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2395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docx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范文

专题一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学习目标】

掌握有关中国古代经济史的基本知识,分析传统经济结构不利于历史进步的弊病,加深对现今中国经济条件的理解,展望未来中国的经济前景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并通过对古代农业、手工业等情况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专题学法指导】

本专题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

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概括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海禁”、“重农抑商”等政策及其影响的分析中,看到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是小农为主体的高度分散的自然经济,农户以耕作为主,兼营副业。

“自给自足”和“男耕女织”是最普遍的经济现象。

农业在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古代农业的进步最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进步上,铁器牛耕的普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古代国家征收的赋税和力役造成农民沉重的负担,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地主是专制王朝的阶级基础,拥有大量的土地,通过地租剥削农民。

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造成大量小农破产和阶级矛盾尖锐。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防预了自然灾害的破坏,为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在经济活动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从汉武帝时将盐铁等最有利的手工经营都收归官办,古代官府还专门设有“工官”、“匠户”等制度。

中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有纺织、冶金、制瓷等。

原始纺织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最初的纺织原料是麻和葛,汉时开辟的丝绸之路将中国丝绸传至西方,明朝在一些纺织业发达地区还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萌芽。

商周是青铜铸造的顶峰时期,春秋时期已出现人工冶炼的铁器,而且中国生铁和块炼铁大体同时出现,冶铁技术较早就进入了成熟期。

中国原始时代的彩陶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东汉制瓷技术已成熟,唐代的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均享有盛名,唐三彩也风行一时,唐宋以后的名窑众多。

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也逐渐兴盛起来。

商人足迹遍布全国,中国商品还沿着海陆两路远销至海外。

明代以后中国出现了按地域结成的商帮。

古代政府对集中贸易地“市”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六朝时出现了“草市”,唐代城市里还出现了夜市,宋代的“市”突破了原来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商业活动也逐渐摆脱了官吏的直接监视。

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历代都有较大的商业都会出现。

中国古代社会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商人地位低下,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这种政策导致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特别是到了明清时期阻碍了新的生产方式的萌芽。

在古代中国,封闭的小农经济造成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性。

统治者对全国经济的管理也会因地区差异而采取不同经济管理方式。

历代政府都对工商业实行严格的管理,对奢侈之风的纠治也是中国古代经济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但大多数帝王本身做不到这一点,所以禁奢侈的政令最终难以实现。

从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情况,认识我国古代经济基本结构的坚韧性;再从我国古代商业和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的分析中,进一步认识我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的原因。

加深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专题教材分析】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知识能力目标:

识记古代农耕技术和工具改进的情况,如耒耜、牛耕、铁制农具、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识记古代沉重的赋税制度和土地制度,识记不同朝代在水利方面的具体措施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古代农业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掌握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古代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

学会运用观察法,讨论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了解中国农业耕作工具的改革和演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明白“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进一步增强终身学习、努力为社会进步作贡献的意识;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水利事业发展对农业进步的作用,树立为“水利事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1.列举中国古代农耕方式的变化:

(1)神农氏时代:

创制了原始农具耒耜。

(2)春秋战国时期:

采用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

(3)汉朝:

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的普及,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挽犁、铁铧犁等推广。

2.列举中国古代水利成就。

(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2)“井渠”:

关中农民创造,现流行于新疆地区。

(3)东汉:

王景治理黄河。

(4)唐代:

渠堰使负责水利工程管理。

(5)明清:

改进灌排工具。

3.生产工具的演变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尺度,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物质标志。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主要表现在:

原始社会,制造和使用石器工具,后来出现骨制耒、耜、石斧、石锄、石铲等。

商西周时期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蚌所制,但有少量青铜农具,后来出现了中耕农具等。

春秋时期,开始有小件铁农具。

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秦汉时期,铁农具向边疆传播,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耦犁和耧车。

唐朝时期,出现了曲辕犁。

上述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具有以下特征:

首先是生产工具量的增长,包括数量增多和品种增加,又指某种生产工具自身的不断完善,如西汉时直辕犁的应用到唐时改造为曲辕犁等。

其次是生产工具质的飞跃,即旧质工具的淘汰和新型工具的诞生。

如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等。

4.土地制度的变化

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土地制度的演变。

在生产力水平处于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土地制度是氏族公社所有制。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商西周时期,土地制度逐渐演变成国有制,土地归国王所有;在此制度下,具体推行了井田制,其特征是:

(1)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

国王把直接控制之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又将土地分赐给卿大夫。

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只能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

(2)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3)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铁犁牛耕的出现),使私田大量增加;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

这些都导致井田制的瓦解。

在春秋时期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上,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以下特点:

(1)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2)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3)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封建国家在不同时期管理和使用政府控制的土地形式,主要有屯田制和均田制等。

明朝后期,土地的高度集中,农民提出“均田免粮”口号,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

5.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1)形成的条件:

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②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2)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既区别于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又与西欧封建社会的庄园经济存在明显不同。

(3)发展的条件:

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4)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历代封建王朝的后期,随着统治的腐朽,每遇灾荒疾疫,多数农民家庭就会陷于破产,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酝酿、爆发。

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部分田地回到农民手中,封建王朝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小农经济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6.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

如汉初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元朝编制《农桑辑要》,明清大力垦荒等。

(3)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等。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知识能力目标:

识记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如田庄、“工官”制度与丝织业、冶金业、陶瓷业发展的概况。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总结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掌握概括历史事物发展过程的方法。

学会运用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地图、文物图像来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事物。

情感态度目标:

古代手工业的成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爱护文物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民族自豪感。

1.田庄手工业

(1)中国传统社会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这种自然经济的特点是,在一个小的社会单元内部,可以基本做到自给自足。

田庄就是这样的社会单元。

(2)手工业在田庄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3)在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农家以耕作为主,兼营副业,就能够满足一般的生活需要。

2.“工官”制度

(1)自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等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

由中央机构所属的各“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专门负责制造官家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如西汉时设于长安的“东西织室”和设于齐郡的“三服官”,这就是“工官”制度。

(2)“工官”制度的利弊。

利:

“工官”工场的经营由政府支出,它的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技术水平的顶峰。

弊:

水准较高的手工业技术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

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技术工艺的传承是封闭的,往往导致失传。

匠户世代承袭,没有人身自由,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3.丝织业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织物残片和浙江湖州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丝线、丝带及丝织物表明,约在四五千以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已出现了丝绸的生产。

(2)商代,在甲骨文中已出现了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还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

商代出土文物中有“玉蚕”。

(3)周代,《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

从事纺织生产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做“国有六职”。

(4)秦汉以后,我国蚕业丝织生产进入兴盛时期。

西汉初期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桑的政策,促进丝织业发展。

汉代在考古出土中先后发现很多技巧高超、品种繁多、图案变化丰富的丝绸实物。

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丝织品。

汉代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沿岸,中国因此被称为“丝国”。

(5)唐代中期以后,随着城市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6)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闵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

(7)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丝织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

4.冶金技术。

(1)冶铜技术

新石器晚期遗址中,出土了小件铜器,它们都是小件工具或生活工具,而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商代青铜器的出土地点分布广泛,生产规模相当大。

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

春秋时期的矿井遗址中,有石质工具和铜质工具。

秦始皇陵出土的青铜剑和青铜镞,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青铜镞,表面有一层含铬氧化膜,这是一种相当先进的青铜防锈蚀的技术。

(2)冶铁炼钢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晚期,出现人工冶炼铁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铁器中,有经过淬火的钢件,表明当时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

汉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做燃料,供风形式由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通风,然后又到畜力马排鼓风,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以水力为动力的鼓风装置。

5.陶瓷业

(1)原始时代的彩陶:

山东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早期的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一种釉陶。

(2)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东汉末期墓葬中出土了青瓷器。

(3)唐代:

唐三彩、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唐宋以来,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耀州窑等闻名天下。

(4)清代:

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工艺发明,并在雍正年间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6.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等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主要指青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

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新的行业,有的则是在原有行业中分离出来形成新的部门,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如在纺织业的发展过程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其后棉纺织业不断发展,又分为轧花、纺纱、织布、印染等部门。

同样,在矿冶铸造业方面,也日益分化为采矿、冶炼、铸造等部门。

另外,原有手工业部门的创立与发展往往带动其他部门的出现与发展。

如,中国冶铁业的兴起,使农业制造和兵器制造应运而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2)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以冶铁业发展技术为例:

春秋时期以木炭为燃料,皮囊鼓风冶铁;西汉时期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时期发明了水力鼓风机──水排提高炉温;北宋以后用焦炭为燃料。

同时,坩埚炼铁法的创造和土高炉炼铁技术的进步,使中国古代冶铁业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

(3)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7.分朝代整理我国古代手工业重要成就

夏商周时期:

手工业经营形态由官营到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

青铜铸造、加工工艺的产生、发展和鼎盛。

战国时期能够制造钢剑。

商代出现了原始瓷器。

西周丝织品中出现了斜纹提花织物;战国时期,丝织品品种多、产量高、质量好。

秦汉时期:

青铜制造技术进一步发展;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使中国冶铁水平长期领先世界。

东汉瓷器生产技术逐渐成熟。

丝绸之路开辟,丝织品远销西亚、中亚和古罗马地区。

魏晋南北朝:

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

隋唐时期: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瓷器远销海外。

丝织品外销数量增加,深受亚、非、欧各国人民喜爱。

宋元时期:

宋代制瓷技艺大放异彩,出现了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等是当时著名的五大瓷窑。

江西景德镇以生产青白瓷著称,产品行销海内外。

元朝时,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制瓷中心,烧制出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

明清时期:

景德镇是全国著名瓷都,官窑烧制的青花瓷,开一代未有之奇;明中后期,烧制出多种彩瓷;清代发明了珐琅彩;能根据国外客户的要求,烧制瓷器。

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苏州、杭州未著名的丝织业中心;民营丝织业日益兴盛;丝织品工艺精巧,妆花缎、金宝地。

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

知识能力目标:

识记古代中国商业经济的发展概况,如古代中国的商业活动、市的形成与发展、商人及商业都会的形成,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过程方法目标:

采用讨论法、分析图表法、问题探究法等方法,获得比较分析的能力;通过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学习,了解与认识农业、手工业与商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的学习,理解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的关系以及“无商不奸”与“无商不活”。

1.古代中国的商运

(1)汉代:

汉代商运活跃。

《四民月令》中的记载反映了乡村商业活动的活跃,虽然没有提到专门的市场,但已存在农副产品的季节性买卖。

“四民”指士、农、工、商。

(2)唐代商旅往来频繁。

(3)宋元时期:

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到东亚、南亚、西亚以及东欧和北非地区。

(4)明代,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

其中,晋商与徽商的势力最为强大。

2.“市”的发展

(1)秦代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2)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六朝时期,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设“草市尉”进行管理。

(4)唐代“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夜市”比较繁荣。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业区相当繁华。

3.关于“商人”。

商人是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商人的活跃,形成了特殊的交通现象。

大的都市,往往汇集了商船,水上运输,规模宏大。

陆路商运也十分发达,出现了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

许多官吏也参与争利,以致朝廷不得不严令限制。

商人也时常面对人身财产安全风险。

4.商业都市

(1)战国时期,有的城市已经表现出商业集中的趋势。

(2)汉代的都市也因为商业的集中,出现了繁荣景象。

王莽曾在长安和“五都”,即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以繁荣的“市”为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3)南北朝时期出现的著名商业都市,有建康、山阴、襄阳、郢州、交州。

(4)唐代除了长安、洛阳最为繁盛,广陵也是“雄富冠天下”。

(5)宋代都市商业繁盛。

夜市三更结束,五更又开晓市,此外还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6)清代繁华的都市有苏州、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等。

5.我国古代商业的重要表现和特征

综观中国古代历史,商业的主要表现在:

(1)商业活动的场所的变化:

先主要在城市,后来农村集市贸易逐渐发展。

唐时加快,明清时突出,出现了专业性的市集(如丝市、叶市、猪市等),以至逐渐形成了新兴的市镇(有的更是专业性的集散市集)。

(2)交易内容的变化:

商业开始时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以后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多、行业分细,为一般人民所需要的主要农副产品以及城市手工业所生产的大小商品在整个流通界地位提高。

这种情况在宋代已经显现。

(3)交易媒介的变化:

最原始的形态是物物交换,后来,出现了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

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下来即出现了货币。

秦始皇一统中国后,统一了货币更是便利了商品交易的发展。

由于货币不利于携带等弱点,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它的出现更是促进了商业上的贸易往来。

(4)商品开始时,一般都局限于流通领域,到封建社会末期(明清时)才逐渐与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

如向小生产者预购、定货、贷款、当包买商、搞前店后厂,以至投资设厂、开设手工业作坊。

(5)商人组织的变化:

最初商人组织是与商人的自然组织──宗族亲缘组织重合的。

亲缘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则表现为商人的地缘组织和业缘组织。

(6)城市的发展,交易范围的扩大等。

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1)商业产生之后不断发展,到宋元时期空前繁荣;

(2)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和对外贸易全面繁荣;(3)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于汇票的飞钱和纸币很早就出现;(3)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少;(4)官营和专卖长期存在;(5)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

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知识能力目标:

识记古代中国“重农抑商”、区域政策倾斜、“海禁”、禁奢侈等经济政策,认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海禁”等经济政策,培养学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

历代封建王朝的经济政策调整,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但是长期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明清时期采取“海禁”政策,使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发展,从而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1.重农抑商政策:

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后历代封建王朝都推行这种政策。

(1)原因:

直接目的:

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根本目的:

巩固封建统治。

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2)表现:

①明清统治者沿袭“重本轻末”的治国理财思想。

②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独占专利,限制了民营商业范围。

专卖制度是指国家对某种产品的买卖、生产进行垄断的一种制度。

明清两代由官府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限制了民营商业的经营范围,从而阻碍了工商业发展。

③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

明清两代对民营商业征税不仅税率高,税目繁多而且关卡林立。

④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⑤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3)后果:

“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封建统治,违背了历史潮流。

2.区域经济政策的倾斜

(1)原因:

在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结构中,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是不同的。

最高执政集团施行的区域经济管理政策,有时会出现偏差。

一般说来,统一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多在首都及少数重镇,只有这些地方才有优先的发展机会。

(2)秦统一后,对关中秦国本土和新征服的六国故地实行了不同政策,使关东地区的经济结构遭受了破坏。

而秦王朝关东政策的失败,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西汉时,关中地方享有特殊地位。

(4)东汉六朝全国经济重心向东南地区转移之后,扬州、益州等地成为了中央财政的主要支撑,也承受了更为沉重的经济压力。

3.工商业的管理

(1)秦:

统一度量衡,秦律中的《均工律》体现了使劳役人员才尽其用的原则。

(2)汉:

征收重税;盐铁官营;王莽时期推行加强工商业管理的经济政策,对一些经济活动实行管制。

(3)明清:

“海禁”政策,使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4.禁奢侈

(1)抑制奢侈、提倡节俭是中国古代经济管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

禁奢侈在某种意义上是抑商政策的辅助政策,也是抑商政策的具体步骤。

(2)效果不佳的原因:

奢侈之风往往自上而下蔓延,由于贵族高官崇尚奢侈,民众效仿,而形成社会风气。

所以对奢侈世风的纠治,应当先“上行”而“下效,而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

专题二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专题学习目标】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了解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过程。

用分析的方法,知道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史实,分析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提供的图片以及相关史料,认识近代民族工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艰辛,进而培养克服困难、经得起挫折的精神。

【专题学法指导】

整体感知

本专题阐述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不断瓦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破坏着中国社会原有的经济结构,而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一些官僚、地主、买办和商人开始利用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创办近代企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沿海地区出现,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