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矿3102采后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7218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矿3102采后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南宁矿3102采后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南宁矿3102采后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南宁矿3102采后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南宁矿3102采后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南宁矿3102采后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南宁矿3102采后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南宁矿3102采后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南宁矿3102采后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宁矿3102采后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南宁矿3102采后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矿3102采后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宁矿3102采后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原设计生产能力6万t/a,服务年限27年。

2003年核定生产能力6万t/a,2010年技改生产能力为12万t/a。

2010年5月20日泰安市煤炭工业管理局以泰煤字[2010]85号《关于宁阳县南宁煤矿技术改造工程联合试运转方案的批复》,同意矿井进行技改工程项目联合试运转,联合试运转自2010年5月20日开始至2010年7月19日结束。

2010年9月山东省煤炭工业局以鲁煤规发字[2010]109号《关于泰安市南宁煤矿技术改造项目竣工验收的批复》。

矿井投产验收时首采工作面为3102采面,经过两年多的开采,该工作面已安全回采结束,根据山东省煤炭工业局鲁煤安管[2010]47号《关于对泰安市宁阳县南宁煤矿3煤层复采区开采上限研究报告的批复》要求,对3102工作面的开采情况总结如下:

二、规程和措施编制

3102采煤工作面在开采前严格按照批准的《技改设计》要求,编制了《3102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3102采煤工作面初采措施》、《3102采煤工作面过构造安全技术措施》、《3102采煤工作面过采空区、老巷的安全技术措施》等,并能够严格贯彻执行,确保了该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三、工作面和巷道布置

3102采煤工作面为3100采区首采工作面,位于该采区西部。

3102采煤工作面边界为:

西南至边界煤柱,东北至3102采面工作面设计停采线测量点运19,上至该面回风巷留设煤岩柱,下至3201工作面运输巷,可采面积29400m2,基础储量9.9万吨,可采储量9.4万吨。

具体位置、周边关系及开采情况

水平名称

-26m水平

采区名称

3100采区

地面标高(m)

+78

井下标高(m)

±

0~-26

地面的相对位置

位于井田西南部,地表均为农田,无建筑物。

回采对地面设施的影响

对应地面无任何建筑物,所以无任何影响。

井下位置和相邻关系

位于井田西南,西部到边界煤柱,以东为3100采区运输下山保护煤柱。

走向长度(m)

420

倾斜宽(m)

70

面积(m2)

29400

该工作面自2010年5月20日开始试采,于2012年9月28日回采结束,安全采出煤量9.6万吨。

该工作面回采巷道于2009年10月底由两个施工队开掘,于2010年3月初形成系统,共掘进巷道880米,掘进工期为4个月。

3102采煤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均沿煤层底板掘进,两巷设计断面均为上宽:

2.0m,下宽:

2.7m,中高2.0m,净断面4.7㎡,其中回风巷长420m,运输巷长460m。

工作面回风巷与±

0m回风石门连通,工作面运输巷与-26m运输石门连通,切眼沿煤层底板掘进,断面为上宽:

2.2m,下宽2.96m,中高1.9m,净断面为:

4.90㎡,长度70m。

四、工作面防治水情况

3102工作面回风巷、运输巷在掘进中共遇到断层2条,落差均在1.0-3.0米,均为倾向正断层,对工作面回采有一定的影响。

该面水文地质较简单,根据掘进和在回采过程中揭露,采面及上下两巷局部有滴水或淋水出现;

根据观测3102工作面涌水量在6-8m3/h左右,据分析其水源主要来自第四系砂层潜水,通过煤层顶板裂隙进入工作面,对工作面回采影响不大。

3102工作面在掘进到设计位置后,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留足了断层防水煤岩柱,对边界留设的各类保护煤柱均已严格保留,没有超层越界、越深开采。

在施工过程中始终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编制了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及防水应急预案,在施工中进行了探放水工作,所有探放水工程都必须坚持“探查60m、施工30m,留有30m超前距”的规定。

建立了地面巡查制度,对井下出水点和采煤开采波及地表范围实行周巡查观测,在接到暴雨灾害预警信息和警报后,实施24小时不间断的巡视;

雨季期间安排专业人员做好矿井和工作面涌水量观测,发现突增、突减或水质发生变化时,立即停产撤人,确保汛期期间的安全生产。

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认真排查治理水害隐患,一是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影响,二是要考虑汛期大雨、连续性降雨的影响,对排查确认的各类水害隐患,严格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应急预案和监控措施“六落实”,消除了水害事故隐患,杜绝了水害事故的发生。

五、工作面支护

根据开采设计要求,3102工作面选用ZH1800/16/24型悬移支架与背铺金属网支护顶板,支护密度为0.54架/㎡,架距1.1m(±

0.1m),排距1.6m,最大控顶距3.26m,最小控顶距2.46m,循环进度0.8m。

在开采过程中根据开采区域的地质条件,顶板为冒落再生顶板,胶结性差,煤层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开采,直接顶板冒落后建立起新的平衡,稳定性差的特点,为预防采面架体之间出现网兜或架距超宽或煤层倾角大于15°

时,采取在架体之间加支一梁二柱走向抬棚,为预防煤壁片帮在架体之间紧贴煤壁支设一棵单体支柱并联网至底的支护方式。

通过近两年多3102工作面的安全开采和使用ZH1800/16/24型悬移支架等支护方式效果,能够满足采煤工作面顶板支护强度的需要,进一步证实了采用悬移支架支护具有以下优越性:

1、采用悬移支架支护顶板,由原来的点支护改为面支护,支架的稳定性好,支护强度大,且有前探梁及时支护顶板,有效的控制了冒顶、推跨型顶板事故,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2、悬移支架为液压控制,与单体支柱相比,操作更省力,除了安装、拆运、调架困难外,无需人工回柱,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杜绝了因回柱造成顶梁损失等,移架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六、资源开采情况

该工作面于2010年5月20日开始试采,于2012年9月28日回采结束,回采期约2年3个月。

工作面动用面积为29400万㎡,煤层视密度为1.35t/m3,动用储量9.9万吨,实际采出煤量9.6万吨,工作面损失煤量0.3万吨,回采率为97%,损失率为3%,符合工作面采出率中厚煤层≥95%的要求。

该工作面开采严格按照鲁煤安管[2010]47号《关于对泰安市宁阳县南宁煤矿3煤层复采区开采上限研究报告的批复》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的开采上限不超过+6m标高,3102工作面回风巷布置在0m标高,实际开采上限在0m标高,没有超上限开采。

七、工作面有害气体防治

3102采煤工作面为独立的通风系统,实行全负压“U”形通风。

每月按规定对采煤工作面和其它用风地点制定配风计划,并对全矿井各用风地点进行风量测定,制定旬报表和月报表,确保矿井的风量合理分配。

根据采面需风量计算,配备了满足所有条件的最小风量为310m3/min。

加强日常检测,采煤工作面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巡回检查,每隔3~5小时检查一次,每班至少检查两次,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汇报调度室,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为做好3102采煤工作面的通风管理工作,制定了通风系统各项管理规定,保证通风系统安全、合理、可靠;

并建有通防隐患排查记录、通风设施管理台帐、维修检查记录等各种台帐。

通防科每季度绘制通风系统图,并按月补充修改,图上标明风流方向、风量和通风设施的安装地点,并绘有通风网络图。

根据采掘工作面接续情况,专门制定通防月度作业计划和瓦斯检查设点计划,并由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每季进行一次通防工作总结。

按规定做好监测监控仪器的配备和使用工作,通过监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和瓦检员巡回检查,3102工作面有害气体情况没有发现异常现象,有效杜绝了一通三防事故的发生。

八、地表移动观测情况

为掌握3102采煤工作面井上地表移动情况,在开采过程中加强了地表移动观测,掌握地表移动规律,对地面农田的受损情况进行观察,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隐患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开采方案。

1、地表观测站位于3100采区3102采煤工作面上方,地表均为农田。

(1)顶板岩性:

本区地层由古生代组成,煤系地层是石炭二迭纪,上覆岩层主要是灰白色砂岩、深灰色粉砂岩和粘土岩组成。

属中硬岩石。

表土层厚约为1.5-3.0米。

(2)开采面积:

3102工作面平均走向长420m,倾向长70m,开采面积29400㎡。

2、地表移动观测点布设:

按照《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规定,于2010年4月底在地面即3102工作面上部,沿煤层走向布置一条A-A1观测线,沿煤层倾向方向布置了三条观测线即B-B1、C-C1、D-D1。

(附地表观测点布置图)

3、观测站的观测工作:

平面联系测量是以矿区地面控制点的地19点、河堤1点为起始基准点。

利用J2经纬仪导线测量,利用以水准仪配合卡尺以起始点为基准点进行高程测量至各观测点。

每次外业测量工作结束后,安排专人整理、计算测量成果所获得的测点高程,计算分析各时期的下沉变化及地表观测点的移动变形分布情况。

4、观测结果:

从观测资料得出,3102回采工作面自从2010年5月份开始试采,至2012年9月份回采结束,地表观测点于2010年5月10日开始观测,到2010年7月下旬开始出现缓慢下沉,当时最大下沉点5#点的下沉量最大为30.9cm。

随着工作面的继续推进,工作面地表继续缓慢下沉,截止在2012年9月底时,根据观测,地表最大下沉量达118.9cm。

为防止在雨季局部沉陷造成积水,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等有关规定要求,有效防范水害事故发生,对局部沉陷地段进行了治理,用土方、矸石进行充填夯实,没有形成地面积水区;

经过对局部塌陷坑填平治理,对地面农田没有产生较大破坏,煤层开采后对农作物耕种不会造成影响。

九、工作面上覆基岩探查情况

根据鲁煤安管[2010]47号《关于对泰安市宁阳县南宁煤矿3煤层复采区开采上限研究报告的批复》要求,于2010年5月23日至6月1日对3102采煤工作面上覆基岩厚度进行了探查,在该采面回风巷共布置了3个钻探钻孔,钻探进尺共计345m。

探查钻孔竣工后进行了封孔,地测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对所取岩芯进行了鉴定,对钻探进尺进行丈量验收。

1、在3102采面回风巷26点处按1270方位角和380仰角布置1号孔,经钻探3煤层顶板至终孔(基岩表面)层位为红色粗砂岩,斜长113m,垂厚69.3m,大于规定的防水煤岩柱62m。

2、在3102采面回风巷20点处按1270方位角和370仰角布置2号孔,经钻探3煤层顶板至终孔(基岩表面)层位为红色粗砂岩,斜长115.8m,垂厚69.7m,大于规定的防水煤岩柱62m。

3、在3102采面回风巷16点处按1270方位角和380仰角布置3号孔,经钻探3煤层顶板至终孔(基岩表面)层位为红色中粗砂岩,斜长114.8m,垂厚70.7m,大于规定的防水煤岩柱62m。

现场核实钻探进尺与报表相符,经过对所取岩芯辨认和鉴定以及钻探进尺核算,确定了3102工作面煤层上覆基岩的实际厚度,保证了留设的安全煤岩柱高度满足要求。

十、回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3102工作面生产期间遇到两条断层,均为倾向正断层,其中F1-1断层落差2m,F1-2断层落差3m,影响了工作面的正常生产,工作面过断层时采取了以下措施:

(1)严格控制炮眼的位置、角度及装药量,尽量减少对顶板的震动。

(2)适当缩小架距,两巷支柱必须迎山有力,同时支设好带帽贴帮柱、防倒抬棚等特殊支护。

(3)当工作面压力变大、支架变形时,及时在架体之间支设走向抬棚,并对支架、支柱进行二次注液。

2、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时采取的措施

开采过程中在上回风巷煤壁以外5m、10m、15m,在下运输巷5m、10m、15m处设立了矿压观测点,每班派专职人员观察顶底板移近量并做好记录,升井后交到技术科矿压观测组,进行分析矿压显现变化情况绘制曲线图。

通过观测和分析3102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不甚明显。

为了工作面的安全推采,借鉴邻矿矿压观测,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为15-20m,周期来压步距为8-10m的数据经验,工作面来压时容易造成巷道变形、顶板冒落,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因此,根据工作面的推进速度,采取如下措施:

(1)借鉴邻矿初次来压、周期来压的步距,结合本工作面的实际情况,严格按工作面支护设计要求支护顶板,严格控制采高不得大于2m,泵站压力不得低于18MPa,支柱的初撑力不小于12MPa。

坚持二次注液制度,卸载的支柱要及时复支好。

(2)加快工作面的推进速度,保持煤壁直并且完整。

若片帮、冒顶严重,及时装顶和支设贴帮柱。

(3)来压期间,跟班矿级领导亲临现场指挥作业,及时处理来压期间出现的意外情况。

(4)加强测压和二次注液,及时整改变形支架,及时更换损坏的支柱和架体上的部件。

十一、影响工作面回采率及提高回采率的措施

由于煤层厚度不均,部分块段煤层厚度较大,导致部分顶煤不能回收,是影响工作面回采率的主要因素,影响了资源回收。

针对上述现象,工作面开采期间,做到面净,班班对架间浮煤及时清扫,提高煤炭回收率。

十二、安全高产管理手段

1、强化对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定了质量标准化实施办法,建立了现场交接班制度、重大隐患交接班制度。

2、材料管理,按照“谁损坏、谁赔偿;

谁使用、谁管理;

谁丢失,谁赔偿”的原则,对没有使用完的材料、器具安排专人负责。

3、在劳动组织管理中,坚持定额、定员,合理配备劳动组织。

首先,完善跟班制度,每班一总结,定期对工作量的完成情况和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其次,合理使用劳动力,压缩勤杂人员,充实一线工人,保证一线人员出勤相对稳定。

4、加大对职工教育培训的力度,从集团公司金阳煤矿借调采面支护经验丰富的同志,亲临现场技术指导,建立师徒帮教制度,使各工种尽快熟练掌握所在岗位的业务技术及操作技能,做到立足本职、精通本岗,同时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劳动技能及业务水平。

5、加强现场质量管理,质量标准化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规范,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制定了工作面质量标准化实施细则,责任到人,奖罚及时兑现,狠抓落实。

6、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工资向一线工人偏斜,向工作繁重的工种偏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