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2035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3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 74.docx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义+优习题74

第7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考点 《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

知识点一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条件

(1)经济:

随着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爆发,表明广大工人已经觉醒,但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思想:

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4)个人: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另一方面批判地继承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

2.标志——《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时间:

1848年。

(2)内容

(3)意义:

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工业体系制度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做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

——[英国]卡尔·波普尔    

知识点二 巴黎公社

1.背景

(1)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以武力解散国民自卫军。

2.导火线:

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蒙马特尔等处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

3.过程

(1)公社成立: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2)革命措施

政权

建设

权力机构

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军事措施

建立国民自卫军

司法措施

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

公职人员

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社会

经济

工厂归属

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工作时数

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4.失败原因

(1)主观上:

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未能发动广大农民。

(2)客观上:

反动力量强大。

5.意义

(1)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3)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从唯物史观认识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源

在那个时候,欧洲大陆的经济状态,还没有成熟到可废弃资本主义的生产,经济革命证明了此点。

……大工业第一次真正确立起来,又把德国变成一个第一流的真正工业国——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

——恩格斯《法兰西阶级斗争》序言    

知识点三 俄国十月革命

1.背景

(1)经济:

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政治:

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导火线:

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

2.进程

(1)二月革命

(2)“四月提纲”

(3)七月事件:

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

(4)武装起义

3.结果

(1)召开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2)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

4.意义

(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构图解史】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信息提取:

工业革命引起社会的深刻变化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另一方面是工人运动的高涨,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构图解史】巴黎公社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

信息提取:

巴黎公社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革命,但在客观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且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漫画说史】巴黎公社的失败

信息提取:

布律泰尔的漫画《嗤之以鼻》,反映了巴黎公社领导人盲目轻敌的错误。

【构图解史】十月革命的经过

信息提取:

俄国十月革命从广义上分为二月革命和十月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两个密切相连的阶段。

二月革命以推翻俄国沙皇专制为目标,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以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目标,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图片探史】中俄民主革命道路的比较

信息提取:

俄国走的是城市中心道路,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探究1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偶然性和失败的必然性

(1)爆发的偶然性:

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不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普法战争失败后的法国巴黎,外有敌军侵略,内有临时政府投降卖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导致革命仓促爆发,具有非常大的偶然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社会条件并不具备。

因而巴黎公社革命只不过是特殊条件下一个城市的起义。

(2)失败的必然性:

巴黎公社革命的偶然性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巴黎公社人民以革命的手段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革命的失败是必然的。

(2018·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高三联考)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最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65年

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48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资本主义仍旧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的时期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不完全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解析 材料体现了工业革命和无产阶级运动,结合所学,无产阶级运动都以失败告终,表明资本主义尚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的时期,故A项正确;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巴黎公社并非以推翻资本主义为主要目标,故B项错误;该时期历史发展的主线,依旧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故C项错误;该阶段更多体现的是工人阶级对资本主义制度贫富两极分化的不满,故D项错误。

答案 A

探究2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理论角度: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使俄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下,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

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革命阶段: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

(4)实现方式:

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2019·山东临沂模拟)“俄罗斯革命常被用来和中国相比,但它们的差异至今还显而易见:

布尔什维克首先夺取了城市,然后在农村实行集体化;中国共产党则相反,先农村而后攻占城市。

”这里的“差异”(  )

A.由两国革命的性质不同导致

B.都是共产国际指导的结果

C.都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D.导致了两国革命结局不同

解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而列宁主张落后的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更是创新性地提出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他们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发展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故C项正确。

答案 C

探究3 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19世纪中

后期工人运动的特点

从工人阶级产生到巴黎公社这一阶段的工人运动,有着一些明显的特点。

……工人总认为,是由于议会中没有自己的代表才无人替自己说话。

在这种情况下,工人运动往往采取暴力的形式,并且以政治性斗争为主。

同时,由于工人团体尚未建立,斗争主要是自发性的。

暴力性、政治性、自发性,是这时运动的突出特点。

——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核心论点:

19世纪中后期工人运动呈现暴力斗争的形

式,并且以政治性斗争为主,具有自发性的特点。

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政府没有给予工人阶级合法斗争的权利,同时工人团体尚未建立。

(2018·山东济宁期中)19世纪初的英国,无产阶级把机器当成了攻击的直接目标。

相传卢德是捣毁机器的首创者,因而破坏机器的运动就被称为“卢德运动”。

导致“卢德运动”出现的原因是(  )

A.工人阶级有了先进理论的指导

B.电力的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

C.劳动力相对过剩导致工人失业

D.工业革命导致生产能力过剩

答案 C

考法1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考题1】(2018·课标全国Ⅰ,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

“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 A

★明立意 从马克思的革命理论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共产主义”“财产公有的理论”“使人类得到解放”是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内容。

★清误区 重大历史事件的时空要素要记清,题干时间是1847年6月,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以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已经标志着工人运动兴起;当18世纪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之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考法2 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争论

【考题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关于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见解。

一种认为:

20世纪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另一种认为: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现代卷》

思考

史料论述了有关“世界现代史开端”的两种不同观点,结合史料与所学知识,评述史料中关于世界现代史开端的观点。

(要求:

可以选取史料中任意一个观点阐述,也可以另立观点阐述,观点必须明确,简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楚)

答案 观点一 20世纪初,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科技: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2)经济: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出现了垄断组织,推动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3)政治:

帝国主义的矛盾激化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时无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发展。

观点二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2)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运动。

(3)十月革命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

★关键信息

信息1:

一种认为:

20世纪初,即1900年起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反映了从世界整体发展角度阐述历史进程。

信息2:

一种认为: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反映了以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为主要划分标准。

★思路点拨

评述观点史料中已明确指出,可根据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任选一种观点。

评述时可从世界整体发展演进的角度进行论述,如运用20世纪初,政治、经济、科技飞跃发展的概况论证1900年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也可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角度进行论述,如通过阐述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论证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山东潍坊期中)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指出:

“资产阶级使所有一切国度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的了。

”这反映了(  )

A.经济区域集团化B.世界被瓜分完毕 

C.世界市场的发展D.贫富分化的加剧

答案 C

2.(2019·山东临沂模拟)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各地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感到工人阶级的存在。

1832年议会改革的结局更使工人阶级最终意识到他们要反对的不应该仅仅是机器。

材料说明(  )

A.资本主义加剧了社会分化

B.工人运动推动了工人阶级走向联合

C.英国工人阶级的自我觉醒

D.社会主义成为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答案 C

3.(2019·天津河北区模拟)列宁在评价某文献时说:

“它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唯物主义……以及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

”该文献是(  )

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

C.《社会契约论》D.《德意志意识形态》

解析 题干中“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唯物主义……以及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与《共产党宣言》相符,故A项正确。

答案 A

4.(2019·广东揭阳模拟)19世纪中期,英国工人协会领导人唐宁指出:

“由于罢工是工人所能使用的最后一种武器,代价高昂且对劳资双方利益都会造成巨大损害,因此,只有对罢工成功的可能性进行合理评估且各种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都告知失效后,才能将罢工付诸实践。

”这一言论(  )

A.说明英国工人运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英国工会领导人已成了资本家代言人

C.反映英国工人运动走向理性

D.不利于无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

解析 根据题目中“对罢工成功的可能性进行合理评估且各种和平解决争端的方式都告知失效后,才能将罢工付诸实践”得出英国工人运动走向理性,故C项正确。

答案 C

5.(2018·山东聊城高二下期末)1894年1月,恩格斯受邀为《新纪元》周刊题词时说,除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此处的“联合体”反映出,《共产党宣言》的研究主题是(  )

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实现人的自由解放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D.实现生产资料公有

解析 由材料“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知《共产党宣言》追求人的自由解放,故B项正确。

答案 B

6.(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巴黎公社成立初期,许多公社公职人员身兼数职,针对此情况公社规定:

“除去本人日常工作之外,从事其他工作的公社公职人员,没有权利再领到任何报酬。

”此“兼职不兼薪”的规定(  )

A.杜绝了职务腐败的产生

B.保证了民主政治广泛性

C.体现了奉献的公仆精神

D.说明公社财政经济困难

解析 巴黎公社对工作人员收入进行严格规定,有利于减少贪腐但不能杜绝,故A项错误;材料无从得知民主政治的群众基础,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公职人员对巴黎公社的献身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巴黎公社的财务状况,故D项错误。

答案 C

7.(2018·山东济宁高二下期末)西方学者在总结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时说,“巴黎公社试图重拾一种地方的、联邦的世界观,但是未能充分考虑到它所对抗的国家的力量”。

其意在强调(  )

A.不掌控强大武装力量革命难以取得成功

B.德意志的综合国力强于法国

C.巴黎公社没有建立起全国性的革命政权

D.内部矛盾导致了公社的失败

解析 对于巴黎公社而言,它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未能充分考虑到它所对抗的国家的力量”,即相对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而言,巴黎公社没有建立全国性的革命政权,故C项正确。

答案 C

8.(2019·焦作月考)有位同学制作了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些卡片,卡片上有几处错误(  )

①法国的古典哲学、德意志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思想来源

②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③苏维埃政权在俄国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诞生

④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A.4处B.3处C.2处D.1处

解析 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思想来源,故①错误,其他三项说法均正确,故选D项。

答案 D

9.(2018·山东济宁高二下期末)1917年4月,“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德国的最高指挥部用一列密闭的火车将列宁和其他革命者运回俄国”。

德国这样做的初衷在于(  )

A.为俄国制造麻烦迫使其退出战争

B.以实际行动支援列宁的革命斗争

C.避免在德国发生激进的社会变革

D.与布尔什维克党结成暂时的联盟

解析 二月革命之后,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即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德国希望列宁等一些反战的积极分子回到俄国,给俄国制造一定麻烦,迫使其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缓解德国战争压力,故A项正确。

答案 A

10.(2019·天津和平区模拟)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

他论述的是(  )

A.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

B.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

D.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解析 题干中“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指的是“二月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王朝,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历史的进步,故C项正确。

答案 C

11.(2019·江西鹰潭调研)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

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

A.着力推翻沙皇专制B.推进俄国民主进程

C.满足农民土地要求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 推翻沙皇专制是指二月革命,不符合十月革命,故A项错误;不论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二月革命,还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都是追求民主的,故B项正确;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是十月革命建立政权后的措施,跟二月革命无关,故C项错误;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

答案 B

12.(2018·山东泰安高三期中)关于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联官方的说法是:

晚上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起义成功的士兵用炮轰击冬宫,发生了激烈的武装冲突。

苏联解体之后研究资料表明:

当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正在大修,没有装弹也没有人员。

据此推测(  )

A.两者描述存在矛盾,无法得知真相

B.前者记录为官方资料,可信度更高

C.后者研究更加客观,可信度更高

D.多方史料互证才会更接近历史本真

解析 “无法得知真相”绝对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后者是“研究资料表明”,进一步研究可能会更加接近真相,故B项片面;是否更加客观,还需进一步研究,故C项错误;全面客观是正确的历史研究方法,故D项正确。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2018·山西太原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873年,俾斯麦在联邦议会上就声言,对付“国际党”(德国工人党),有用严厉法令的必要。

10月10日新的帝国议会在三读时以221票对149票通过由联邦议会提出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简称《非常法》)。

随后,实行戒严,查禁报刊,封闭工会,解散集会,逮捕,监禁等一齐向社会民主党袭来。

……在《非常法》实行的十二年中,有1300种党的出版物遭到禁止,330多个工人组织被解散,900多人被放逐,1500多人被法庭判处入狱,白色恐怖笼罩全国。

——丁建弘《德国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议会改革后相当一部分工人阶级获得选举权,这就使两大政党都必须正视工人的要求。

1871年,自由党制定两项法律,其中一项确认工会有合法地位,且其资金受法律保护;但另一项——《刑法修正案》,则认定胁迫他人、组织他人工作、设立罢工纠察线等行为是违法的,可以按刑法处置。

这使工会的罢工行动事实上不可能进行,因此剥夺了工会最有力的斗争手段,遭到工人的普遍反对。

1874年大选自由党失利,在很大程度上就归因于工人选民的普遍反对。

保守党上台后,1875年政府制定两项法律,其中《密谋与财产保护法》废除了《刑法修正案》,规定罢工中的纠察行为合法;暴力行动和胁迫行为虽仍属犯罪,但不再以密谋罪论处。

另一项法律《雇主与雇工法》把《主仆法》中剩余的不公正条文予以纠正,这项法律的名称本身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以前把劳资关系界定为“主仆关系”,现在则明确为雇佣关系。

1875年的这两项立法使工会获得了比较完整的法律地位,因此被看作是“工会运动的大宪章”。

——钱乘旦《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德国相比,英国政府对工人运动的政策体现了该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点。

(3)1870年以后,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逐渐由英国转移到德国。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 

(1)政策:

推行《非常法》,压制工人运动。

评述:

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

(2)特点:

适当的妥协、让步;渐进的改革;成熟的政党政治。

(3)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人队伍迅速壮大;英国民主权利下移,社会矛盾趋于缓和;德国推行《非常法》,社会矛盾尖锐。

14.(2017·浙江11月选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62年,隐居在巴黎近郊的卢梭完成了他最为人知的著作——《社会契约论》,这部著作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开头,阐发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一个完美的社会是为人民的“公共意志”所控制的重要观点。

……卢梭还正式出版了一部关于道德问题的充满激情的感伤小说《新爱洛绮思》,似乎欧洲的所有妇女和一半男人都为之落泪。

人们常说,浪漫主义伴随着这部小说而诞生。

——摘自[美]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等

材料二 18世纪晚期,工厂制度出现了。

钟表、机器和车间的规定创造了新的劳动节奏。

产业工人一般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

他们还要面对时时刻刻的严格监督,打个盹或是和同伴说句话都不行。

男人、女人和孩子加紧生产,工资却很低,没有完成定额就要受到惩罚,无论是机器还是工序都没有考虑安全因素,因此早期的工人总是要面临发生事故致伤甚至致死的风险。

19世纪30年代,有学者一语揭破:

“在这里,文明表现了它的奇迹,文明的人几乎变成了野人。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7、18世纪体现人文主义发展的启蒙思想内容。

(2)18世纪后半期至19世纪上半叶,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与现实出现了强烈反差。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理想与现实”反差的主要表现。

结合所学,简述19世纪上半叶欧洲工人阶级和科学社会主义者在机器轰鸣声里的抗争与思索。

答案 

(1)人生而自由、思想自由;主权在民;尊崇理性,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2)主要表现:

工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高;工资低;风险大。

抗争与思索:

欧洲发生三次大规模工人运动,显示无产阶级力量;《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