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26053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5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5页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5页
亲,该文档总共5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docx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实施方案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

实施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摘要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蓄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

包括种植施肥机械、田间管理机械、收获机械等。

下面进行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表示,2017年农机工业增加值增速9.1%,比上一年增加了1.4%。

农机工业12个子行业2429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291.3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15%。

在整个机械工业中,农机工业的增速从“一枝独秀”跌至末位;实现利润223.01亿元,同比增长8.52%,企业微利经营。

2017年农机工业增加值增速9.1%,比上一年增加了1.4%。

农机工业12个子行业2429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291.3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15%。

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于2016年的5.80%。

增速较大的子行业分别是渔业机械增长54.87%;林业机械增长44.49%;畜牧机械增长26.62%。

通过对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已从追求高速增长,逐步过渡到追求高质量发展,行业进入了深度转型调整期。

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发展困境,企业成本压力增大。

统计显示:

每100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进一步增加,2017年为86.90元,而2014年为86.05元。

而农机产品价格不升反降,经营利润率5.13%,比2016年下降0.29个百分点;亏损企业同比增加24.02%,破产、转产、停产企业数量增加。

2017年我国农业机械产量中,谷物收获机下降12.58%,玉米收获机下降11.44%;大型拖拉机生产51052台同比下降18.93%;中型拖拉机生产367210台同比下降11.86%;小拖拉机生产996176台同比下降13.24%。

通过对农业机械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当前国内农业植保无人机市场处于成长初期。

我国目前使用的植保机械仍以手动和小型电动喷雾机为主,其中手动施药机械和背负式机械占据绝大部分,无人机植保占比不足1%。

我们认为农业生产机械化率的提升、植保无人机经济性的提高以及产业政策的扶持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将逐步打开植保无人机市场需求。

农机装备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改善。

80马力以上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00万台以上,增长30%左右。

乘坐式插秧机、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到30万台和40万台以上,分别增长25%和30%左右。

高效植保机械、高性能经济作物联合收获机、粮食烘干设备、秸秆还田机等保有量显著增长。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并稳定在80%以上。

粮食主产区年度深耕深松整地面积达到30%左右。

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果茶桑、设施农业机械化有显著进展,农用航空作业面积明显增长。

农机作业质量效率全面提高。

粮棉油糖等大宗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基本形成。

大型拖拉机、复式作业机具、大型高效联合收获机等高端农业装备质量性能明显提升。

精准施肥施药、节水灌溉、秸秆处理、残膜回收、农业废弃物利用和资源化处理等机械化技术广泛应用。

农机精准作业能力显著增强。

农机合作社建设更加规范,新型农机经营和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作业服务面积进一步扩大,机械化支撑适度规模经营的作用显著增强。

农机销售、作业、维修、租赁等社会化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均达到75%以上。

农机事故死亡人数下降10%以上。

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手段更趋现代化。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集聚资源强科技、兴主体、推全程,集中力量补短板、抓薄弱、保安全,全面促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

坚持创新驱动,以支撑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目标,聚集优势资源、强化创新基础、推进联合协同、提升创新能力、主攻薄弱环节、推进集成配套,增强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智能高效机械化技术的有效供给,切实改变不同程度存在的“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局面。

紧盯薄弱环节和空白领域,加快大型拖拉机、高效联合收获机、复式作业机具、一机多用产品等中高端、多功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加大丘陵山地适用机械、设施园艺机械、草牧业关键机械科技攻关,提升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

坚持突出重点,以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及饲草料为对象,推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和生产全过程各环节机械化技术配套,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聚焦粮食主产区,巩固提高深松整地、精少量播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玉米机收、马铃薯机种与机收、大豆机收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解决高效植保、中耕施肥、节水灌溉、烘干、秸秆处理等薄弱环节机械应用难题,加快构建标准化、区域化、规模化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在全国建成一批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场),推进有条件的省份和垦区率先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支持粮改饲试点省份率先实现饲草料主要品种生产机械化。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各产业各区域间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以及机械增长与效率效益不协调问题。

着眼不同区域,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复式农业机械与发展中小马力、轻便型、智能型、经济型农业机械兼顾,提高农机装备供给全面性;在重点发展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协调推进畜禽水产养殖机械化、挤奶机械化、牧草生产加工贮运机械化、果茶桑生产现代化、设施农业自动化、重要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提高农机作业服务领域的全面性。

加强区域农机作业需求分析,促进局部地区季节性农机作业供需平衡,控制基本饱和的农业机械适度发展,提高农机装备利用率。

发展畜产品优势区饲草料生产机械化,加快丘陵山区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化。

坚持生态优先,充分挖掘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紧紧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加快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精准施药、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秸秆机械化还田收贮、残膜机械化回收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农用航空。

大力推广环保节能型农业动力装备,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性能低的老旧机械。

积极引导农机手加强机具保养和使用管理,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机械化技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农机行业必定要经历快速发展、野蛮生长阶段,然后进入科学理性发展。

当前农机行业一定要着眼大局,改变以粮为纲的发展思路,转型再出发,逐步从平原农业向丘陵山地农业发力,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园艺作物、饲料作物发力,从种植业向养殖业和加工业发力,全面服务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

通过对农业机械市场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进程加快、农村大力推行规模化生产,加之农民进城务工致农村劳动力流失,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不断提升。

全国农作物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8年的45.8%增长至2016年的65.2%,其中玉米机收水平由2008年的10.6%增长至2016年的61.7%。

在国家加大农机补贴力度的背景下,玉米机械化生产有望加速推进。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并对我国的经济开展有着关键性效果。

从我国的农业开展状况来看,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来说还有着很大的距离,在生产机械化的程度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开展中的使用,能有用促进生产力水平的进步。

近些年我国也在农业机械化农具的遍及方面做出了尽力,然后就为我国的农业开展给予了很大的推进。

通过对农业机械市场现状分析,在农业机械装备的全体水平上得到了进步。

农业机械化的研制以及技能推广作业逐渐得到了执行,并对国外的农业机械化技能进行了引进,这就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开展水平。

可是从机械环保节能规划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大步前进,使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赢得了很高的成就,农业当中蕴含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知识经济的时代多学科并举与交叉特色的当代农业机械化设备是支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

因此,要积极强化科学技术的革新与管理水平的提升,掌握市场规律发展农业,把握机遇,促进农业机械科技向前发展,加强农业机械的技术革新,构建完善的新型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等,使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成为现实。

该农业机械项目计划总投资7655.51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6451.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27%;流动资金1204.0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73%。

达产年营业收入8819.00万元,总成本费用6733.74万元,税金及附加124.91万元,利润总额2085.26万元,利税总额2497.79万元,税后净利润1563.9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933.8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7.24%,投资利税率32.63%,投资回报率20.43%,全部投资回收期6.39年,提供就业职位151个。

坚持安全生产的原则。

项目承办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管理规定,认真贯彻落实“三同时”原则,项目设计上充分考虑生产设施在上述各方面的投资,务必做到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工作贯穿于项目的设计、建设和投产的整个过程。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目录

第一章农业机械项目绪论

第二章农业机械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三章建设规模分析

第四章农业机械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第五章总图布置

第六章工程设计总体方案

第七章项目风险情况

第八章职业安全与劳动卫生

第九章项目实施计划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第一章农业机械项目绪论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企业

(一)项目名称

铜仁农业机械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投资公司

二、项目提出的理由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不断创新调控引导和扶持方式,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农机装备结构有新改善。

农机总动力达到11.2亿千瓦,较“十一五”末提高了20.4%;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分别达到607.3万台、72.6万台和173.9万台,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2.2倍和1.8倍,大中型拖拉机、高性能机具占比持续提高。

农机作业水平有新跨越。

农机作业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拓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延伸。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比“十一五”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7%、78.1%、81.2%;棉油糖等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有新突破。

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取得重大进展,农机农艺加快融合、成果广泛应用,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粮食烘干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规模分别达到13537千公顷、42110千公顷、34671千公顷、49939千公顷和10766万吨,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1.2倍、1.2倍、1.7倍和4倍。

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建立,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2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3.6%,我国农机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新提升。

全国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2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1.1万个;农机合作社达到5.7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3.5万个,作业服务面积占全部农机作业面积的10.5%。

农机流通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效率不断提升。

农机安全生产有新成效。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均超过70%,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

支撑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现代农机装备已不仅仅是替代人工劳力、减轻劳动强度的生产工具,机械化程度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种植意愿,影响着先进农业技术的标准化广泛应用,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影响着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系到农业结构调整、产业链条延伸、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

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聚集态势明显,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实现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生产,破解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困局,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扶持发展的政策越来越有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装备列为重要领域,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和农机工业转型升级。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作出了全面部署。

“智能农机装备”纳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机耕道路、农机具存放设施等列入了国家规划建设内容,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从发展环境看,“十三五”时期农业机械化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作的着力点更加明确,发展的条件更为有利,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较快,棉油糖等经济作物生产关键环节以及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发展较慢。

北方平原和旱田地区发展较快,南方水田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发展较慢。

农机装备技术存在诸多短板甚至空白,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一些高能耗老旧农机仍在超期服役。

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效益有待提升。

农机作业、维修、存放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农机流通服务网络还不够健全。

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农业机械化各领域准备还不够充分。

这些问题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亟需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补齐短板、创新机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综合判断,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农业建设目标要求,向全程、全面发展提档,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不断创新调控引导和扶持方式,各方面工作稳步推进,“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农机装备结构有新改善。

农机总动力达到11.2亿千瓦,较“十一五”末提高了20.4%;大中型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分别达到607.3万台、72.6万台和173.9万台,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2.2倍和1.8倍,大中型拖拉机、高性能机具占比持续提高。

农机作业水平有新跨越。

农机作业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拓展,由种植业向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延伸。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比“十一五”末提高11.5个百分点;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3.7%、78.1%、81.2%;棉油糖等主要经济作物机械化取得实质性进展。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有新突破。

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取得重大进展,农机农艺加快融合、成果广泛应用,深松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与捡拾打捆、粮食烘干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保育型技术大范围推广,应用规模分别达到13537千公顷、42110千公顷、34671千公顷、49939千公顷和10766万吨,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5倍、1.2倍、1.2倍、1.7倍和4倍。

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的农机工业体系基本建立,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2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3.6%,我国农机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

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新提升。

全国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到18.2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1.1万个;农机合作社达到5.7万个,比“十一五”末增加3.5万个,作业服务面积占全部农机作业面积的10.5%。

农机流通市场体系更加完善,效率不断提升。

农机安全生产有新成效。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检验率和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均超过70%,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持续下降。

支撑农业现代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现代农机装备已不仅仅是替代人工劳力、减轻劳动强度的生产工具,机械化程度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农业生产成本和农民种植意愿,影响着先进农业技术的标准化广泛应用,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影响着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系到农业结构调整、产业链条延伸、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

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聚集态势明显,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实现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生产,破解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困局,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更加迫切。

扶持发展的政策越来越有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装备列为重要领域,推动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和农机工业转型升级。

《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作出了全面部署。

“智能农机装备”纳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机耕道路、农机具存放设施等列入了国家规划建设内容,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从发展环境看,“十三五”时期农业机械化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工作的着力点更加明确,发展的条件更为有利,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较快,棉油糖等经济作物生产关键环节以及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发展较慢。

北方平原和旱田地区发展较快,南方水田地区特别是西南丘陵山区发展较慢。

农机装备技术存在诸多短板甚至空白,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一些高能耗老旧农机仍在超期服役。

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能力仍显不足,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效益有待提升。

农机作业、维修、存放等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农机流通服务网络还不够健全。

面对扑面而来的信息化浪潮,农业机械化各领域准备还不够充分。

这些问题制约着农业机械化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亟需在优化结构、增强动力、补齐短板、创新机制上取得重大进展。

综合判断,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农业建设目标要求,向全程、全面发展提档,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农机行业发展态势良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我国农机总动力为10.04亿千瓦,原值近万亿元,总量近2亿台套,拖拉机保有量2240万台,联合收割机206万台。

前瞻产业研究院初步估计2019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保持在10亿千瓦左右。

据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统计内的拖拉机数据中,大型拖拉机为40020台,同比增长-1.12%;中型拖拉机237535台,同比增长11.13%;小型拖拉机340071台,同比增长3.13%;自走式轮式谷物收获机18532台,同比增长19.71%;玉米联合收获机22367台,同比下降4.62%;履带式水稻收获机53969台,同比下降19.15%。

此外,半喂入水稻收获机3258台,同比增长63.23%;压捆机同比增长10.68%;插秧机同比下降5.07%。

据农业部初步统计,2019年我国综合机械化率为69%,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分别为84%、56%和61%,其中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机械化率为95%、81%、88%。

目前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普遍在90%以上,其中美国、日本和韩国农业机械化率更是达到99%以上。

因此对比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来看,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增长仍具有较大潜力。

根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

2019年1-11月份农机工业业务收入2191.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06%。

这是历年来最低的增速,创下了新低。

从2019年初开始,行业增速就出现了非常明显、持续性的下跌,这是罕见的,初步估计2019年农机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在2400亿左右。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数量比同期减少了340多家。

2019年在国家农机鉴定部门申请鉴定登记的农机企业是3320家,享受补贴的农机企业是2711家。

其中,拖拉机企业197家,新增25家;小麦收获机企业24家,新增4家;玉米收获机企业86家,履带收获机企业53家,减少11家;插秧机企业86家,新增13家;压捆机企业212家,新增43家;粮食烘干机企业134家,减少了31家。

2018年12月12日,国务院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推进我国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快高端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果菜茶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等农机装备的生产研发、推广应用。

目前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9%左右,目标在2020年到70%左右,机械化率仍有提升空间。

三、农业机械项目选址及用地规模控制指标

(一)农业机械项目建设选址

项目选址位于某科技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铜仁市,贵州省辖地级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省怀化市,北与重庆市接壤,西北高,东南低,全境以山地为主,大多数地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总面积18003平方千米,辖2个市辖区、4个县、4个自治县;2018年常住人口316.88万人。

历史沿革源远流长。

秦代为黔中郡腹部地区,汉时改隶武陵郡,蜀汉时始有县治;唐代分属思州、锦州、黔州。

宋末元初设思州、思南两宣慰司,元代设置“铜人大小江蛮夷军民长官司”。

明永乐十一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设铜仁、思南、石阡、乌罗4府,并划归新建的贵州省管辖。

铜仁是书法之乡,明清之际涌现了周冕、周以湘、王道行、潘登云、严寅亮、鄢师竹六位书法家。

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矿山公园1个,国家级喀斯特地质公园1个。

沪昆铁路、沪昆高速公路、杭瑞高速公路、铜大高速公路、思剑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2018年,铜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6.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其中: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42.51亿元,增长6.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1.55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22.46亿元,增长12.3%。

(二)农业机械项目用地性质及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22597.96平方米(折合约33.88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农业机械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三)用地控制指标及土建工程

项目净用地面积22597.96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4550.8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416.53平方米,其中:

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5373.1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669.73平方米。

四、能源供应

1、项目年用电量418465.34千瓦时,折合51.43吨标准煤,满足铜仁农业机械项目项目生产、办公和公用设施等用电需要

2、项目年总用水量6297.85立方米,折合0.54吨标准煤,主要是生产补给水和办公及生活用水。

项目用水由某科技园市政管网供给。

3、铜仁农业机械项目项目年用电量418465.34千瓦时,年总用水量6297.85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51.97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14.66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6.44%,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五、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