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726887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153 大小:7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3页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3页
亲,该文档总共1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1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docx

CNG燃气管道和分输站操作标准化手册

【答案】多对多

A、联机关系B、结构关系C、主次关系D、层次关系

15.执行SETEXACTOFF命令后,再执行?

"山东省"="山东"命令的结果是________。

22.不属于数据定义功能的SQL语句是________。

A..DBFB..QPRC...SCXD..TXT

第4章查询与视图

3.4、1双协议栈技术2隧道技术3网络地址转换技术。

(6分)

endfor

stud2.dbf的表中的记录:

16.下面关于类的描述,错误的是________。

操作标准化手册

(试行)

 

管道和分输站

 

一、操作规程

1、阀门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1.1本操作规程规定了阀门的检查准备、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1.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XXXXX站的阀门,包括球阀、节流截止阀等的操作

2.检查与准备。

2.1操作前要清楚管路内介质的流向,注意检查阀门开闭标志。

2.2阀门在使用前应检查连接螺栓有无松动,保证连接可靠,密封性能良好。

3.操作程序

3.1手轮(手柄)直径(长度)小于或等于320mm时,只允许一人操作。

3.2手轮(手柄)直径(长度)大于320mm时,允许多人共同操作,或者借助适当的杠杆(一般不超过0.5m)操作阀门。

3.3通常情况下,关闭阀门时手轮(手柄)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启阀门时手轮(手柄)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3.4在阀门关闭或开启到限位时,应回转1/4圈,以免损坏密封面。

4.注意事项

4.1操作阀门时,要做到“先开后关、缓开缓关”的原则,严禁冲击式操作。

4.2同时操作多个阀门时,要注意操作顺序,并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4.3开启有旁通阀门的较大口径阀门时,若两端压差较大,应先打开旁通阀平压,再开主阀。

主阀打开后,应立即关闭旁通阀。

4.4球阀只能全开或者全关,不能作节流。

2、阀门注脂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1.1本操作规程规定了阀门注脂的检查工作、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1.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XXXXX站阀门注脂操作。

2.检查与准备

2.1操作前要清楚管路内介质的流向,注意检查阀门开闭标志。

2.2检查注脂枪外观是否有污物,特别是注脂接头的清洁,如有污物则用带有汽油的毛巾擦拭干净。

2.3穿戴好劳保服装,准备好注脂工具、防爆扳手等工具。

3.操作程序

3.1阀门注脂前先确认阀门在全关或全开状态,通过阀门的排污阀放空阀腔里的压力。

3.2拧开保护帽后,清理注脂嘴上的污物,将装满脂的注脂枪头挂在注脂嘴上,按压注脂枪操作手柄,在注入时注意观察压力的变化。

3.3注完脂后将注脂嘴清理干净,涂上少量的防锈漆,将保护帽用防爆扳手拧紧。

4.注意事项

4.1.对阀门每季度进行一次注脂工作。

4.2在拧保护帽时人不要正对着注脂嘴,以免发生危险。

4.3注脂操作时,注脂压力有规律来回波动。

压力过低甚至不产生压力,则说明密封泄漏或失效,压力过高,则说明注脂口堵塞或密封系统内脂类硬化。

4.4为确保阀门注脂效果,有时需开启或关闭阀门数次,确保阀门内表面润滑均匀,达到注脂的目的甚至增强注脂的效果。

4.5阀门注脂时,不要忽略阀杆部位的注脂,阀轴部位有滑动轴套或填料,也需要保持润滑状态,以减少操作时的摩擦阻力。

4.6注脂枪挂接件取下后,不能将出脂口正对着人,注脂嘴正前方也不能站人,防止余压喷出脂类发生意外。

3、阀门排污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1.1本操作规程规定了阀门排污的检查准备、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1.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XXXXX站的阀门排污,包括球阀、节流截止阀等的使用操作。

2.检查与准备

2.1操作前要清楚管路内介质的流向,注意检查阀门开闭标志。

2.2检查所用防爆扳手、集液桶等工具是否齐全。

3.操作程序

3.1球阀的排污操作通过阀门排污嘴进行。

3.2使用防爆扳手缓慢打开排污嘴,收集污液。

排污时应仔细观察排出物,当无排出物后即认为排污合格,关闭排污嘴。

3.3关闭排污嘴时力度适中,保证无外漏即可,排污结束。

3.4填写相关记录。

4.注意事项

4.1扳手的选择应尽量避免使用活动扳手。

4.2在操作时打开排污嘴的速度应缓慢,操作人员应避开排污嘴排气方向,以防止气流中的杂质伤害操作人员。

4.3操作排污嘴的力度应适中,可以将阀腔中杂质排除为宜。

4、汇管排污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1.1本操作规程规定了汇管排污的检查准备、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1.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XXXXX站的汇管排污,包括一级汇管,二级汇管排污作业。

2.检查与准备

2.1熟悉掌握汇管各个参数、指标。

2.2检查汇管排污管线上阀套式排污阀、各球阀应转动自如。

2.3检查排污池水位是否符合正常排污标准。

3.操作程序

3.1依次全开排污管线上各手动球阀。

3.2缓慢打开汇管阀套式排污阀,注意排污池有无异常。

3.3利用气流将汇管内废液、杂质排至排污池内,当听到排污管内液体流动声音为气体时,依次关闭阀套式排污阀门、各手动球阀,排污结束。

4.注意事项

4.1巡检过程中,发现汇管内有异样响动,应及时进行汇管排污。

在气质较为纯净的情况下,可适当将排污周期拉长,最长不超过3个月。

4.2操作时,一人负责开启阀套式排污阀,一人负责观察排污池动态。

阀套式排污阀不应开启过大,控制排放流速。

5、过滤器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操作规程规定了过滤器的排污及清洗或更换滤芯的检查准备、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1.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XXXXX站过滤器排污及清洗或更换滤芯操作。

2.检查与准备

2.1熟悉掌握过滤器的性能、原理及作用。

2.2检查过滤器进口阀、出口阀及排污阀应活动自如。

2.3观察过滤器压差表读数,读数在80KPa时,应清洗或更换滤芯。

2.4检查操作区域的可燃气体浓度是否符合要求。

2.5检查准备新的滤芯外观是否完好,氮气是否充足,减压装置是否完好。

2.6检查所用的通讯工具、操作工具、物品是否齐全。

3.操作程序

3.1过滤器排污操作

3.1.1过滤器排污前应开启备用管线,确保正常供气。

倒换流程前记录备用路压力等数据,对备用路工艺管线进行检漏。

3.1.2缓慢开启备用路工艺上游球阀,待压力稳定后,缓慢开启备用路工艺下游球阀。

3.1.3观察备用路运行情况有无异常。

3.1.4依次缓慢关闭工艺上下游阀门,并记录压力等参数。

3.1.5全开放空管线上球阀,缓慢打开节流截止放空阀放空,压力达到0.5MPa时,关闭节流截止放空阀,球阀。

3.1.6全开排污管线各排污球阀,缓慢打开阀套式排污阀进行排污,注意观察排污池动态,控制排放速度。

3.1.7利用气流将过滤器内废液、杂质排至排污池内,当排污管内气体流动声音发生变化时,关闭阀套式排污阀门,依次关闭排污阀、球阀,排污结束。

3.2过滤器打开操作

3.2.1过滤器打开前应开启备用管线,确保正常供气。

3.2.2参照过滤器排污作业操作规程对过滤器进行排污。

3.2.3排污结束后,依次关闭排污线路阀套式排污阀和各排污球阀。

3.2.4打开放空管线,将压力放空至0MPa。

3.2.5通过注水口向过滤器内部注水,待达到湿式作业要求后停止注水,以避免打开盲板时FeS遇空气自燃。

3.2.6打开报警螺杆,确认无气体泄漏后,缓慢打开过滤器盲板。

3.3滤芯清洗/更换操作

3.3.1清洗或更换滤芯前应开启备用管线,确保正常供气。

3.3.2参照过滤器打开作业操作规程打开过滤器盲板。

3.3.3使用防爆工具拆卸过滤器,松开滤芯压紧固定螺母,取出滤芯。

3.3.4将滤芯放置工艺区外安全区域,用压缩空气由内向外吹洗,去掉脏物;滤网可以用自来水冲洗,但洗后务必干燥。

如果由于使用时间长,脏物堵塞滤芯通道而难以清洗干净,或滤芯损坏,则需更换滤芯。

3.3.5清洗更换滤芯后,按照拆卸的逆顺序依次安装并更换过滤器密封圈,最后关闭盲板。

3.3.6打开过滤器进气阀门,并打开放空管线进行内部吹扫。

吹扫完毕后对过滤器缓慢升压。

3.3.7用检漏仪或泡沫水进行检漏,同时观察压力表指示情况,待检测合格、压力稳定后,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3.3.8填写相关记录,汇报调度室过滤器滤芯清洗或更换完毕。

4.注意事项

4.1排污时平稳缓慢,保证管线压力稳定,避免阀门损坏。

4.2定期检查及排污,防止污物积余过多进入燃气管线。

4.3过滤器停止使用时,应将滤芯清理干净,并且将过滤器内的残余液体排放干净。

4.4过滤器打开后,需要用氮气吹扫,防止滤芯上的FeS粉在筒内自燃。

滤芯取出后,应立即运出站外安全区域湿法清理,专人负责。

4.5过滤器滤芯进行清理完成后,对过滤器法兰、盲板及排污阀要进行验漏,以免漏气。

4.6排污现场应至少保证2人,1人操作,1人监护。

 

6、调压设备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操作规程规定了调压设备的检查准备、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1.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XXXXX站调压设备操作

2.检查与准备

2.1熟悉掌握调压设备性能、原理及作用。

2.2备用路上下游阀门关闭。

3.操作程序

3.1一级切断阀压力设定

3.1.1首先将一级、二级切断阀指挥器调节螺栓调至最紧状态。

调压阀指挥器调节螺栓调至最松状态。

3.1.2缓慢开启备用路上游阀门,保证两个切断阀都为开状态。

3.1.3由松到紧状态旋转调压阀指挥器的调节螺栓,观察下游压力,直至压力增至一级切断阀设定压力,此时由紧到松状态旋转一级调压切断阀指挥器的调节螺栓,直至切断为止。

为了确保切断阀起跳精准度,可以重复上述过程进行二次确认。

3.2二级切断阀压力设定

3.2.1首先确保一级切断阀为全开状态。

二级切断阀指挥器调节螺栓为最紧状态,工作调压阀指挥器调节螺栓为最松状态。

3.2.2由松到紧调节调压阀指挥器调节螺栓,直至下游压力示数增至二级切断阀设定压力时,停止动作。

3.2.3由紧到松缓慢调节二级切断阀指挥器调节螺栓,直至该阀门切断,此时的压力即为设定压力。

为了确保切断阀起跳精准度,可以重复上述过程进行二次确认。

3.3工作调压阀阀压力设定

3.3.1保证一级、二级切断阀为打开状态。

工作调压阀指挥器调节螺栓调至最松状态。

3.3.2由松到紧调节指挥器调节螺栓,直至下游压力表示数增到设定压力值时为止。

3.3.3为确保调压阀调节精度,可打开调压后放空管线对调压值进行动态测试。

3.3.4将切断阀和调压阀的指挥器调节螺栓锁死,调压设定结束。

4.注意事项

4.1调压器不用时将前后工艺阀门关闭,将工艺系统中的压力进行放散,排除阀体及工艺系统中的积液。

4.2每三~六个月对切断阀口、调压阀阀口进行清理,对切断阀、调压阀机械联动装置保养、维护,对已损部件及时更换。

4.3每三个月对调压器的切断压力、出口压力整定一次。

7、先导式安全阀拆卸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操作规程规定了先导式安全阀拆卸的检查准备、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1.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XXXXX站先导式安全阀拆卸作业。

2.检查与准备

2.1经校验合格的安全阀。

2.2与先导式安全阀符合的垫圈。

2.3防爆扳手。

2.4查漏用具。

3.操作程序

3.1拆卸先导式安全阀

3.1.1关闭先导式安全阀进气球阀;

3.1.2使用防爆扳手缓慢松开法兰连接螺栓,放空球阀至安全阀管段内天然气;

3.1.3待气体放空后,拆下安全阀;

3.2安装安全阀

3.2.1将安全阀接头垫圈涂少许黄油后装在接头上贴牢;

3.2.2使用防爆扳手将新校验安全阀正确安装,拧紧螺栓;

3.2.3缓慢打开连接球阀,对先导式安全阀进气法兰及导压管接头进行检漏。

3.2.4检查无漏点后,操作结束。

4.注意事项

4.1为防止FeS遇空气自燃,拆下的安全阀及前后法兰与空气接触部分立即进行浇水并用湿布包裹处理。

8、压力表拆装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操作规程规定了压力表拆装的检查准备、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1.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XXXXX站压力表拆装作业。

2.检查与准备

2.1经校验合格的压力表;

2.2与压力表接头尺寸符合的压力表接头垫圈;

2.3防爆扳手;

2.4查漏用具。

3操作程序

3.1拆卸压力表

3.1.1关闭压力表取压阀;

3.1.2打开双阀组放空阀,将压力泄放至零;

3.1.3卸下压力表。

3.2安装压力表

3.2.1缓慢打开压力表取压阀,进行吹扫,直至无污物粉尘,再关闭取压阀;

3.2.2将压力表接头垫圈涂少许黄油后装在接头上贴牢或缠绑生料带;

3.2.3将压力表接头对准取压管接头,旋转压力表直至初步上牢(手扳动压力表适度);

3.2.4用活扳手和开口扳手分别卡住压力表接头和取压管接头,扭动扳手,上紧压力表;

3.2.5缓慢打开取压阀,避免造成冲击伤害,观察压力表起压情况;

3.2.6压力表指针指示基本稳定后,用查漏用具检查接头处是否泄露。

4.注意事项

4.1装表前取压导管必须打开取压阀吹扫,清除管内污物;

4.2压力表接头与取压管接头的丝扣必须对准,用手轻拧上扣后,方能用活扳手加力继续上紧,避免丝扣错位;

4.3压力表接头上紧后,再打开取压阀,观察接头处是否泄露;

4.4压力表接头上紧后,必须查漏,确认无泄露方能投入使用;

4.5不能重敲压力表震动指针;

4.6扳手的开度与接头尺寸一致,不能过大放松,避免打滑;

4.7不能用活扳手敲打压力表;

4.8操作人员安装压力表不得面对取压阀芯,或处于压力表正上方。

9、温度表拆装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操作规程规定了温度表拆装的检查准备、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1.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XXXXX站温度表拆装作业。

2.准备工作

2.1校验合格的温度表

2.2防爆扳手

2.3棉布

2.4检漏工具

3.操作步骤

3.1拆卸温度表

3.1.1使用防爆扳手卸下原温度表,清除温度表插孔内的污物

3.2安装温度计

3.2.1选取符合要求的温度表。

3.2.2将温度表接头处涂上黄油,垫上垫片,尾部缠上生料带。

3.2.3将温度表插入温度表插孔,安装好温度表。

4.注意事项

4.1严禁将生料带反方向缠绕。

10、压力变送器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操作规程规定了压力变送器的检查准备、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1.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XXXXX站压力变送器操作。

2.检查与准备

2.1检查所用防爆工具、绝缘手套,检漏工具是否齐全。

2.2检查压力变送器玻璃罩内是否有水汽存在。

3.操作程序

3.1压力变送器日常检查

3.1.1压力变送器各部件装配要牢固,不得松动,不得有锈蚀。

3.1.2压力变送器所用表头的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读数的缺陷或损伤。

3.1.3压力变送器的电子读数显示应完整、清晰、正确。

3.1.4压力变送器的数据远传到站控室的站控机,应对比两者的合理性。

3.2更换压力变送器

3.2.1打开PLC机柜,关闭压力变送器电源开关。

3.2.2关闭压力变送器引压管连接球阀,松动引压管连接螺栓进行泄压。

3.2.3泄压完毕,拆下需更换的压力变送器。

3.2.4清洁压力变送器套管,新压力变送器缠生料带。

3.2.5安装压力变送器。

3.3压力变送器接线通电步骤

3.3.1拆下接线端子侧的表盖。

3.3.2将电源正极引线与标有“+”的接线端子(PWR/COMM)相连,电源负极引线与标有“-”的接线端子相连。

3.3.3用导管塞将变送器壳体上未使用的引线接口密封。

3.3.4重新装好表盖。

3.3.5打开PLC机柜压力变送器电源开关。

4.注意事项

4.1装变送器前取压导管必须打开取压阀吹扫,清除管内污物;

4.2压力变送器上紧后,再打开取压阀,观察接头处是否泄露;

4.3操作人员安装压力变送器时不得面对排气口。

4.4供电时注意安全。

11、温度变送器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操作规程规定了温度变送器的检查准备、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1.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XXXXX站温度变送器操作。

2.检查与准备

2.1检查所用防爆工具、绝缘手套,检漏工具是否齐全。

2.2检查压力变送器玻璃罩内是否有水汽存在。

2.3温度变送器应每一年邀请专门检定机构进站对其进行检定校验。

3.操作程序

3.1温度变送器日常检查

3.1.1温度变送器各部件装配要牢固,不得松动,不得有锈蚀。

3.1.2温度变送器所用表头的玻璃或其它透明材料应保持透明,不得有妨碍读数的缺陷或损伤。

3.1.3温度变送器的电子读数显示应完整、清晰、正确。

3.1.4温度变送器的数据远传到站控室的站控机,应对比两者的合理性。

3.2更换温度变送器

3.2.1断开PLC机柜里温变开关,拆下需更换的温度变送器。

3.2.2清洁温度变送器套管,新温度变送器缠生料带。

3.2.3安装温度变送器。

3.2.4温度变送器接线通电步骤

3.2.5拆下接线端子侧的表盖。

3.2.6将电源正极引线与标有“+”的接线端子(PWR/COMM)相连,电源负极引线与标有“-”的接线端子相连。

接电过程中,注意正负极引线需用绝缘胶布缠上,防止在接线过程中,不小心将正负极引线相碰导致电源系统短路。

3.2.7用导管塞将变送器壳体上未使用的引线接口密封。

3.2.8重新装好表盖。

3.2.9合上PLC机柜里温变开关,现场数据与站控室上位机数据核对。

4.注意事项

4.1拆卸温度变送器前应先断电。

4.2温度变送器上紧后,观察接头处是否泄露。

4.3供电时注意安全。

12、加臭设备操作规程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操作规程规定了加臭装置操作的检查准备、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1.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XXXXX站加臭装置操作。

2.检查准备

2.1加臭设备的操作者必须经培训合格的专兼职人员。

2.2防爆扳手,穿戴防护手套,面罩等物品是否准备齐全。

3.操作程序

3.1运行记录

运行值班人员每小时对设备进行巡检,并填写加臭设备巡检记录;每天早8:

00打印前日加臭剂量数据,与巡检记录数据进行核对,如发现加臭剂量异常或偏差较大,立即报告门站领导。

同时根据当日计划供气量设定加臭剂量。

每周对加臭装置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出站加臭剂量进行一次检测,并准确记录检测数据。

每月用户安全回访时,在用户配气间对燃气加臭剂量进行一次检测,准确记录检测数据。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并调整加臭装置。

3.2设备巡检要求

运行值班人员每小时对加臭装置进行巡检,检查内容:

(1)检查控制器供电电源,控制器输入、输出接线,数据参数显示,是否正常;抄录该时段内的加臭剂量底数。

(2)检查工艺区内加臭控制柜内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包括:

压力表指针是否跳动;阀门的开关状态是否正确;输出监视仪跳子是否跳动;加臭泵有无漏油、加臭泵是否缺油或有油位上升;有无漏油漏液;液位计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等项目。

巡检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或出现异常立即报告站领导。

3.3运行参数调整

运行中出现控制参数及设备调整、停机、有异常情况或事故时,及时向领导报告,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作好记录,记录批准人,批准时间及内容,调整者或处理者,调整内容、时间以及效果。

3.4开机运行

3.4.1开机前准备。

开机前应进行设备检查,内容包括:

控制器供电电源、流量输入信号、储罐内加臭剂的储量是否正常、设备、管线及阀门等部位有无漏点、阀门的开闭状态是否符合开机工作的要求,开启阀门应至最大量,关闭阀门应关严密。

3.4.2打开控制器电源开关,控制器显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进行控制参数的设置与调整:

包括时间调整、加臭标准确定、设备输出频率调整与运行模式的确定;

3.4.3加臭设备启用。

现场依次打开罐出料阀、使用泵下入口阀;打开泵的防爆开关,再依次打开泵后加臭管线上的阀门。

3.4.4输出标定。

关闭罐出料阀,打开标定阀,进行设备输出标定。

注意当标定管内液面较低是应打开罐出料阀补充。

(1)检测液面计管的输出,半分钟(或20次)的输出量为一个测量单位,测量单位不少于三个,每个测量单位算术平均单次输出量再进行算术平均确定泵的单次实际输出值;(标定管上一格为500mg)

(2)输出量的调整方法:

在泵开启状态下调整泵后输出旋钮顺时针为大,最小应在百分之十以上;

(3)每月或泵输出不正常或燃气流量有较大改变时应进行标定。

3.4.5运行后的检查。

检查输出监视仪跳子跳动及压力表指针摆动是否正常,正常时,泵每输出一次,跳子跳动且压力表指针摆动;检查整个设备有无泄漏和异常声音;

3.4.6打回流。

长期停运设备在加臭投运前,应先运行设备打回流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和确认。

打回流的操作步骤:

关闭加臭阀;打开回流阀及所开泵相关的各调节阀,以保证加臭剂能从储罐经出料阀流入所开泵下单向阀经上料泵头到上单向阀。

再经回流阀流回至储罐中,整个流程回路中的相关阀门必须都是处于开启状态;调整加臭泵的单次输出量为最大量;启动加臭泵控制器电源,适当提高加臭泵的输出频率20~30次/分;关闭出料阀,打开标定阀观察液面计观察泵输实际出量及回流效果。

3.5加臭量调节

根据生产运行情况调节加臭装置加臭剂量。

3.5.1泵单次输出量不变,通过设定每分钟泵工作次数来调节加臭剂量。

(1)通过输出标定操作计算出在现有生产压力的情况下,泵的单次输出量为多少。

(2)在加臭装置控制器上设定泵每分钟的输出频率。

3.5.2每分钟泵工作次数不变,通过设定泵单次输出量来调节加臭剂量。

(1)对设备进行打回流操作。

关闭加臭阀;打开回流阀及所开泵相关的各调节阀,以保证加臭剂能从储罐经出料阀流入所开泵下单向阀经上料泵头到上单向阀。

再经回流阀流回至储罐中,整个流程回路中的相关阀门必须都是处于开启状态。

(2)通过输出标定操作记录泵的单次输出量。

(3)通过加臭泵前的流量调节阀来调节泵单次输出量。

(4)循环第2、3步直到将泵单次输出量调节至所需量。

3.6关机停运

3.6.1先关闭使用泵的防爆开关,再关闭使用泵下入口阀;

3.6.2检查设备压力表是否在降压或归零,正常关机状态下,压力表应不归零;

3.6.3全面检查设备有无异常现象。

3.7紧急和意外事故处理

出现意外事故或设备损坏造成漏泄时,除按上条操作外,应配合检修人员进行检修与应急处理。

加臭泵正常工作但输出监视仪跳子不跳动,药剂无法注入燃气管道时。

可以通过打回流操作,尝试排除故障。

如故障仍无法排除,应联系设备厂家进行处理。

3.8储罐加臭剂添加(上料)

3.8.1打开设备储罐上的排空阀门,打开出料阀和上料阀;

3.8.2将料桶移近设备储罐1.2米左右,打开物料桶上的大桶盖;

3.8.3按说明书上的上料工艺流程图连接好压料装置,加臭管线必须做静电接地;

3.8.4接通上料长轴泵电源,打开泵开关进行上料;

3.8.5上料器使用完毕后,应尽量清理干净管内的残余物料并放置在安全防爆区内的通风较高处放置,使其残余物料及气味自然挥发。

4.注意事项

4.1压料时应按说明书规定进行,先检验压料装置的严密性和完好情况,不许超压,尽量避免阴雨、高温天气,风天时应在无气味风向处操作。

压料结束时,倾斜料桶,将物料残底压净。

如桶中剩余料较多,设备储罐内已到额定储量时,应及时停止压料,并盖好物料桶盖,确认无泄漏后放规定的位置。

4.2添加加臭剂过程中如造成的少量臭剂泼溅到场站内,可使用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