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5036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9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x

版高考历史考点分类汇编近三年真题+模拟专题八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专题八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试题

考点一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Ⅱ,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解析:

B 根据材料所述,司马迁根据游历各地时听到的人们传颂的黄帝的事迹,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即选择记述可靠的内容,编成黄帝的事迹,这反映了司马迁严谨的治史态度,同时也说明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所以B项符合题意。

A项材料无法体现。

C、D两项说法错误,最真实的史料是考古发现的文物。

2.(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Ⅱ,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

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问题。

宋代“不抑兼并”,促使地主官僚大量兼并自耕农的土地,从而造成自耕小农的衰退。

D项正确。

北宋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排除A;宋代土地兼并激烈,排除C;B项是土地兼并的结果之一,材料无法体现。

3.(2013年安徽文综,12)如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

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示意图只反映了汉唐间安徽境内的水利兴修状况,无法得出A、C两项。

到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D项错误。

从图中可知从汉至唐安徽境内水利兴修呈发展态势,可以反映安徽农业生产的总体发展。

4.(2013年重庆文综,2)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

“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

”在这一“田制”下(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对均田制的理解能力。

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国家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对这些荒地进行分配,D项正确;均田制下农民向国家缴纳赋税并承担徭役与兵役,排除A、C两项。

均田制下露田为国有土地,不得买卖,桑田可世代相传,但限制买卖,排除B项。

5.(2013年山东文综,10)《汉书·食货志》记载:

“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入田货。

”该禁令的主要目的是(  )

A.限制商人经营范围B.增加赋税收入

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

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诏令的大意是禁止商人及其家属以个人名义占有土地,违令者,没收其土地和财物。

由此可知,其目的是保护封建小农经济,故答案为D。

题干材料不涉及赋税收入问题,排除B项;虽然提及了“市籍”,但该禁令本身并没有强调加强户籍管理的问题,C项不符合题意;A项材料无体现,故排除。

6.(2012年浙江文综,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

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

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

解析:

C 准确获取材料信息是答题的关键。

注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殖至三百顷”“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资至百万”可以证明A、D两项是正确的,“闭门成市”是指在庄园内部交易,并不是进行商品交换,而是为了自给自足的生活需要,B项正确,故排除A、B、D三项,答案为C。

7.(2012年广东文综,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中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

解析:

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解题的关键主要是判断商代可能出现牛耕的依据。

商代遗址虽然出现了牛骨,但并不能说明农业生产已用牛耕,故A项错误;《诗经》主要记载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虽然有描写农耕生活的内容,但并不能说明商朝的历史,故B项错误;因为孔子生活在西周晚期,故其学生的名字也不能证明商朝出现了牛耕,故C项错误;甲骨文在商朝就已经出现,能够记载商朝的历史,而且“字呈牛牵引犁头启土状”也说明牛耕的出现,故D项正确。

8.(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解析:

C 从材料内容可看出,汉武帝将豪强地主的“田宅逾制”作为监察内容之一,并将豪强地主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其目的是抑制豪强,缓解土地兼并。

A项材料无法反映;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D项中“主要方式”说法错误。

9.(2011年福建文综,14)如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

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地理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材知识可知坎儿井不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它起源于西汉时期,故②不符合史实。

【名师点评】图片类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抓图片信息:

仔细看图片,概括图片所包含的信息,包括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并分析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展走向。

(2)看文字:

图片类试题一般都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文字说明往往是解题的重要信息,千万不可遗漏。

(3)重联系:

将图片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对备选项逐一斟酌,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

10.(2010年浙江文综,15)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A项表述正确。

“卖新丝”“粜新谷”,反映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C项表述正确。

“新丝”是手工业品,“新谷”是农作物,反映了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D项表述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土地兼并问题,故B项符合题意。

11.(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

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

解析:

C 均田制下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所以C项正确。

12.(2012年四川文综,39,节选)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

内容

备注

春秋战国

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

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

耧车

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

南北朝

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

筒车、曲辕犁

宋元

踏犁

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

元朝政府颁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

《农政全书》

(3)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

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

(2)深层信息:

小农经济的特点。

解析:

第(3)问,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

古代农业技术的提高一般从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品种的改良等方面归纳。

从人地关系、土地制度及国家的经济政策等方面回答“原因”。

答案:

(3)表现:

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改进耕作技术;兴修农田水利;重视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任答4点即可)

原因:

人多地少;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观念的长期影响。

考点二手工业的发展

1.(2013年天津文综,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解析:

B 本题以中国古代纺织原料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A项在材料中无体现;C项对丝、麻、棉都适用;D项棉花一直都是经济作物;故排除A、C、D三项;由所学知识可知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极大地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2.(2013年四川文综,2)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衤单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造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商代”。

A项反映的是汉朝纺织技术的高超;B项反映的是元代对棉纺织业的改进创新;D项《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做,故其有关纺织产品的字不一定能体现商代纺织业的发展情况,故排除A、B、D三项。

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反映了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项符合题意。

3.(2013年福建文综,15)《唐六典》记:

“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

“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

”这表明唐代工匠(  )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可知,唐代工匠不能随便更换工种,①不正确;由“工巧业作之子弟”“教作者传家技”可知,唐代工匠职业是世袭的,③正确;由“四年”“三年”“二年”等可知,④不正确,②正确。

4.(2012年江苏历史,2)《周礼·考工记》载:

“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

”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解析:

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据题干材料中“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增强,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干材料内容不符,排除。

5.(2011年浙江文综,14)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解析:

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史学研究的基本素养。

由材料一中“……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材料二中“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585万”可知,两者所描述内容相互矛盾,但不能由此推断两者都不能成立,故A项错误;而B项表述符合逻辑,孤证不立,符合题意。

由两则材料描述内容来看,都无法得到考古学实物发现的支持,C项错误;材料一表述没有提及只指民众,D项错误。

6.(2010年安徽文综,12)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下图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

解析:

C 题干强调的是“汉墓遗址”,只有在汉代及以前出现的物品才能在该墓出土。

水稻最早出现于中国的原始社会,铜器盛行于中国的商周时代,漆器早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就已出现,故水稻种子、铜壶、漆器均有可能在汉墓出土。

青花瓷最早出现于元朝,在汉墓中不可能出现。

据上述分析可排除A、B、D三项。

7.(2009年广东历史,3)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

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解析:

C 从性质上看,江宁织造局属于官营手工业,这类性质的手工业产品只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考点三商业的发展

1.(2013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Ⅱ,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

“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

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解析:

D 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

从材料看,南方和北方的商品贸易在品种和数量上均有不同,这说明南方和北方经济存在差异,有着不同的特色,这推动了南北经济交流,促进了长途贸易的兴盛,D项符合题意。

根据材料“北货”“南货”的品种和数量,结合所学宋代商业发展的知识,A、B、C三项表述与题意要求不符。

2.(2013年四川文综,3)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

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年代

城镇人口(万人)

农村人口(万人)

1620年

300

1700

1850年

720

2880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渐凋敝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的能力。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1620~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镇人口增加了一倍多,故可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城市经济规模有所扩大,B项符合题意。

A项明显与史实不符;C项材料无体现;表格中无其他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故D项无法得出。

3.(2013年重庆文综,4)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

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

”文中“便钱”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

解析:

D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前半句大意是商旅携带便钱至诸州,可以兑换成货币,以便进行交易,可知“便钱”是兑换货币的凭证。

材料后半句是对“便钱”的解释:

“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可以看出“便钱”不是自由流通的支票,也不是国家发行的债券,故排除A、C两项;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交子,故排除B项。

4.(2013年浙江文综,16)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宰相王涯上奏:

“商人乘马,前代所禁。

近日得以恣其乘骑,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经济地位优越

B.政治地位低下

C.遭受全社会的鄙视

D.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解析:

C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雕鞍银镫,装饰焕烂,从以童骑,骋以康庄”说明商人经济地位优越。

“商人乘马,前代所禁”“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说明商人政治地位低下,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遭受全社会的鄙视的说法有些夸张,故C项符合题意。

5.(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

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解析: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所给材料中两个故事的共性。

许仙与白娘子的相恋体现了市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济公活佛济世救人、维护正义体现了人们对惩恶扬善、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

两个故事都体现了市民阶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D项正确。

A项只是表面现象;B项中“广泛”说法不正确;两个故事虽都是在杭州流行,但体现不出地域特色,C项错误。

6.(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

“(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解析:

B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从材料信息“(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可看出,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故B项正确。

A、C、D三项都无法从材料中看出。

7.(2012年安徽文综,1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

这一生活图景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解析:

A 本题主要考查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概况。

据题干材料夜市“通晓不绝”,瓦子在傍晚时分仍然在演出,以至市民“流连忘返”可知商业活动在北宋时已不再受时间限制,故A项符合题意;B、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与史实不符。

8.(2011年海南历史,3)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

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D.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

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解析:

C 本题考查古代城市商业的发展概况。

宋代商业已经突破坊市限制,即商业活动不受经营时间、活动区域的限制,同时也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A项中的市仍有活动区域的限制,排除;B项中的“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即市受到政府的直接监管,排除;D项中的市只能在固定的区域即“坊”中经营,属于唐以前的商业活动特点,排除。

9.(2010年新课标全国文综,27)下面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上表反映了(  )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解析:

A 注意表格中数据变化的规律,以宝钞作为流通货币的契约数量逐年降低直至完全消失,这说明对宝钞的使用越来越少,故A项符合题意;宝钞数量减少与社会经济衰退无直接联系,故B项错误;C项表述有误,第二时期,生活资料“稻谷”不能作为支付手段;白银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但白银不是从开始就是主要货币,故D项说法错误。

10.(2009年浙江文综,15)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

农业税

(万贯)

非农业税

(万贯)

农业税∶

非农业税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7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农业税的消长反映农业生产削弱的趋向 ②非农业税的增长反映工商业的发展 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 ④重农抑商政策已经不再实施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C 本题可用排除法。

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一项长期政策,故④错误;结合试题只剩下A项和C项,其中只需要比较的是①和③,结合题目表格数据变化能够认定③正确;①中农业税有变化,尤其是1077年最低,这与王安石变法减轻农民负担有关,重农仍然是政策主导,农业生产削弱不成立,①不能选。

11.(2013年北京文综,41,节选)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

座)

    时间

区域    

东汉后期

唐朝前期

黄河流域

765

669

长江流域

342

611

(2)概述上表所反映的县城数量及分布的变化,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文本信息】

(1)表层信息:

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长江流域县城数量变化。

(2)深层信息:

稳定的社会环境利于城市化进程发展。

解析:

本题以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表格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事物的能力。

解读表格类材料信息时,要坚持“先总后分、纵横比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本题的第一小问先总括,可以得出“总体数量增加”的结论,把表格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得出“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县城数量大量增加”的结论,把表格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可以得出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唐朝前期“两大流域县城数量趋于平衡”的结论。

第二小问要从东汉后期到唐前期经济重心南移且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环境较安定的角度作答。

答案:

(2)变化:

从东汉后期至唐朝前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县城数量总体有所增加。

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

原因:

①这一时期,北方战乱频仍,人口大量南迁,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

②人口南迁加速了南方的开发,使南北经济差距缩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县城数量增加。

③隋唐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县城总体数量增加。

12.(2010年江苏历史,21)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唐,盛于宋。

到宋代,茶叶已成为中原及周边各族人民“一日不可以无”的日常消费品,对宋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

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

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

材料二 蜀中旧使交子(纸币),惟有茶山交易最为浩瀚。

——[宋]苏辙《论蜀茶五害状》

材料三 宋榷(专卖)茶之制,择要会之地,曰江陵、曰真州(江苏仪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