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观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2462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观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观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观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观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观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观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观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观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观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观摩.docx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观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观摩.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观摩.docx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学观摩

南昌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对外汉语口语课堂观摩报告

来自一九九三六月村庄小巷路悠长

观摩报告说明:

这份观摩报告分为三个大部分。

一是,对所观摩的课程一些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包括使用的教材、课型、课文内容等等;二是,对所观摩的课堂进行简单的回顾,对教学基本步骤进行大致的梳理;三是,对这堂实际的教学课堂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一些偏误的纠正、教学的方法进行相应的分析,提出自己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及提出一些遗留的问题。

一、课程基础知识梳理

1、授课课题及课型

南昌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留学生汉语口语课

2、授课对象:

国际留学生

大部分来自印尼的留学生,有一两名学生来自约旦,有自己的专业,只学习汉语一年,接着便去学习自己的专业。

参观课堂的时候,已经接受了九个月的汉语教育,能够用汉语进行一些简单的交际。

3、所使用的教材:

《汉语口语速成》

关于教材,在这里不做详细的介绍。

4、观摩课上的新课的内容以及相应课文结构的分析

1课文:

第18课《秋天了》

2课文结构:

生词(35个生词)、课文(在观摩的两个课时中,教师并没有进入对课文的讲解)、语法(语气助词“了”、“要……了”格式、能愿动词“能”和“可以”,在每个语法点讲解之后,都有相应的语法练习,在这一课语法全部讲解完成之后,有一个综合练习)、练习。

5、教学目的

1完成上星期课堂未完成的学生演讲环节

2进入新课的讲解,学习生词,完成语法讲解

6、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生词的讲解

2教学难点:

语法点的讲解与练习

(教学内容的分析将放入第三部分,结合具体的实例提出问题,给出建议)

7、教学课堂观察

1教师课堂语言: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汉语,尽量放慢自己的语速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偶尔会使用幽默性的语言,在授课过程中若是遇到学生无法理解的则会使用英语进行讲解。

2教具的使用与效果:

没有较为特殊的教具

二、课堂回顾(观摩课堂基本环节)

1、组织教学

由于这是实际的教学课堂,这节课首先要解决上节课剩下的一些问题和完成没有完成的任务,在这堂课中,教师先和学生进行简单的寒暄,如:

大家今天来得很早哦。

2、复习环节

这堂课没有复习环节

3、特殊环节

让两位学生分别上台进行自己的演讲,介绍自己的一些基本情况,是谁、来自哪里等等。

(演讲的具体内容以及演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将放在第三部分进行详细地分析)

4、新课讲练

1新课导入:

教师只是进行简单的导入,“那么今天呢,我们将进行第18课的学习,好,学习新的词汇……”

2讲解:

对于词汇的讲解,是一个单词读一遍、学生跟读两遍,对每个词汇会有一些相应的拓展和联想,如:

“山”,会教给学生“山清水秀”;“天气”会跟学生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下”会引申出“下星期”“下周”等。

在词汇全部过了一遍之后,会进行巩固,如,让学生自己再读一下单词,给出先前拓展的词汇的意思问学生是什么单词等。

对于语法的教学,让学生先根据书本上的解释先自己看一遍,然后按照课本列出结构,进行讲解,再结合课本上给出的练习,先讲解例子,再让学生一个一个回答。

3偏误纠正(于第三部分进行详细分析与讲解)

5、复习巩固

大致是边讲边练,结合课本的练习加强巩固。

6、作业布置

布置下一次课堂演讲的题目——《春天了》,结合了所学的课文,《秋天了》虽然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新课的讲解,要求学生放学后能先自主预习课文。

三、课堂教学深入分析与教学探究

1、从课堂基本环节演讲、词汇讲解、语法讲解内容教师对相关问题的处理方面

1)演讲环节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上一节课的时候都会给学生布置下节课的演讲题目,在上新课之前让学生们上讲台进行演讲,而教师在下面用笔记录下学生在陈述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在学生结束演讲之后将会对这些问题进行纠正,希望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下面将对两位学生的演讲内容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教师采取的纠正方式进行分析并突出一些自己无法理解的问题。

1一学生演讲过程中把“运气”发成了类似于“问题”的音,我们在听的过程中听了很多遍也没弄明白,在经过教师对学生的多次引导以及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交际后,弄明白了,然后对学生发音进行纠正。

我的看法:

对于一门语言来说,发音是非常重要的,个人认为对于口语中语音知识的教学需要系统的教授,不过这大部分在综合课中解决了,但在这个例子中,教师就是通过重复,然后学生进行模仿就过掉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先简单得进行纠正,随后结束后,应该要进行强调,在黑板上标出“运气”和“问题”的拼音,然后进行对比教授,就容易理解记忆。

2一位学生在表达“小说”这个概念的时候,说成了“小书”。

教师进行的反馈是,汉语里没有“小书”这个说法。

我的看法:

个人觉得这样的回答比较生硬,有时候在口语中,或者和小孩子的对话中我们会用上“小书”,为了方便孩子的理解。

个人觉得处理这个首先解释清楚“小说”的概念,用第二语言进行解释或者能用中文进行解释更好;接着解释“小书”,可以分开来讲,“小”和“书”,同时告诉学生,可以模拟情景,教师放一本大点的书和一本小点的书在讲台上。

学生问,老师能把那本书给我吗?

教师顺势问道:

“是这本大点儿的书,还是这本小点儿的书呢?

”这样呢,就更容易让学生进行理解和区别,印象耶比较深刻。

3教师在讲“小说”的时候,有引申出“小说家”这个词,然后就简单得教了学生关于“家”的多义。

我的看法:

个人觉得“家”这个词在我们日常口语中较常用,虽然是因为学生的演讲引出的词,觉得可以花点时间利用一些生活中的语句,如:

“我明天回家”、“大家好,我是XXX”、“他想成为小说家”等,只有六七位学生,可以让三位学生分别说一句,让其他同学进行判断,活跃课堂氛围,也可以加深印象。

4一位曾经当过校长的留学生在使用量词“个”和“位”时,不能进行准确的区分,他说,“一个学生,一个老师”

我的看法和问题:

教师当时给出的反馈是,可以使用“位”,有不同的效果。

由于印尼语中是没有量词的,这就成为印尼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对于以交际为目的的学习来说,我们是需要让他们掌握量词的用法的,但是,该怎样进行教授呢?

作为量词应该具体系统的也是在综合课上解决的,那么在口语课上着重加强对于理论的训练,那么在这个例子中,是不是可以认为学生先前是接受了系统的教学的,对于量词,在口语课上,进行恰当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的巩固吗?

2)词汇教学环节

教师在教授词汇的时候是按照自己的步骤来的,先是带读,教师读一遍,学生跟读两遍,将一课的生词(36个)带读结束,再一个单词一个单词让学生轮着读,来听学生的发音,予以纠正,然后呢,开始一个词一个词进行扩展,有相近词的辨析、引申词义、常用的搭配等等。

这样结束之后,再一次进行巩固,如让学生合上笔记本,问他们刚刚讲过的词汇,也包括教师扩展的词汇。

详情(一些片段)

如下:

1在学生自己尝试着拼读词汇的过程中,有些学生在声调方面把握得不好,老师也是进行了直接的纠正。

我的看法和问题:

声调问题也是语音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汉语中声调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面多着留学生的声调问题,应该如何纠错呢?

在这里呢,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手势进行演示有利于帮助学生的学习。

可以用手势,但是,在学生发出不正确的音时,我们有没有必要先强调一下,“这是不对的,应该这样读”还是使用别的表达方式,如眼神或手势告诉学生这是不对的,直接说出来会不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尤其是在同学面前?

还有就是在一次性教这么多的词汇,我觉得全都带读完不容易让学生有印象,虽然后面有标出拼音,但是如果是我,我会一个一个得解决,觉得这样更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2教师在教授词汇的时候,进行了相关的扩展,比如说“巧”,教师说出了“好巧啊!

”“真巧啊!

”,然后这时候就有学生恍然大悟的声音。

我的想法:

教师在教词汇的时候,很明显课前准备是很充足的,几乎每个词都有着相应的拓展,但是在36个词中,教师进行的拓展有得显得很书面语,如讲“开”的时候,他给出“春暖花开”这个成语,讲“清”的时候,讲了“山清水秀”,却没有更多的口语积累,如“开花了”“水真清”等。

觉得在教词汇的时候,总得来说,教师是需要做很多准备的,如果是我一次性要解决这么对词,课前会先对词进行分类,按照词的用法进行分类,当然不会明确告诉学生,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教授,能让学生慢慢感受到词的功能和用法,同时会制作好生词卡片,在生词卡片上会有相应的物的图片,若是动词会用两幅图表现变化,还有常见的一些搭配。

最后帮学生总结归纳出在这一课词汇的学习中所拓展的一些口语常用的搭配、短语、句子。

要求学生回去记忆。

以备后用。

3课堂中,学生非常活跃,在讲解某个词汇的时候,具体是哪个,当时没有记录下来,大概是老师讲解一个词汇谈起了其间的涵义,于是一位学生就问老师,她的名字(赵紫寒)如何理解,以及后面一位学生问他名字里的“凯”字的涵义。

老师稍微给出了点对这些字的理解,然后说需要学生去问问给他们取名字的朋友或老师。

我的看法问题:

名字里富含太多中国元素了,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名字也有着很深很久远的文化涵义。

对相同的汉字除了字典上给出的意思,作为名字后便有着人为寄寓的期望和美好的愿望,我其实挺赞老师的做法的,但觉得在这节课之后,可以简单得查一下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在下节课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后可以当做一种文化的拓展性知识来与学生分享。

不知道老师您会如何处理呢?

4在讲“分钟”这个词的时候,老师说了句“48分钟”,这时有一位学生想到先前演讲反馈时老师说过的量词的问题,问“为什么会说2000个学生,而不说48个分钟呢?

”老师当时的回答好像是,“分钟”前不需要加“个”。

我的看法和问题:

关于量词的问题,在整个交际过程中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若是面对这个问题,不知道应该进行怎样的解释,是不是面对这样的目标,交际,可以在初期利用模仿和反复的重复练习可以达到能够掌握的程度,就像面对一些英语口语中的搭配,更多时候,我们都只会去背诵。

但是,面对这么一个问题,应该怎样进行回答呢?

不解,求老师的指导。

3)口语课堂中语法的教授

我们知道口语课作为一门技能课,在教授语法时与综合课教授语法是有区别的,综合课中语法的教学注重理论的讲解,而在口语课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口头训练,在鲜活生动的语言实际中进行运用。

在观摩的课堂中,老师就是通过先介绍课本上的语法点,讲解下结构,然后讲下例子,再结合课本上的练习,让学生轮流起来回答。

三个语法点如下:

语气助词“了”,“要……了”格式,能愿动词

(2)“能”和“可以”。

1老师使用演绎法进行教学,再进行重复的练习,由于班级人数少的缘故,每位学生都有站起来的机会,但是课堂过于乏味,缺少了吸引力。

个人觉得,可以使用归纳法和引导发现法来进行语法知识点的教授,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班级(人数少,但是有些同学比较调皮),比如,可以先找出某个语法点的几个句子,让学生读念出来,看能不能感觉出点什么不同,接着教师开始引导,引出这个语法点。

多让学生参与到讲解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是被动接受。

2让我很尴尬的是,在进行区分“不能”与“不可以”的练习时,有些句子我回答错了,这让我很不解,不知道是因为自己的语感错了还是怎么的。

老师在讲解这两个词的区别时,分别用了“inability”和“prohibition”这两个词来帮助学生理解。

练习如下:

A:

现在汽车可以往前走吗?

(一幅插图,图上是红灯)

B:

________。

对于这个例子,按照老师给出的解释,是用“不可以”的,但是,个人觉得“不能”也是可以用在这句话中的呀,求老师帮忙。

3对于口语课上语法点的练习,个人觉得可以通过交际性练习进行。

如,用对话的方式,我先说,“现在15点45分了”,学生A接着说:

“我们要下课了。

”学生B接着说:

“下课了,你可以陪我去逛街吗?

”学生A说:

“可以”……

在课堂上多创造一些模拟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2、教师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建议

1)教师评价

1在观摩课堂过程中可知,老师做了很多准备,也注重对学生进行一些文化知识的输入,如上课前在黑板上写下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学生念、读,解释意思。

老师上课的过程中态度很端正也很认真很有耐心,一直面带笑容,很和气的一位老师,对于个别比较调皮的学生也只是小声提醒了一两次。

2也许是因为老师太和善,其实课堂纪律是不太好的,就影响了整个课堂的效率和进展。

3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老师也开辟了新的课堂活动,就是演讲,这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口语平台。

4老师授课过程中虽然有让学生参与课堂,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自己在讲解,无论是知识点的讲解还是知识点的训练,都感觉挺枯燥和乏味。

没能使用一些辅助性的教具,如卡片。

多媒体什么的,来吸引学生,在教学方式上也缺少一些创新与多变。

还有就是讲解词汇的时候,老师有很多扩展的知识,在黑板上板书的时候非常的杂乱,没有条理。

觉得板书有条理点会更好。

2)教学方法建议

1针对于口语课这门特殊的课程,那么它的目的是进行人际之间的交往和交际,为此,个人觉得演讲这个环节可以改成模拟演练。

这个模拟演练是这样的,在结合所教授的课本语言的基础上(词汇、语法),为学生确定一个讨论的主题,或者自由发挥,让学生来到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操练,一两位同学一组,和中国人进行交谈,面对真实的语境,接触现实生活中的变数。

然后对这次活动进行思考,记录下相关的内容,可在课堂上与搭档进行一次情景重现,老师进行指导和归纳总结。

就拿这一课《秋天了》来说,两位学生来到了商业街或在路上碰见一学生就可以开始了,可以采用各种形式,新闻报道啊、情景演出啊等等。

2对于词汇的教学,个人一直认同词汇离不开句子,所有觉得其实可以备课的时候为每个词找出较为经典的句子或对话,制作成多媒体或者卡片的形式,在课堂上,如果是多媒体,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呈现,先教读音,再读句子,最后疏通词义。

3对于语法教学,由于是口语课上的语法,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训练。

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说出来,用起来。

有关练习也是如此,能用多样的形式进行训练。

3、反思

1)由于这学期,我们班也开了一门口语课,将其与我们观摩的口语课进行了一下对比。

我们老师会给我们一个主题,让我们进行讨论,不会像所观摩的课那样,有单词啊、语法什么的,这是不是因为我们和留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是基础不同的这个因素决定的吗?

2)在口语课堂中,不仅仅词汇知识点的学习,还有要能将日常的一些语言知识融入课本提供的知识点中,逐步慢慢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口语自信。

3)口语课堂上,老师应该起着指挥棒的作用,主体是学生,老师应该在讲授完知识点,要提供大部分的时间给学生进行训练。

4)口语课上究竟如何进行语法教学,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帮助和解答。

 

参考文献: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语言大学

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中山大学出版社

张萌《浅析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现状》辽宁师范大学

杨眉《从交际能力看对外汉语口语教学》华中师范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