弱可用放射性活度表示,任何放射性元素在1s内发射3.74×

1010个α粒子或β粒子(相当1g

在1s内发射α粒子的数目),其放射性活度为1居里(Ci)。

放射性同位素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试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0.02mol石雷(

),它的放射性活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Ci,1s内发射____________________个α粒子。

(2)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若用H2O和C18O2为原料,在光合作用的产物中,含18O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同位素标记原子研究DNA分子复制时.若以15N标记某DNA分子,此DNA分子在含14N的环境中连续复制四次,在于四代的DNA分子中,未标记15N的DNA分子单链有____________________条。

(4)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以0.012kg____________________所含的原子个数为标准。

有机化学中研究酯化反应机理时,以18O作为示踪原子。

例如:

乙酸与乙醇反应时,常形成一种不稳定的中间产物(a)。

则产物CH3COOC2H5和H2O中是否存在18O___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次磷酸钾(KH2PO2)和D2O作用,发现产物中含磷元素的微粒只有DH2PO2和H2PO

则KH2PO2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KH2PO2的水溶液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匀强磁场中,一个原来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由于天然衰变而得到两条外切的圆径迹,圆半径之比为43∶1,求放射性元素的原子序数。

27.(26分)A、B、C是人们熟悉的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三种无机物,D、E、F、G是常见的有机物,七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图所示的关系。

(1)实现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生成lmolD必须同时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

(2)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常用D作还原剂,其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大规模生产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自身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①所示生理活动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现反应②的生物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进行①生理活动的生物从代谢类型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

(9)图中④是哪些微生物的什么生理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图中③与④生理活动所示的能量一半以上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21分)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试图证明二氧化碳气体跟过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一)实验用品

30mL分液漏斗、150ml锥形瓶、150ml抽滤瓶、试管、铁架台、干燥管(双球)、T形管、止水夹、玻璃导管、乳胶管、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酒精灯。

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石灰石、无水CaCl2、Na2O2、玻璃纤维、木条。

(二)实验步骤

第一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

在锥形瓶A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在锥形瓶B中加入约30mL稀盐酸,在干燥管中依次装入玻璃纤维(底层玻璃纤维可由干燥管小口加入)、无水CaCl2、玻璃纤维、Na2CO2(约lg),在试管中注入5mL澄清石灰水,分液漏斗中注入约20mL稀盐酸。

第三步:

按装置图连好各仪器(双孔橡皮塞e暂不要塞上干燥管口)。

第四步:

(注:

本操作步骤用于证明产物为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步:

本操作步骤用于证明产物为Na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C18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中氧化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指出第四、五步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2分)2000年在河南发现世界级特大金红石(含TiO2)矿床,这一发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钛元素被称作21世纪的金属。

(1)钛元素的同位素有

Ti、

Ti,

T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钛的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B.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8

C.钛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D.钛属于Ⅷ族元素

(2)TiO2是高级白色颜料,可用下列反应制得:

FeTiO3+2H2SO4

TiOSO4+FeSO4+2H2O+热量

TlOSO4+2H2O

TiO2·

H2O+H2SO4-热量

制取,TiO2关键是第二步,为使该步顺利进行,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

(3)TiO2制成的纳米微粒对许多化学反应具有光催化作用,能吸收紫外线。

以下对TiO2纳米微粒的用途的说法中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一个合题意选项)

A.对含有机物的废水进行处理B.可制成抗菌防霉变的薄片

C.可制防晒霜D.用于汽车尾气的净化处理

(4)最近发现一种由钛、碳两种原子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结构如图,这种分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25分)如图一密封容器平放在光滑地面上,活塞可无摩擦滑动,现把3LX(气)2LY(气)放入容器内,压强恰好为一个大气压P0。

反应达到平稳时,容器内温度不变,为保持原体积不变,在活塞柄处以力推活塞,使整体以a=5m/s2的加速度向西直线滑行,此时反应达到平衡,X的浓度减少1/3。

已知横截面积S=20cm2,气缸质量m=2kg,P0=1×

105Pa,已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4X(气)+3Y(气)

2Q(气)+nR(气)。

依题意推断和计算:

(1)比较P1和P0的大小,并求P1与P0的比值为多少?

(2)计算n的值。

31.

(1)(15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金属导线长约0.8米,直径小于1毫米,电阻在5欧姆左右,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米尺测量金属导线的长度,测3次,求出平均值L,在金属导线三个不同的位置上用_________________测量直径,求出平均值d。

②用伏安法测量金属导线的电阻R。

试把如图所给的器材连接成测量n的合适的线路,图中安培表的量程为0.6安,内阻接近1欧;

伏特表的量程为3伏,内阻为几千欧;

电源的电动势为6伏;

变阻器的阻值为0~20欧。

③用上面测得的金属导线长度L、直径d和电阻R,可根据电阻率的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___算出所得测金属的电阻率。

④实验中,按实验要求选用的电压表的最小分度为0.1伏,电流表的最小分度为0.02安。

某学生记录的各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这五组数据中,有效数字位数不符合要求的是第_________________组,数据有差错的是第_________________组。

(2)(9分)一电灯的电阻为4R。

试设计一个电路,使电灯两端的电压调节范围尽可能大。

可利用的器材为:

一个电动势为ε,内阻为R/5的电源;

一个最大阻值为R的滑线变阻器;

一个电键;

导线若干。

(a)将设计的电路图画在如图所示的线框内。

(b)灯两端电压可调节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c)按设计的电路图,将如图所示仪器用线(表示导线)连接起来。

32.(26分)阅读如下资料,并根据资料中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①由于两个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引起的引力场的能量变化(与某一零位置相比),称作这一对物体的引力势能,则万有引力势能Ep可由下式进行计算:

Ep=-GMm/r(设无穷远处Ep=0)式中M、m分别为两物体的质量,r为两物体中心的距离,G为万有引力常量;

②处于某一星体表面的物体只要有足够大的速度就能够摆脱该星体的引力飞到无穷远,这一速度就叫作星体的逃逸速度;

③大约200年前法国数学家兼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曾预言一个密度如地球,直径为太阳250倍的发光星体由于其引力作用将不允许任何光线离开它,其逃逸速度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这一奇怪的星体就叫作黑洞。

④以下是太阳的有关数据

半径

RB=7×

105km=110R地球

质量

MB=2×

1030kg=333000M地球

平均密度

ρ日=1.4×

103kg/m3=1/4ρ地球

自转周期

赤道附近26天,两极附近长于30天

在下列问题中,把星体(包括黑洞)看作是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1)如果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试计算地球的逃逸速度;

若物体绕地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7.9km/s,则物体摆脱地球引力的逃逸速度的大小为多大;

(2)试估算太阳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3)已知某星体演变为黑洞时的质量为M,求该星体演变为黑洞时的临界半径rg。

(4)若太阳最后可以演变为黑洞,则它演变为黑涧时的临界半径rg为多少米(G=6.67×

10-11牛·

米2/千克,M日=2.0×

1030千克)

湖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七次月考

答案

1.D2.D3.C4.A5.B6.C7.D8.C9.D10.B11.C12.A13.B14.C15.C16.A17.A18.A19.C20.D21.B22.D23.D24.C

25.

(1)①黄橙蓝紫②快③慢④叶绿体中没有吸收该段波长的色素

⑤C6H12O6~6O2

1806×

32

x300

x=(180×

300)÷

192=281(mg)

(2)①将植物放入黑暗的环境中48小时以上,耗尽叶片内原有的有机物。

②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碳;

氢氧化钙的目的是为了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③用酒精脱色处理,清水冲洗后加碘液观察是否变蓝(实验叶片不变蓝,对照叶片变蓝)。

④4分(略)

26.

(1)4.521.69×

1011

(2)葡萄糖和水(C6H12O6)(3)30

(4)12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